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

“很高興這次能夠收購ASPLA,新芯科技一直致力於發展芯片製造產業,這次順利收購ASPLA,有助於新芯科技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芯片產業版圖。”

周新2007年去霓虹的時候,霓虹顯然不願意出售ASPLA,因爲當時金融危機的範圍還侷限在房地產和金融領域,影響還沒有充分發酵。

霓虹方面還想掙扎一下,看有沒有可能讓ASPLA起死回生。

結果很殘酷,整個2007年全年芯片總營收額下降了6.2%,這還是建立在Mphone3大賣超過五千萬臺的基礎上,總營收都下降了6.2%%,可想芯片行業的寒冬有多嚴酷。

因爲Mphone3採用的是最先進的芯片製程,成本也最高,它佔據了整體芯片營收很大的市場份額。

2007年數據出爐後,疊加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惡化,NEC甚至打算全面退出芯片製造產業,這導致霓虹產經省放棄幻想,表示可以賣ASPLA。

ASPLA最終以200億日元,約合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新芯科技。

新芯科技收購ASPLA已經獲得霓虹和華國兩地監管機構批准,這次胡正明來霓虹和NEC總裁中島俊夫籤合同無非是走一個形式。

由於經濟過於不景氣,霓虹對阿美利肯和歐羅巴的出口都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其中阿美利肯下降了19%,歐羅巴下降了17.2%。

霓虹的出口不僅僅是對發達地區在下跌,對亞洲的出口同樣在暴跌,這是霓虹六年多以來首次對亞洲地區的出口減少。

霓虹方面迫切希望新芯配合霓虹方作秀,他們需要這樣的作秀來吸引外資投資霓虹。

新芯科技還想從霓虹收購更多具備科技含量的企業,所以不介意配合他們演戲。

ASPLA光是產經省投給他們的財政補貼都不止200億日元,更別提兩座90nm晶圓廠,積累的技術和工程師,新芯科技賺大了。

以至於霓虹媒體在這筆收購監管獲批之後都如喪考妣:

“華國半導體對霓虹完成實質性殖民的標誌性事件”

“昏庸的產經省官員把霓虹半導體制造最後的希望賣給了華國”

“霓虹又一次在關鍵技術領域選擇了錯誤的道路”

誒,爲什麼要說又?

霓虹方面也沒有辦法,因爲他們要救爾必達,金融危機重創DRAM市場,加上三星擴產降價,爾必達已經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徘徊了。

相比在邏輯芯片製造領域沒有任何優勢的ASPLA,爾必達對霓虹半導體來說更加重要。

等到明年,爲了救爾必達,經濟產業省出臺了《產業再生法》修正案,授權霓虹政府可對擁有國際領先技術、但面臨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施以援手。這一修正案的首位受益者就是爾必達,從霓虹政府手裡拿了300億日元。

ASPLA是曾經的親兒子,而爾必達是現在的親兒子,霓虹方面知道救不過來,所以不如把ASPLA賣給新芯。

賣給新芯之後,好歹就業和稅收留在了霓虹,不至於什麼都沒有。新芯總不可能把晶圓廠打包搬走。

在合作協議簽字現場,臺下來自朝日新聞、產經新聞、霓虹經濟新聞、NHK等紙媒和電視臺的記者們都有一大堆問題想問胡正明。

胡正明帶領的新芯科技,在金融危機的時候依然發展強勁,大肆擴產,給競爭對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藉助新芯光刻機的技術優勢和華國的資本優勢,在芯片製造領域,新芯一年的產值是臺積電兩倍,三星憑藉着存儲芯片勉強能和新芯抗衡。

新芯的成功讓半導體制造行業已經崩潰的霓虹很感興趣,霓虹從學術界到產業界充斥着大量關於新芯的討論。

霓虹的產業界一直有聲音,認爲索尼作爲霓虹消費電子領域的巨頭,應該向芯片製造領域投入更多。

通過新芯IDM模式的成功,霓虹方面認爲芯片設計和芯片製造分開只是行業發展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的成功並不代表IDM模式不可行。

(IDM模式是指芯片設計和製造一體化)

“胡先生,霓虹經濟從2002年開始恢復增長,主要靠的是出口拉動。過去出口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超過六成。

但隨着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霓虹的主要貿易伙伴阿美利肯和歐羅巴的經濟受到沉重打擊。

這兩個地方減少了對霓虹汽車、電視和機械製品的進口,導致對出口高度依賴的日本經濟萎靡不振。外需減弱使日本企業利潤下降,衆多小企業破產,並造成工人工資下降和失業率上升。

此次新芯科技收購ASPLA是否表示新芯科技看好霓虹企業的科技實力,看好霓虹未來經濟能夠有所好轉?”

胡正明知道自己是來表演的,不代表他能瞎說一通:

“我從事半導體行業,對於經濟不太瞭解,對於霓虹經濟情況就更不瞭解了。但是我和很多霓虹的工程師合作過,包括新芯科技也有很多來自霓虹的工程師和研發人員。

霓虹人的專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霓虹的製造業和服務業都非常發達,我相信霓虹能儘快走出金融危機。”

這回答標準的外交辭令,什麼都說了又什麼都沒說,反正你問什麼,我不正面回答,你想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吧。

“胡先生,新芯科技收購ASPLA之後,有把ASPLA在霓虹證券市場上市的準備嗎?”

NewPay在去年上市後,逆勢暴漲,市值已經超過了微軟,成爲第一大科技股。

趕着NewPay上市的東風,大A的Newman概念股也跟着炒作了一番,但大A漲的最兇的不是新芯光刻機,因爲新芯光刻機的市值太高了,炒作難度太大。

小盤出妖股,最兇的是一家叫中環股份的公司,這家公司去年4月上市,前身是津門第三半導體元器件廠,在進入新芯的供應商體系後,業績突飛猛進。

去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23%;淨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38%,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在當前大環境下這個成績是非常亮眼的。有業績有概念,中環股份快要被炒到天上去了。

“新芯在收購ASPLA之後的第一件事應該是讓ASPLA重新走上正軌。

ASPLA有很多有價值的技術能夠幫我們進一步優化新芯在90nm和130nm的製造流程,能幫我們進一步提高良品率。資本上的運作我不太關心,因爲即便是金融危機,新芯科技依然有着非常穩健的現金流,尤其是我們的芯片製造板塊。”

胡正明的潛臺詞就是新芯不差錢,不需要去資本市場融資。

Mphone3半年銷量五千萬,創造了智能手機最大營收,而且五千萬還是受限於產能。

正是藉助Mphone3的大量出貨,才讓新芯科技在芯片製造的營收上超過臺積電這麼多。

先進製程永遠是芯片行業最暴利的地方,你把這一塊吃掉了,其他公司的利潤就要受到嚴重影響。

如果大環境不錯,那蛋糕夠分,大家都過得不錯,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存儲芯片市場,因爲每年都在高速增長,這塊蛋糕東芝、富士通、NEC、日立這些廠商一起吃都綽綽有餘。

而到了納斯達克泡沫破裂加上三星、海力士和鎂光的崛起,霓虹廠商一家都存活不下來。

現在對臺積電來說,說生死存亡倒也談不上,他們和英特爾的深度捆綁以及背後大量阿美利肯資本至少能保證他們苟活。

原本臺積電是接連抱上英特爾和蘋果的大腿,才讓他們逐漸走向了芯片代工的王座。

現在英特爾的市場份額被新芯科技吃掉一部分,高端智能手機更是一點都不會分給臺積電。

疊加今年全球芯片減產的大背景,臺積電進入到2008年之後已經宣佈了多達兩千人的裁員計劃。

裁員計劃是自己主動的行爲,它對企業來說能夠減輕負擔,減少現金流的損耗,是一種節流行爲。

但同時也會造成企業內部的動盪,最開始新芯從臺積電挖人要開兩倍甚至三倍的薪水,後來是1.5倍。

新芯光刻機實現突破後,新芯佔據了製程領先後,再去臺積電挖人只需要1.2倍的年薪。

臺積電裁員後,已經開始有大量臺積電的工程師表示不漲工資我也想加入新芯。

春江水暖鴨先知,大家作爲業內人士,很清楚Matrix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地位太牢固,導致臺積電幾乎沒有戰勝新芯科技這種更高級IDM模式的可能性。

說更高級IDM,是因爲實際控制人都是周新的新芯和Matrix,他們不僅一手包攬了芯片設計和芯片製造,同時還涵蓋了消費電子整合和銷售。

這樣做難度更大,同時一旦成功,企業護城河也是最難被攻破的

最近新芯科技發展過於順利,以至於胡正明做夢都想不到新芯科技短短十年時間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回到發佈會現場,在座基本上都是跑經濟類新聞的記者,大家知道胡正明是敷衍,聽完他的回答後內心有些失望。

因爲自去年夏天阿美利肯的次貸危機爆發以來,霓虹金融市場與歐美主要金融市場一樣,都出現了持續動盪局面。

光是今年東京股市的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已較今年年初下跌約44%,跌起來和大A沒啥區別。

納斯達克有NewPay上市來提振股市,東京股市同樣需要Newman概念股,在座的記者們如是認爲。

“胡先生,您認爲霓虹想重新站在半導體領域上和華國、高麗和彎彎競爭,需要付出哪方面的努力?”

胡正明先說另外一個事情:“這位岡田先生,我先要糾正一下,彎彎只是一個地區,請別把它和華國、高麗並列。”

在座來自華國官方的記者聽到後開始鼓掌,大家前面聽到霓虹記者抱怨霓虹半導體的希望被華國收購都沒這麼開心。

“另外我可以回答一下伱的問題,從很早開始半導體行業被霓虹、歐洲和阿美利肯主導,但進入到21世紀之後,半導體產業結構發生變化,霓虹在半導體領域的存在感不斷減弱。

我認爲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有阿美利肯的貿易監管,讓霓虹在半導體出口上面臨很大的劣勢,這種劣勢在和高麗企業競爭的時候格外明顯。

本身高麗的成本就比霓虹低,再加上阿美利肯的貿易監管。

因爲新芯科技旗下有小米電子,小米在進行供應商管理的時候發現,同樣的芯片,高麗的報價能比霓虹低70%,霓虹的品質能比高麗的好70%嗎?

恐怕不行吧。

這導致了霓虹企業在出口端是沒有競爭力的,這點我認爲霓虹需要和阿美利肯重新籤貿易協定。”

阿美利肯的貿易監管幾乎是致命傷,這讓三星和海力士逐步蠶食霓虹半導體的傳統優勢領域。

“第二就是國際趨勢是芯片製造和芯片設計分開,霓虹在芯片製造領域較爲薄弱。

彎彎地區有聯電進行芯片設計,有臺積電進行芯片製造,新竹科技園區離申海也很近,如果單論飛機的話兩個小時就夠了。

彎彎地區的芯片製造和華國之間關聯的非常緊密。阿美利肯和高麗都是自成體系,硅谷自身就有芯片製造企業和芯片設計企業。

而霓虹和華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就很淺,幾乎是站在上游原材料和設備供應商的角度進行合作,霓虹的芯片設計寧願找硅谷也不考慮和華國的芯片製造企業合作,這導致成本就更高了。

當然根據我知道的一些情況來看,因爲這兩年大家都沒錢,所以霓虹來張江談合作的芯片製造企業慢慢在增加。

最後就是霓虹的數字化產業落後,這也是很致命的因素,在智能手機時代,我好像沒有怎麼聽到霓虹企業的聲音。”

胡正明說的很坦誠,都是霓虹半導體現實存在的問題。

在座記者心裡都閃過一個念頭,不愧是新芯集團的總裁,對霓虹半導體的現狀總結的如此到位。

對胡正明來說,我都打算從霓虹這裡進貨了,能不把你們給調查清楚嗎?

ASPLA你們霓虹芯片製造最後的希望都能賣,其他想必也能賣吧。

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9章 招兵買馬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255章 E3展會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63章 交易第30章 再見老友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259章 旋轉門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64章 在申海第367章 MIPad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367章 MIPad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8章 分享利益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98章 回國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296章 質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17章 售價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105章 百人會第288章 規模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85章 Mphone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98章 回國第38章 焦頭爛額第312章 價格戰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89章 A1E芯片第331章 採訪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309章 連環雷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230章 訪談2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65章 第三招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05章 ipod發佈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
第332章 獨家秘訣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355章 金融危機第19章 招兵買馬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333章 福兮禍之所倚第255章 E3展會第325章 嚴重低估!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63章 交易第30章 再見老友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259章 旋轉門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164章 在申海第367章 MIPad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367章 MIPad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8章 分享利益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179章 NewChat?WeChat!(6k)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108章 下定決心出售Quora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71章 抱有目的的度假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98章 回國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103章 曹永羅回國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62章 Newman的NewPay第251章 又一年的過去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296章 質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17章 售價第313章 全國產的130nm生產線第105章 百人會第288章 規模第25章 如何打造電子社區第47章 反響強烈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85章 Mphone第138章 手機設計第114章 發佈會後第361章 突發事件第298章 回國第38章 焦頭爛額第312章 價格戰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89章 A1E芯片第331章 採訪第368章 兩邊的進展第309章 連環雷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35章 無法扭轉的局面第230章 訪談2第101章 第一塊Matrix鍵盤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168章 新的想法,新的思路(6K))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218章 挑戰者們第126章 拳頭真正的對手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1章 抵達洛杉磯的第一天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334章 海嘯的前兆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65章 第三招第135章 新芯科技的初始團隊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205章 ipod發佈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270章 手機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