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喜得周瑜

?對於自家主公招攬周瑜的心思,賈詡、李儒可是知之甚詳。

周瑜現在新敗,而且有些心灰意冷,此時送給周瑜一個美人,也可以分散周瑜的注意力。

只有將周瑜穩住,讓他在關中多待一段時間,纔有機會招降周瑜。

當然,李儒也曾經向陳旭建議,故意放出消息說周瑜已經投降,而後引得孫權震怒斬殺周瑜家眷。

如此一來,周瑜必定對於孫權恨之入骨,很有可能投降。

只不過這條計策,卻被陳旭毫不猶豫的反駁了,並且將李儒斥責一番。

先不說憑藉周瑜的智慧,這種計策很容易被識破,單單是這條計策的惡毒,陳旭都不願意採納。

若是對待敵人,縱然李儒獻上毒計,陳旭也不會有此此反應,只不過他真心想要得到周瑜,準備以德服人,也就不會在周瑜心中埋下怨恨的種子了。

卻說周瑜被俘以後,陳旭並沒能將其招降,只是將周瑜留在長安,每天都要去與他談論天下大勢。

至於關中軍與聯軍的交戰,卻是互有勝負,哪怕周瑜已經被俘虜,孫權仍舊沒有竭盡全力與關中軍交戰。

饒是如此,在正面戰場上,關中軍仍舊沒有辦法擊潰聯軍,戰局一時間陷入了僵持之中。

這一日,陳旭來到了周瑜的庭院之內,說道:“公瑾,我準備將伯符的死因告知天下,如此東吳必定內亂。”

“東吳若亂,僅僅憑藉曹孟德以及劉玄德,吾何懼之有?”

周瑜聞言臉色一窒,繼而說道:“秦王並無證據,縱然將此事公佈於天下,恐怕也不會有人相信吧。”

如今雙方處於敵對方,除了像周瑜這種早有懷疑的人,任何人聽見了陳旭的話,可能都會覺得這是離間計。

陳旭大笑兩聲,道:“我可以鑄造祭壇,向上蒼髮下誓言,以證明所言非虛。”

周瑜臉色頓時就變了,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誓言極其看重,對於上蒼更是有着敬畏之心。

陳旭如果空口白話,說孫策乃是被孫權害死,肯定不會有人相信。

可是一旦陳旭鑄造祭壇,並且向上蒼髮誓所言非虛,也就可以證明他話語的真實性。

那個時候,東吳士卒不想相信都難,孫權的名聲肯定一落千丈,以前那些跟隨孫策征戰天下的舊部,也會離心離德。

如此一來,東吳士卒必定不戰自潰,陳旭橫掃聯軍將指日可待。

陳旭悄悄打量着周瑜的臉色,看到周瑜臉上青紅交加,不由心中暗喜。

其實陳旭很早以前,就能使用這個殺招,好使得東吳產生內亂,只不過由於各個方面的考慮,卻一直拖延至今。

畢竟,孫策之死與陳旭有着很大關係,一旦公佈孫策真正的死因,對於陳旭名聲也不太好。

兩者交鋒勝負各憑天命,可是派人刺殺、下毒,就有些下三濫,肯定會被人所不齒。

若非迫不得已,陳旭也不願將這件事情公佈天下,這也是爲什麼,他僅僅將事情告知周瑜了。

可是就在今日,賈詡卻給陳旭獻上了一條計策,並且信誓旦旦只要陳旭照着做,就能招降周瑜。

賈詡說道:“周瑜雖然對於孫權恨之入骨,卻也不想讓孫氏一脈,因爲孫權的緣故而被抹黑。”

“這也是爲什麼,周瑜明明肯定孫策真正死因,仍舊沒有將之公佈於衆,僅僅是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少量幾個人了。”

“因爲,一旦孫權謀害兄長的事情被揭露出來,不僅孫權名聲盡毀,孫氏內亂、爲了權利兄弟相殘的醜聞,對於孫氏的名望,也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而且孫策英武過人,若死於敵人之手雖然讓人覺得遺憾,卻也沒有什麼。假如天下人都知道,孫策乃是被自己胞弟所害,對於孫策的形象,也是一種抹黑。”

陳旭思量許久,覺得賈詡之言非常有理。

孫策對於孫權的寵溺天下皆知,假如最終孫權謀害孫策的消息傳了出去,那麼孫策就好像成了一個跳樑小醜。

畢竟,孫策一直疼愛、寵溺的弟弟,最終卻將自己害死,世人在感嘆孫權心狠手辣的同時,也會對於孫策的識人之能不屑一顧。

而沒有識人之能,最終又被自己親手培養的人害了性命,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一種無能的體現。

賈詡告訴陳旭,周瑜絕對不願看到孫策在死了以後,仍舊落得一個識人不明的名聲,更不願意看到孫氏名聲盡毀。

賈詡講到這裡的時候,陳旭就知道了賈詡的打算。

所以,他才故意在周瑜面前提起此事,表露自己準備將孫權謀害親兄弟的事情,公佈天下。

如此一來,周瑜若是不願看到孫策以及孫氏名聲有損,就會盡力阻止陳旭。

可現在的周瑜,只不過是一介俘虜罷了,又有什麼資格阻止陳旭呢?若他真想維護孫策以及孫氏名聲,就會以投降關中作爲條件,好讓陳旭將此事壓下。

周瑜臉色一變再變,而後忽然說道:“秦王如此行事,恐怕有些不妥吧?”

陳旭故作驚訝的道:“有何不可?”

周瑜侃侃而談:“雖說兄長之死,乃是孫權一手策劃,只不過此事秦王也脫不開干係。”

“假如秦王將此事公佈天下,孫權固然名聲盡毀,東吳固然將會動盪不安,可是秦王也會揹負罵名,會被天下百姓指責爲小人行徑。”

“畢竟,利用刺殺、下毒的手段背後謀害一方豪傑,這種手段怎麼也光彩。”

有些事情可以做卻不能夠說出來,刺殺孫策、諸葛亮這兩件事情正是如此,否則絕對會是陳旭一生之中的污點。

陳旭在心中暗贊周瑜才思敏捷,不過臉上卻露出一副無奈的神情,道:“並非我願如此行事,奈何諸侯混戰不休,關中境內民不聊生。”

“若不早日擊敗聯軍,百姓們將會受到更多戰亂之苦,這並不是我願意看到的事情。”

“爲了境內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爲了早日擊潰聯軍,縱然因爲公佈此事導致我名聲有損,吾也願一力擔當。”

周瑜聽着陳旭大義凜然的話,臉色不由抽動了幾下,而後苦笑道:“秦王可否告知,這是何人獻上的計策?”

陳旭心中一凜,卻是裝傻充愣道:“恕我愚鈍,不知公瑾言下何意,還請公瑾明言。”

周瑜苦笑道:“秦王若是想要公佈此事,恐怕不會等到現在,想必是關中哪位大才向秦王獻上此計,有所圖謀吧。”

被人說中心思,哪怕陳旭臉皮已經變得很厚,仍舊有些尷尬。

只不過,他仍舊正氣凜然的說道:“公瑾此言差矣,以前不公佈此事,乃是因爲時機不成熟。”

“若是現在公佈此事,吳軍必定大亂,諸侯聯軍旦夕可破。”

“諸侯聯軍若破,我就可以趁勝追擊,先滅楚國再亡燕國,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與整個天下相比,與結束亂世相比,個人區區名聲又算得了什麼?”

陳旭說的慷慨激昂,倒也不是在說假話。

如果周瑜真不願投降,陳旭絕對會毫不猶豫將此事公佈天下,好引起東吳內亂。

周瑜心中一凜,看着陳旭臉上的堅定之色,知道陳旭沒有說假話,也爲陳旭的豪氣所感染。

結束亂世,統一天下,是多麼偉大的理想啊,想想就讓人感覺熱血沸騰。

“自從袁譚撤兵開始,聯軍敗局已定,陳文昭一統天下之勢已經形成,孫氏的未來又當何去何從?”

這個時候,周瑜有些迷茫了。

孫策還在的時候,曾經拜託過周瑜,若是有可能,就儘量保得孫氏一脈能夠長存下去。

可是現在,東吳其實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能力,早晚必被秦國所滅。

周瑜在擔心,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孫氏一脈會被會被斬盡殺絕?

“嘎吱!”

就在周瑜心中惆悵的時候,賈詡卻是推開了房門,輕輕走到周瑜身旁。

“公瑾爲何還是看不開呢?”

周瑜看到賈詡,急忙作揖行禮道:“原來是賈尚書!”

賈詡年齡比周瑜大上一輪,而且本人更是聞名天下的名士,周瑜在面對賈詡的時候,自然不會失了禮數。

賈詡還禮,而後說道:“吾主橫掃天下之勢早已形成,否則諸侯也不會聯合在一起,屢次攻打關中了。”

“只不過經此一役,相信公瑾也能夠看出來,諸侯再也休想掣肘吾主。”

說到這裡,賈詡忽然向着周瑜問道:“我心中有個疑問,不知公瑾可願爲我解惑?”

周瑜道:“賈尚書但問無妨。”

賈詡死死盯住周瑜的雙眼,道:“公瑾到底忠於孫伯符、忠於孫氏,還是忠於孫權?”

周瑜沉默許久,才說道:“忠於伯符兄長,忠於孫氏。”

賈詡臉上浮現出了笑意,道:“既然如此,公瑾何不輔佐吾主?”

周瑜眉頭微皺,道:“賈尚書此言,瑜卻是有些不太明白。”

賈詡笑着說道:“既然秦王橫掃天下勢不可抵擋,孫氏早晚都會成爲階下之囚,那個時候孫氏一脈能否保全,尚未可知也。”

“若是公瑾降了秦王,並且以此爲條件,讓主公保證護得孫氏一脈不滅,而後又有公瑾在朝中照應,豈不正是忠於孫氏?”

周瑜聽到這裡,不由身體一震,卻是閉口不語。

賈詡卻是繼續說道:“只要公瑾投奔關中,憑藉公瑾對於東吳諸將的熟悉,率領關中軍擊破吳軍易如反掌。”

“如此一來,主公又何必再費盡心機,將孫權毒殺孫伯符之事告知天下?那麼,孫伯符以及孫氏的名聲,也能夠得以保全。”

賈詡看了看周瑜越來越蒼白的臉色,捋了捋自己的鬍鬚,繼續說道:“而且公瑾還可以此事爲條件,從孫權那裡換回自己家眷,何樂而不爲?”

賈詡不愧老謀深算,孫權現在最害怕的事情,恐怕就是自己毒殺孫策的事情曝光。

如果周瑜以此爲條件,告知孫權只要將自己家眷放回來,並且保證孫紹性命無虞,就不會將此事公佈於衆。

孫權爲了守住那個驚天秘密,肯定會答應周瑜的要求,周瑜家眷以及孫紹性命也能保全,可謂是一舉兩得。

看着周瑜臉色越來越蒼白,卻始終沒有說話,賈詡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說到底,公瑾還是看不穿‘名聲’二字。”

周瑜聞言身體不由搖晃了幾下,差點摔倒在地,卻被陳旭扶住了。

賈詡雖然沒有明說,周瑜卻已經明白了賈詡的言下之意。

賈詡方纔的謀劃雖然一舉數得,卻有一個最大的漏洞,那就是將會把周瑜置於不忠不義之地。

周瑜現在縱然被俘,對於他的名聲卻也沒有絲毫損毀。

假如周瑜不願投降,寧死表明忠於孫氏的氣節,也只會得到天下人的敬仰。

縱然周瑜想要投降,也大可將孫權謀害孫策的事情公之於衆,如此一來,周瑜投降也就有了藉口,不會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只不過周瑜真要那樣行事,對於孫策以及孫氏的名聲,絕對有着毀滅性的打擊。

以周瑜的爲人,他絕對不會那麼做,所以周瑜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一死以證氣節。

可是賈詡,卻將周瑜逼入了絕境。

周瑜到底是揹負賣主求榮、不忠不義的名聲,卻默默守護孫氏一脈,守護孫策以及孫氏的名聲。

還是保全自己的氣節,一死以證忠義?

周瑜,陷入了迷茫之中。

永遠不要小瞧古人對於名聲的看重,如果周瑜真的選擇了前者,那麼孫策的死因就不會公佈於衆。

衆人不知道事情真相,看到周瑜投降陳旭以後,自然會認爲周瑜貪生怕死,從此以後周瑜名聲盡毀。

掙扎許久,周瑜忽然苦笑幾聲,轉頭對着陳旭說道:“秦王若能答應我三件事情,則周瑜願意投降。”

陳旭聞言大喜,急忙道:“莫說三件,即便是三十件,三百件我也答應。”

周瑜道:“第一件事,秦王不可將伯符兄長真正的死因公佈於衆。”

“第二件事,若是秦王日後覆滅東吳,還請能夠保留孫氏一脈,並且讓他們得享福貴。”

“第三件事,東吳百姓都是無辜之人,秦王真有橫掃天下那一日,還望善待東吳百姓。”

聽見了周瑜的三個條件,陳旭當即肅然起敬,斬釘截鐵的說道:“公瑾但請放心,這三件事情,我全都答應了。”

周瑜斂容下拜,道:“瑜,拜見主公!”

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59章 殤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005章 回家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222章 吹捧第856章 傷勢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287章 厚葬之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52章 暗鬥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56章 傷勢第972章 爭功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357章 蛻變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章 毀田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5章 張角第262章 中計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44章 鬥將第214章 苦衷第534章 憂慮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884章 決定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07章 身亡?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72章 華雄第42章 卜己之死第51章 欲擒故縱第60章 欲殺文昭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308章 換糧第54章 約戰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205章 罷兵第505章 求情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33章 狙擊戰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637章 衝突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797章 入涼州第275章 出巡第229章 交易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948章 蘆葦蕩第911章 勸諸葛第207章 於夫羅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90章 清洗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241章 殺意第362章 陷陣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686章 遭遇戰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224章 襲城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58章 遊街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505章 求情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1004章 病危第712章 徐庶登場
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59章 殤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005章 回家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222章 吹捧第856章 傷勢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287章 厚葬之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52章 暗鬥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856章 傷勢第972章 爭功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896章 急轉直下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357章 蛻變第615章 今日陳靜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章 毀田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85章 張角第262章 中計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144章 鬥將第214章 苦衷第534章 憂慮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884章 決定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107章 身亡?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72章 華雄第42章 卜己之死第51章 欲擒故縱第60章 欲殺文昭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308章 換糧第54章 約戰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205章 罷兵第505章 求情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33章 狙擊戰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637章 衝突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797章 入涼州第275章 出巡第229章 交易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948章 蘆葦蕩第911章 勸諸葛第207章 於夫羅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390章 清洗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241章 殺意第362章 陷陣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686章 遭遇戰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224章 襲城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58章 遊街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505章 求情第346章 以陳代漢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944章 再斬一將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1004章 病危第712章 徐庶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