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

在位於克查赫北部約十五公里外的格萊芬堡,這個在整個歐洲當中依舊名聲不顯,哪怕是奧地利的普通人都很少聽過的小鎮卻是成爲了中國陸軍第三師的師部駐地。從格萊芬堡的地理環境和交通環境來說,這個小地方是不適合大規模駐紮重裝機械化部隊的,但是很多時候軍隊的部隊並不是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的,而是根據潛在敵人的兵力部隊做出必要調整的。

由於奧地利的國土狹長,而其西部阻隔意大利和德國相連的領土當中,其南北相距最短處不過五六十公里而已,也就是說如果美軍死了心要從奧地利向德國本土發起進攻,直線距離不過數十公里而已,中間雖然有一條阿爾卑斯山脈隔着,但是部隊繞行後總能夠爬過去的,而,其中一條路是沿着奧地利和意大利北部之間的鐵路網,從意大利北部出發,沿着鐵路經過因斯布呂克後繼續沿着鐵路往前直抵德國本土的米滕瓦爾德,之後繼續北上的話就是直抵慕尼黑了。

而另外一條北上通道,則是從意大利西北部出發,然後經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交接附近的塔爾維西奧,沿着另外一條意大利和奧地利之間的鐵路線北上,通過奧地利境內的菲拉赫後直接橫掃北方,如果沿着鐵路線繼續北上,最後抵達的目的地同樣會使慕尼黑,而如果不沿着鐵路線進攻,那麼美軍完全可以向東北方向發起進攻,然後進入奧地利東部國土,繼續北方進入德國中部本土以及捷克方向。

而從這些地形和交通情況來看,那麼在奧地利西部就有兩個城市具備了極爲重要的戰略價值,一個是因斯布魯克,一個則是菲拉赫。

這兩個城市乃是奧地利西部地區裡最爲重要的交通樞紐,不但是美軍突進奧地利進攻德國的必經地方,同時也是中國陸軍向奧地利西部地區駐軍提供後勤補給的重要通道。

因此中國第九集團軍在奧地利地區的兵力部署也基本上是圍繞這兩個城市來進行的,西部的因斯布魯克因爲地形實在不適合重裝機械化部隊作戰,所以在那裡部署的主要是山地不會以及摩托化步兵師爲主。而往東部方向一些的菲拉赫則是地形相對好一些,這個城市和南斯拉夫西北部的盧布爾雅那是第九集團軍的主要兵力部署城市,其中第九集團軍的絕對主力第十二裝甲軍就是圍繞着菲拉赫進行部署的。

第九集團軍之所以把主力第十二裝甲軍部署在意大利東北部和奧地利以及南斯拉夫交接處,那是因爲第九集團軍目前的潛在戰略敵人就是美軍,而要打美軍從哪裡進攻呢,答案那就是直接從盧布爾雅那直接揮軍西進,同時在北方的菲拉赫揮軍南下,這一塊區域的平坦地形足以讓第九集團軍的重型機械化部隊發揮出所有戰鬥力來,爲了能夠最短時間內擊潰美軍,戰略包圍美軍部署在意大利西北部地區的部隊,所以第九集團軍除了在盧布爾雅那爲核心的地區部署了第十七裝甲軍、第二十四軍外,還在西部的菲拉赫部署了絕對主力第十二裝甲軍。到時候如果真的開戰那就是第十七裝甲軍和第二十四軍正面進攻,而第十二裝甲軍則是快速南下,直插美軍後方。

由此可見,菲拉赫在中美雙方的戰略對持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圍繞着菲拉赫,中美雙方又是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戰略部署,第十二裝甲軍除了在菲拉赫直接部署了第十六裝甲師外,更是在把戰線一直向西延伸,陸續部署了第103師以及第3師,而第三師位於第十二裝甲軍序列當中的最西部位置。

縱觀第九集團軍在意大利邊境的部署,蔓延數百里區域裡,從西往東部署有第二十五山地師、第一三四步兵師、第三師、第一零三師、第十六裝甲師、第二師、第六十四師、第五裝甲師、第七十八師、第七十九師、第八十一師。以上共有六個重裝機械化師,四個摩托化步兵師,一個山地師,以及作爲輔助獨立部隊的五個炮兵旅、五個防空營以及四個獨立坦克營。

其中的第三師則是被部署在格萊芬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軍在前期搶佔了克查赫,並在克查赫後頭部署了一整個美國陸軍第九師的緣故,爲了防止戰爭爆發後美軍利用這個橋頭堡並向北進攻,所以相對的中國陸軍也是在這一區域部署了重兵,而這個重兵就是第三師了。

不過這都是以前的情況了,自從數天前陳敬雲決定給美國人一個深刻的教訓,逼迫他們做到德國問題的談判桌後,這種情況就是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因爲來自陳敬雲的話是讓第九軍集團軍和美軍小規模的打一場。

當第九集團軍的杜巖鵬上將接到了來自陳敬雲命令後,也是苦惱了好幾天,因爲陳敬雲說讓他打,但是有說讓他小打,一方面是要狠狠的扇美國人一嘴巴子,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同時控制事態,不能進一步擴大戰鬥規模,免的引起兩國的全面戰爭,這個時候,選擇衝突的地點就非常重要了,美軍位於意大利東北部的幾個重要城市都是不能打的,那裡可都是美軍在意大利東北部地區的戰略支撐點,這一打就等於直接引發了整個第九集團軍和美軍駐紮意大利的第5集團軍的大規模戰爭了,而兩國的兩大集團軍都打起來的話,那也就和全面戰爭沒什麼區別了。

爲了選擇在那裡進行一場小規模的軍事衝突,杜巖鵬可是考慮了好幾天的。畢竟這事不是小事,相對來說比指揮一場大規模的戰役還要來的困難,這幾天因爲這事給杜巖鵬帶來的壓力可謂是非常大的。

身爲中國陸軍十大集團軍司令之一,而且還是駐紮歐洲的第九集團軍司令,杜巖鵬因此在陸軍內部地位大升,大有更進一步向元帥軍銜邁進的勢頭,但是這裡頭的壓力卻是更不小,現在的全球目光裡都在盯着中國和美國會不會爆發大戰,並且關注着中國的軍事動向,比如中國十大集團軍的軍隊部署和調動情況。

到今天爲止,中國的好處千萬陸軍一共擁有十個集團軍司令部,負責中國對內外的各大戰區,這十大集團軍下頭一共有三十一個步兵軍,十四個裝甲軍同時還有三十來個獨立部署的步兵師以及數十個炮兵旅等大量獨立部隊。

這些集團軍裡,也不是每一個都能夠引起外界關注的,比如第一集團軍部署在東南亞和西印度尼西亞地區,第三集團軍部署在日`本、琉球、臺灣地區。這兩個集團軍去年出了大風頭,並且今年也處於中美太平洋對持的前線,但太平洋地區中美的對抗主要還是以海空軍爲主,陸軍只是次要的而已,現在人們對他們的興趣已經不大了。

至於部署在西南地區的第二集團軍、部署在貝爾加省、陝甘、新疆等地區的第六集團軍和部署在華東、中原地區的第七集團軍以及部署在華北、遠東地區的第八集團軍,這四大集團軍都是屬於國內地區的部隊,擔任的主要是防禦性工作,整個二戰期間都看不見他們和外軍作戰的蹤影。

至於部署在中亞、伊朗地區的第四集團軍以及部署在西伯利亞的第五集團軍,這兩大集團軍對於中國自身而言非常重要,乃是中國的主要戰略部隊,兩大集團軍至少集中了中國陸軍三分之一的力量,但他們面向的主要是蘇軍,因此美國人對此一般也不算太過熟知。

在1945年,外人尤其是美國人重點關注的是中國部署在歐洲的兩大集團軍的動向,而其中的第十集團軍因爲駐紮在羅馬尼亞和捷克、匈牙利等地區,主要面向的蘇軍,因此西方對此的關注雖然多,但沒有比對部署在南斯拉夫和奧地利的第九集團軍關注多。

在西方國家的民衆眼中,杜巖鵬這個第九集團軍司令的大名可是已經比聯軍遠征軍總司令宋俊鵬元帥更爲出名,更加不要說中國國內的那一票將領呢,外國人可不知道他們都是誰。

面對着陸軍內部以及外界的緊密關注,杜巖鵬一直都是做的非常謹慎小心,不留給外人以及對頭派系一絲一毫的錯處。

因此他謹慎的挑選了多個地方後,纔是選定了克查赫。

克查赫這個地方首先他是位於奧地利境內,也就是說這本來是奧地利的領土,到時候自己打着幫奧地利國防軍收復失土的名頭,就不會在以後的外交扯皮上太過被動,第二,非常重要的一點這個克查赫的重要性雖然也大,但是和美軍佔據的其他幾個城鎮比起來,那就不值得一提了,因此把克查赫給奪回來後,不會太過影響中國第九集團軍和美國第5集團軍的戰略對持均勢,這也就代表這美軍不一定非得把它給奪回來。此外第三點也比較重要,那就是在克查赫周邊,中美雙方的兵力都不算多,美國那邊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個第九師以及配合他作戰的附屬部隊,比如第751坦克營,現在美國陸軍的步兵師編制表上是沒有坦克營等諸多輔助部隊編制,比如這個第751坦克營雖然歸屬第九師指揮,但嚴格上來說並不是第九師的部隊,但是這種配屬給步兵師的獨立坦克營在過去幾年裡都形成了固定編制,因此也可以看成這第751坦克營實際上就是第九師的固有編制部隊。

和美國陸軍第九師相對於的是中國陸軍第三師下轄的乙戰鬥羣,雖然中國機械化部隊的戰鬥羣下轄部隊數量不定,不過由於乙戰鬥羣距離師部其他主力比較遠,所以兵力上也比較固定配置,擁有兩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坦克營,一個自行化榴彈炮營,一個自行化火箭炮營,一個偵察連的兵力。此外除了第三師的乙戰鬥羣外,還有剛成立沒有幾個月的奧地利國防軍的第六師配合作戰。

中國陸軍的第三師所負責的作戰區域太大,不可能把全部兵力都投入到克查赫來,這部署一個戰鬥羣就不錯了,至於步兵數量的不足,就只能用奧地利國防軍的第六師來補充了。

因此盟軍和聯軍雙方在克查赫附近的兵力,滿打滿算雙發個加起來就各有一個師左右的兵力,而真正部署在克查赫前線的兵力頂多也就兩三個營的兵力。

這參贊兵力有限,加上附近沒有大規模的援軍,因此打起來的話短時間內不會演變爲大規模交戰,這對於控制交戰規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基於以上諸多理由,這才讓杜巖鵬選定了克查赫這個地方作爲軍事衝突的地點。

當然這些東西是包二青等人所不知道的,他們只知道現在需要戰鬥,不斷的戰鬥,直到勝利或者死亡爲止!

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315章 B3轟炸機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30章 問與答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9章 關餘貸款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760章 xb10項目第4章 花巷所聞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053章 戰損(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3章 收攏軍心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
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315章 B3轟炸機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30章 問與答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9章 關餘貸款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760章 xb10項目第4章 花巷所聞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053章 戰損(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3章 收攏軍心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64章 慘烈(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