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鎮壓(一)

軍方的考慮和政府的考慮是不一樣的,軍方纔不管那些工人們的福利待遇如何呢,軍方考慮的是如果政府方面無法控制事態,讓這場罷工潮繼續持續下去的話,到時候可能就會切斷上海的交通、水電供應等等,繼而爆發大規模的騷亂活動,這種時候背後的國民黨再來一個舉旗一聲高喊,說不準就得在上海爆發一場叛亂。

所以當情報部門和政府部門都在進行相關工作的時候,軍方的行動也是很快速的。

“不過上海的第十八守備團力量有限,維持上海的安全秩序已經是有心無力了!所以現在該是調吳淞的第十七師、崑山的第二十一師進入上海市區的時候了。”

中國陸軍目前分爲兩大類,一個是野戰部隊,也就是番號爲第一師到第五十九師的這些步兵師以及摩托化步兵師,四大騎兵師以及三個裝甲師,此外還有的衆多的炮兵旅部隊。而這些部隊也就是中國對內外作戰的主要兵力。不過除了這些野戰部隊外,陸軍還有衆多的守備部隊,這些守備部隊或團,或營或連的規模部署在各大城市、各個縣城當中,主要起到的是維護當地治安的任務,並不能擔任和敵軍交戰的任務。

哪怕是去年形勢危急的時候,陸軍由於野戰兵力緊張,所以抽調了一部分狀態較好的守備部隊奔赴東北戰區以及外蒙等地區,擔任的也主要是轄區內的治安作戰,而且在出發前也是經過了火力加強的。

雖然說這一次的罷工還沒有發展到暴力衝突的階段,但是由於罷工人數規模衆多,而且上海那麼大,上海的守備部隊也還得對其他重要地區進行保護,避免這些重點地區被罷工潮而騷亂,如此一來當地的守備部隊也就兵力不足了。

陳敬雲並沒有沉默太久,想了想後道:“上海那邊形勢緊張,單單靠一個十八守備團是不夠的,就讓吳淞和崑山的部隊進入上海市區。”

說道這裡,陳敬雲又道:“爲了儘量讓這一次的罷工潮不影響到整個上海,爲了不影響到收回上海租界的相關談判,你們這一次做事要多多注意,不能讓開發區那邊的罷工潮蔓延到租界裡頭!”

罷工潮影響到的不單單是當地的安全秩序和給經濟造成惡劣影響,而且還給正在進行當中的租界談判造成了極大的惡劣影響。

中國統一後已經通過外交談判以及對德宣戰,對日宣戰以及對俄作戰收回了絕大部分的領土和租界。然而哪怕是連旅順和臺灣都收回來了,但是上海租界卻依舊是沒能拿回來。

列強各國對於上海租界的執着遠遠超過陳敬雲的想象,尤其是英國一直都是反對把上海租界還給中國,而理由就是上海有着衆多的外國僑民,上海已經不單純是一箇中國城市,而是一個世界性的城市。這個東方巴黎彙集了太多的外國僑民,更彙集了大量的外國資本,爲了保證這些外國僑民和外資企業的資產安全,各國政府都是不肯答應直接把上海租界提前還給中國。

相關的談判也一直是沒什麼進展,而在去年中日和中俄蘇戰爭後,中國再一次用戰爭的勝利向世界列強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陳敬雲用炮彈和子彈告訴了全世界,中國已經不再是近百年來那個可以任人欺凌的落後中國了。

這年頭的國家地位來的就是這麼簡單而直接,只要你打仗打贏了,自然就能夠取得相匹配的國際地位。美國的世界老大位置是怎麼來的,就是打贏了兩場世界大戰後得來的,要不然在一戰之前美國人的工業早就超過了英法德等國,但是爲什麼還只是一個世界列強嚴重的二流國家呢,因爲那時候的美國人還沒真正的打過一場可以證明自己實力的大戰。

而兩場世界大戰打下來,將美國強悍無比的戰爭能力展示給了全世界,這才取得了世界老大的地位。

中國打贏了日`本後,英國和法國也是開始進一步審視和中國的外交關係,而這個時候纔是對上海租界鬆開了口子。

對於上海租界的相關談判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現在已經是到了關鍵時刻了,要是這一場的罷工潮波及到了整個上海,威脅到了租界裡的那些外國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後,英國要是拿着這個藉口說中國無能力保護外國僑民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的話,肯定是不會讓中國痛快的收回上海租界的。

租界談判是大事情,決不能讓罷工影響到的!”

陳敬雲有着如此決定,軍方那邊也是開始迅速行動了起來,四月八號,上海罷工發生三天後,陸軍的兩個野戰師開始進駐上海,當晚,上海守備司令部發布了封鎖令,將經濟開發區全部封鎖了起來,而擔任封鎖任務的則是第十七師。

第十七師趕到上海之前,全師上下得到的消息就是,上海的那羣國民黨人正在準備造反,而他們這一次去就是去鎮壓造反的。所以第十七師這一次採用的可不是什麼溫和手段,而是荷槍實彈的上陣,連機槍堡壘都是連夜修起來了。

四月九號,經濟開發區內的罷工工人數量已經超過了五萬人,而這個時候罷工的口號也是從一開始的要求加工資,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慢慢的改變了性質,在工人中潛伏的那些國民黨人開始把工人們的憤怒轉向了國社黨和陳敬雲,已經出現了“反對國社黨,反對陳敬雲”之類的口號。

第十七師師長查麟祥用望遠鏡看着前往那些工人們舉着的標語,冷哼了一聲:“哼,一羣不知死活的傢伙,竟然罵黨`國,竟然敢罵總統。活膩歪了!”

查麟祥可是個正兒八經的國社黨將領,在他的意識裡,只有國社黨人,只有自己這些華夏民族裡最優秀的少數人才能救中國。而陳敬雲就是率領他們這一小羣人的領袖。而其他的全都是愚夫愚婦,不好好待着也就算了,偏偏還那麼喜歡鬧事,如果不是上頭有着嚴令要剋制,他查麟祥早就下令開火了。

他保證,只要給他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就能夠將這個開發區廣場裡周邊聚集的人羣給驅散,只要給他一天的時間,他就能夠徹底的把這場罷工給鎮壓下來。

可是上頭沒給他可以開火的命令,所以也就只能是先等着,把機槍架好了,把子彈上膛了只要命令一下來,他就會毫不猶豫的下令開火。

上海的軍方和工人進行對持之際,中國的其他幾個工業城市也是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罷工活動,而且這些罷工都趕在了這一些時間點發生,很明顯就是國民黨那羣人乾的好事。

四月九號,國社黨的官方喉舌,黨報“國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國社黨宣傳部部長趙畢秋的實名文章,文章中稱近期內有一小羣的不法分子妄圖利用不明`真相的羣衆製造騷亂,並且妄圖阻止國社黨的華夏復興偉業,妄圖顛覆中國人的唯一領袖陳敬雲。這種行爲是嚴重錯誤的,是國法不容的,希望羣衆看清這些叛國賊的真實面目,而不要被謊言矇蔽了耳目。

而於此同時的是,除了國社黨的黨報上有着少量一些關於這一次大罷工的消息新聞外,全國範圍內,已經是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張報紙上刊登了有罷工的相關消息了。

國社黨的新聞管制向來是嚴格而高效的,雖然情報部門沒能阻止大罷工的發生,但是宣傳部門卻是能夠即使的阻止罷工的消息蔓延出去。這年頭民衆要了解外頭髮生了什麼事情,只能是通過報紙,只要控制了報紙這個源頭後,基本上控制輿論還是比較簡單的,那時候就算人們口口相傳的說一些也是捕風捉影,越說越假根本就沒人信了。

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局面,現在的中國至少已經有十個城市發動了罷工,不但當地的守備部隊參與的戒備,就連軍方的野戰部隊都已經是動員了十幾個師那麼多。但是外界對這些知道的並不清楚,上海的人興許也就知道上海的開發區有罷工,但是一般不會知道不遠處的蕪湖也發生了罷工,而蕪湖的人知道蕪湖有罷工,但是也不會知道上海已經亂成一鍋粥。

通過電報管制,報紙管制後,陳敬雲已經是有效的組織了讓這場罷工造成更大的影響,而控制事態影響的同時,也在着手解決問題了。

當和各城市的那些工代表們進行了相關談判但是無法讓他們主動散去的時候,陳敬雲陰沉着臉色在作戰命令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四月十一號,上海發生罷工已經有六天了,福樂電氣鐵路等企業的工人們也是有一部分參與了進來,造成了上海的鐵路交通以及當地的水電供應出現了大問題。而就在這一天早上,第十七師的查麟祥接到了來自國家軍事委員會,由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陳敬雲親自簽署的作戰指令,命令要求第十七師儘快平息當地罷工潮,驅散人羣,逮捕領頭者。

查麟祥看着手中的作戰指令,在看看外頭那些依舊高聲罵着陳敬雲是大獨裁者的罷工遊行工人們。深吸了幾口氣後對身邊的副官道:“給那些人打廣播,命令他們半個小時內散去,半個小時後我們將會開火驅散人羣!”

說到這裡後,查麟祥想到了馬成給他發來的私人電報上說要讓他低調,而且不能把鎮壓這事做的太光明爭霸,所以他就道:“加強對開發區到上海市區的封鎖,蒼蠅也不能給他放過去一個!”

當初陳敬雲和洪子泰等人設立經濟開發區的時候,初始目的只是爲集中一個地方辦工廠集中區,以便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比如交通以及電力等。但是這種把工廠集中到一塊的方式讓工人的罷工行爲會蔓延的非常快,而且也有一個更殘酷的地方。那依舊是隻要裡面一發生罷工,軍隊對開發區一封鎖,那麼軍隊那麼是怕裡面的罷工工人殺光了,外面的人也不會知道。

第十七師的士兵們開始喊話,讓對面的遊行人羣半個小時內散去,但是那些遊行的人那裡願意啊,一個個都是用着石頭扔下士兵,又或者是乾脆衝擊士兵的攔截線。

眼見着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一個握着步槍的士兵心裡也是忐忑着,他知道眼前這些不是什麼敵國的軍人,而是自己國家裡的‘叛亂者’,一羣只能罵罵但是連武器都沒有的叛亂者,他不知道對着他們開槍是對還是錯。但是上頭的長官下達了開火的命令後,軍人服從命令的天職讓他選擇閉上了眼睛,然後扣下了扳機!

槍聲瞬時響起,子彈劃過空氣,然後鑽入了身體把人擊倒在地,溫熱的鮮血開始浸透地面,伴隨着槍聲,尖叫聲,呻吟聲也是開始響起!

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11章 大戰(一)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891章 趙臨東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461章 方大山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
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11章 大戰(一)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891章 趙臨東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66章 福寧公司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461章 方大山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