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

對於比爾蓋茨的自信,周新只有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羨慕。

從二十年後來的周新對發生的微軟被起訴案不是那麼瞭解。但是這是長達數年,被所有媒體關注的一個案件。

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瞭解也會變得了解,光是從新聞報道中就能夠對這件事有比較深的認識。

周新內心評估過,換做是他做了這些事,光是一個做僞證就能夠讓他被釘死在敗訴的結果上面不得翻身。

如果他沒有帶來什麼蝴蝶效應的話,在哥倫比亞地區法院已經下達判決的情況下,微軟翻案成功,擺脫了被拆分的命運。

“我同樣相信微軟會在這起漫長的訴訟中獲得自己想要的。”周新說。

比爾蓋茨話題一轉:“既然你這麼相信微軟會取得最終的勝利,那與其投資看不到未來的蘋果,不如來購買微軟的股票。

微軟的估值現在在一個絕對低位,等到法院判決下來之後,會重回巔峰的。”

周新心想,我也沒說你們能贏啊,我只是說微軟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看來比爾是誤解我的意思了。

他從對方的話中聽出來,比爾蓋茨一直到現在都對蘋果有些耿耿於懷,也許不是對蘋果,而是對喬布斯。

“我也買了微軟的股票,只是和蘋果相比,微軟的市值太高,我不太可能買到5%的舉牌線。

蘋果則不同,我買到舉牌線只需要花3億美元,這點錢和微軟的市值相比,還不到一個零頭。”周新說。

比爾蓋茨:“好吧,我已經很久沒有關注過蘋果的市值了。

你說的對。”

“蘋果會從巔峰時候衰落下來,正是因爲在九十年代採取了一系列不正確的戰略規劃。

而我重新回到蘋果,就是要把蘋果帶回正軌上,從過去兩年的成績來看,我選擇的路線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喬布斯說。

因爲周新持有蘋果股份已經超過了10%。對於一家衰落已久的老牌企業來說,這個持股比例已經是大股東了。

不是第一大股東,那也是頗具影響力的股東,蘋果的股份沒有設置同股不同權的架構。

這也意味着在之後的董事會換屆的時候,周新能夠拿到董事會成員的席位,以及高達10%的投票權。

這還是按照現在的持股比例估計,如果周新後續持續購買蘋果股票,那麼他的投票權還會繼續增加。

這對蘋果的實際管理者來說,周新的意見都是一個不得不被參考的重要指標。

喬布斯見周新也是出於這個目的,他想知道周新會不會對他的戰略規劃形成阻礙。

因爲前後腳分別和比爾蓋茨、喬布斯見面,周新能夠明顯感覺出兩人的差別。

比爾蓋茨明顯一副已經到達過人生巔峰,從微軟CEO這一職位上離職後失去了未來目標,非常平和的樣子。

和比爾蓋茨同年出生的喬布斯,目光炯炯,即便面對蘋果的大股東依然顯得有些強硬的事業狂形象。

兩人的區別在於人生目標,比爾蓋茨知道自己離開微軟後再進行創業也幾乎不可能創建一家超過微軟的企業。

而喬布斯則屬於出走半生重新回到自己擔任創始人的企業,而這家企業還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他希望帶領蘋果回到它原有的位置上。

周新聽完之後點頭道:“我明白,任何企業要想取得長期發展,都需要有一個清晰正確的戰略。

蘋果過去的失敗我也有所瞭解,關於蘋果過去十年爲什麼在個人PC市場沒有獲得曾經的成功。

說的難聽一點,完全可以用失敗來形容。

媒體有各種各樣的言論,什麼用戶不喜歡封閉系統,windows的開源操作系統才適合普通用戶。

又是什麼個人pc市場不斷在萎縮,大環境不好。

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理由,和蘋果八十年代的產品相比,蘋果九十年代的產品不具備吸引用戶的點纔是關鍵。

封閉的生態好不好,過去能夠成功爲什麼現在不行了?用戶的喜好難道會在短短十年內發生如此大的改變。

用戶過去能夠接受軟件和硬件捆綁銷售,現在就不行了?

關鍵在於過去市面上的個人PC選擇性少,蘋果的軟件能夠完美符合一部分用戶的需求,這部分用戶的需求是通過其他搭載windows操作系統的個人PC無法滿足的。

而到了九十年代之後,蘋果能做到的,windows電腦同樣能做到,蘋果失去了競爭力。

你前面兩年做的創新,通過外觀設計來吸引用戶,這也只是臨時性的方案,不從軟件層面做創新,單靠外觀很難持久。”

周新說完後,喬布斯對周新有了新的認識,至少對方是真的懂產品,即便沒有做過個人PC,也能夠把蘋果過去失敗的本質點明。

在離開蘋果重新創業之後,喬布斯對蘋果之前的衰落有更清晰的認識,有的時候確實是旁觀者清。

他同樣認爲蘋果的失敗,在於整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市場競爭變得激烈的過程中,蘋果的產品競爭力不進反退。

後世會認爲蘋果董事會把喬布斯踢出局,所以喬布斯和蘋果董事會的關係很差。

過去是很差沒錯,喬布斯重回蘋果的時候和他被掃地出門那一年已經過去了十二年時間。

這十二年時間裡,蘋果從背後股東到董事會成員都換了不止一茬了。

這兩年的董事會既然會邀請喬布斯回來,那就說明他們對喬布斯是信任的,喬布斯願意回來也說明雙方關係不錯。

更別說,蘋果現在的戰略規劃是喬布斯和董事會一起制定的。

因此周新對於蘋果來說是變數,是他們沒有預料到的變數。

喬布斯知道蘋果經不起折騰了,要是周新對蘋果未來發展的想法和他們的規劃不一致的話,蘋果的發展會嚴重受阻。

要知道周新不僅僅是有錢那麼簡單,他在產品領域有着極大的發言權。

他的意見別說董事會,連喬布斯本人都要認真聽取。

“Newman,你說的沒錯,蘋果需要進一步的創新,需要更多的創新。

但是靠個人PC,我們很難實現超越。

蘋果的操作系統能夠在使用體驗上進行優化,我們可以把細節打磨到完美,讓用戶爲Mac OS買單。

比如我在97年的時候回到蘋果,推出了Mac OS 8,成績還不錯。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兩週時間裡賣出去了一百萬套。

這很好,但是這還不夠。

這種體驗上的優化只能幫蘋果活下來,成爲硅谷活下來的科技公司之一。

蘋果和戴爾、惠普這些依靠windows操作系統存活的電腦製造商並沒有什麼不同。

我想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需要在其他地方實現創新,實現突圍。

我們要找到目前微軟沒有覆蓋到的領域,實現突破,這才能夠幫助蘋果重新成爲一家偉大的公司。”

周新問:“所以你有想法了嗎?”

喬布斯說:“手機,只有手機能夠承載蘋果重新回到原有地位的夢想。

我觀察手機行業很久了,這是一個發展迅速的行業。

從少數人的通訊工具到今天阿美利肯幾乎人手一個手機,只花了短短不到五年時間。

手機同樣是信息的載體,它和電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電腦同樣是信息的載體,只是和手機搭載的芯片相比,電腦芯片要強大太多。

但是我相信隨着技術的進步,手機的芯片性能也會越來越強大。

而到了那個時候,手機的操作系統會成爲下一個爆發點。

而蘋果需要做的就是,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取得足夠的成功。

目前還沒有看到技術拐點的到來,但是我相信那個時間點已經越來越近了。”

蘋果現在還沒有做音樂播放器,也就是iPod的想法。

他們要到2001年4月纔會產生這個想法,然後迅速把iPod開發出來,趕在秋季發佈。

周新驚訝於對方目光之犀利,才2000年就看到了手機的前景。

他說:“沒錯,我同樣看好手機行業,matrix你知道嗎?”

喬布斯說:“知道,matrix是我在等我妻子逛街的時候最喜歡呆着的地方了。

matrix店很有設計感,在裡面呆着能夠給我帶來很多靈感。

如果matrix賣咖啡就好了,我知道那是你的公司,很棒的一家公司。如果它背後的股東不是你的話,我們都產生過收購matrix的念頭。

matrix鍵盤充滿了設計美感,從外觀設計到使用體驗上都堪稱完美,唯一的缺點是價格,還有技術門檻太低,市面上抄襲matrix的產品只要100美元。

這導致matrix很難有競爭力。”

是的,matrix鍵盤發售後,不到半年時間,阿美利肯就開始出現仿照的鍵盤出現。

原版要500美元,而複製版只需要100美元,差別不是很大,除了信仰外,很少有人會多花那400美元。

當然衝着周新的名氣和matrix本身去購買的用戶也有,靠着這些用戶matrix勉強維持了收支平衡。

“我們預計會在今年推出matrix手機,這將會是一款非常不一樣的產品。

我同樣認爲手機將會是下一個信息交互的重要載體,我相信等到matrix手機出來後,會給你帶來一些靈感。”

當一個人想法和你很像,並且你想做的事情,對方先做了的時候,即便你知道對方是你的競爭對手,你還是會不自主的欣賞對方。

喬布斯就是這樣的狀態。本身就有極強完美主義的他,對Quora這款產品非常推崇。在他看來,Quora實現了商業和質量的極致平衡。

之前他以爲周新對產品的洞察力只停留在互聯網層面,今天聊了之後,他意識到周新對計算機更底層的服務也有着深刻的認識。

現在能夠認識到手機將成爲重要信息載體的人就沒有幾個。

因爲即便是當下手機領域當之無愧的巨頭——諾基亞,想的也只是做續航更久、通話質量更好、能存儲更多短信的手機。

他們對手機的理解還停留在通信工具上。

從通信工具到信息載體,這只是簡單定義上的轉變,卻能夠體現出你的認知深度。

喬布斯顯得格外感興趣:“你們的樣機做出來了沒?

能不能讓我看看你們的樣機做的如何?”

周新從喬布斯的神態中,隱約想起了雷軍和魅族創始人黃章間糾葛不清的往事。

“樣機目前還在設計中,因爲我們考慮到做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產品。

所以時間會很久,手機研發是無底洞。

整個matrix員工人數已經超過一千人了,預計光是研發費用得投入3億美元左右。

阿美利肯的人工太貴了,加上做操作系統的都屬於高端人才,合適的開發人員都需要給溢價才能請來。

有的時候我就很羨慕蘋果,有大量經驗豐富專注於操作系統的工程師。

而且手機操作系統很難界定,我們想做和以往手機操作系統有很大的區別,它會更偏向於掌上電腦。

所以非常難找到合適的人。”

安卓要等到三年後才成立,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這些功能機品牌,他們的操作系統都是嵌入式。

壓根就沒有什麼有經驗的系統開發人員,能夠達到周新的期望。

很多東西需要反覆溝通,才能做到周新想要的效果。

周新對於開荒帶來的超額利潤有了新的理解。

開荒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你沒有參考對象,沒有可以對標學習的對象,完全從零開始摸索。

周新這還是有未來記憶,明確知道手機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的形態。

這將會是未來二十年,各國頂級消費電子品牌競爭的主要賽道,無數舊的手機品牌就此消亡,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等,這些千禧年時候響噹噹的手機品牌、通信品牌都在智能機時代暗淡無光。

華國的消費電子品牌開始藉助智能機迅速崛起。

有人會說,芯片都是國外的,國內不過是組裝廠。問題是智能機這種涉及到上千個供應商的精密機器,大家都是用的供應商技術。

同樣是供應商技術,爲什麼國產手機能夠戰勝諾基亞、摩托羅拉?說白了軟件層面的優化也是實力。

少數像蘋果、三星這些有技術積累的公司,會有一些技術上的優勢,像蘋果的芯片,三星的屏幕。

有未來記憶,現在做這件事依然很痛苦,周新現在要做的還不是智能機,充其量算是功能機到智能機之間的過渡產品。

智能機0.5.

最大的難點在於認知上,他知道要做成什麼樣用戶會喜歡,但是工程師們不知道,他們會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經驗。

周新需要不斷地去糾正他們的設計,告訴他們,要按照我的想法來。

這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好在磨合的過程中,開發人員和工程師在不斷修改後,發現周新的想法,從用戶體驗上總是比他們的想法要好一些。

微小的差距彙總起來,是使用體驗上的極大提高。

可能會有人認爲,周新不需要管的這麼細,他只需要把握戰略方向就可以了。

在一些不那麼關鍵1的工作上,可以交給其他人來做,只需要把握戰略方向。對於matrix這種,關係到周新旗下所有產業鏈成敗,將會是上萬億的市場。

不用獨佔整個市場,都足以支撐起超3萬億美元估值的蘋果。

成功的產品經理大多都是極致的細節狂人,完美主義的踐行者。

當年張小龍在做qq郵箱改版的時候,這在騰訊內部是非常邊緣的業務,pony馬一年半的時間裡和張小龍團隊有超過1300封的郵件往來。

曾經主管qq會員業務的顧思斌收到過pony馬的郵件,僅僅爲了指出網頁兩個字間距有問題。

因此在做matrix第一款手機,開山之作的時候,周新無比的追求細節,即便在華國參加互聯網大會期間,一有空就是在看郵件回郵件。

他希望每個細節都按照他的意圖實現。

喬布斯點頭:“想要做一款與衆不同的產品。

我不太知道你想把matrix的操作系統做成什麼樣,但是以Newman的洞察力和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我相信會是非常棒的結果。

越是完美的產物,在開發階段就越痛苦,這是完美主義者的宿命。

我想我們有非常多的相同之處。”

喬布斯內心非常羨慕周新,對方光是研發就能投3億美元進去,現在蘋果賬面上只有區區兩億美元的現金。

第一季度已經結束,如果不把以前的投資贏利計算在內,那麼蘋果預計在第一季度結束之時,該公司的虧損額將會在2.25-2.5億美元之間。(該數據來自於蘋果2000年12月5日的公告)

和財大氣粗的周新相比,喬布斯掌管的蘋果,每一筆錢都需要精打細算。

這也是爲什麼,喬布斯看到了手機的前景,卻不得不先做iPod。

沒錢支撐起智能手機的研發。

“matrix鍵盤在細節上已經非常完美,但是鍵盤只涉及到硬件。

硬件你很容易把握每個細節。

而手機同時需要考慮硬件和軟件,還需要考慮到人和硬件之間的交互,在手機領域想追求完美非常非常難。”

最近事情有點多,等後天忙完就會恢復更新,以及把之前欠的補回來。

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70章 A/B股架構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11章 定價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31章 採訪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264章 公有云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259章 旋轉門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149章 條件第48章 天使投資第44章 NewPay第331章 採訪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67章 酸了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1章 看穿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63章 交易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9章 招兵買馬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370章 真Mphone4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22章 ipod zero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65章 趨勢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3章 達成合作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21章 合作第239章 發酵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0章 再見老友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321章 合作
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51章 參觀谷歌第282章 微信支付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70章 A/B股架構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11章 定價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331章 採訪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264章 公有云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259章 旋轉門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149章 條件第48章 天使投資第44章 NewPay第331章 採訪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67章 酸了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86章 支付令牌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1章 看穿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63章 交易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9章 招兵買馬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370章 真Mphone4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22章 ipod zero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65章 趨勢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3章 達成合作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94章 Quora的反擊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24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321章 合作第239章 發酵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0章 再見老友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321章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