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趙亓出事了。

趙亓是誰?徐清下意識地回想,可她腦海裡完全沒有這個人的印象,她想了好一會兒,才從當年程逾白不幸惜敗的良器之爭中,極力回想起這個名字。

六年前也是大四最後一年,在程逾白受邀去英國前夕,陶瓷大學開展了一堂講座,主題是什麼她記不大清了,當時要求整個院系大四學生都去聽講座,胖子還打趣說主講教授來頭比吳奕還大,要不能真正實現就業指導,他就去掀了教授講臺。

他們幾個抱着看好戲的態度,吃完午飯直奔大講堂。胖子當即認慫,想給人領回去,沒想到就在藝術樓前的草坪上與主講教授狹路相逢。

教授當時正在接受記者採訪,旁邊還有個學生。

這個學生就是趙亓。

趙亓十三歲被中央美院錄取,獵範圍極其廣泛,美術、工業、設計、手作都很擅長,審美也很極致,於市場還有自己獨到的敏銳嗅覺,堪稱天才捕手。吳奕說過,年輕一輩裡仿古能和程逾白叫一叫板的,只有他。

徐清走得很快,幾乎是跑着回到地下車庫,轉了一圈,沒找到老張。她不甘心又找了一圈,依舊未遂。

她給程逾白回完消息,也趕往醫院。

徐稚柳在路上聽完她對趙亓僅限的瞭解,很少,不過從隻字片語和“兩生花”身上,已經足以判斷刻線系列真正的創作者是誰。

趙亓的作品風格就像曠野裡一叢草,一目瞭然,又野火不盡,“秋山”就是典型代表。

徐清回憶當時在藝術樓前遇見的男孩,非常年輕,面容還有點稚嫩,與同爲十八歲的徐稚柳擺在一起對比,如果說徐稚柳的春風化雨是一層皮囊,用來糊弄人的表象,那麼趙亓就真正是隨處可見的一撮野草,縱也家世平平,卻因成名很早,一身傲骨,鮮活有朝氣。

主講教授在接受採訪,四下都有鏡頭,換成一般人多少有點侷促,他卻渾不在意,百無聊賴地踢一顆小石子。遠遠看到他們,他興奮地跳了起來,隨後大步跑來,和老張抱在一起。

徐清怎麼也不能將那個英姿勃發的大男孩和如今躺在病牀瘦骨嶙峋的青年人聯繫到一塊去,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她無法想象六年可以把一個人變成這樣,這種震撼是顛覆性的,至少對徐清而言,非常顛覆。

“我那時候看到他,聽說他和程逾白一起入圍了良器最佳新秀作品,兩人要一起去領獎現場時,你知道我有多羨慕嗎?他那麼小的年紀,就已經那麼厲害,縱不能一舉拿下大獎,也已經是許多人一輩子望塵莫及的高度了吧?想想當時的自己,還在爲每一天的生計而擔憂,考慮的不過是要不要迎合低俗審美的市場,或是怎麼樣才能找到一種平衡,既可以遵從內心地活着,又可以承擔爺爺的醫藥費。是不是很可笑?我以爲他會過得很好,非常好,一個完全自由的創作環境所帶來的成就,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可他怎麼會……”

那時候她看待趙亓,亦如看待程逾白,甚至因爲一點不足外人道的心思,她更加敏感。如何在兩個天差地別的階級裡尋求到平等與自愛,很多時候也是她痛苦的來源。

這種痛苦,如今在趙亓顛覆性的現狀裡,受到了質疑。

她傻傻地想了很久,突然被急救聲拉回現實。病牀上的趙亓毫無徵兆地抽搐起來,整張臉呈現一種半青半紫的顏色,而露在外面的手臂卻是異樣的紅色,離得很遠也能看到猙獰血管。

程逾白被護士推到外面,一拳頭砸在門上。

他們在病房外等待,中途護士來問他們是不是家屬,程逾白沒有猶豫,上前接過病危通知單:“我是他朋友,我可以簽字。”

所幸搶救及時,半小時後趙亓脫離了危險。醫生說:“他中毒的情況不算太嚴重,不過身子素質太差了,一看平時就不怎麼運動,營養也跟不上,看他瘦成什麼樣了?這事就先不說,你們是他朋友?以後多照看一點吧。”

趙亓還在昏迷中,醫生說今晚比較重要,就算醒來,也可能會出現視物不清、情緒暴躁等後遺症。程逾白思忖了下還是問:“看他的情況,能不能判斷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煤氣中毒?”

醫生瞥他一眼:“這點我們沒法確認,只能說幸虧發現得早,再晚一點可能就危險了。”

這個時候老張也來了,大概一路上已經消化了情緒,他看起來還算平靜,先去看了看趙亓,隨後問程逾白是什麼情況。

程逾白沒說話,朝徐清看過來。徐清坐着不動,他好似也挺無奈,說道:“我去的時候鄰居已經聞到煤氣味了,正打算報警。”

他一看氣味是從趙亓房子裡傳出來的,沒等警察來就踹了門。他心裡有懷疑,進門後留意觀察,四處門窗緊閉,趙亓躺在牀上,看起來是自然睡着的樣子,鞋子也整整齊齊擺在牀邊,除了鍋上燉的粥早就成了糊糊,沒別的可疑痕跡。

來的路上他也問了警察,目前來看無從判斷是自殺還是意外,究竟怎麼一回事,可能只有等趙亓醒來才知道了。

程逾白話沒說得太露骨,只趙亓突然不肯露面,又煤氣中毒,實在讓人多心。老張伏在牆上,捏着拳頭久久沒有說話。

知道老張今晚不會離開,程逾白打算去給他買點吃的,示意徐清和他一起走。

徐清也沒來得及吃晚飯,程逾白一整天肚子空蕩蕩,兩人就在醫院裡便利店買了兩套快餐,簡單對付了下。

吃完後,程逾白送她去打車:“你留下來也幫不上什麼忙,先回去吧。”

徐清沒有勉強,低頭看腳下的路。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方,她停下腳:“就在這裡吧,我有幾個問題想問你。”

還是前不久小胖生病的花園,現在時間不算晚,有病人在裡頭散步,鵝卵石小道上偶爾也會出現行色匆匆的人影。臨靠竹林有一條長椅,上面覆着一層密密露珠,徐清淡淡一掃,坐了下來。

程逾白輕笑出聲:“有什麼想問的?”

“我查過前面幾次討論會的記錄,趙亓一直反對推行百採改革,他出事和你有關嗎?”

“你認爲呢?”

徐清是個很會抓細節的人,老張出現在洛文文,而和老張關係緊密的趙亓,其“兩生花”和“秋山”有着相似的精神世界,想必趙亓給廖亦凡替名一事並不難猜,程逾白猜到她會問什麼,以她所在的視角,只能看到部分真相。由細微處視察,無非推測加判斷,以此形成一個按照常理來說不會出錯的結論。

他利用高校合作同元惜時索賄在先,爲了獲得趙亓的贊成,不擇手段做一些事也很正常,不是嗎?

若是換作以前,徐清可能會這麼想,只是最近發生了太多事,即便廖亦凡,她也不願意先入爲主地下定論,更何況程逾白?她想起剛纔醫生搶救趙亓的畫面,無從想象有一天程逾白也閉上雙眼的樣子,手指攥着包帶發了白,神色間難得流露幾分優柔:“我想聽你確定的回答。”

這回程逾白是真的笑了。

她沒有回他的信息,沒有搭乘他的梯子,他氣得心肝都疼,一整夜睡不着,還當她有多生氣,都想着去哄她了,只沒想到事與願違,一場秋雨絆住了他的腳。

細細一想,哪裡是秋雨的錯?在他不信她的前提下,她居然信他?

世事多可笑。

程逾白凝望着徐清,以五官輪廓來講,她長得不算精緻,面孔淺白,乾淨娟秀,充其量就是一個小家碧玉,可她有一雙有神的眼睛,兩顆圓圓的瞳仁似白紙一點墨,黑得濃稠,又亮得奪目,便顯得整張臉有種深入淺出之感。

當她藏起鋒芒亦或對你卸下戒備時,你是很難拒絕她的,那罕見的溫柔讓人沉醉,他情不自禁地靠近,撫過她面龐,一種屬於女孩子與男性截然不同的細膩溫熱觸感,讓他無端端顫慄起來。

他一點點攏着她的鬢髮,溫溫的脣貼在她耳邊。

“前兩天我在前門國宴看見廖亦凡和洛文文那位總監吃飯,你凡事小心點,四世堂百年大慶,舉重若輕,你輸不起。”

徐清聞到他身上的氣息,皮膚也跟着顫慄起來。她不知道他爲什麼突然說起這些,她關心的也根本不是這些,只想知道:“趙亓……”

“這幾年趙亓一直給廖亦凡當槍手,我藉此威脅他在即將到來的第四次討論會上支持百採改革,否則我會讓他身敗名裂。”

徐清身體一僵,下意識後退,程逾白托住她的後腦,沒讓她動,依舊貼在她耳邊。他身上有一種常年與瓷泥打交道的泥土氣息,清爽有一點澀意,裡面還夾雜各種顏色釉的石料氣味,有點籠統,又有一種和諧的接近自然的韻味,在男人的吐息下越靠越近。

“趙亓沒有同意,但我總有辦法讓他同意。徐清,你攔不住我,以你當下的形勢,連在洛文文自保都困難,還妄想動搖改革嗎?以前跟你過家家,不過看在同學一場的份上讓着你,你不會真以爲我的手段只有這些吧?”

他的口吻聽起來漫不經心,還帶着絲絲笑意,徐清被“同學一場”四個字羞得耳根發燙,亦從他輕慢舉動裡看出些別的什麼,再不管他的挾制,用力一推站了起來。

程逾白落了空也沒氣惱,看她面頰紅潤,笑得草率:“大家都是成年人,雖然未遂,不過你要是想,也不是不可以試試……”

“程逾白!”徐清打斷了他,“我不知道你爲什麼突然說這些,但你別把我當傻子!”

剛纔在醫院,他一再確認趙亓中毒是自殺還是意外,其背後有着怎樣的深意?難道替名之事另有隱情?雖然她不清楚其中的細枝末節,但她不是傻子,但凡他傷害過趙亓,剛纔老張就不會是那個態度。

那麼他現在的種種舉動,也就意味深長了。

“我的問題還沒有結束,你先回答完。”她搶先一步開口,“你爲什麼去找趙亓?”

程逾白無意解釋其中的彎彎繞繞,在前門國宴遇見廖亦凡後,他一直不安,讓小七盯着廖亦凡的動向本是多心,沒想到廖亦凡做賊心虛,當晚就露出了馬腳。他們說了什麼誰也不知道,只第二天趙亓就閉門不出,連最好的朋友老張也不肯見,爲什麼?

事到如今,煤氣泄漏引發中毒,究竟是有心還是無意,他尚不能判斷。只心中有很多猜測,這些猜測籠罩着他,將一場本就細密的雨,布得更加細密起來。

他想起早上在一瓢飲小七問他的話,百採改革能停止嗎?能妥協嗎?倘若不能,他和她又該如何自處?

程逾白不想再去想那些捉摸不清的可能性,他不是沒有沉醉過,只真的觸手可及時,離得那樣近,才發現墨之所以黑,是因爲紙白。

徐清還是一塊溫潤美玉,而他早已百鍊成鋼。美玉尚且優柔,剛硬不折已成定局。

大染缸裡走一遭,誰也無法回頭。可徐清不一樣,她還沒有深陷,還有回頭的機會。縱此番趙亓中毒事件只是意外,程逾白亦看到一個遠比他想象還要深的深淵。

一腳踏進去,他尚不知生死,又何必拉她下水?

“我去找趙亓還能做什麼?無非曉以利弊,讓他爲我所用。老張是他和廖亦凡的中間人,替名的事情一旦曝光,非但他和廖亦凡會名聲掃地,老張也說不清楚,到時候那幅畫了五年的畫,又要何去何從?你我都知道老張的爲人,如果因廖亦凡背信棄義而害了趙亓,老張這輩子可能也就到頭了。他和趙亓從小一起長大,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說實話我從沒見老張爲誰這樣失控過,想必趙亓爲了老張,也一定會向我妥協。”

“你利用老張行事?”

“有何不可?”程逾白笑笑,“你不也利用胖子威脅我進入一瓢飲學手作嗎?”

“我……”

徐清想要反駁,可她張了嘴才知自己有多可笑。她有什麼資格去評判他?縱胖子抄襲在前,她利用胖子和他交易也是事實。就在同一天,當她發現廖亦凡已經和顧言聯合起來對她下手時,她不是沒想過利用替名之事,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秋夜露重,涼氣鑽入肺腑,直達五臟,徐清跌坐回長椅。

依附在同類或異類身上,吸收其養分,從而進行絞殺,這是當初把傳統陶瓷、工業設計、美術等專業學生拉到一個試驗班進行教學的終極目的嗎?那個時候吳奕可曾想過,他一手教出來的這些學生,這些好不容易在競爭殘酷的景德鎮得以暫且立足的門生,如今爲了更長久的立足,竟開始自相殘殺?

她如此,程逾白如此,胖子,廖亦凡,老張,還有誰?

“徐清,你剛回來時,百採改革還沒正式擺到檯面上,很多時候我容忍你,是因爲凡事還有轉圜的餘地,可現在不一樣了,這個餘地一直在縮小,從元惜時到趙亓再到朱榮,你可以看到改革組委的這些人並不如你想象得簡單。你以前常說我在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和你隔着一道門檻,你在外面霧裡看花,把我描成什麼樣我都無所謂,可你現在進來了,你自己看看,那些人是否如你所想?你離開景德鎮五年,這五年裡發生許多事,有了許多革新,市場也早不是當初的市場,這道門檻縱然你進來了,也不難發現它早不是五年前的門檻,景德鎮當下的現狀,可以說任何一個位置都虎狼環伺,有着其特定的危機,便是洛文文一個小小設計公司,整天也沒個消停,何況純元瓷協?一個站在改革風口的權威組織,你指望裡面水有多淺?不妨跟你交個底,純元每一年都有一筆項目撥款不知所蹤,其數額大到你不敢相信,這筆錢去了哪裡,你想過嗎?”

“你究竟想說什麼……”

“趙亓的下場你已經看到了,想想四世堂,想想你的前途,你真的有足夠的本事和我叫板嗎?”

十一月的幾場秋雨接連而來,蘭桂被打得七零八落。徐清想到鳴泉茶莊那一夜,再看眼前深不可測的男人,心一點點沉到谷底。

“你的意思是,如果接下來我還不識趣的話,你會用對付趙亓的法子來對付我?”

“四世堂爲什麼會給你參與竟稿的機會,你應該沒有忘記吧?我既然能給你,就能再拿回。”

“你嚇唬我?”

既要拿回去,當初爲什麼給她?那些個夜晚,那些爲了所謂誤會而搖擺的夜晚,當真只是她自作多情?

“爲什麼?”徐清不解,“難道這就是你想要的百採改革?你就打算用這樣一種糟糕的、弄虛作假的方式實現它?”

程逾白輕搖了搖頭,上前一步看着徐清。他欣賞她的純真與勇敢,只這個世界往往太過殘酷,既要天真,又要真實,哪有這麼容易?

“徐清,你說你不是傻子,那你怎麼就不能明白,九號地也好,古陶瓷村重建也好,百採改革亦或任何一場改革,只要是人爲的活動,就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我所能做的唯一就是讓它存活下來。只有先存活下來,纔有徐徐圖之的可能性。”

“什麼叫做先存活下來?利用這些關係互相掣肘的時候,你考慮過將來嗎?你想過所謂存活,要面臨怎樣的取捨嗎?如果這些你都沒有想過,那你怎麼能夠保證百採改革一定是正確的?你如何對結果負責?”

“我是誰?我就是一個普通人,要怎麼做才能對所有人負責?徐清,坦白說,我無法對任何個人意志負責,包括你,也包括我自己。”程逾白俯身迫視着她,“你常說我不能理解你的處境,無法體察你的心情,那你何嘗理解和體察過我?我從出生那一天起,就在一種無言的傳承裡,百採衆長,取法乎上,我是爲此而活着的……”

程逾白目光森然,像極廟宇前那一尊童賓石像,“當你質疑我的時候,你可曾將心比心,體察過我的意志?”

徐清看着他,好像第一次認識這個人。他身上有一種她不能理解的使命感,或者說,這種使命感在她的生命裡沒有程逾白那樣強烈。

“百採衆長,取法乎上”是程逾白活着的理由。將此宗法推行下去,惠及景德鎮乃至全球陶瓷手藝人是他的信仰。

他說過的,他不會懷疑自己的信仰。

“我……”

“你不用解釋什麼,我說這些也不是爲了讓你認同我,只是想告訴你,我有非此不可的理由。我在純元瓷協經營多年,如果當真對你動真格,你已經不可能在這裡挑戰我的權威了。徐清,我沒有跟你開玩笑,我們的同學情誼或者有那麼一點點超出同學的情誼,讓我容忍到這裡已是極致,接下來第四次討論會,我會讓你看到我的決心。”

他相信第三次討論會上他們已經達成某個共識,改革勢必要流血,究其根本是看割誰的肉,放誰的血。

程逾白再往前一步,與徐清已經近到不能再近。

他無聲無息地看着她,身後風捲殘雲,枯黃的秋葉隨風亂作一團,爾後紛紛掉落。它們掉落下去,在程逾白腳下。

忽然之間,徐清悲不自勝。

在那一刻,她恰如入了秋開始泛黃的葉子,終有一日也會掉落,甚至凋零。

使她凋零的、踩着她的、絞殺她的。

也會是程逾白。

第22章第78章第5章第49章第96章第126章第98章前傳(7)第120章前傳(5)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01章前傳(2)第44章第97章第1章第73章第66章第112章第124章第116章第4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22章第36章第36章第107章第66章第40章第61章第45章第37章第40章第116章第95章第47章第63章第66章第35章第124章第37章第73章第4章第33章第96章第78章第83章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12章第82章第8章第17章第83章第2章第101章第5章前傳(1)第36章第88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81章第35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8章第124章前傳(8)前傳(9)第43章第59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61章第93章第19章第107章第78章第97章第25章第66章第76章第79章第6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47章第2章前傳(9)第16章第1章第15章第41章第78章第120章第37章第47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08章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01章
第22章第78章第5章第49章第96章第126章第98章前傳(7)第120章前傳(5)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01章前傳(2)第44章第97章第1章第73章第66章第112章第124章第116章第4章第91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22章第36章第36章第107章第66章第40章第61章第45章第37章第40章第116章第95章第47章第63章第66章第35章第124章第37章第73章第4章第33章第96章第78章第83章第110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12章第82章第8章第17章第83章第2章第101章第5章前傳(1)第36章第88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81章第35章第55章 乾隆五十五年 初夏第8章第124章前傳(8)前傳(9)第43章第59章第109章 乾隆五十八年 夏至第61章第93章第19章第107章第78章第97章第25章第66章第76章第79章第6章第21章 乾隆五十五年 白露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47章第2章前傳(9)第16章第1章第15章第41章第78章第120章第37章第47章第38章 乾隆五十六年 早春第108章第92章 乾隆五十六年 穀雨第10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