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發酵

周新沒有關於這件事再出來表態,傳統媒體也不再報道此事,但是互聯網上的風波遠沒有平息。

此時方舟已經在互聯網上嶄露頭角,他搞的新語絲網隨着過去的打假案例小有名氣。

之前方舟在新語絲網上先後打假了申海大學法學院的院長潘國和、合肥工業大學的楊敬安、復旦的申小龍等人,歷史戰績有不少的成果。

但是這些打假成果和陳進以及背後的目前還沒有受到處理的院士們相比微不足道,方舟已經從打假中獲得了好處,他同時知道打假的尺度,要是沒有周新在前點名批評涉嫌漢芯一號的這幾位院士,他還真不太敢出來指責。

但是現在不同,全國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件事上,安全是有保障的,加上週新已經把蓋子掀開了,他需要做的只是把這把火燒得更旺一些。

正因方舟從之前的打假案例中發現有利可牟,他需要更加輝煌的戰果來鞏固自己在打假領域的地位,他甚至連名頭都想好了,華國打假第一人。

這是名聲上的好處,還有現實的利益。

Www●ttka n●CO

光是新語絲網,爲什麼不能憑藉這次的事件成爲不亞於新浪、網易的門戶網站呢?方舟如是想到。

同時之前的小角色們給方舟貢獻了一本書叫《潰瘍-直面華國學術腐敗》,現在圍繞漢芯完全可以單獨出一本《漢芯風雲》了。

方舟在新語絲網發表了十問交大的文章,他本身也是狐疑的知名人士,在這些論壇上有着爲數不少的擁躉。

在主要網絡平臺的引流作用下,加上本身這件事被廣大網友們所關注,十問交大迅速火遍全網,部分不怕死的媒體也開始重新關注此事。

十問的矛頭更多集中在交大以及交大微電子學院上面,而不是陳進身上。

和狐疑上的匿名回答不同,方舟的關係網絡更加複雜,他本身之前在揭露覆旦教授申小龍的時候,就和申海地方媒體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

(申小龍的《語言的文化闡釋》一書40%(約160頁)是抄自《新科學》、康德拉紹夫《語言學說史》等近40名中外學者的著作)

方舟甚至拿到了部分證據,證明漢芯研發團隊的核心成員除了陳進以外,都沒有出現在交大的公告裡。

公告裡的學生全部都是碩士,方舟子甚至找到了證據。

“公告裡的十五名學生中,我們找到了交大官網上掛出來的入學通知,他們分別是2000年、2001年入學的研究生。

根據漢芯一號官方發佈會的內容,漢芯研發團隊全部都是由碩士和博士構成,難道漢芯的核心研發人員全部都是碩士嗎?”

只能說要想人莫知,除非己莫爲,在信息時代,想找到證據太容易了。

更重要的在,周新都忘了陳進是找哪個公司把摩托羅拉芯片的logo磨掉換成漢芯的logo,周新只記得有這件事,方舟的團隊居然把那個公司給找出來了,並且還找到具體幹這件事的工程師。

“這家公司叫申海翰基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裝修公司。他們的官網把這件事作爲一個成果在介紹,寫着曾經爲陳進的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做過裝修,在官網裡明確寫了:十分榮幸承攬了漢芯芯片在商業化運用上的商品定義和造型設計。把LOGO給改了就是造型設計。”

方舟子的文章信息量爆棚,把原本快要熄滅的火又再度燃了起來。

面對輿論風暴,交大方面顯然沒有預料到,因爲他們已經通過申海方面和媒體打了招呼,讓他們別再報道此事。

不僅交大發力了,信息工業部那邊也不希望這件事再鬧大,因爲漢芯一號是他們交給周新的,他們在拿給周新的時候真以爲是新芯科技想和交大合作。

想着自己促成了這次合作,我們也是有功勞的。

後來信息產業部內部覆盤的時候,猜測估計在新聞發佈會上胡正明就意識到了不對,漢芯的技術有問題,然後故意以合作爲藉口從他們手上拿到了漢芯的樣品。

因爲信息產業部在這次事件中扮演的是提供樣品的中立角色,他們沒有受到直接的指責,但是不代表他們希望看到這件事繼續下去。

信息產業部希望交大迅速把事情解決,平息周新的怒火,好繼續推動華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合作,新芯科技關於藍牙芯片的成果在信息產業部看來,完全可以看做是華國集成電路行業過去數十年發展的重大成果。

要是新芯科技走了,華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至少要慢五年時間。

基於這樣的邏輯,信息產業部同樣也幫交大一起暗示媒體,別早報道此事。

結果沒想到方舟的一篇文章又把事情給點燃了,這次的輿論危機更加嚴重。這就好比後世的鼠鼠和鴨鴨,一次能搞定的事情非要動用大量社會資源。

這種公共資源的浪費可比明星佔個熱搜榜大得多,更會造成大事小事都要到了一定級別,民衆纔會相信。

信任的建立需要漫長的時間。

結果信息產業部也沒想到交大把事情辦的如此糟糕。

“荒謬!太荒謬了!交大那邊怎麼回事,這麼簡單的小事都辦不好。

怎麼能有這麼多漏洞被別人抓住了,而且連辯駁都沒有理由。”

“我跟交大那邊溝通過了,名單是微電子學院那邊報過來的,他們也是按照微電子學院那邊的報告結果來發的。”

“他們想保護學生沒問題,但是也不能把事情辦的有這麼多漏洞吧,本來在公告裡也只是對這些學生警告,爲什麼不能把真實的情況寫上去?

又或者說漢芯的核心研發團隊確實都是碩士,研發團隊裡的博士們在做另外的項目?”

“具體情況我不清楚,但是我們現在需要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我們之前打過招呼的那些媒體們表示他們壓不住了,因爲粵省那邊的民營媒體都開始跟蹤報道這件事了,他們不跟上的話會失去信譽的。”

“先問問交大那邊怎麼辦,這件事和我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得罪交大就得罪了吧,他們也干涉不到我們。

確實太荒謬了,陳進找裝修公司幫他裝修芯片,交大之前知道嗎?

不管知不知道,這件事都太荒謬了。”

信息產業部的官僚們是這樣的想法,瞭解到事情前因後果的民衆們更加感覺荒謬。

之前的學術造假,集中在技術領域,像申小龍的造假,民衆壓根不關心《語言的文化闡述》抄襲了康德拉紹夫的《語言學說史》,這裡面的名詞民衆們並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但是漢芯的造假太容易理解了,找裝修公司把芯片logo進行替換,這件事太好理解了,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專業名詞。

網易、新浪、搜狐、天涯等等,各大網絡論壇都充斥着關於此事的討論。

韓韓在申海地方的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漢芯事件之我見》,新浪博客要等到2005年纔會問世,此時剛剛發表處女作不久的韓韓屬於小有名氣,但是又不是很有。

“學術界如同一片湖泊,其中遍佈着渾濁的泥沙,假君子們如同垃圾漂浮其中,真正的學術瑰寶卻淹沒在污泥中難以尋覓.”

網友們的討論則是要直接得多。

“看來我還是太過於高估陳進了,本來以爲他個海歸博士,怎麼着也是個耍陰謀詭計的好手,結果漢芯造假辦的這麼糙,方舟隨便在網上一找就這麼多證據。”

“其實最大黑手是交大,陳進不過是被交大推出來的傀儡,看着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速,自認爲在集成電路領域有着技術優勢和底蘊的交大沒有和新芯科技合作的機會,於是想搞個大名堂出來。

沒有陳進也會有馬進牛進冒出來的。”

“還是周新夠剛啊,換做是其他人發現了,我估計最後也沒什麼事,甚至連陳進都有可能沒事。”

“別甚至了,要不是周新發現,陳進百分之百沒事,之前被方舟扒出來學術造假的申小龍現在還在復旦任教呢。”

“還是周新足夠有底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壓根不擔心會受到影響。”

“這是因爲是申海需要新芯科技,而不是新芯科技需要申海。誠然申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比如土地、水電、人力資源上的優勢,但是這樣的優勢獅城同樣可以提供,我身邊有不少從事集成電路研發的朋友去了獅城。

他們反映獅城那邊也想發展集成電路。”

“周新明顯是嫉惡如仇的性格啊,我記得好像是兩年前,那時候他大學同學幫他寫傳記侵犯了他的名譽權,不是被起訴到賠了個傾家蕩產麼?”

華國圍繞漢芯一事持續發酵之際,周新從私人渠道接到了獅城方面的邀請。

之前新芯科技就在獅城方面有成立研發中心,包括新芯的芯片代工業務有來自淡馬錫主權基金的投資。

想把新芯科技挖走的絕對不止華國的鵬城、杭城、姑蘇這些地方,還包括獅城方面也虎視眈眈。

烏鴉出門了,晚上去看個電影,今天應該沒了。

最近還是加班太多,導致休息時間只想打遊戲不想碼字。是加班太多的錯,不是烏鴉的錯!

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24章 估值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06章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11章 定價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22章 ipod zero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38章 引爆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40章 Mphone3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27章 優勢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35章 悲哀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97章 畢業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19章 含金量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49章 條件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365章 第三招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90章 Matrix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235章 悲哀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29章 上市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完本感言第255章 E3展會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65章 趨勢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05章 ipod發佈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62章 約會(6k)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23章 上市第255章 E3展會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77章 羣雄逐鹿
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253章 戰略資源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324章 估值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06章第167章 飢餓營銷(6K)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41章 萬萬沒想到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311章 定價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13章 Quora金選第222章 ipod zero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338章 引爆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40章 Mphone3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78章 獨立自主第327章 優勢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35章 悲哀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297章 畢業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19章 含金量第363章 事態發展閉環了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49章 條件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365章 第三招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13章 Quora金選第102章 劃時代的藝術品(求訂閱~)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90章 Matrix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235章 悲哀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329章 上市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完本感言第255章 E3展會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28章 小米的東南亞戰略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65章 趨勢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205章 ipod發佈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162章 約會(6k)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323章 上市第255章 E3展會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36章 搬運?複製粘貼!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77章 羣雄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