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Quora金選

第113章 Quora金選

“非常感謝能有這麼多Quora的忠實用戶到現場來參加Quora的產品發佈會。”

“Quora能有今天,和Quora的優質用戶是脫不了關係的,Quora只是一個平臺,裡面優質的內容是每一位用戶製造的。”

“我這背後是一張Quora數百萬註冊用戶的驗證碼組成的Quora LOGO,正是有你們,纔有Quora。”

發帖人吐槽了一句:周新對驗證碼是真愛啊。

“硅谷都說我是最好的互聯網產品經理,即便我是最好的互聯網產品經理,我也無法脫離用戶憑空讓Quora成爲現在的Quora。”

“這半年時間來,整個硅谷有很多類似Quora形態的產品被推出,infoworld、wired、MERCURY等等,這些試圖復刻Quora的產品都沒有獲得成功。”

“爲什麼?因爲他們沒有像Quora如此優秀的客戶。”

舊金山的上午十點,是燕京的凌晨一點。

凌晨一點的天涯社區裡的天涯雜談板塊還是非常熱鬧,尤其是直播Quora發佈會的帖子。

此時鵝問背後的騰訊,靠着快速增加的用戶數成功吸引到了吳世強的關注。

我一直在想,Quora是什麼,我現在意識到Quora是一個媒介,每個人在Quora上都能成爲一個媒體。

這是狐疑的玩法,產品借鑑Quora,打法借鑑狐疑。

剩下的百分之七十,按照內容貢獻度分配給每個回答的用戶。

好了,不開玩笑,賣出去之後你們要怎麼經營是你們的事,我不會也沒有權力干涉。

我在看到這麼多人挽留我的時候,我內心對自己說:兄弟,我想你大概做的不錯,這麼多人都想讓你留下。

在周新提到Quora金選後,背後的屏幕上也從Quora變成了Quora精選。

在我手裡Quora到了一個瓶頸,靠我一個人的努力,很難突破這個瓶頸。

他和比爾尷尬點頭。

不會重複選取同一個問題下的不同回答。

但是一直要到2003年,亞馬遜纔開始把推薦算法利用起來,試圖把用戶有可能喜歡的商品推薦給他。

周新繼續說:“看,他們承諾了,有我們現場一萬兩千名Quora用戶共同作證。

同時用戶訂閱Quora金選的錢,Quora官方會抽百分之三十。

吳世強能夠憑藉周新的名頭獲得創業者的青睞,但是他問非常多的問題,又不投資給這些創業者。

只有Quora被華國創業者們逮着薅。

周新繼續說:“但在我離開之前,我需要發佈Quora的最後一個功能,最後一個由我研發的功能。

因爲現在不僅硅谷的互聯網公司火熱,中關村的互聯網公司同樣火熱,整個市場並不缺少熱錢。

比如A問題有兩個回答,排名第二的回答,比B問題排名第一的回答點贊數還要更高,我們依然不會選擇A問題裡排名第二的回答。

wWW⊙ ttκд n⊙ c o

因此我們推出了Quora金選!”

李彥宏確實是頂級人才,對搜索引擎有着極其深入的研究。

拳頭遊戲的業態在華國行不通,不僅僅是盜版猖獗缺乏監管的問題,華國現在的生產力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壓根不支持大量正版用戶的誕生。

從硅谷回中關村,肯定是有落差的,尤其在中關村見到的這些創業者,創意幾乎都是照搬阿美利肯的企業模式。

這迅速引起了吳世強的興趣,他已經和騰訊聯繫上了,並且買好了星期三的機票。

和網絡社區相比,Quora增加了用戶之間的粘性。

攝像頭同時給到二位,周新背後的屏幕出現兩張大臉。

現在Jerry和比爾就在臺下,比爾,Jerry,我相信伱們不會對嗎?”

新問是最喜歡把新聞放上去討論的,和新浪網業態也有關,同時大量充斥着你國怎?定體問的回答。

整個Quora金選由20個回答組成,我們內部測試過,這大概是一份紐約時報的內容量。

但是一段旅程是有終點的,我能夠陪伴Quora的日子也是有限的。

本來我每天就能收到上萬條消息,在消息公開後的那幾天,我每天的消息欄都是五萬條。

周新從吳世強口裡得知後,他心想,你們都取了這麼多名字,咋就沒有誰叫知乎的呢?

吳世強在辦公室這段時間見過最多的項目也是照搬Quora,動輒等到電子支付監管要求放鬆,我們馬上能實現盈利。

甚至連鵬城一家叫騰訊的小公司也推出了鵝問。

一幫創業者拿着計劃書就來找吳世強,現在還沒有PPT創業的說法,PPT創業得等到移動互聯網纔開始流行。

周新在臺上踱步:“Quora金選每三天發佈一期,會匯聚這三天裡整個Quora點贊數最高的回答。

兩邊的發佈會內容一結合,就能知道老闆大致在講什麼了,吳世強心想。

這是類似知乎日報和知乎鹽選的結合,阿美利肯人更能理解淘金,所以用的是金選。

當時施樂公司的帕拉奧圖研究中心提出一種基於協同過濾算法的推薦系統,並將其用於垃圾郵件過濾。這是最早的推薦算法。

你的回答是在向所有關注你的用戶,以及會看到你回答的用戶傳播信息。

我相信無論是雅虎,還是微軟,都能更好地在我搭建的基礎上,幫助Quora突破這個瓶頸。”

鵝問要好很多,藉助QQ大量用戶,上面一些顏色問題導致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Quora推出後,搜狐推出了狐疑,新浪推出了新問,網易推出了易問。

至於NewPay,監管不允許,監管放開,也不是普通創業者能玩得轉的。

他到燕京網吧去轉悠一圈之後,發現鵝廠名下QQ幾乎每一個上網的人都在用。

反正吳世強也不會真金白銀的投資。

加上吳世強辦公室裡他和周新的合照,二者結合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鹽選老外品不出這個意境。

楊致遠心想,沒說有這環節啊。

絕大部分都是Quora用戶在和我說他們多喜歡多喜歡Quora,勸我別賣掉。

我們研發了最新的推薦算法,推薦算法會根據你的瀏覽和你的點贊,計算出你最感興趣的問題,然後選取點贊數最多的回答推送給你。”

Quora採取包月制,你可以按月購買,購買後,Quora金選內容會定期通過你購買時輸入的郵箱發送給你。

至於中關村的創業者們爲什麼會相信新興投資背後的控制人是周新?在這個沒有企查查的年代。

周新只是和李彥宏提出這個概念,並且大致講了他的理解,百度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裡,就完成了可以商用的推薦算法,並且應用在了Quora金選上。

至於易問,反響平平,無人問津。

吳世強就在自己的家中,同時看這個直播貼。

我們的定價是7美元一個月,比10份紐約時報的價格略低一些。

裡面16個回答是按照贊同數排序和問題不重複生成,其中4個問題是根據你的喜好生成。

說換成是大公司來管理Quora,他們只追求盈利,從來不會考慮用戶的感受。

所以從來沒有哪個互聯網公司想過要搬運拳頭的形態。

再後來吳世強不讓創業者見他,他去找創業項目。

吳世強回國之後,工作開展得並不順利。

吳世強第一次看到新問的時候還以爲老闆回國創業了,看到鵝問,懷疑自己到了養鵝場的官網。

回到舊金山發佈會現場,周新繼續說:“在我要把Quora賣掉的消息傳出後,我的Quora賬號私信欄要爆炸了。

這導致他在中關村的名聲慢慢就臭了,甚至被人取了一個吳三舍的外號,意思是見到他要退避三舍。

上面同樣有人在實時更新回答,只是狐疑裡的更新是大概十五分鐘更新一次回答,需要不斷刷新。

即便搬運到國內,也是一個人下載,然後被共享到各大網絡論壇。

如果你有一百個關注者,那麼你是一家校園報紙;如果你有一千個關注者,你是一個鎮本地的媒體;如果你有一萬個關注者,那你能影響一個小一些的城市;如果十萬個、一百萬個甚至是一千萬個又會怎麼樣?

等到你有一千萬個關注者,我相信你的影響力能夠和紐約時報媲美。

目前來看狐疑做得最好,有張朝陽牽線搭橋,找了一幫科學家和人文社科類的專家入駐,社區質量最好。

推薦算法並不稀奇,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

這是因爲周新的Quora個人主頁上,用中文寫着新興投資創始人。

所以既然Quora讓用戶成爲媒體,那爲什麼Quora不自己做媒體?

吳世強又打開狐疑,狐疑是搜狐推出的知識問答社區,裡面也有類似的問題:“如何評價Quora的首次發佈會?”

說法都大同小異,我們把網站已經搭起來了,等您這邊資金到位馬上拿資金去請學術大牛、社會學家,然後藉助他們再引流大學生,最後是普通用戶。

周新繼續說:“每份紐約時報的價格是0.75美元,週日紐約時報的價格是1.5美元。

直播貼更新的非常快,周新說一句,帖子就更新一句,時間延遲不過十五分鐘。

臺下響起大量的竊竊私語。

比如這個月Quora金選出了10期,一共200個回答,其中160個是固定的回答,所有用戶都會看到。

那麼這些用戶就從當月Quora金選銷售費用的百分之七十里,獲得0.5%。

一個回答是0.5%,40個靈活機動回答,則根據觀看人數,享受對應的收益。”

搞了Quora金選,進一步完善電子支付生態,包月訂閱制和自動扣款都給整出來了。

還是月底求月票!有的給烏鴉上上吧,烏鴉想要月票!

(本章完)

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244章 結果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7章 售價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43章 NewPay第327章 優勢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62章 約會(6k)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252章 Mphone2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90章 Matrix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62章 約會(6k)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章 天時地利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164章 在申海第239章 發酵第315章 優勢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312章 價格戰第280章 三條路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96章 質疑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55章 E3展會第35章 聖誕節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31章 採訪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331章 採訪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63章 交易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89章 產業升級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6章 riot拆分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70章 A/B股架構第259章 旋轉門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40章 IPO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44章 NewPay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164章 在申海
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19章 關於名譽權被侵犯的結果第244章 結果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7章 售價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9章 不同層次的需求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43章 NewPay第327章 優勢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06章 殘酷的現實世界第162章 約會(6k)第107章 明新會(求訂閱!)第252章 Mphone2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90章 Matrix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162章 約會(6k)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1章 天時地利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164章 在申海第239章 發酵第315章 優勢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312章 價格戰第280章 三條路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296章 質疑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255章 E3展會第35章 聖誕節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31章 採訪第166章 寒冬下互聯網企業們的自救行動(6K第331章 採訪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25章 用戶粘性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03章 對微博的影響(4K)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163章 交易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89章 產業升級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26章 riot拆分第287章 技術路線第70章 A/B股架構第259章 旋轉門第56章 遍地大佬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44章 近鄉情怯第40章 IPO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44章 NewPay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164章 在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