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試探

典韋聽到有人向他挑戰,不驚反喜,興奮的說道:“某一路走來,正好手癢,只希望你不要太不經打”

徐晃聞言,更是勃然三大怒。楊奉、李樂、韓暹、胡才四人,臉色亦是很不好看。

陳宮的臉上,卻是一直帶着笑容。典韋在這裡大放厥詞,他也沒有絲毫阻攔的意思。

事實上,典韋如此行事,正是得到了陳宮的授意。

現在的白波軍,早已不是以前的那支黃巾軍了。他們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劫掠,自身的匪氣也是越來越重。

但凡土匪,都是欺軟怕硬之輩。

對於這些人,一味的好言相勸,他們可能還以爲你比較軟弱。

相反,若是先以武力震懾,再以恩義、高官招攬,這些人勢必會對陳旭俯首帖耳。

典韋其人,雖然爲人魯莽,並且脾氣有些暴躁。但是他由於出身不好,再加上早年的生活經歷,使得他本人變得比較謙遜。

一般情況下,只要典韋沒有發怒,跟他相處過的人,就知道他的爲人很不錯。

然而他一旦發怒,就會如同一頭雄獅一般,強大而充滿攻擊性。

再加上,陳旭與典韋的私下關係非常好。是以整個幷州陣營之中,所有人都對典韋敬讓三分。

自從跟隨陳旭起事以來,典韋一直是陳旭軍中的第一員大將,何時又有人膽敢喊他黑廝

所以典韋驟然聽聞,眼前這員小將如此喊他,當即勃然大怒。

典韋本就生得威武雄壯,長相也有些兇惡。他發起怒來,渾身上下殺氣騰騰,使得楊奉等人心中駭然。

卻不想,徐晃毫不退讓,一挺手中的大斧,就要上前廝殺。

楊奉幾人,雖然心中不滿典韋的口出狂言。但是他們還想着投奔幷州軍,所以現在並不想得罪典韋。

楊奉當即斥責道:“公明,你莫要衝撞了典將軍,速速退去”

徐晃聞言,雖然臉上仍有不忿之色,卻也不敢造次,拿着大斧退到楊奉身後。

陳宮細細打量着徐晃,發現他三十歲左右的樣子,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心中頓時起了喜愛之心。

從楊奉幾人臉上,他看到了怒色。然而幾人隱忍下來,卻讓陳宮心中一喜。

他知道,這幾人肯定是有心投奔陳旭,這才隱忍不發。

然而他此次帶典韋前來,就是想要震懾白波軍。見到徐晃退去,他如何肯善罷甘休

而且他也想看看,眼前的這個大漢,武力究竟如何。

陳宮捋了捋鬍鬚,上前一步說到:“典將軍生性耿直,好戰如癡。他方纔見到貴軍軍容嚴謹,威武雄壯,這才心生敬意。”

“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貴軍實力如此雄厚,諸位將軍自然也是人中豪傑。”

“故此,典將軍才覺得手癢,想要與諸位比試一番。他生怕諸位不會答應,這纔在言語之間,頗有衝撞,還請諸位勿怪”

“典將軍的本意,只是希望,能與幾位將軍手下的大將,好好比試一番。”

楊奉幾人聽到陳宮的話,臉色這纔好看了一些。

雖然他們並不認爲,典韋方纔的行事,若真如陳宮所說的那樣。但是陳宮如此說話,卻是給了他們一個臺階。

這個時候,他們也知道了陳宮的意思。陳宮這是想要,先掂量一下他們的實力啊。

自古以來,臣擇君,君亦擇臣。

楊奉幾人知道,他們今日的表現,直接關乎到,白波軍日後在幷州軍中的地位。

所以聽聞陳宮的話之後,他們也就不再推辭。

楊奉對着徐晃喊道:“公明何在”

徐晃上前答道:“末將在”

“既然典將軍與陳先生都有此雅興,公明可願與典將軍比試一番”

徐晃聞言,大喜過望,急忙說道:“末將願往”

當初楊奉在河東劫掠,遇到徐晃之後,徐晃帶着村中子弟,在白波軍中來回衝殺,無人可擋。

楊奉見徐晃勇武過人,就起了招攬的心思。

奈何楊奉的白波軍,乃是反賊。所以徐晃並不願意,投奔到楊奉帳下。

楊奉被徐晃拒絕,勃然大怒,揚言要打破徐家村,將村民盡數屠戮。

徐晃雖然勇猛,奈何寡不敵衆。村民又畏懼被白波軍屠村,紛紛勸徐晃投降。無奈之下,徐晃只得投降楊奉。

好在楊奉見徐晃不但勇猛過人,而且治軍嚴謹,心中對他十分喜愛,一直善待徐晃。

徐晃雖然不願投身爲賊,奈何木已成舟。被迫投降楊奉之後,徐晃念及楊奉恩義,所以仍舊盡心盡力輔佐他。

然而,徐晃心中,一直希望楊奉能夠接受招安。只有這樣,他才能除去反賊的身份。

一開始,楊奉執意要投降董卓,也是徐晃幾次三番的建議,他纔有了這樣的心思。

雖然董卓被人罵爲,但畢竟在名義上,還是大漢的丞相,仍就代表着正統。

徐晃不喜歡董卓這個人,但是他更想擺脫反賊的身份,所以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事實上,歷史上的楊奉,不管是一開始投奔董卓,洗去反賊的身份;還是後來,幫助護送漢獻帝東入洛陽,其中都有着徐晃的影子。

正是因爲徐晃的建議,楊奉才能官拜車騎將軍,假節鉞。

然而,徐晃也早已看出,楊奉不是成事之人。以徐晃的眼光,一眼就相中了曹操,所以就勸說楊奉,讓他帶兵投降曹操。

楊奉纔開始聽從了徐晃的建議,想要投奔曹操。但是後來,卻又臨陣變卦,並且派兵與曹操交戰,想要劫走天子。

結果,自然是楊奉大敗。而徐晃,也趁機投降了曹操。一輩子隨曹操南征北戰,忠心耿耿,屢立戰功。

在漢末諸多名將之中,徐晃的眼光,無疑是非常出衆的。

再加上他從不與人爭功,並且治軍嚴謹、才能出衆,使得他不僅深得曹操信賴,而且在曹軍之中人緣亦是極好。

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都曾花費了大量筆墨,描寫這員當世名將。

這個時代,陳旭的橫空出世,也使得徐晃相中了他。

若非被迫降於楊奉,待陳旭取了幷州之後,徐晃可能早就帶領族中子弟,前去投奔幷州了。

以前,他並非沒有想過讓楊奉,率兵投奔陳旭。

但是楊奉礙於臉面,始終不願意北上。所以徐晃只好退而求其次,讓他投降董卓了。

現在幷州既然派人,前來會見白波軍,這就使得徐晃,看到了投奔陳旭的契機。

徐晃爲人嚴謹,智勇過人。

他知道,若是現在能夠好好表現,待白波軍併入幷州軍以後,他本人一定能夠得到重用。

相反,若是現在不趁機表現自己,日後想要出人頭地,還要從頭打拼。

再說了,若是不被陳旭另眼相待,他也只能一直跟在楊奉帳下用命。

這樣的話,哪怕他立下了功勞,大多也會被楊奉佔去。

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徐晃纔會一反常態,面對典韋的挑釁,主動要求出戰了。

他相信,以陳旭之雄才大略,只要他表現得足夠出色,就一定會得到陳旭的親睞。

況且這一次,他的出戰,不僅是爲了自己的前途着想,更是爲了展現白波軍的實力。

雖然徐晃,不情不願的加入了白波軍。但是他現在,他亦是白波軍的一員。他也有義務,爲了白波軍的榮譽而戰。

楊奉見徐晃應戰,心中欣喜異常。

對於徐晃的勇武,白波軍中無人不知。就連他們幾個渠帥,亦不是徐晃的十合之敵。

楊奉相信,只要徐晃出戰,哪怕典韋勇武過人,想要得勝亦很困難。

白波軍的校場之內,戰鼓之聲隆隆作響。

士卒們都想看看,白波軍的第一勇將,與幷州軍第一勇將的交戰。所以白波軍的士卒們,將整個校場圍得水泄不通。

典韋、徐晃進入戰場,楊奉急忙說道:“此次交戰,只是切磋,點到爲止即可,莫要傷了對方”

典韋、徐晃,都是識大體之人,他們聽到楊奉的話,自然紛紛點頭。

兩人寒暄畢,拍馬向對方奔去。

典韋在心中暗暗想到:“徐公明使用的武器是大斧,可見此人力氣過人,爆發力非常驚人。”

“然而,但凡用這種重型武器的人,他們的持續作戰能力,都不會很強。”

“這徐晃號稱白波軍第一勇將,武力定然不會太差。第一回合,我先上去試試他的力氣。”

典韋雖然不懂政治,但是他對於戰鬥,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銳洞察力。

只是看到徐晃的武器,典韋就知道了他的弱點。

“駕”

徐晃在馬背上,將大斧舞得虎虎生風。典韋也挺着手中的大戟,拍馬直取徐晃。

“鐺”

雙方的武器交錯而過,身子都是一震。

典韋自出道了以來,除了與呂布交手,在力氣上沒有佔到上風以外。就連趙雲、高順,他們也都難以與典韋比力氣。

但是方纔的那次交手,典韋卻是感覺到了,徐晃的力氣只比他相差一線。

至於徐晃,他心中更是驚駭不已。徐晃自幼神力過人,一隻大斧縱橫戰場,未逢對手。

但是面對這個典韋,他卻感覺自己在力氣上,完全落入了下風。

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688章 追擊第674章 秦宓死第247章 反攻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02章 戲志才第94章 策馬北上第357章 蛻變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38章 諸葛至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617章 讒言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291章 戰鼓響第492章 野炊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547章 渡河第733章 破寨第779章 釋放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14章 婚事(下)第36章 賞賜風波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7章 亂起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510章 切磋第319章 邀戰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62章 孤膽英雄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74章 滿腚傷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960章 登岸第496章 家宴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145章 回馬槍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504章 判刑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755章 虎豹騎第18章 神勇第558章 張鬆第691章 火燒張任致所有書友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567章 玉門關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284章 旭之志第689章 中伏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81章 春耕第84章 水淹第811章 滅族第948章 蘆葦蕩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799章 陳沫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28章 有鬼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551章 凱旋第222章 吹捧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87章 擇婿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183章 返回東岸
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688章 追擊第674章 秦宓死第247章 反攻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02章 戲志才第94章 策馬北上第357章 蛻變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638章 諸葛至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617章 讒言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291章 戰鼓響第492章 野炊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547章 渡河第733章 破寨第779章 釋放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47章 黃巾再起第814章 婚事(下)第36章 賞賜風波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7章 亂起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510章 切磋第319章 邀戰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62章 孤膽英雄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74章 滿腚傷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960章 登岸第496章 家宴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77章 奇襲丘縣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145章 回馬槍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504章 判刑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755章 虎豹騎第18章 神勇第558章 張鬆第691章 火燒張任致所有書友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567章 玉門關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284章 旭之志第689章 中伏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481章 春耕第84章 水淹第811章 滅族第948章 蘆葦蕩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799章 陳沫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628章 有鬼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551章 凱旋第222章 吹捧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87章 擇婿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24章 勝負有憑第183章 返回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