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蘇繡

蘇繡起源於蘇州,是四大名繡之一,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爲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

傳說來源於仲雍的孫女“女紅”首制繡衣。古代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兒子太伯、仲雍來到江南一帶建立了吳國,當地人有斷髮文身的習俗。仲雍做了吳國君主,想破除這種陋習,於是和長老們商議。不料他們的議論被正在縫衣的孫女女紅聽見了。她邊縫邊聽,走了神,一不小心,手被針紮了一下,一小滴鮮紅的血頓時浸染到衣料上,漸漸暈開成小花,於是女紅有了靈感:把蛟龍的圖案繡在衣服上以替代文身。爲了紀念刺繡的發明者,民間至今仍將婦女從事紡織、縫紉、刺繡等活動稱爲“女紅”。

蘇繡精品早在三國時,就有了關於蘇繡製作的記載,有着數千年悠久歷史的蘇繡,其風骨神韻在隋唐時期就已奠定基礎,迨至宋元其基本枝法與特色已漸趨形成,明清以降蘇繡藝術開始走向成熟。

三國時代,吳國已將用於服飾。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在方帛上繡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繡萬國於一錦”之說。晉王嘉《拾遺記·吳》:“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山川地勢軍陣之像。達(趙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方岳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作列國方帛之上,寫以五嶽河海城邑行陣之形。’既成,乃進於吳主,時人謂之‘針絕’。

宋朝據《清秘藏》敘述,“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爲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得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底饞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可見宋代蘇繡藝術已具有相當高水平。

明朝時,蘇繡已在當地形成了“家家養蠶,戶戶刺繡”的盛況。江南已成爲絲織手工業中心。在繪畫藝術方面出現了以唐寅(唐伯虎)、沈周爲代表的吳門畫派,推動了它的發展。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製作,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自此,藝術在針法、色彩圖案諸方面已形成獨自的藝術風格,在藝苑中吐芳挺秀,與書畫藝術媲美爭豔。

蘇繡作品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寫到:“原來繡這瓔珞的也是個姑蘇女子,名喚慧娘。因她亦是書香宦門之家,她原精於書畫,不過偶然繡一兩件針線作耍,並非市賣之物。凡這屏上所繡的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味濃豔匠工可比;每一枝花側皆用古人題此花之舊句,或詩詞歌賦不一,皆用黑絨繡出草字來,且字跡勾踢、轉折、輕重、連斷皆與筆草無異……”藉着慧娘所繡瓔珞,筆鋒一轉,寫出了蘇繡藝術的神韻。

清朝的蘇繡以“精細雅潔”而聞名,清代中後期,蘇繡在繡制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發展,新出現了精美的“雙面繡”。

清朝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品,幾乎全出於藝人之手。民間更是豐富多彩,廣泛用於服飾、戲衣、被面、枕袋帳幔、靠墊、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這些蘇繡生活用品不僅針法多樣、繡工精細、配色秀雅,而且圖案花紋含有喜慶、長壽、吉祥之意,深受羣衆喜愛。還有一種“畫繡”,屬於高檔欣賞品,稱之爲“閨閣繡”。史載吳縣的錢慧、曹墨琴,吳江的楊卯君、沈關關,無錫的丁佩、薛文華等人的佳作,皆名垂一時。

蘇繡的歷史悠久,建於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蘇繡實物。據有關史料記載,自宋代以後,蘇州刺繡之技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農村“家家養蠶,戶戶刺繡”,城內還出現了繡線巷、滾繡坊、錦繡坊、繡花弄等坊巷,可見蘇州刺繡之興盛。當時不僅有以刺繡爲生的,而且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時日,陶冶性情,所謂“民間繡”、“閨閣繡”、“宮廷繡”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清代蘇繡更是盛況空前,蘇州被稱爲“繡市”而揚名四海。當時針法之多,應用之廣,莫不超過前朝,山水、亭臺、花鳥、人物,無所不能,無所不工。加上宮廷的大量需要,豪華富麗的繡品層出不窮。蘇繡後來吸收上海“顧繡“以及西洋畫的特點,創造出光線明暗強烈、富有立體感的風格。

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繡技具有“平、齊、細、密、和、光、順、勻”的特點。“平”指繡面平展;“齊”指圖案邊緣齊整;“細”指用針細巧,繡線精細;“密”指線條排列緊湊,不露針跡;“和”指設色適宜;“光”指光彩奪目,色澤鮮明;“順”指絲理圓轉自如;“勻”指線條精細均勻,疏密一致。在種類上,蘇繡作品主要可分爲零剪、戲衣、掛屏三大類,裝飾性與實用性兼備。其中以“雙面繡”作品最爲精美。

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爲;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暱之態。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

針法分類

單面繡:又名:蘇繡單面繡、一面光。所謂單面繡,就是在一塊蘇繡底料上,繡出單面圖像,可以是花草、人物、動物、寫真之類,背面裝裱畫版,外加中式或西洋畫框,單面繡一般懸掛於牆上,圖案精美,都可供人仔細欣賞的繡品。單面繡的特點是做工精緻,由於價格適中,性價比非常之高,因此相對於雙面繡比較,更受大衆喜愛,市場佔有率極高。

姚建萍蘇繡雙面繡作品《錦繡前程》

“軟裱”是單面繡的裱法之一,不帶畫框、玻璃和背版,依然有款有型,更便於攜帶。

第二十一章 婚事有變第五章 豐富的物資第兩百二十五章 竹子(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馬(一)第七十九章 去寧古塔第五十一章 鐵秋風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九十一章 茶的起源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九十二章 茶文化(一)第三十二章 進墓一百八十八章 黃花梨的特點第八章 購物第十三章 造反第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夢迴前世第七十七章 好心的系統嚇到了宋竹嫺第一百二十一章 香文化(四)第三章 主線任務∶解救黑衣小哥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馬(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一百五十三章 複製華夏文明第兩百二十四章 竹子(一)第三十章 批發兵器,功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四十三章 可愛的伊玉楓第七十二章 灌自己酒的鐵秋風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六十六章 酒文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櫸木第四章 黃金馬車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馬(二)第兩百零一章 保存紅木第七十三章 受傷的小碧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兩百零五章 陰沉木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五十五章 刺繡 (二)第六十五章 搜腸刮肚想出的菜餚,也不錯第六十五章 搜腸刮肚想出的菜餚,也不錯第十二章 盜墓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一百六十章 粵繡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馬(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玉龍圖騰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紙術第十章 一級妖獸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紙術第二十三章 宋竹嫺上門拜訪左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九十章 浙菜(三)第七十五章 賭石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零二章 白茶種類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十章 一級妖獸第二十一章 婚事有變第兩百零七章 陰沉木種類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二十四章 坐享齊人之福一百三十五章 湯冰漣歸順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四十五章 事無鉅細的交待第十七章 張二郎君第二十章 人間五大陸第五十二章 共赴京城第六十六章 酒文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九章 紅木的種類第六十八章 酒的製作方法(二)第二十章 人間五大陸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黃花梨的價值第二十四章 坐享齊人之福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兩百零一章 保存紅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香文化(二)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
第二十一章 婚事有變第五章 豐富的物資第兩百二十五章 竹子(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馬(一)第七十九章 去寧古塔第五十一章 鐵秋風第五十六章 經商籌備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九十一章 茶的起源第四十四章 去京城第九十二章 茶文化(一)第三十二章 進墓一百八十八章 黃花梨的特點第八章 購物第十三章 造反第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夢迴前世第七十七章 好心的系統嚇到了宋竹嫺第一百二十一章 香文化(四)第三章 主線任務∶解救黑衣小哥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馬(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茶第一百五十三章 複製華夏文明第兩百二十四章 竹子(一)第三十章 批發兵器,功法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回夢裡第四十三章 可愛的伊玉楓第七十二章 灌自己酒的鐵秋風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六十六章 酒文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櫸木第四章 黃金馬車第一百九十八章 紅木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馬(二)第兩百零一章 保存紅木第七十三章 受傷的小碧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兩百一十九章 菊花(二)第兩百零五章 陰沉木第一百零四章 黃茶詳解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一百五十五章 刺繡 (二)第六十五章 搜腸刮肚想出的菜餚,也不錯第六十五章 搜腸刮肚想出的菜餚,也不錯第十二章 盜墓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十萬大軍的歸順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苗繡的藝術價值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一百六十章 粵繡第一百八十五章 戰馬(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玉龍圖騰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紙術第十章 一級妖獸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六十七章 汴繡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紙術第二十三章 宋竹嫺上門拜訪左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香文化(一)第九十章 浙菜(三)第七十五章 賭石第一百一十七章 打劫的系統第一百零二章 白茶種類第八十三章 寧古塔前的土匪第十章 一級妖獸第二十一章 婚事有變第兩百零七章 陰沉木種類第一百六十三章湘繡特色第二十二章 宋秀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陶瓷文化(二)第兩百一十八章 菊花(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癭木第一百五十八章 蘇繡文化第二十四章 坐享齊人之福一百三十五章 湯冰漣歸順第一百六十六章 蜀繡特色第八十九章 浙菜(二)第四十五章 事無鉅細的交待第十七章 張二郎君第二十章 人間五大陸第五十二章 共赴京城第六十六章 酒文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繡(一)第兩百一十章 沉香的作用第一百九十九章 紅木的種類第六十八章 酒的製作方法(二)第二十章 人間五大陸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黃花梨的價值第二十四章 坐享齊人之福第十八章 神奇的萬里通第五十章 殺手再襲第兩百零一章 保存紅木第一百一十九章 香文化(二)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