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

除了自知之明這一點外,也和陳敬雲對日`本實在沒有放在心上有關係,陳敬雲可不認爲日`本有對抗中國的實力,在他看來勝利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了,他現在所思考的事情更多的是打了日`本之後的局勢走向,比如和美國之間的關係,菲律賓以及加裡曼丹島、馬來西亞的地位問題,戰後的全球工業市場以及資源供應地的問題。

他相信自己的元帥和將軍們能夠指揮這場對日作戰並取得勝利,他信任他們!

而除了這一點,也和他對陳華天的培養有關,這一場二戰不但是中國崛起的機遇,同樣也是他培養陳華天爲繼承人的關鍵點,他要利用這場戰爭給陳華天積累起足夠的資歷,而這種資歷不是說當的上將指揮某場勝利的戰役就可夠的,他要讓陳華天贏得這場戰,而不是他陳敬雲!

對於陳敬雲自身來說,他的個人威望已經上漲到無限高的地步,沒有必要把這場戰爭的功勞也戴在頭上!

但是對於陳華天來說,這卻是一個極爲重要的,雖然國內民衆對於陳華天已經不算陌生,自從陳敬雲確定了陳華天的繼承人地位後,國內也是對陳華天進行了一定宣傳,試圖營造讓國民們信任的印象!

但是這裡不得不說一說,陳敬雲的個人威望實在是太強的,陳華天這輩子幾乎都是被籠罩在陳敬雲的光環之下,人們一說起陳華天,第一反應就是:他是陳敬雲的兒子。

這種情況讓人們對陳華天有着更大好感的同時,也會讓人們淡化並無視陳華天自身的情況!一旦陳敬雲死了後,沒有陳敬雲的光環影響,陳華天如果說僅僅憑藉一個陳敬雲兒子的頭銜就想要執掌中國大權,那麼將會遇到不可想象的阻力。

中國不是朝鮮,儘管陳敬雲以及陳家在中國的權勢滔天,但也絕對不是說什麼人間無敵了,說太陽是方的都有人信。中國是一個大國,而且是一個玩弄陰謀陽謀幾千年,王相將侯寧有種乎這種想法可以說深深的刻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骨髓裡。

憑什麼你是陳敬雲的兒子就能夠繼承大權?

這個問題不但會出現在諸多普通國民心中,同樣會出現在衆多文官大佬以及軍方高層的心中!

而別看如今中國是陳敬雲一手掌控,但這也不是說陳敬雲能夠隨心所欲了,軍方高層和文官大佬以及國內的大量民營企業家和農民們信任並選擇了陳敬雲,那是因爲陳敬雲能夠爲他們帶去利益,說白了陳敬雲就是他們的利益代表人!

一旦陳敬雲無法繼續代表他們的利益,下一秒陳敬雲就是會被推翻!

儘管陳敬雲的神話運動多年,但是這一點依舊無法改變,戰爭當中,那些國社黨員們進行決死衝鋒的時候,喊得的中國萬歲,華夏復興萬歲,絕對不會有人喊陳敬雲萬歲的,在這些國社黨員心中,國社黨高於一切,而陳敬雲是率領國社黨前進的人。

所以,當今中國裡,陳敬雲是陳敬雲,國社黨是國社黨,中國是中國,這三者是相互獨立,他們之間的聯繫是:陳敬雲率領國社黨進行中國復興!

一旦妨礙到了華夏復興或者國社黨的利益,那些陳敬雲就會被國內的諸多利益階層毫不猶豫的拋棄,哪怕國社黨是陳敬雲所創建的也不會例外。

這就是大國所特有的政治,內鬥不可能因爲你是三黨制度或者一黨制還是說君主制就能夠改變的。

對於這點陳敬雲看的非常清楚,而對於這種情況下他還想要扶持自己的兒子上位,那麼就得給國民一個信任陳華天的理由!

而沒有比陳華天率領軍隊打贏一場戰爭更好的理由了!

要不然陳敬雲怎麼會安排陳華天爲北太平洋戰區參謀長呢?除了讓他逐步執掌軍權外,更重要的是想要陳華天進入軍隊核心決策圈,率領軍隊打贏這場戰爭。

陳敬雲不插手具體作戰,那麼外頭打的那些熱鬧,但是陳敬雲都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關心,而負責具體戰爭的乃是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的五個常務委員,分別是陸軍元帥沈綱、陸軍元帥徐離善、陸軍元帥陳儀、海軍元帥關時傑、空軍元帥伍世鍾。而中國現在一共也就只授出了九位元帥,除了以上的五位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外,還有陸軍北太平洋戰區司令李連陽元帥,陸軍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左玉剛元帥。

以上一共七位現役元帥,此外還有兩名追授的元帥,一位是已故陸軍上將袁方,由於其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戰功顯赫,加上在1939年的時候就因爲心臟病病發死在了任上,乃是一羣實權陸軍大佬中最先去世的的將領,故而特地追授了元帥軍銜。此外已經退役的海軍將領程璧光,他雖然說在三十年代中期的少昊號中被牽連而被迫退出現役,但是卻無法掩蓋他對中國海軍建設的重要作用,從內戰開始到第一次中日戰爭和第二次中日戰爭裡,他率領海軍數次擊敗日`本海軍,爲中國的崛起贏得至關重要的時間。

因此陳敬雲也就授予了他元帥軍銜,不過這個軍銜純粹屬於安慰性質,陳敬雲並沒有凋身體狀況依舊健朗的程璧光回海軍現役,這裡頭所涉及到的是一個負責的海軍派系平衡問題,陳敬雲花了三十年時間才把海軍裡的舊閩系給打散壓制下去,建國後培養的海軍軍官學校生們才堪堪掌控海軍的核心權力,陳敬雲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程璧光或者薩鎮冰這種在海軍內部威望巨大,連陳敬雲都要感到棘手的人回海軍現役的。

目前中國軍方的七位現役元帥就是掌控了目前中國的對日作戰大權,而數十位各軍種是實權上將和中將們則是實際指揮了這場戰爭。

不過陳敬雲不太管具體的戰役指揮,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戰局的進展,偶爾也會做出一些基於政治上軍事指令,比如轟炸東京,其實純粹就是一個政治上的任務。

陳敬雲要徹底的打擊壓垮日`本人的抵抗決心,不僅僅是轟炸日`本的工業力量就可以了,通過轟炸東京製造大量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讓東京化爲一片廢墟,最大程度上的打擊日`本人的抵抗決心,如果燃燒彈還不夠,那麼就用核彈,陳敬雲可不想登陸日`本本土的時候遇到他們所謂的本土玉碎決戰之類的計劃。

中國出動上千架戰機轟炸東京,如此龐大的規模轟炸根本無法掩蓋也無需掩蓋,龐大的機羣分成了好幾波從日`本本州島中部進入,日`本的防空體系雖然無法和中國的沿海防空體系相提並論,但是也是早早的就發現了來襲的中國轟炸機羣,並第一時間就緊急升空了大量戰鬥機進行攔截。而最先進入日`本本土上空的空軍第二十七聯隊以及第第十四聯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遭到攔截的。

然而日`本人的防空力量薄弱就註定了他們無法派出更多的戰鬥機進行攔截,第一批次的攔截戰鬥機只有區區二十多架疾風戰鬥機。

這些疾風戰鬥機別說無法突破一百多架F5戰鬥機的防禦圈,甚至沒有戰鬥機護航的話,日`本人的這些疾風戰鬥機也不可能給密集的轟炸機編隊造成太多的傷害。

日`本人似乎也知道這種情況,那些二十多架的疾風戰鬥機在嘗試突破無果後,就是改變了戰略,和前來攔截的中國的戰鬥機進行了激烈的顫抖。

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需要追求多大的擊落數量,他們只要把這些F5戰鬥機的油料以及彈藥給消耗掉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務。

畢竟中國的轟炸機編隊纔剛進入日`本本土上空,距離東京還有好幾百公里了,這一段距離上還有日`本後續的戰鬥機攔截,而日`本關東地區的防空指揮部已經坐着緊急準備,大量戰鬥機加好了油料升空,防空炮的炮組成員也是緊急進入了防空炮位,把炮口對準了西北部方向。

“諸君,根據富山防空指揮所的通報,支那人這一次出動的飛機規模達到了千架,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計算,至少有五百架轟炸機的規模!而根據他們的航向來看,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東京!”

負責關東地區防空指揮任務的東京防空指揮所,一大羣的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將官們圍在一起,而在他們面前的是桌上的大幅日`本防空指揮體系地圖,其上代表着雙方飛機的小旗在手持長杆的幾個尉官的推動下不斷進行位置上移動。

“目前已經發現,支那人的轟炸機羣分成了三個部分,一部分從富山灣進入,途徑絲漁川、長野從西北方向往東京而來,一部分從金澤進入、預計途徑白川、伊娜從西南方向靠近東京。而剩下的一部分依舊是從富山灣進入,沿着第一部分機羣的途徑靠近。”解說着戰況的一名大佐繼續指着大幅地圖說着:“支那人的進入方向顯然是經過了多次選擇的,避開了我軍的大量地面防空火力,而且距離我軍的幾個主要機場都有一段距離,因此前期的攔截作戰是艱難的”

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1038章 f12對f80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054章 戰損(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998章 陰謀(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848章 空襲!!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596章 爆發(一)第998章 陰謀(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69章 北非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41章 終戰令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8章 整編行賞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760章 xb10項目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
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1038章 f12對f80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054章 戰損(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998章 陰謀(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848章 空襲!!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596章 爆發(一)第998章 陰謀(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969章 北非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41章 終戰令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8章 整編行賞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760章 xb10項目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