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

蘇俄駐南京大使館內,莫洛托夫臉色深沉的坐在寬大的沙發上,而旁邊的幾個蘇俄外交官員同樣臉色不太好。

“這些中國人欺人太甚,不但要吞併已經侵佔我國的領土,而且還要吞併西伯利亞和遠東以及中東地區,這可不是幾萬幾十萬平方公里,而是好幾百萬平方公里啊!如果答應了中國人的條件,我們俄羅斯數百年來的向東擴張的努力就會化爲泡影!”蘇俄駐中國大使潘友新語氣帶有憤怒。

作爲蘇俄駐中國最高級別的外交官員、情報人員,潘友新在蘇俄的高層中也是難得的中國通了,對於中國的各方面瞭解的非常透徹,他的意見也是蘇俄處理中國事務上的首要建議,如此的他自然非常清楚的看見了中國謀圖向北擴張的想法。

“他們此番提出這等要求,用以是非常明顯的,不但要佔領我國衆多領土,更重要的是想要把北方戰略方向維持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他們的這個戰略想法已經是多次公開提出過了,以往的時候他們是藉助新西伯利亞僞政府,通過扶持他們把戰線維持在西伯利亞和中東地區,試圖通過分裂我國來換取他們的北方戰略安全!”

潘友新的這番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務了,中國之前一直執行的北方戰略算不上是什麼秘密,分裂俄國,插手俄國內戰都不過是爲了北方安全的戰略線向西推進而已,以求絕對的保障國內地區的安全,對於中國來說那怕是在中亞和西比利亞地區炮火連天,也比在國內開戰強得多。

“只不過現新西伯利亞僞政府脫離了中國自行進攻我們,到時候不管是我們勝利還是僞政府那邊勝利,一個統一的俄羅斯將會出現,而這種情況是中國人所無法接受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找上我們進行談判了!”潘友新繼續說着。

莫洛托夫看着眼前這個潘友新一眼,心中對這個潘友新有所不滿,他作爲蘇俄的社工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蘇俄在中國最爲重要的的外交官以及情報機構指揮官,完全是愧對他的少將軍銜,這麼多年來在中國取得的外交成就幾乎等於零,哪怕是去年中國和蘇俄簽訂和平協議,那也是莫洛托夫親自出馬才談成的。

莫洛托夫並沒有說話,臉色深沉的太已經沒有了心思去指責手下人辦事不利,作爲這個時代蘇俄最爲重要的外交家,莫洛托夫的眼光遠比其他人長遠,看問題也更加透徹,他何嘗看不出來中國的用意,但是現在的問題是,蘇俄還有能力去拒絕嗎?

莫洛托夫的國際戰略眼光無疑是長遠而足夠高的,1939年的時候,正式因爲他和德國簽訂的互不侵犯讓蘇俄佔領了大半個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甚至爲後面發動芬蘭戰役取得了基礎,同時也直接鼓動了德國發動了對法國的戰爭。爲蘇俄獲取了大量利益的同時也爭取了不少的時間,要不然1939年蘇德就因爲波蘭能夠打起來了。

1941年上半年,莫洛托夫被斯大林委任蘇俄人民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蘇德戰爭爆發後,莫託洛夫又任職國防委員會的副主席,現在的莫託洛夫在蘇俄國內的地位絕對是排的進前三的那種,屬於蘇俄絕對決策層。

這種情況不但莫洛托夫如此,在其他國家大多也如此,負責外交事務的人一般都是位高權重,並且是國家的決策層。

中國的顧維鈞同樣如此,顧維鈞雖然沒有像莫洛托夫那樣身兼國防委員會的副主席之類的職權,他的職位只是非常單純的外交部總長,但是他卻是政府體系中第二個可以參與最高層戰略會議的官員,陳敬雲召開的戰略會議中,除了陳敬雲外,政務院方面就兩個,一個院長馬寅初、第二個則是外交部總長顧維鈞,剩下的就是三大軍種的頭腦,比如陸軍沈綱以及海軍關時傑和空軍的伍世鍾,而其他人哪怕是同樣身爲上將的左玉剛都是沒有資格參與這種核心戰略會議的。

如果說和平時期中國政務院中的財政部總長一職是屬於核心高層的話,那麼戰爭時代的外交部總長就顯得更爲重要一些了。

在蘇俄國內有着重要地位的莫洛托夫自然不是來中國旅遊的,他來中國之肩負着蘇俄興亡的重大責任,他爭取讓中國出兵俄羅斯共和國,給予蘇俄資源援助。要爭取到這些就是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他現在所鬱悶的就是,中國人要的代價太高,甚至超出了他來之前和斯大林商定的底線。

在來中國之前,莫洛托夫和斯大林就已經商談過,並且定下了這一次談判的底線,那就是蘇俄可以承認中國收回前清時代割讓給俄帝國的那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甚至遠東地區也是可以做出一定的退讓,但是這絕對不包括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

“他們是不願意看到我們倒下去的,哼,兩個俄國纔是他們需要的,如果我們倒了下去讓東方的僞政府統一了俄羅斯,對於他們來說一樣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就算是我們不和他們進行談判,估計他們也是會出兵遠東和西伯利亞。”這是斯大林的想法,不過斯大林有着這個想法的時候,莫洛托夫提醒了斯大林。

“對於中國人來說,出兵遠東和西伯利亞是肯定的,但問題的關鍵是他們什麼時候出兵,如果我們不答應他們的條件,中國人完全可以等我們失敗了,僞政府又立足未穩的時候直接出兵,屆時僞政府的兵力也是絕對無法抵擋中國兵鋒的,到時候他們一樣可以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而時間對於蘇俄來說,比中國重要,現在蘇俄的西線戰場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莫斯科戰役已經開啓,德國人的颱風計劃啓動後實施的非常順利,其所屬的中央集團軍羣已經連續突破了蘇軍的多道防線,蘇軍在莫斯科外圍部署的多道防線彷佛就跟紙糊的一樣,蘇軍西方方面軍和預備方面軍已經被德軍包圍在維亞濟馬地區,距離被徹底圍殲已經不遠了,而這兩大方面軍被包圍的消息傳到莫洛托夫的耳中,就讓他更加絕望了,一旦這支主力被殲滅,就幾乎可以宣告着莫斯科門戶大開,德軍的兵鋒就可以直接抵達莫斯科了。

儘管蘇軍在前線拼命抵抗,但是失敗的命運依舊無法避免,德軍用着讓人驚歎的戰鬥力直接突進到了圖拉,然後在維亞濟馬地區包圍並殲滅了蘇軍的的西方方面軍以及預備方面軍,蘇軍損失的兵力超過六十萬人,只有少數殘兵突圍了出去。

維亞濟馬戰役不單單是德軍的輝煌勝利,更是直接推動了蘇俄在中國的談判桌上屈服,如果蘇俄在之前還企圖着依靠莫斯科外圍防線來擋住德軍進攻的步伐,那麼現在他們已經是徹底絕望了,德軍的前鋒部隊距離莫斯科已經僅僅數十公里,莫斯科的紅場上都已經可以清晰的聽見莫斯科郊外的隆隆炮聲,負責莫斯科防務的朱可夫已經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婦女和兒童都被強制要求參與防禦工事的修築,甚至連冬宮都修築了防禦工事,試圖做最後的抵抗。

蘇俄人的困境讓他們失去了任何的選擇權,只能是被動的接受了中國提出的要求,顧維鈞端着酒杯和莫洛托夫碰了碰酒杯,然後道:“祝中俄兩國人民世代友好!”

莫洛托夫依舊是一臉職業外交家的微笑,但是微笑中眼神裡的那絲苦澀卻是沒有太多人能夠看見。

在蘇軍的西方方面軍以及預備方面軍在維亞濟馬戰役中德軍圍殲後,十月十二號,中國和蘇俄簽訂一系列協議。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中國和蘇俄確認兩國邊境線的解決協議’也就是‘中蘇邊境協議’

中蘇邊境協議中,規定兩國以北冰洋鄂畢灣向南方延伸,沿着鄂畢河到達託波爾斯,繼續沿着鄂畢河的左支流託博爾河南下到託戈爾斯克,然後再向西南的裡海方向延伸,經過恩巴河抵達裡海的沿海日拉雅克薩。(PS:如需直觀瞭解,可查看本書羣共享的地圖)

由於以上的邊境分界線並不是以烏拉爾山脈爲準,這讓中國的一大羣軍方將領,尤其是陸軍將領很不滿意,因爲那一羣的陸軍將領說,烏拉爾山脈就是最好的防禦屏障,只要掌控了這裡幾乎不但可以保障國內安全,而且可以隨時以烏拉爾山脈爲依託出兵俄羅斯西部地區,可謂是居高臨下,戰略優勢極爲明顯。

但是這樣的戰略優勢人家蘇俄又不是看不到,蘇俄雖然情況很不秒,但是他們也不願意以後要冒着隨時都要防着中國跨過烏拉爾山脈進攻他們的腹地。

對於蘇俄人來說,烏拉爾山脈就是防禦中國大軍的最重要屏障,如果沒有了這道屏障斯大林睡覺都睡不安穩。

陳敬雲見蘇俄人死活不同意,加上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一旦冬天到來後蘇俄人就會緩過氣來,到時候德軍進攻莫斯科幾乎也就化爲泡影了,到了那個時候想要蘇俄人接受自己的邊境劃分線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直接指示顧維鈞,接受了蘇俄人提出的第二方案,也就是不以烏拉爾山脈以及烏拉爾河到裡海爲基準,而是以鄂畢河以及恩巴河爲基準劃定分界線。

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040章 秋熱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29章 ‘抗菌素’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369章 十九號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038章 f12對f80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14章 D5系列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9章 政治聚會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211章 大戰(一)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599章 鎮壓(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302章 遷移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4章 人事任命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9章 密議(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
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040章 秋熱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29章 ‘抗菌素’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369章 十九號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038章 f12對f80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14章 D5系列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89章 政治聚會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211章 大戰(一)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599章 鎮壓(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302章 遷移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4章 人事任命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9章 密議(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