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佐藤涼介(二)

近代中國和日本的關係可以說是複雜無比的,但是總體方向而言一直都是處於敵視狀態!可以說,清廷從同治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兩國都把對方當成了潛在的敵人!日本海軍最初的建軍目標更是直指北洋水師,而甲午年間的一場戰爭,更是把兩國的關係定位到了敵對國的狀態。

近代遠東就這麼大點,不管是市場還是工業原料,是養不起兩個文明國家的,正所謂有中國沒日本,有日本就沒中國,兩者想要共存的話就是個笑話。

清廷自庚子後開始改革,雖然諸多問題層出不窮,但不管怎麼說這短短的十餘年內中國的發展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其最工商業和軍隊的發展更是讓日本越來越感到危機感。儘管目前中國的實力無法挑戰日本,但是島國的危機感向來是濃厚的。所以在日俄戰爭勝利後的日本一方面繼續鞏固其在東北地區的利益,一方面大力扶植孫文爲首的中國`革命黨,試圖給中國造成內部混亂,從而干擾中國的發展。

實話說,連日本人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大力扶持的同盟會竟然能夠真正掀起一場辛亥革命來,開始其本意不過是爲了中國製造麻煩,動搖清廷的統治基礎而已。

當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日本國內時,諸多日本權貴是做夢都笑醒好幾回啊!

當即日本上下就是活動開來,派出了大量的公開或秘密使者聯絡中國各方勢力,有清廷的政要,有同盟會的首腦人物,還有各地督撫的實權派們。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中國亂下去,最好是重演一場髮匪之亂。

陸軍部的一份秘密報告甚至指出,只要讓中國陷入內戰狀態,那麼關東州的駐軍就有把握短時間內徹底拿下東北地區,進而威逼北京,甚至藉口這場動亂直接派軍的話,陸軍有把握半年內拿下整個北中國。這份秘密報告雖然脫離了實際,沒有提及列強的干預以及後續諸多政治、經濟問題,但是卻指明瞭一點,那就是一個混亂的中國對日本是最有利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山縣有朋爲首的陸軍部等人磨拳搽掌,不但關東州駐軍已經處於戰備值班狀態,國內的一個常備師團甚至也完成作戰準備,準備應對中國可能出現之變化,保衛日本在中國之利益。

然而不管是激進的陸軍部如何進言,以穩健的文官系統卻很清楚日本目前是沒有足夠的經濟、政治條件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武裝干涉戰爭。自日俄戰爭後,日本雖然贏得了戰爭,但是同時也背上了沉重的外債,高達二十多億日元的外債超過日本年稅收的六倍,以目前日本的財政狀況而言,甚至難以支付這些外債的利息,財政緊張,軍費自然是大幅度跳水。爲了維持財政運轉,日本國內實行了高額稅收,民衆苦不堪言,由此造成政局不穩。同時日俄戰爭勝利後,日本獨佔東北之利益,排斥英美等國資本,同時又讓遠東局勢動盪,英美法等國早已不滿。

日俄戰爭後到一戰前這段時間裡表面上日本打敗了俄國成爲列強一員,然而實際裡卻是日本最爲困難的一段時間。可以說,目前日本不管從經濟還是國內政治又或者是外交上都沒有足夠的條件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涉外戰爭。

不但西園寺公望內閣反對大規模的直接武裝干涉中國內戰,就連海軍派的將領們也嚴厲反對,原因嘛很簡單,如果發動對中國的大規模作戰,企圖徹底解決滿洲以及蒙古等問題的話,勢必陸軍要大漲軍費。而軍費就這麼多,陸軍要多了海軍自然就少了,這樣的情況是海軍元老們決不能答應的。

如此情況下,日本的政要們自己吵了好多天後,終於是拿出了一個對待辛亥革命的政策來,那就是:“遇有良機則努力漸進擴大我國的權利,至於滿洲問題的根本解決,須等待對我最有利時機的到來”

根據這一個方針,日本根據這一方針,日本政府通過駐華陸軍、駐外機構、黑龍會等多種渠道,分別與清政府和革命軍等多方中國勢力接觸,同時給予雙方軍火和經濟援助,以便不管哪方勝利,都能使日本擴大在華權利,同時更期望雙方能夠形成持久之內戰,造成實際性分裂,進一步消耗中國實力,以便以後日本徹底吞佔中國。

山縣控制的軍部對這一政策自然是強烈不滿的,他們希望派兵一舉佔領滿蒙,可是卻被西園寺顧慮重重而被擱置。對此山縣滿腹牢騷,指責西園寺採取坐視旁觀政策,以致失掉千載難逢機會,實爲國家不勝哀痛。

原時空歷史中的日本之所以支持北洋中後期皖系段祺瑞爲首的親`日派,奉系之張作霖,前期以孫文爲首的國民黨,就是這種政策下的產物。

福建位於臺灣對面,又是第二個光復的省份,同時陳敬雲還率先完成了省內統一併高調派軍出省。這樣一來日本人很自然的就注意上了陳敬雲,通過一番電文往來後,日本外交部就給日本駐福州領事下了命令,前去接觸陳敬雲,打探清楚陳敬雲對帝國之態度。

如此,纔有了日本駐福州領事佐藤涼介今日一行。

對於這些緣故,陳敬雲自然是不知道里面的彎彎繞繞,只是知道一些表面的東西。

佐藤涼介和這年頭所有的外交家穿的一樣,黑色燕尾服,圓頂高帽,文明杖,黑色皮鞋,留着八字鬍鬚。

剛見到他哪會,陳敬雲是有些意外的,尤其是當聽到他直接說要提供貸款的時候,更是感到意外。

待雙方坐定後,雙方並沒有立即把話題接到貸款一事,而是說了會革命事業,共和,兩國邦交之類的廢話,一邊看着的安華林甚至都有些心急。

如此喝了幾口茶後陳敬雲纔是開口道:“佐藤先生,你之前說的貸款一事!”

佐藤涼介此時也是喝了口,一陣回味後才道:“將軍,我國對於貴國之革命事業是贊同的,支持的,同時,我國也看到了將軍正在致力於給這個古老的國度帶來共和,同時我國將和英法德等國共進退,對於目前中國之現狀保持中立態度,不過……。”

說到這裡,佐藤涼介停頓了會繼續道:“如果將軍需要,我國的銀行家們很樂意承銷福建軍政府發行的債券!”

“債券?”陳敬雲不動聲色繼續道:“這如何辦?”

佐藤涼介道:“據我所知,目前福建軍政府正在發行光復債券以湊集軍費,雖然礙於外交上的麻煩我們不能直接提供貸款,不過我卻是可以讓我國的銀行家購買你們發行的債券!”

陳敬雲聽罷後道:“我想,貴國的銀行家沒這麼大的魄力和膽量吧!”

佐藤涼介道:“這個是自然的,這批債券的還款信用讓人擔憂。所以我建議將軍,可以用鹽政當作還款保證!”

繞道這裡,陳敬雲纔算是明白了,原來還是貸款,只是換了個名目,把貸款換成了債券,同樣是用鹽政抵押。

“如此的話,不知道貴國的銀行家們能購買多少的債券!”陳敬雲覺得這纔是問題的核心,錢少了陳敬雲都懶得談,錢多了那就得仔細考慮考慮日本人是不是有其他心思了。

佐藤涼介道:“如果順利的話,一千萬元還是可以的!”

陳敬雲聽到這裡,已經是心中快速思索了起來,毫無疑問,日本人借錢給自己絕不是發了善心,而是另有目的,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原本陳敬雲就打算借錢,借英國的,德國,甚至美國的都是一樣要借,借日本的又有何妨。就是怕這日本人不單單借錢這麼簡單,怕他另外有圖,一個搞不好就被日本人給坑了,如果弄出來什麼二十四條就更得不償失了。

所以他沉思了片刻後,才道:“你我也都是明白人了,底子裡的事就不藏着掖着,說,你們到底想要什麼!”

佐藤涼介一聽,卻是面無驚訝之色,反而是微笑道:“將軍多慮了,這購買債券一事,完全是出於商業考慮,我不過是牽了個頭而已。另外我聽說福州軍校正在擴大規模,我想那師資也是不足的,恰好我有幾個帝國退役軍人正愁生計,如果將軍能給他們一份工作的話就再好不過了。”

說到這,他似乎想起什麼:“當然了,資金的監管也是有必要的。”

陳敬雲一聽,立刻明白了他想要什麼,不就是想要派軍事教官和顧問嘛,看來是還是那老一套的東西,想要從根子上影響中國。

其實陳敬雲的顧慮還是多了,按照日本外交部的設想,日本會選擇好幾個勢力進行有限度地扶持,南方有,北方也有,讓中國形成南北對持是最好的,如果不能,那麼就讓中國陷於實際性的分裂狀態,陳敬雲只是其計劃中的一員而已。

至於貸款嘛,又是白給錢,有鹽政抵押在手就算陳敬雲倒臺了日本人也有把握讓後繼者繼續承認貸款合約。至於軍事教官和顧問之類的,只是外交習慣而已,中國和列強打交道,不管什麼合約,列強派遣各種顧問之類的那是常例了。

如果只是這幾點要求的話,這條件算不上苛刻。

陳敬雲沉默一陣後纔是點了點頭:“軍事教官我們是需要的,經濟上的一些事我也需要幾個顧問參詳。”

陳敬雲說出了這句話,就已經表示他大體上同意了但是陳敬雲說到這裡的時候卻是話鋒一轉:“另外我希望你們能以優惠價提供部分火炮!”

佐藤涼介依舊面帶微笑道:“火炮問題不大,我也可以牽頭搭線,價格嘛,還得具體談談!”

佐藤涼介和陳敬雲都算不上職業商人,嚴格上來說他們都是屬於政治家,事關千萬元的貸款他們口中交談不過三言兩語而已,但是實際性很多工作他們都不會參與其中。別看現在兩個人說的簡單,但是實際性的會談還沒有正式開始。

當天佐藤涼介回去後,就立即向日本國內彙報,而陳敬雲也是把軍政府等一干要員召集過來,商討關於此次貸款一事。

日本國內原本就制定了扶持代理人的計劃,現在計劃順利進行自然就命令佐藤涼介進行實際性的會談接觸,而福建軍政府內部也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雖然說把鹽政抵押出去不太妥當,但是因爲這不是直接貸款,而是發行債券,鹽政只是給債券擔保,這樣好說好歹還保留了一份顏面。

鄭祖蔭說:“這鹽政事關主權安危,不可不慎!”

可是那邊身爲陳敬雲在軍政府中唯一也是頭號的狗腿子安華林就站出來道:“這不借款,省財政兩個月內就得崩潰,到時候我安某也就沒法當這個財務部總長了,還不如今日辭職了事!”

安華林的話就代表了陳敬雲的話,如此強硬的態度使得鄭祖蔭等人縱然有心反對,但也只能是嘆氣表示同意。至於心理怎麼想的自然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這種大前提下,雙方的辦事效率都很高,第二天日本和福建方面就開始了正式的秘密會談!

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44章 f5戰鬥機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98章 鎮壓(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59章 生和死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209章 衝鋒(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24章 忍讓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
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44章 f5戰鬥機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98章 鎮壓(一)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59章 生和死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209章 衝鋒(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24章 忍讓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