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

北風凜冽,當明金兩軍撤退,整個丘陵高地已經躺滿了屍體,鮮血染紅了整塊平原。

明軍分別撤往了西山堡和北山堡,金軍則是獲得了這塊丘陵平原,儘管代價慘痛。

“……”

當戰事暫時告歇,黃臺吉指揮着婦孺涌上丘陵平原開始清理屍體,拔下甲冑,燒燬己方戰死將士的屍首,讓其親屬用水囊裝着其骨灰等待突圍。

爲了防止瘟疫,大批屍體被焚燬,以至於本就陰沉的天色更爲陰沉,滾滾濃煙帶着雪花般的骨灰落下,頓時一股悲涼的氣氛充斥着這塊平原。

也不知道是誰先開始哭,以至於後續大片的哭聲不斷。

黃臺吉駐馬平原上,眼前他所見到的這一幕,或許將在他這輩子的記憶中無法抹去。

今日這一戰,興許能進入是古代戰爭史上,單日斬首數前十的大仗。

“清點完了……”

代善和莽古爾泰、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等人策馬來到了黃臺吉身邊。

須知他們在渡河前,大軍尚有六萬六千三百餘人。

對此,沒有人有反對的意見,因爲他們都清楚,建州的女人也十分擅長漁獵,可能短兵打不過明軍,但面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我明日會給柳卞下令,調一千步槍手支援五里堡,剩餘六百駐紮西山堡。”

一旦朱由檢要培養他們,一般會讓他們從底層將領做起。

他可以很果決的判斷,經過這一日的血戰,明軍已經改變了政策,準備對金軍採取死守圍困的戰術。

之所以神策衛沒有裝備金屬定裝彈,難點還是在於機械設備的不足。

曹文詔的話有些喪士氣,因爲他承認了自己打不過黃臺吉,也承認明軍主動發起進攻打不過金軍,這讓曹變蛟有些詫異,但很快曹變蛟就反應了過來。

哪怕明軍掘斷小河,河谷充沛的地下水也能保證他們三十餘萬人的飲水問題。

對於許多金軍來說,用他們的親人突圍,他們不可能同意,但今天戰死沙場的那羣金軍,他們的婦孺會怎麼樣?

男人是頂樑柱,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面,亦或者是戰場上。

因此,曹文詔擡手示意曹變蛟別開口,而是將目光看向柳卞:

“天啓十一式步槍,神策衛有多少?”

他可以篤定,如果今天這一戰是孫傳庭、滿桂、洪承疇三人來指揮,那黃臺吉最少要被吃下兩萬乃至更多的兵馬,甚至可以說今日就是決戰。

“我們的糧草還有多少,夠吃多久?”

製造金屬定裝彈對於軍備院來說不是難事,畢竟底火已經弄出來了,黑火藥雖然威力不如無煙火藥,但用來推進彈頭是足夠的。

但這個問題在於,金軍並不只有五六萬兵馬,他們還有二十多萬的婦孺。

在朱由檢原本的計劃裡,戰事六月初一爆發的話,隨着機械設備的不斷增設,軍械局產能能勉強達到預估的三分之一,五個月最少可以產出不少於三個衛的裝備,不少於三百萬發子彈,保證每個士兵手裡有兩百發子彈。

爲了做出具體的佈置,黃臺吉帶人前往了前線,並且率先查看的便是西山堡的佈置。

後勤拉的太長,加上戰事倉促爆發,以至於許多軍需物資沒跟上,這是明軍此戰的劣勢。

曹文詔清楚,朱由檢想用黃臺吉來錘鍊自己,戰前他也有着足夠的自信,只是可惜,他距離黃臺吉差的太多了。

“看旗號,西山堡和五里堡都是神策衛,倒是北山堡是曹文詔親自坐鎮,曹變蛟也在高地丘陵上紮營,兩方互爲犄角。”

看上去,十五萬四千發子彈,對付人數五萬到六萬的金軍是不成問題的。

在擊發槍出現後,曹變蛟直衝金軍大陣,逼退黃臺吉的勇武瞬間黯然失色。

他們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精神萎靡不振。

可即便如此,在北山血戰裡,它還是大放異彩,讓明金兩軍都爲之恐懼。

黃臺吉完全可以用她們的孩子來勸導她們上戰場,讓她們用血肉之軀來換取孩子的未來。

“這個位置,明軍各個石堡的火炮打擊不到我們,可以休整一夜。”

“暫時先固守吧,明天黃臺吉應該會試探哪個方向更容易攻破,我們先死守,撐到郭桑岱抵達,然後再發動總攻。”

“今日鏖戰,各軍合計減員四千六百一十六人。”

沉默片刻,他擡頭看向了沈朝奉:“郭桑岱他們距離此地還有幾天的路程?”

這個培養方法很簡單,許多君王也在使用,但他們用得都不如朱由檢好的一點在於,朱由檢會靈活的給將領找對手。

想到這裡,黃臺吉眺望遠方的西山堡,心情無比沉重……

只需要將五萬士兵裝備上擊發槍,加上充沛的彈藥,這五萬人甚至能在一省之地的戰場上,正面擊潰眼下號稱無敵的九十多萬明軍。

柳卞解釋着自己爲什麼只帶了一千人趕赴戰場,順便在解釋完後,還另外解釋道:

“雖說有兩千六百支,但步槍子彈只有十五萬四千來發了。”

曹文詔看得清楚,自家侄子很受殿下器重,目前除了李定國外,曹文詔還沒看到殿下對誰那麼上心。

“你傳令羽林衛和天策衛,以及諸衛騎兵看守其它河谷地。”

說着,柳卞解釋起了兩者子彈的不一樣,而曹文詔等人聽了解釋過後,也止不住的皺眉。

“我軍戰死三千一百七十九人,負傷八千三百二十七人,其中重傷一千四百三十七人。”

例如上直的曹猛、孫守法、柳卞、沈朝奉等人,基本都是和朱由檢從平白蓮教,以及第一、第二次掃北才鍛煉出來的平民式將領。

只要孩子能活下來,她們即便再恐懼也會走上戰場,用自己的性命換取那一兩顆子彈。

“你明日領軍中兩千餘騎兵駐紮在河谷東北的丘陵平原,我帶兵駐守北山堡。”

面對曹文詔的顧慮,柳卞自傲道:“更何況,今日一戰,我軍打出六萬發子彈,擊斃建虜上萬人,十五萬四千發子彈,最少能擊斃建虜兩萬多人。”

北山堡內,當曹文詔洗了個熱水澡坐在堡內百戶官小院會廳主位的時候,曹變蛟便低着頭回稟了今日的戰況。

氣氛正低落時,哨騎的哨聲響起,一隊哨騎策馬而來,來到衆人面前後,哨騎翻身下馬,對黃臺吉行禮道:

“大汗,明狗在西山堡和北山堡構築工事,羽林衛騎兵撤回到了東邊山道,天策衛騎兵守着河谷,另外還有三支兩千人的騎兵在南部山道佈防。”

倒是黃臺吉沒有責怪莽古爾泰,而是詢問道:

“西山堡和北山堡是誰在駐守?五里堡呢?”

“雖說只能打一場,但這一場打出的子彈能有十五萬四千發,哪怕只有十分之一擊中建虜,也能滅建虜一萬五千人。”

他擔心的是曹文詔一蹶不振,導致大戰被耽誤。

如果這個將領的潛力已經挖掘出來,那就會被委任內地重要的總兵職位,例如曾經上直四騎衛的樊明、劉道成等人。

對於金軍是否會用婦孺突圍,這點曹變蛟毫不懷疑。

“此後,每隔十日,軍械局會押送數量不低於十萬發,八百支的子彈步槍北上。”

不過,旁邊的曹變蛟也藉機說道:

待所有人退下,曹變蛟纔對其開口說道:

“叔父在感嘆步槍的威力?”

別說曹文詔,便是五軍都督府的各個都督,包括朱由檢在內,誰要是單日打出這樣的死傷,那最少得自貶三級。

戰前,明軍在河谷的兵力一共三萬三千五百人,戰後卻銳減到了兩萬八千五百餘人,除了戰死、負傷的將士外,還有近三百名失蹤的將士。

它的出現代表了冷兵器時代的終結。

“今日這一戰,建虜被斬首上萬,恐怕黃臺吉狗急跳牆下,會讓婦孺上陣。”

“平均下來,每個將士只有不到六十發子彈……”

如果不是後排步銃手反應及時,那前排步銃手側翼被攻,前方四千步銃手都要全軍覆沒。

“總兵,天啓十一式的子彈和步銃的不一樣。”

好在明軍到手的首級就有一萬兩千多,加上戰場上沒有收割的一些屍體,估計能達到一萬五六,不然就這陣亡數量,曹文詔和金軍交手第一天就得被奪職。

黃臺吉看着漸晚的天色,只能駐紮在丘陵高地和平原、河谷這塊複雜的地形上。

“他們要困死我們?”莽古爾泰擔憂着看向黃臺吉,顯然沒有了兵馬的他,已經沒有什麼話語權了。

“能指揮三萬兵馬已經算是名將了,叔父不必自謙。”

只是輕笑過後,曹文詔看了看左右,隨後才道:

他們在距離西山堡三裡外的平原用千里鏡觀摩戰場,只見遠處的西山堡旁,鐵絲網和拒馬、羊角牆都被搬上戰場,不足兩千明軍蹲在壕溝裡嚴陣以待,後方還能見到渺渺炊煙。

代善的話說完,四周氣氛瞬間凝固。

神策衛的步槍是犀利,但他們的彈藥不足,只有十五萬四千發。

柳卞說神策衛將士一分鐘能打十發子彈,那六十發不到的子彈,只能打六分鐘。

有男人的婦孺就有依靠,她們可以不上戰場,但沒了男人保護的婦孺就成了羔羊。

“明軍留下了兩千三百四十七人的屍體,我們……”

“和他對手,我總歸還是有些指揮不過來軍隊,恐怕殿下之所以只派七衛兵馬給我指揮,也是出於我能力的考慮。”

“軍械局的人說,軍械局的機械設備不足,眼下只有預計產能的一成,因此子彈每日只能產出一萬發,步槍八十支。”

等她們死了,十三歲以下的孩子也將會上戰場,這就是戰爭……

“二月十三到三月初一所產的十七萬發子彈,一千三百六十支步槍均已押運北上。”

在他們的後方,還有着大約五十門左右的火炮,估計是曹文詔佈置在這裡的。

儘管這對於金軍的士氣會產生不可磨滅的打擊,但問題在於,金軍已經是困獸,死幾萬沒有干係的健婦,對於還有家庭的金軍男丁來說,即便再怎麼不忍,卻也只能爲了家人和自己的性命,與自己的內心講和。

如果用人力手工打造,那又太費精力了,一個人打造一枚金屬定裝彈的時間,足夠他製作十發紙殼定裝彈,所以朱由檢採用紙質定裝彈來過渡。

在戰爭中,戰敗方的女人下場是怎麼樣?沒有人比金軍之中的健婦更懂得,畢竟她們就見證了不少部落女性的下場。

換而言之,眼下的擊發槍,實際上還是殘缺版,因爲他缺少了金屬定裝彈。

從戰損比來說,明金基本達到了一比三的戰損比,雙方死傷分別爲己方六分之一,四分之一。

好在曹文詔沒他想的那麼脆弱,畢竟他也是跟隨朱由檢打過復遼之役,經歷過當年建虜六萬,橫擊二十餘萬明軍的大仗,心知戰場主導權還在他們這邊。

眼下只是三月十八,五個月後也纔是八月十八,北山還沒有進入冬季,突圍還有希望。

黃臺吉已經無計可施,準備把建州女真中一些較爲健壯的女人也拉上戰場。

曹文詔倒是對自己的能力很清楚,儘管嘴上說着指揮八衛,但實際上他的能力頂多指揮四五個衛,再多就看不過來了。

“五個月……”

一旦金軍選擇用婦孺來進攻,消耗神策衛彈藥,那神策衛只能在彈盡之後,與金軍短兵相接了。

懷錶生產過後,朱由檢統一了大明的書面時間,即年、月、天、十二時辰、八刻鐘、十五分鐘、六十秒鐘等單位。

火炮陣地旁,放置着一車車經過醃製的首級。

當死傷數目報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忍不住眼角抽搐。

“這一戰,建虜能拿出上萬鳥銃,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會向殿下上疏,自貶三級。”

“侄兒愧不敢當……”曹變蛟聞言反而自己自謙了起來,引得曹文詔輕笑。

那一車車的首級表情各異,明軍沒有特意的爲他們合上眼睛,似乎爲了展示一般,把它們朝向了金軍的方向,毛骨悚然……

正如今天黃臺吉能敏銳察覺到他指揮上的漏洞,讓多爾袞率兵突入一樣。

戰事到了這種地步,女人上戰場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最少兩天!”沈朝奉作揖迴應,曹文詔也再看向柳卞:

曹文詔心不在焉的下達了會議軍令,柳卞等人紛紛應下,隨後見他沒有別的安排,便紛紛退了下去。

“一共有兩千六百支,目前只有一千支到了戰場,還有一千六百支分散在各個石堡的神策衛將士手中,時間太短,我來不及聚集他們,便先帶一千人伏擊莽古爾泰了。”

換而言之,神策衛只能全體出動上戰場六分鐘。

“明日黃臺吉必然會帶兵探查各堡虛實,而神策衛剩餘一千六百步槍手還需要一日才能抵達戰場。”

聽到這個時間,黃臺吉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曹文詔也若有所思的點頭。

諸如曹文詔、曹變蛟這樣的勇將派一想起白天擊發槍的神勇,不免有些失落。

他們必須得留人駐守河谷,因爲丘陵高地打不出井來,而河谷有一條小河。

實際上,柳卞這話說的有些謙虛了,如果是在大軍掩護的情況下,以神策衛這兩千六百人正面與金軍作戰,那他們能擊斃的金軍數量能達到三萬甚至更多。

“若是孫經略和滿都督、洪經略在,又或者是殿下親自指揮,恐怕今日就能擊潰黃臺吉了。”

等他們能掌握這些兵馬,朱由檢纔會慢慢往上加。

這麼短的時間,對於動輒打幾個時辰的戰場來說,可以說微不足道。

代善頓了頓,似乎有些欲言又止,但最後還是硬着頭皮說道:

“安排了,二月的時候軍械所的官員就回復過,二月十二以前所產的四十二萬發子彈都已經運抵戰場。”柳卞先回答,再解釋迴應;

“把我們的火藥和子彈調給神策衛。”曹文詔聞言,不由分說的便直接下令,柳卞見狀急忙解釋:

曹文詔雖然是武夫,但朱由檢時常讓他看書,尤其是《燕山算術》這些基礎數學書籍。

“也就是說,這兩千六百人就算聚到一起,也只能打一場硬仗?”

單日戰死五千人,這放在天啓四年以後,可以說是各軍都督府都不敢承受的死傷。

結果戰事提前四個月爆發,軍械所的產能只有預設的十分之一,能裝備兩千六百步槍已經是三班倒的結果,更別提子彈了。

哨騎把自己打探到的情報一一回稟,這讓黃臺吉臉色很不好看。

察覺到了曹文詔的意圖後,黃臺吉詢問濟爾哈朗,濟爾哈朗聞言也連忙回話:

“後軍被襲擾,明軍燒燬了不少輜重糧草,但我們死傷很大,真的算起來,還是夠吃五個月的。”

“叔父,此非戰之罪,金軍本就人多勢衆,我軍以寡擊多,還能斬首上萬,已經不錯了……”曹變蛟忍不住安慰,但他也知道自貶是難免的。

曹變蛟在安慰曹文詔,曹文詔聞言也看向了他,欣慰道:

“今日一看,蛟兒你的潛力倒是不可估量,恐怕日後會成爲國之砥柱。”

“只要守好,即便正面戰場我難以敵過黃臺吉,卻也能靠着死守來困死他們。”

“把收集的甲冑都發給建州的健婦。”

就今天戰死的人數來說,金軍最少可以拉出兩到四萬健婦,而她們足以消耗神策衛彈藥。

這樣的交戰比,讓曹文詔有些難受,儘管他們是以寡擊多,但他還是忍不住自貶道:

這些失蹤的將士,大抵是很難活下來了,因此真的算起來,明軍戰死人馬達到了五千人。

朱由檢培養人都是有步驟的,不管是滿桂、孫應元、孫傳庭、還是他曹文詔和其它人……

“不過……”說到這裡,柳卞也有些心煩意亂:

“從軍械局到此地三千五百里,即便車隊再快,兩馬一車,一日也不過行軍八十里,眼下只過去了十八天,恐怕他們連泰寧縣都沒有抵達,想要抵達戰場,最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堡內,曹文詔、曹變蛟、柳卞、沈朝奉等六衛指揮使都在,還有六衛到場的三十名千戶也在屋外的院子裡聆聽。

雖說紙質定裝彈使用過後會在槍膛內留下大量殘渣,但對於眼下的明軍來說,己方的子彈數量完全撐不到那個時候就打光了。

“三月初一戰事爆發後,督管軍械局的侍郎給我寫過信。”

黃臺吉看得心裡發毛,但沒有說什麼,而是緊接着去了北山堡,然後折返前往了五里堡,以及後軍進行觀察。

“走,我們去看看!”

金屬定裝彈的機械設備去年中旬才隨着擊發槍的成功而研製出來,設備還在校正和試驗,投入工廠最少得等到年底。

只是一天一夜,甚至可以說是一天的時間,他們便折損了四分之一的兵馬,這誰能接受?

“嗶嗶——”

他不怎麼看得進去,但好賴還是看了三分之一,因此能簡單算出一個數目。

“不……”曹文詔摸了摸自己的頭髮:“我在想黃臺吉果然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北直隸沒有安排子彈的補給嗎?”

“前軍、中軍、後軍,不足五萬人……”

“兩黃旗還有九千二百多人,蒙古遊騎還有一萬三千多人,兩白旗還有三千二百多人,兩紅旗一萬三千二百餘人,漢四營還有一萬一千多人,兩藍旗三百餘人。”

朱由檢的心思,曹文詔明白,說白了就是在鍛鍊他。

不過,如果刨除神策衛擊斃的那一萬一兩千人,實際上明金兩方的戰損比頂多是1.2:1。

“黃臺吉……”

曹變蛟心頭一沉,他不願意相信自己叔父的話,但他的理智告訴他,作爲當權者,黃臺吉極有可能這麼做,只是他自己不相信罷了。

實際上,在曹文詔與曹變蛟交談的時候,黃臺吉就已經開始動手了……

護工事情弄得差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話,明天恢復兩更,至於爆更就不太可能了,畢竟我白天還有工作……

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253章 復套終戰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93章 大仇得報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143章 大反攻第80章 少年縱馬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74章 百事艱難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87章 一團亂局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53章 領兵要點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75章 回京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490章 師徒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76章 浙黨勢大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557章 平凡的人
第448章 滅亡前的狂歡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656章 番外篇(四)蒸蒸日上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157章 羣臣逼宮第425章 我徂東山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274章 錢糧不夠用啊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253章 復套終戰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93章 大仇得報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143章 大反攻第80章 少年縱馬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74章 百事艱難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198章 好三叔福王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87章 一團亂局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53章 領兵要點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75章 回京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167章 齊王監國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81章 天賦異稟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153章 四處調兵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490章 師徒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299章 齊王返京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76章 浙黨勢大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341章 礦產國營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563章 廟堂新氣象第557章 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