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

先從三大運營商開始,聯通、電信和移動這三家通信商新的一年網絡設備招標中,思科、博通、愛立信這些老牌廠商被全面排斥,除了愛立信還能接到少量訂單外,其他的訂單全部被國產廠商包圓,其中主要由中興和華爲中標。

在前兩年,新芯的芯片製造部門開始和華爲的芯片設計公司合作,接到來自華爲的通信芯片訂單,這次藉助國產化替代的東風,新芯也分到了一塊蛋糕。

華國方面本以爲會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開啓其他國家剔除阿美利肯計算機設備的進程,結果並沒有,其他國家像是沒有看到一樣。

華爲、中興、紫光這些國產通信設備廠商在國際上和阿美利肯廠商競爭的法寶,依然是性價比和優質服務。

阿美利肯過去數十年間打下的思想鋼印和構建的統治體系實在是過於牢固,金融危機和佔領華爾街也只是造成了一絲縫隙,離這個統治體系被推翻還太早太早。

“這是華國產的智能手機品牌嗎?看上去還不錯的樣子,和Mphone有點像,但是它是不同的設計語言。

華國企業居然能租得起這個位置,這應該是整座購物中心最好的商鋪了吧?”史蒂芬·羅伊在巡視韋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的時候說道。

弗蘭克·羅伊說:“是的,小米是華國的智能手機品牌,和Mphone一樣都是由Newman創辦的。

你知道的,因爲我們開業時間和金融危機重疊,因此願意掏高昂租金的商家是少數,這間商鋪一直沒能租出去,一直到今年,小米出現後連象徵性的還價動作都沒有做,就把這間商鋪給租了下來。

雖然租金很貴,但是根據我偶爾路過觀察的情況來看,他們的生意不錯。”

韋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在去年10月底纔開業,它一開業就成爲了倫敦最大的室內購物中心,有15萬平方米的面積。

弗蘭克是韋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的主管,史蒂芬·羅伊則是韋斯特菲爾德集團的CEO,他們都隸屬於羅伊家族,也就是韋斯特菲爾德集團背後的實際掌控者。

“我想起來了,我最近在巴黎也看到了小米的門店和廣告,他們最近在歐羅巴很活躍。”史蒂芬邊說,邊拿起小米門店的展示樣機觀摩起來。

弗蘭克回答道:“小米之前主要在華國活躍,不過我去獅城、檳城和吉隆坡出差的時候,那邊的小米門店同樣很多。

而且在大馬,小米的門店不像在倫敦,是這種非常大、科技感十足的設計,他們在大馬的門店有大有小,小的二十個平米就能構成一個門店。

最近他們應該是把主要擴張市場放到了歐羅巴這邊來,我女兒很喜歡這個品牌,認爲小米手機的拍照效果特別好。”

現在是2009年年底,小米的新一代旗艦已經發布了,這款新旗艦搭載了大量原本屬於Mphone3的技術,除了軟件生態上比不過Mphone之外,已經全方位追上了Mphone。

新芯給小米搭載了他們和索尼聯合研發的ISP芯片,同時採用了來自蔡司的光學鏡頭,讓它擁有了在這個時代堪稱降維打擊的拍照技術。

藉助全方位領先的產品力,結合廣告營銷和大量門店的鋪開,小米在歐羅巴賣的不錯,銷量增長速度飛快。

才短短一個月時間,給諾基亞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確實不錯,它拍出來的照片很有質感。”史蒂芬在嘗試拍照功能後誇讚道,“我們可以適當給它一些廣告資源的傾斜。”

史蒂芬預感,小米將會發展得很好,因此打算提前下注。

“他們在大馬那邊的合作模式,是不是代理商模式?而在歐羅巴地區都是直營?

所以纔會造成門店表達方式的差異。”史蒂芬問道。

弗蘭克搖頭:“我不太清楚,我在大馬也只是看到過,我待會找人去了解一下。”

史蒂芬說:“如果他們接受代理商模式的話,我們可以當小米在歐羅巴和袋鼠國的代理商。”

韋斯特菲爾德集團是一個大型購物集團,和沃爾瑪類似,他們起源於袋鼠國,主要在袋鼠國、新西蘭和歐羅巴這三個地區經營。

他們之前進入過阿美利肯市場,主要集中在加州和紐約東海岸,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韋斯特菲爾德集團嗅到了金融危機的味道,把8個購物中心打包賣給了其他公司。

“我認爲可以,我到時候找這家小米門店的負責人要一份銷售數據。”弗蘭克說。

史蒂芬繼續問道:“他們是硅谷企業還是華國企業?”

大家都知道周新回華國了,但他們還是會把周新創辦的企業分爲兩類,華國企業和硅谷企業,像Matrix在外界看來就屬於硅谷企業,即便Matrix的生產、研發和銷售有很多板塊都放在華國。

“華國企業。”弗蘭克斬釘截鐵道,“我記得很清楚,之前我和索尼在倫敦的負責人吃飯的時候聊到過小米,他們對小米的發展速度表示驚訝,即便不算進入歐羅巴市場,小米在銷量、營收上面,都已經全方位超過了索尼的智能手機板塊。

他還哀嘆,說小米進入英格蘭市場後,索尼的消費電子會受到猛烈衝擊。”

史蒂芬顯得有些驚訝:“華國企業在智能手機領域實力已經這麼雄厚了嗎?

不過如果只說產品,小米甚至已經不輸Mphone了。”

弗蘭克說:“小米和Mphone都是Newman創辦的企業,Newman很清楚消費者需要什麼。”

周新清楚消費者需要什麼是所有人的共識,大家不但這麼認爲,還認爲他能夠發掘人們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

“而且華國這幾年在智能手機相關的產業鏈上發展很快,我記得上次看泰晤士報的一篇分析報道顯示,全球智能手機芯片有超過三分之二是華國製造。”史蒂芬迅速把這件事和之前的新芯案聯想到一起:“難怪阿美利肯要限制新芯科技的發展。”

作爲社會高層,掌握大量社會資源的資本家,史蒂芬顯然不會信阿美利肯對外的宣傳,如果阿美利肯真的那麼在乎阿美利肯人的利益,那他們也不至於讓麥道夫案捅出那麼大的簍子來。

這只是小米進軍歐羅巴市場的縮影,藉助小米6和小米6pro這款拳頭產品,小米在歐羅巴市場銷量很好,不僅諾基亞、索尼這些功能機時代的手機品牌受到了影響,Mphone同樣受到了影響。

甚至在歐羅巴電子設備相關的網絡論壇上形成了一股風氣,當有人發帖問該買什麼智能手機好的時候,不說小米會顯得你不專業。

“最近想換一臺智能手機,我身邊朋友一直給我推薦小米6 pro,有懂的兄弟能來解惑一下嗎?小米6 pro到底好在哪?我身邊朋友自己沒買一直推薦我買。”

有的產品是真好別人才瘋狂推薦,有的產品是你買我不勸、伱勸我不買,屬於是媒體說它好用的那種。

因此大部分時候,你也無法分辨身邊朋友的推薦是不是正確的,也許他確實覺得好,但是他的感覺也會出錯。

更別說還有可能是你朋友坑你了。

“如果不考慮Mphone那些豐富的應用,小米6可以說是全面領先Mphone3,芯片小米6採用的是32nm製程的芯片,而Mphone3還是45nm,光是芯片製程小米6就領先了整整一代,這意味着更好的續航和更好的性能。

攝像頭方面,小米有兩顆攝像頭,一顆800萬像素的主攝就堪比卡片機了,更別提它還有一顆變焦的攝像頭,支持10倍數碼變焦,結合小米和索尼聯手打造的ISP芯片,它的拍照和攝像效果絕對沒有第二款智能手機可以匹敵。

這是它和Mphone3比主要領先的地方,在其他像屏幕、通信質量、音效、指紋識別等方面同樣不會遜色。

唯一的缺點就是,小米6支持的遊戲要少一些,但是主流遊戲都有,足夠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了。”

“要我的話我也會選擇小米6,買Mphone3是信仰,是買品牌,是出於Mphone作爲智能手機開創者的一種尊重,而買小米6是爲自己錢包考慮。

小米6比Mphone3更低的價格,做到了更好的配置,有什麼理由不選擇小米6?

同樣是Newman一手打造的智能手機品牌,小米同樣是信仰。”

щшш▪ ttκa n▪ ¢ 〇

如果老羅真是喬布斯的轉世靈童的話,那錘子的銷量至少能好十倍,主要他們銷量基數小,高十倍不誇張。

新芯在儘可能通過小米6來降低Matrix採購新芯芯片量大幅減少的影響。

在大嘴帶領下的小米,也確實不負衆望,在全球範圍內迅速佔領陣地,Mphone還能撐住,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就已經撐不住了。

先是諾基亞宣佈高達一萬人的裁員計劃,這是自諾基亞金融危機時裁員八千人以來,又一輪大規模裁員,也是他們21世紀以來最大的一輪裁員計劃。

“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諾基亞計劃在今年四季度完成規模爲1萬人的裁員計劃。”

“不不不,我們不認爲諾基亞的裁員計劃和競爭對手有關,我們的裁員計劃是我們內部節約開支,戰略收縮的方式,這是因爲金融危機,而不是因爲諾基亞競爭對手們帶來的挑戰。”

“小米是個可敬的對手,大家都知道他們背後有Newman,他們是值得重視的對手,但是諾基亞和小米並不是直接競爭對手。”

“小米的智能手機銷量和諾基亞很接近,但是我們的價位不一樣,小米和我們只存在少部分競爭關係,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是Matrix。”

諾基亞的裁員消息出來後,他們的新聞發言人被媒體追問焦點都放在小米上,歐羅巴媒體認爲是小米在歐羅巴擴張,給諾基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導致了這輪前所未有的大裁員。

諾基亞肯定不能承認,一承認股價還要崩,雖然現在已經崩了,但是自己承認自己不行,這是不一樣的概念。

如果說諾基亞想垂死掙扎,還想挽救一下的話,那麼摩托羅拉就是躺平了,直接宣佈要把自己的手機業務打包出售,把智能手機相關的品牌、員工、生產線、研發全部賣了。

玩不過就不玩了。

“摩托羅拉在金融危機到來後,無論是現金流還是企業的經營都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摩托羅拉打算把手機業務整體打包出售,目前市面上有意向的公司包括微軟、雅虎、亞馬遜、谷歌等,公司還在和意向方接洽。”

“Matrix嗎?Matrix目前沒有表示對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的興趣,我們也會和Matrix保持溝通,不排除Matrix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的可能性。”

“公司出售手機業務和Matrix有關,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因爲金融危機給摩托羅拉造成重大損失,摩托羅拉需要轉型,把業務轉向摩托羅拉更具競爭力的領域。”

摩托羅拉的新聞發言人,則毫不避諱Matrix的挑戰,反正我也要把手機業務賣了,這些話就能說了。

不過也確實,摩托羅拉在04年的時候做出了刀鋒系列,儘管不是智能手機,銷量卻很好,整個系列賣了一千萬臺。

這就是摩托羅拉的巔峰了,後來的智能手機出一款撲一款,然後在金融危機前業務萎縮得厲害,現金流面臨枯竭的風險。

新聞發言人潛臺詞豐富,轉向更有競爭力的領域,不就是在暗指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領域沒有競爭力嗎?

日本廠商雖然活的不咋地,像夏普、松下、富士通這些,儘管銷量萎縮得慘不忍睹,但是還是在咬牙堅持。

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84章 發佈會上請假條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244章 結果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1章 閒聊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244章 結果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288章 規模第338章 引爆第232章 宿敵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105章 百人會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84章 發佈會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30章 高估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17章 售價第288章 規模第298章 回國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72章 終章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24章 估值第43章 NewPay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30章 高估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8章 分享利益第244章 結果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05章 ipod發佈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31章 採訪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163章 交易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
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84章 發佈會上請假條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75章 迅速擴散的Quora(求追讀!)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244章 結果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1章 閒聊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244章 結果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288章 規模第338章 引爆第232章 宿敵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353章 時機很重要第105章 百人會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84章 發佈會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30章 高估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233章 Mphone在華髮售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17章 售價第288章 規模第298章 回國第82章 過高的門檻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第18章 被嚇到的吳世強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372章 終章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324章 估值第43章 NewPay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48章 天使投資第330章 高估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8章 分享利益第244章 結果第54章 投資的原則第140章 CAAS成立與Matrix發佈會前第238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05章 ipod發佈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188章 產品聯動(6K)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09章 Quora的估值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31章 採訪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229章 參加訪談節目第97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第163章 交易第158章 老鄉們,進貨來了!(4k))第15章 幹掉渠道商的方法(求追讀!)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