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

領着龐統等人,來到歷陽城內的驛館,太史慈卻並沒有第一時間,帶他們前去面見孫策。

龐統也不着急,就與魏延以及些許護衛,心安理得住在了驛館,隨後開始打聽消息。

卻說太史慈辭別了龐統,就去面見孫策,將渡口發生的事情詳細告知。

“末將無能,本欲給他們下馬威,卻不想反而被龐士元刁難。”

本來太史慈此次過去,就是奉了孫策命令,要給龐統一個下馬威,殺殺龐統的銳氣。

卻不想,反而被龐統用言語擠兌,讓自己這邊氣勢落入下風。

孫策聽聞太史慈之言,反而目露奇色,問道:“子義攜帶戰馬衝鋒之勢,那魏延居然能夠步戰擋下一招,只是虎口崩裂?”

太史慈的武力,孫策可是非常瞭解,魏延在那種情況下居然還沒殞命,也不得不讓孫策刮目相待。

太史慈凝重的點了點頭,道:“雖然我並沒有讓戰馬放開全部速度,可那魏延除了虎口崩裂以外,居然沒有退後一步,此人武力絕對不弱。”

孫策捋了捋自己鬍鬚,繼而笑道:“子義也不必太過長他人志氣,而氣滅自己威風,那魏延使用大刀,必定是力氣過人之輩。”

“子義長槍直刺,被他擋住倒也是在情理之中。饒是如此,魏延此人也不可小覷。”

“真沒想到,劉玄德麾下除了關羽、張飛以外,居然再添一員猛將。”

說到這裡,孫策也不由有些扼腕嘆息,當初他兵臨襄陽城下,已經見識過關羽、張飛兩人勇武,驚爲天人。

現在劉備麾下又添一員大將,不由讓孫策感到一些壓力。

忽然之間,孫策眼中厲芒一閃,想道:“龐統乃是劉玄德左膀右臂,魏延又是一員猛將,若將此二人留在江東,定能使得荊州實力大損。”

孫策雖然豪爽,卻也不是迂腐之人,而且自己與荊州乃是世仇,哪怕劉表死去以後,這種仇恨仍舊沒有完全消除。

面對敵人,孫策可不會講究什麼仁義道德。

就在孫策心中算計的時候,忽然聽見太史慈再次行禮說道:“末將辦事不利,還請主公責罰。”

孫策聞言大笑兩聲,上前挽住太史慈手臂,說道:“子義乃實誠之人,此次本不應派你前去做此事。”

“而且那龐統伶牙俐齒,魏延勇武過人,子義又不願仗勢欺人,未能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倒也情有可原。”

周瑜卻是笑道:“這裡乃是主公管轄範圍,想要拿捏龐士元等人,豈非輕而易舉?主公可如此,如此,定可讓那龐士元顏面盡失。”

雖然周瑜等人有所遠見,認爲陳旭威脅很大,可陳旭現在與江東並無利益衝突,再加上江東素來與劉備不合,卻也不會給龐統好臉色。

故此,周瑜也就向孫策獻計,想要好好折辱龐統一番。

孫策聽聞周瑜之言,當即大喜過望,道:“如此,就依公瑾所言。”

卻說龐統、魏延住到了驛館之內,接連數日都沒有被孫策接待,龐統也毫不着急。

可是沒過多久,龐統就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陳旭也派遣使者來到江東,正與孫策商議攻打荊州事宜。

得到這個消息以後,龐統當即大驚失色,再三派人通稟孫策,卻總是吃閉門羹。

而且魏延還探聽到,這些日子歷陽城內兵馬調動十分頻繁,就連驛館附近,也被許多江東士卒包圍。

及至後來,龐統等人甚至不得出入驛館,完全被軟禁了起來。

種種景象,無不顯示出了江東有攻打荊州的跡象,這不由讓龐統心中駭然,就連魏延亦是感覺到了不妙。

龐統屢次求見孫策不得,早已心中焦躁不安,甚至暗暗懷疑,江東是不是沒有眼光長遠之人。

“若這江東都是鼠目寸光之輩,則吾命休矣,荊州亦是危矣!”

“可是我與公瑾、子敬交好,知此二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又怎會如此短視?”

忽然有人來報,說魯肅來訪,龐統聞言不由大喜過往。

當時龐統聞名荊襄,周瑜、魯肅亦爲當時俊傑,三人神交已久,若不是陳旭到來改變了歷史,恐怕龐統還會在周瑜麾下擔任功曹。

歷史上,周瑜對於龐統亦是十分器重,想要向孫權舉薦龐統,龐統卻沒有得到孫權青睞。

待周瑜病逝以後,龐統親自將周瑜屍體送回江東,隨後就掛印而走,轉而投奔到了劉備麾下,擔任一介縣令職位。

魯肅也是向孫權舉薦過龐統,孫權仍舊看不上此人。

魯肅不願龐統這個大才就此埋沒,還專門給劉備寫信,說龐統並非百里之才,希望劉備能夠重用龐統。

由此可見,龐統、周瑜、魯肅三人之間的關係,有多麼密切了。

正所謂:關心則亂。

龐統雖然才華橫溢,現在也有些失了方寸,忽然聽說魯肅來訪,不由大喜過望,急忙出來相迎。

兩人敘禮畢,龐統反而淡定了起來,絕口不提前來與孫策結盟之事。

嘮叨了許久,魯肅終於忍受不住,故作不經意的說道:“吾主正想與秦公聯盟,共同出兵攻取荊州。”

“秦公承諾,消滅玄德公佔據荊州之後,所得領土全都送於我主。”

“秦公實力強勁,吾主亦乃當世英雄,若兩人聯合,劉玄德必死無疑。士元大才,何不現在棄暗投明,來我江東任職?”

龐統卻是大笑幾聲,只是不語。

魯肅問道:“士元何故發笑?”

龐統道:“我所笑有三,卻不敢直言相告。”

魯肅道:“以你我二人之間交情,士元有話但說無妨。”

龐統沉默半晌,拿足了架子,這才說道:“我一笑者,乃是諾大江東居然都是鼠目寸光之輩,着實可悲。”

魯肅聞言臉色一變,好在他養氣功夫十足,這纔沒有當場發怒。

好似沒有看到魯肅臉色不愉,龐統再次說道:“我二笑者,乃是孫伯符氣量狹小,並非成大事之人。”

君辱臣死,被龐統當面折辱自家主公,魯肅臉色變得鐵青,不悅的說道:“士元還請慎言。”

龐統卻仍舊不管不顧,說道:“我三笑者,乃是江東兩代基業,都將成爲他人嫁衣矣。”

聽到這裡,哪怕魯肅脾氣十分好,也忍不住拍案而起,喝道:“我敬重士元乃荊襄名士,才華出衆,士元何故辱我江東上下?”

龐統絲毫沒有在意魯肅的勃然大怒,不急不緩的說道:“我只是實話實說,子敬何故動怒?”

魯肅喝道:“士元若不說清楚,今日我二人便割袍斷義。”

管寧和華歆都乃東漢時期的大名士,他們割袍斷義的事情,自然在士林之中廣爲流傳,魯肅借用這個典故,也表明了自己現在憤怒的心情。

龐統搖了搖頭,正色道:“昔日強秦崛起於關外,一戰而威震天下。”

“其餘六國雖然知道秦國勢大,仍舊因爲各種小利勾心鬥角,不能合力抗秦,致使六國破滅。”

“如今陳文昭,較之昔日強秦猶有過之,其進爵秦公,吞併天下之心昭然若揭。”

“天下諸侯合力抗陳,仍有鼎立天下之勢,若時至今日諸侯仍舊相互攻伐,早晚必定步入六國之後塵。”

“若烏程侯果真與陳文昭共伐荊州,那麼江東上下,定是目光短淺之輩,此一笑也。”

說到這裡,龐統見魯肅臉色稍霽,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其實我知公瑾與子敬,都乃當世大才,定會看出當今天下局勢。”

“若吾所料不差,烏程侯之所以想要攻打荊州,固然有奪取荊州之意,亦有因爲往日仇怨之故。”

“殊不知,劉景升、黃祖已死,烏程侯父仇已報,縱然與吾主以前稍有衝突,卻也不是血海深仇。”

“若烏程侯因爲些許仇怨,就不顧天下大勢,不顧自身日後安危,反而繼續與陳文昭結盟,豈非氣量狹小之輩?”

“故此,吾方纔乃有二笑也。”

魯肅聞言默然不語。

正如龐統所言,他與周瑜的確看得清天下局勢,也知道陳旭實力強勁,幾乎沒有諸侯能擋。

可看得清是一回事,陳旭如今畢竟沒有威脅到江東,再加上江東與荊州的仇怨,這才使得江東上下有些猶疑不定。

當然,魯肅並不認同龐統所說,孫策氣量狹小之事,只不過龐統之言他也不能辯駁。

龐統捋了捋鬍鬚,再次侃侃而談:“吾主坐擁荊州數年,百姓歸心,兵精糧足,武將勇猛,豈會那麼容易被攻下?”

“縱然烏程侯與秦公一起來攻,有袁本初、曹孟德相助,亦是可保荊州無事。如此一來,烏程侯貿然興兵,豈非都成了無用功?”

“退一步而言,縱然荊州被攻克,那陳文昭又豈會將所得領土拱手相讓?”

“陳文昭如今之勢力本就冠絕天下,再得荊州半壁江山,根本無懼天下其餘諸侯,待其修生養息數年,天下必將風雲變幻。”

“那個時候,子敬認爲,江東之地能否得以保全?孫氏基業是否會爲他人嫁衣?”

魯肅聽到這裡,不由感覺冷汗淋漓。

第87章 擇婿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688章 追擊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222章 吹捧第110章 議事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40章 出戰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28章 有鬼第353章 烏龍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528章 安置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74章 滿腚傷第844章 叔侄第476章 重逢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795章 益州定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76章 奇蹟第755章 虎豹騎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495章 父與子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267章 捷報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4章 水淹第99章 復奪廣宗第603章 孫尚香第110章 議事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13章 火起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495章 父與子第107章 身亡?第190章 回寨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444章 嫁禍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371章 函谷關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449章 說客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66章 勸降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809章 屠殺第89章 必敗論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78章 折服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196章 靈帝崩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51章 欲擒故縱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285章 無名第85章 張角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10章 切磋第468章 沙盜第222章 吹捧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265章 驚變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879章 酷吏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974章 周瑜中箭
第87章 擇婿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688章 追擊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222章 吹捧第110章 議事第218章 陳宮獻策第178章 三日餘糧第40章 出戰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28章 有鬼第353章 烏龍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528章 安置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74章 滿腚傷第844章 叔侄第476章 重逢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795章 益州定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729章 直撲常山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376章 奇蹟第755章 虎豹騎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495章 父與子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267章 捷報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4章 水淹第99章 復奪廣宗第603章 孫尚香第110章 議事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13章 火起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495章 父與子第107章 身亡?第190章 回寨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444章 嫁禍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371章 函谷關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449章 說客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66章 勸降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809章 屠殺第89章 必敗論第837章 龐統再設謀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78章 折服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196章 靈帝崩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51章 欲擒故縱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38章 虛張聲勢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285章 無名第85章 張角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510章 切磋第468章 沙盜第222章 吹捧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265章 驚變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879章 酷吏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974章 周瑜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