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謝昀

入夜的陳郡被明亮皎潔的月色籠罩,兩岸的華燈影兒靜靜落在碧瑩瑩的河中,河面的水光淺淺盪漾着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將那落入的燈影搖碎,像極了那忽明忽暗的星星。

一陣風微微拂過,岸邊的垂柳輕輕隨風招揚,偶有船舫行過,柳葉輕擺如佳人的纖纖素手,倒似是招攬着來客。

如今開到五月底的荼蘼花也是極盡最後一次的繁華,花枝茂密,一簇又一簇白色的花瓣攏在一起,團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花球,隨着風,無數的花瓣被吹落,離了花枝,四散紛飛,落滿了河面,也沾滿了船頭人的衣襟。

這般景色讓許多路人不由頓步,停在跨過河面的石拱橋上,靜靜凝望,花絮燈影,搖碎了河面波光粼粼的月色。

不由發出一聲輕嘆。

此時一隻畫舫停在河中,周圍來來往往的船隻看到畫舫船頭懸着的昏黃燈籠,都不約而同的自然繞開,極盡恭敬。

船上游玩的外客見了,微微詫異,不由輕聲問搖槳人這是何故。

那搖槳人停下手中的動作,船隻微微浮晃在水面,搖槳人這才笑着側首,輕輕擡手一指。

“您瞧那船頭懸着的燈籠上寫得什麼字。”

船上的外客們聞聲皆微微一愣,不由順着搖槳人的指向看了過去,因隔得較遠,只得微微虛眼凝眸,待看清楚那燈上的字,卻是恍然大悟。

原來,在那風中輕漾燈影的燈籠上,寫得的不是旁的,只一個墨黑大氣的“謝”字。

只問,如今在這陳郡,能得百姓這般尊敬,有着超與紛繁俗世之外,卻又頗爲低調內斂的世家大族,除了這謝家,還能有誰?

那外客驚詫之下,不由壓不住心底的好奇又問道:“不知那舫上該是謝氏哪位貴人?”

那搖槳人聽了這話,不由一笑,到底是外地人。想到那舫上的人,脣角更是一揚,頗有幾分與有榮焉的姿態。

“您再瞧,能叫這兩岸歌樓遊舫的小姐們如此拋頭露面的,除了咱們陳郡的謝家大公子還能有誰。”

話音一落,衆人更是驚然出聲,轉頭看去,果然在那畫舫周圍遠遠地停着好幾只教坊歌樓的遊舫。

大興上下皆知,陳郡如金陵,是個紙醉金迷,用滿眼繁華堆起來的金玉之地,而這教坊歌樓更是被捧得極高,是古今文人墨客,官宦雅士極愛流連,不吝墨寶之地。

水漲船高下,這陳郡教坊歌樓的女子,也如金陵一般,非旁地可比,皆是隻玩陽春白雪的文女,雅妓。出行從來都是衆人擁簇,從小學的便是丹青、投壺、鬥茶、流觴這些文雅之物,而能將她們請動,前去宴席作陪助興的,不僅要一擲千金,還得要身份地位。

除了貴族達官,便只得頗有名氣的文人才子了。

因而,這些女子向來少有露面,便是被衆多文人墨客捧紅的“金陳八絕”,這金陵、陳郡兩地的尋常百姓至今也只聽過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的讚歎,卻從未見過其人。

可如今呢?

那些個外客略目一掃,只見那謝家畫舫周圍遠遠地停着數只裝飾華麗的歌樓遊舫,不少韶齡女兒都扶窗遙望,大膽一些的,更是走出了船頭,親自舉起了手中的提燈遠望,好似這遠遠地,便能看到那船中人一般。

如此一瞧,這些外客不由覺得幸然,初次來陳郡,便能一睹這歌樓美人的風采,還能遠遠一見這盛名大興的“陳郡公子”,確實不虛此行了。

而此時舫內的人確是渾然未覺,一眼看去,只見這舫內實在與尋常畫舫沒什麼不同,可若是靜靜打量,便會覺得,着實是低調奢華的異常。

南窗下的長案上擺着的祭藍釉玉壺春瓶,是唐明皇笑稱爲“梅精”的梅妃冬日插梅的梅瓶,壁上懸掛的《陶轂贈詞圖》出自於名家唐寅之手,許久未曾見世,只讓人以爲已然遺世。這滿目而去,樣樣拿出來,無不是價值連城的物件。更莫說那琅琊王羲之揮毫時所用的青花聖主得賢臣頌的筆筒,和懷素的青玉竹節鎮紙了。(多爲胡謅,考究黨請忽略。)

淡淡的安悉香縈繞於室,雖是停在水面,畫舫卻是平穩如在平地,室內空無一人,只窗下一個長身玉立的身影,少年月白長衫,如玉的容顏頗爲平靜,左手執書卷,負手凝眸,似是看着窗外晦暗的夜色,眸色平靜而溫和。

一個略顯急切的腳步聲漸漸靠近,直至房門輕推,一個利落的身影規矩小心地走了進來,而窗後少年的身子卻是巋然不動,恍若未聞。

只見進來的那人打扮整潔不俗,眉目間是難掩的欣喜,從袖籠下小心地抽出一封潔白的信封,隨即微微彎腰,雙手恭敬地遞至眉前。

“公子,京城來信了。”

眼前的身影微有所動,只見那少年微微側目,一雙平靜的眸子像極了這水面粼粼的月色,安然而美。

少年修長的手指已伸至面前,那隨從急忙笑着將信遞到少年手上,少年收回手,走至書案後,以銀片狀的物什輕輕揭開信封上加封的紅泥印,隨即食指與中指輕輕抽出內裡薄如蟬翼的信箋,輕輕抖開,一陣淡淡的幽香浸鼻而來。

少年脣瓣漸漸上揚,是梨花香。

燈下少年的溫然一笑,絕世而靜好,竟將窗外那水波之上粼粼的落花燈影也生生比了下去。

待少年的眸光再落在那桃粉的薛濤箋上時,少年平靜的眸子多了一絲驚異,隨之凝爲讚歎與欣賞。

能將一朝巾幗的胸懷與氣度摹出這般的程度,已是十分難得。

這位三年未見的表妹,越來越讓人想不到了。

身邊的隨從見少年脣角含着溫暖的笑意,不由一邊小心往過湊,一邊問道:“公子,姑奶奶都回了什麼?”

少年聞言,脣角揚的更高了幾分,將信小心疊好收起,重新歸置回信封中,再小心平展的放進一個長形錦盒中,語氣平緩而溫和道:“不是小姑母,是九兒表妹。”

那隨從聽了,眸子一亮,更多了幾分興興然,急忙插話道:“竟是表小姐回的信,表小姐都說了什麼?”

見身邊的白爐這般掩不住地興奮,謝昀不由覺得好笑。

“九兒表妹說,約莫七月末便會到陳郡,小姑母,姑父,還有鈺哥兒都會回來,一同爲老祖宗賀壽。”

那白爐一聽,更是高興地咧嘴輕笑道:“如今就快六月,也就一月餘了,老祖宗若是聽了,必是要連連高興幾日了。”

謝昀一聽,卻是斜睨着白爐笑道:“莫說是老祖宗,我瞧你比老祖宗還高興了。”

白爐見自己的心思被戳穿,不由紅了臉,咧嘴輕笑道:“白爐是爲公子您高興,想三年前表小姐來陳郡,跟誰都沒有跟公子您親,老祖宗和老爺們都笑說,表小姐是公子您身後的小尾巴。”

謝昀聞言,脣瓣笑意更深。

“是啊,一眨眼都三年未見了,如今的九兒表妹可不是從前的小尾巴了——”

謝昀喃喃輕語,不由回首仰頭看着那抹極好的月色。

ωωω .тTk an .C○

還記得小丫頭第一次進府,明明八九歲的年紀,卻是端莊穩重,極有大人的模樣,與誰都是極爲親和有禮,可偏偏一眼見着他,小丫頭南珠一樣的眸子水靈靈的一閃,便成了個靈動可愛的小姑娘。

雖然也不大喜說話,倒與他一樣,是個喜靜的性子。

可自那以後,直到小丫頭走,他身後除了白爐便多了個小人兒,他看書時,她坐在一旁,小手捏着筆,描摹着他所作的丹青。他寫字時,小丫頭又自顧自坐在棋盤邊,倒是有模有樣的殺起了棋局。

一大一小的兩個人都不說話,默契一般的安靜,卻是絲毫未讓人覺得尷尬,反倒是覺得舒服愜意。

直到最後小姑母一行要返京回定國府,小丫頭靜靜地跑到他房裡,一對兒眸子隱隱的水光更甚,卻是不言不語地從身後拿出一個錦盒遞給他,然後又默默地朝外走。

正當他要打開錦盒時,小丫頭背對着他站在門後,聲色有些異樣的說了一句話,他如今還記得。

“昀哥哥,我們還會再見的吧。”

當小丫頭的身影消失在門處,那時的謝昀也微微怔然,不知道小丫頭究竟是在問他,還是在問自己,這到底是一個問句,還是隻是一句平淡的話語。

不過只一點謝昀清晰的感受到,自小丫頭走後的那日,他便覺得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什麼,心裡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與等待。

倒真的像是丟了缺不了的小尾巴。

當謝昀再回神時,不由有些嘆息,隨即脣角浮起溫和的笑意。

終於是要再見了。

不知道那時的小丫頭怎麼樣了。

可還像小時候那般沉穩端莊,懂事的讓人忍不住心疼。

念及此,謝昀左手微微伸進右手袖中,抽出了一隻玉色清透的短笛,拿在手中,靜靜端詳了片刻,手中摩挲着笛尾雕刻的小而工整的“昀”字,刻工稚嫩而簡單。

脣瓣的笑意不由越發柔和親近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謹慎與陰謀第九十三章 謝老安人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章 弄鬼第一百九十六章 蕭澤第一百二十一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零六章忍別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場戲第二十一章 辛秘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死別第一百四十四章 顧敬昭的終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通敵叛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通敵叛國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 設局(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婚(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兆第一百三十一章 忍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潮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嚴氏父子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三章 郭太后的爲難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產第二百九十五章 謀反第二百五十一章 血洗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郭太后的爲難第八十五章 淮王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子留母第一百一十六章 燒艾第一百九十四章 老狐狸們的鬥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罪首輔第九十二章 謝家第五十九章 金屋藏嬌第八章 重罰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婚(中)第十六章 妯娌第三百六十章 相邀第二百三十五章 死期將至第二十三章 私通(今日中午三點加更一章)第一百零六章忍別離第一百一十章 前奏第二百五十四章 嚴氏與顧氏的博弈第三百三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狡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謀深算(今天第二更,明天見~)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七章 鬼神第九章 溫情第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 母妃想見見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蘭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將一軍第二百六十章 前一夜第四百一十九章 終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五章 綏榮院第十章 母女第三百零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擺了一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京第二百三十七章 後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五十三章 血生花第九十七章 你的醒酒湯好喝第八十九章 熟識?第四百一十七章 妥協第三百一十四章 狡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釋然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夭折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意爲之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會陪着你第二百三十六章 絞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子之怒第八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光總是把人拋第三百六十三章 墜崖第一百一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二章 放長線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三十八章 奉國公世子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替罪羊第九十二章 謝家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寧侯府第六十九章 壽辰第三十三章 宋偃(週末最後一天,特加更一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求娶第三百零九章 牢房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意爲之第四百零四章 折磨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帝的震怒第二百二十四章 密疏第三章 真情假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光總是把人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五十七章 謹慎與陰謀第九十三章 謝老安人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五章 弄鬼第一百九十六章 蕭澤第一百二十一章 觸目驚心!第一百零六章忍別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場戲第二十一章 辛秘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死別第一百四十四章 顧敬昭的終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通敵叛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通敵叛國第一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章 設局(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婚(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前兆第一百三十一章 忍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潮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嚴氏父子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三章 郭太后的爲難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產第二百九十五章 謀反第二百五十一章 血洗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郭太后的爲難第八十五章 淮王府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子留母第一百一十六章 燒艾第一百九十四章 老狐狸們的鬥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罪首輔第九十二章 謝家第五十九章 金屋藏嬌第八章 重罰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婚(中)第十六章 妯娌第三百六十章 相邀第二百三十五章 死期將至第二十三章 私通(今日中午三點加更一章)第一百零六章忍別離第一百一十章 前奏第二百五十四章 嚴氏與顧氏的博弈第三百三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狡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謀深算(今天第二更,明天見~)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三十七章 鬼神第九章 溫情第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 母妃想見見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蘭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將一軍第二百六十章 前一夜第四百一十九章 終結第三百七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六十五章 綏榮院第十章 母女第三百零五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擺了一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京第二百三十七章 後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五十三章 血生花第九十七章 你的醒酒湯好喝第八十九章 熟識?第四百一十七章 妥協第三百一十四章 狡計第三百一十八章 釋然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夭折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意爲之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會陪着你第二百三十六章 絞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子之怒第八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光總是把人拋第三百六十三章 墜崖第一百一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七十二章 放長線第二百四十七章第三十八章 奉國公世子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替罪羊第九十二章 謝家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寧侯府第六十九章 壽辰第三十三章 宋偃(週末最後一天,特加更一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求娶第三百零九章 牢房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故意爲之第四百零四章 折磨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帝的震怒第二百二十四章 密疏第三章 真情假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光總是把人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