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

餘額不足

處理完孫道仁這一檔子事後,陳敬雲也沒多停留,直接帶隊衛隊走了,至於抓到的其他衆多前清官員,陳敬雲也懶得見了,直接吩咐高級官員中一律看押,中下級官員中願意投誠革命的,割掉辮子後原職留任。

他自己則是帶着衛隊親自前往數個招兵點查看,現在陳敬雲最關心的就是手中掌握的武力了!

到目前爲止,陳敬雲掌控的武力並不多,只有原第二營升格而來的第一團,加上投誠而來的清軍士兵,大約在一千兩百人左右,然後還有原親兵隊和學兵隊爲主組成的警衛營,人數也不多,只有四百人左右,其中半數以上都是臨時投誠的清軍士兵。

至於第二團七百多人,憲兵團三百多人,馬營五十多人,炮兵團四百多人,分別被林文英、蕭奇斌、俞紹瀛、彭壽鬆、黃安源所掌控,現在起義階段還能聽從陳敬雲的指揮,但是一旦大局穩定之後就很難說了。爲了獲得日後的主導權,手底下的兵力那是越多越好,至於質量嘛的,大家都是同樣的水準,誰也別說誰的不是。

現在第二團已經被陳敬雲派出城去了,憲兵團也在忙碌在福州城內各處,搜捕亂兵和零散清兵,而炮兵團還駐紮在於山上。這就給了陳敬雲一個短時間內極好的擴充機會。

馮勤歷盡一夜戰鬥後,他也是聰明人,知道自己的前途已經和陳敬雲息息相關,所以一得到陳敬雲的命令後,就立即組織人力在福州城內各處開設徵兵點。雖然晚上亂糟糟的,但是馮勤已經按照陳敬雲的命令發佈了安民告示,有些膽大的人已經陸續上街,街面上也不時有穿着軍裝揹着長槍的新軍士兵路過,民衆們看見這些新軍士兵頭上都光溜溜的時候,才相信是革命了。

再看告示,識字的人已經是念出來給旁人聽了,內容大多數是平淡無奇的,大體上是讓告訴人們福州城換主人了,滿清朝廷大大滴壞,革命黨大大滴好,民衆不用擔憂,安居樂業云云!這些老套話雖然讓民衆擔憂不已,但是這份安民告示的落款處更是讓人議論紛紛:福建國民軍總司令,陳敬雲。

其中極少數人是聽過陳敬雲的名字的,知道他是新軍軍官,而且還是城南陳家的少爺,但是絕大多數的民衆是不知道陳敬雲是何許人也,正交頭接耳打聽着:“陳敬雲是誰?”

被人們議論着的陳敬雲可不知道已經成爲了福州城內人們關注的焦點,他此刻就站在徵兵點處,看着徵兵點前稀稀拉拉的應徵人羣,有點擔憂。從現在開始可以說福建已經進入混亂的局面了,雖然他手中有孫道仁的勸降信,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那些將領們會聽自己的話,而且除了新軍外,福建各處還有數量不等的巡防營等舊軍,這些也都是麻煩。如果短時間內招不到足夠的兵力,陳敬雲還擔心自己未來的下場。

“現在情況怎麼樣了!”陳敬雲走近了後,馮勤立即就迎了上來,還不等馮勤問候呢,陳敬雲就主動開口詢問了。

馮勤隨即道:“現在時間還早,三個招兵點一共招了一百七十多人!”

聽到一百七十這個數字,陳敬雲雖然心中不滿,但是也知道這個成績已經不錯了。現在招兵困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昨夜剛發生兵亂,民衆還沒反應過來,現在來參軍的都是一些知道消息早一些的民衆。

“好,要繼續加大招兵力度!”說到這裡,陳敬雲看了看招兵條件,看見上面的待遇是月響8元,安家費15元,想到現在急需兵員當即道:“把安家費提高一些,提到25元!等兵員略足後再降下去!”

現在時間就急這麼幾天,花多些錢也是必要的。

馮勤領命稱是,果然,當把安家費提高到25元后,前來徵兵點的青壯年也逐漸多了起來,這年頭,窮苦民衆的月收入不過三四元而已,甚至更低。不說當兵後能拿的那8元軍餉,就單單爲了那25元的安家費,就足以吸引那些窮苦民衆的青壯年了。

另外,陳敬雲還發現除了這些普通民衆外,還有不少青年學生也跑去徵兵,對此陳敬雲也特地吩咐馮勤,要把學生以及其他高知識分子和普通士兵區別開來,可別放進普通士兵裡當炮灰。這些人最好是能當成後備軍官來培養。

徵兵的事有馮勤在主持,陳敬雲也放心,不過剛回到司令部,就有人來報,說是第二團軍情。

陳敬雲打了開來後,看了半天,隨即把信合上繼而沉思了起來。

城外現在的局勢有點亂,有李繼民部,有林文英和彭壽鬆部,還有袁方所部,按照陳敬雲的設想就是,先把第二團林文英趕出城去,讓他們打上一陣再說,就算投降也會因爲自己先承諾升格爲團避免他們不會相互吞併。而自己就在城裡把局面安定好,然後開始大量招兵。

等有了士兵,有了軍餉,有了軍械後,才能讓自己在將來的奪權爭鬥中佔據優勢。

而城外的局勢發展和陳敬雲預料的不同,信中說,李繼民部昨夜開始和袁方所部對峙,上午得到林文英增援後,先是勸降袁方,被拒絕後發起了數次衝鋒,雖然第二團和第四團的兵力超過袁方手下的兵力,但是戰事卻不太順利,半天功夫也沒打下來。後來等到陳敬雲派去的親兵送去了孫道仁的親筆勸降信後,袁方態度纔有所改變。

不過,袁方卻堅持要求見陳敬雲,並稱只有見到陳敬雲後才投降。這才讓林文英和李繼民送來了這封信。

接到信後,陳敬雲沉思了片刻,隨後站起來:“馬成,即可集合部隊隨我出城,林成坤,你率警衛營守好城內各處要緊地方。另外命令蕭奇斌,即可率領炮團隨我出戰。”

陳敬雲的安排一方面需要確保福州城掌控在自己手裡,另外自己則帶着主力和炮團出城,避免李繼民或者是別人的陷阱,到時候袁方要是不肯投降的話,自己就率領優勢兵力擊敗他。

這匆匆一番安排後,陳敬雲就率領着馬成手下的一千兩百人以及蕭奇斌手下的炮團出城,待下午時分,陳敬雲終於是看到了遠處的一大片人影。

“大人,您總算是來了!”李繼民一看到陳敬雲,就是連忙上前。

一聽到大人這個帶有明顯前朝氣息的稱呼,沒有讓陳敬雲反感反而是親切起來,爲什麼?那是因爲這說明了李繼民是把他陳敬雲上上司看,而且是原來的上司看。也就是說他承認之間的統屬關係,這點很重要。

“李大哥,辛苦了!”李繼民的年紀比陳敬雲要大上幾歲,爲了籠絡人心,這一聲大哥陳敬雲叫的還是比較順口的。

李繼民顯然也是被陳敬雲這種明顯的恭敬語氣給嚇到了,當即惶恐道:“不辛苦,只是卑職有負大人所託,至今未下敵陣。還請大人責罰!”

說罷就是要身形矮下去告罪,陳敬雲那裡能讓他真的跪下去啊,直接就是上前一步托起來:“李團長,你我現今已經是革命軍人了,以前的規矩就不用了。再說你拖住了袁方一整天,這就是功!”

李繼民之前已經從林文英的口中知道自己被提升爲了團長,也就是以前的標統,但是從陳敬雲親口說出來就更加心喜了:“大人!”

這個時候,一邊看着的林文英臉色有些怪異,開口道:“司令,聽聞你帶來了第一團和炮團,我建議趁着天色未晚,儘快發動攻勢,爭取一擊而下!”

林文英這話卻是讓陳敬雲眉宇一皺,說實話,他雖然對這些革命黨人的理想,獻身精神很佩服,但是從自己目前的處境而言,身邊有太多這樣的革命黨人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

心中雖然不爽,但是表面上卻是毫不變色:“嗯,我看也是這個理!

此時,馬成卻是上前道:“不是說那袁方要見司令嘛!”

李繼民這時才似乎醒悟過來道:“哦,對,之前司令的親兵送去勸降信後,袁方回覆說要投降也可以,但是他要見到司令!”

“既然我來了,就見一見吧!”陳敬雲沉思着:“如果他能降最好,不投降的話就準備攻擊!”

吩咐下去後,很快就安排好了,那袁方似乎也不怕自己的危險,竟然直接帶了兩個親兵穿過了陣地到達陳敬雲的指揮部。

陳敬雲見袁方一進來,就是臉上掛着微笑站了起來。

而袁方進來後,首先視線就落在了陳敬雲身上,而後上前兩步就是行軍禮:“大人,卑職封統制大人之命特地前來報到!”

左一句大人,又一句統制,這讓旁邊的林文英很不滿,在他看來,現在已經是革命了,大家都是革命軍隊了,怎麼還是以前的那套。難不成他還以爲陳敬雲是孫道仁的部下不成。

陳敬雲顯然也是對袁方的話有些意外,不過他聽到這話後想起了許多事情,尤其關於以後的權力問題。要知道,他陳敬雲可不是一個正牌革命黨,而是事到臨頭才加入的同盟會,不管是他自己還是林文英等人都沒把陳敬雲當成真正的革命黨看待,由此可知陳敬雲在同盟會那羣人心中並沒有太大的威望,但是陳敬雲也是有優勢的,那就是他的高級軍官身份以及他手中的實際兵權,既然要兵權,那就得好好拉攏這些手握兵權的軍官們,當即就是道:“好!既然你已歸我節制,以後你部就是福建國民第五團了。”

“是,司令!”袁方此時也改了稱呼,由此可見他也不是個迂腐之人,不過他臉色上很平靜,絲毫沒有對陳敬雲的封官加編制表現出特別興奮的表情。

不過說實在的,目前陳敬雲的封官許願都沒有太大實際性內容,陳敬雲前後都封了七個團長了,分別是第一團馬成,第二團林文英,第三團李連陽,第四團李繼民,第五團袁方,憲兵團俞紹瀛,炮兵團蕭奇斌。可是這些團當中,也就馬成手底下大約有一千兩百多人,其他的都是三四百,五六百的,說是一個團,其實一個滿編營的兵力都不足。

袁方用着出人意料的方式投降了,他手底下的士兵自然也跟着投降了!這樣一來,福州城內外基本已經掌控在福建國民軍的手裡了。

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19章 南北,戰!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43章 飛鴻號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454章 狐狸精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
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19章 南北,戰!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43章 飛鴻號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454章 狐狸精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