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節 獻俘(中)

黃裳看着這支隊伍慢慢的開過來,不覺一愣,側眼看着剛剛返回的信使,低聲喝道:“這是怎麼回事?爲何義勇軍還穿得這般寒酸,難道你是要我也不自在,在家辦公不成?”

信使心裡嘀咕,剛纔要與你說,你偏偏看不見我的眼色,到現在纔來問起,嘴上還是恭敬的答道:“大人,下官也是沒有辦法。這義勇軍的兵士,死活不肯換上三軍的軍服,說他義勇民軍就是這般打扮,我也是徒呼奈何啊。”

“荒唐!就算是穿他們自己的軍服,那也不能穿得如此破舊吧!”黃裳更怒!

信使哭喪着臉,心道這還遠着呢,等近一些,你就能看見義勇軍身上衣服破成什麼樣子了!那衣服上不光有着沒有洗淨的斑斑血跡,半數以上身上還包紮着繃帶,想到這他連死的心都想有了:“回稟大人,下官真的是沒有法子,這些民軍根本不識得朝廷法度,竟然說甚麼他們就是這麼一路去,一路回,別的兄弟還在北面拼命,自己怎能回來享福?除了大旗之外,其餘物品他們一概不受,當真是不可理喻!”

黃裳唉聲嘆氣,義勇軍這般打扮,恐怕自己想不受彈劾都難了。他不知道的是,等他真正看見義勇軍的打扮,他絕對會有上吊的心思,還懼什麼彈劾?

義勇軍隊伍尚行在人羣最前面裡許處,人羣中就爆出一陣歡呼!

等到大隊人馬開進人羣中間道路,人們歡呼聲卻戈然止住!百姓們都是愣愣的看着道路中間的那支殘軍。沒錯,就是殘軍!

這根本與從前得勝歸來的軍隊不一樣。從前朝廷大軍還朝之時,身上都是盔明甲亮,行走趾高氣揚。眼前這支人馬,除了頭前那杆大旗是簇新的,其他的都是舊得很,髒得很,破得很!身上未着甲冑,只穿着黑色軍服,補丁摞補丁,上面還有隱隱約約的血跡。不少人身上纏着繃帶,腿上、臂上、腰上、頭上哪處的都有。要不是知道這是得勝歸來獻俘的義勇先鋒軍,還真看不出是什麼隊伍。

不過義勇軍雖然衣裳襤褸,士氣卻是高昂。雖然身上衣物上有洗不乾淨的斑斑血跡,更有不少人帶着傷,但是和前面開路的殿前司禁軍比起來,軍容肅整氣勢威武。前頭引路的數百禁軍,身着華衣亮甲,行走也是齊整。可是和後面叫花子一般的義勇軍必將起來,唯獨少了那份捨我其誰的殺伐之氣!

全城的百姓由震天的歡呼轉而靜默,不少女子們看着這些傷痕累累的勇士,已經開始殷殷低泣。路邊不斷有人跑將出來,含着熱淚,捧着上好的美酒勞軍。義勇將士是來者不拒,每每輕啜一口,然後潑灑於地,以敬自己在北地陣亡和依舊奮戰的同袍。

一路的淚水相伴,一路沉默之中,義勇軍慢慢行至十里長亭處,將所有俘虜與在此處等候的衆位朝廷大臣們交接。

黃裳走到近處看見義勇軍的打扮,腦袋“嗡”的一聲,直覺眼前發黑,勉強站住身形,心裡連苦都叫不出了。呆立一會這才迎上去強笑道:“吾等奉當今天子之命,在此迎候南歸英雄,”說着和站在一起的兵部侍郎捧起旁邊兩杯水酒。

李綱、路仲達甩鞍下馬,雙手接過酒杯,高舉過額連施三禮,敬過天地,再代替衆軍飲下。

見他們飲完,黃裳再問:“遼主耶律延禧可到?”

李綱沉聲答道:“正在軍中,可是要請出來?”

黃裳頷首,路仲達吩咐一聲,後面軍士將遼主及衆多遼臣牽出,黃裳身後的禮部諸人急忙上前,將衆多尊貴俘虜接下馬匹,以白練捆縛起來,乘無頂平車入城,以讓京中百姓觀閱。

現在換成是義勇軍持露布頭前先行,遼主衆俘乘車走在中間,邊上是禮部兵部衆人隨車而走,四周禁軍維持安全次序。

數十里的長街,無數沉寂的人羣,今日汴京城上百萬的居民和數十萬聞訊而來的附近州城子民,都聚到了這路旁觀禮。一路上,沒有想象中迎接歸來英雄的歡呼沸騰!也沒有百姓看見遼主被押赴宣德門巡街而應有的讚歎之聲,沒有任何的聲音!

百萬大宋子民已經忽略了這立朝百年來的空前盛事,眼中只有這隊歷經浴血搏殺傷痕滿身的烈士。他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來歡迎他們的回家,沒有歡呼,沒有讚美,也沒有歡笑之聲。唯有沉默,百萬人的集體沉默!

馬蹄嘚嘚清脆聲響中,大隊慢慢行進萬勝門,不知何時,沿街的百姓眼中都已經閃爍起淚光,有人已經輕輕哼起義勇軍曾經在金明池所唱過的歌曲,漸漸歌聲四起,一傳十,十傳百,沿途的百姓都唱起了同樣的一首歌。

狼煙起 江山北望

龍起卷 馬長嘶 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 縱橫間 誰能相抗

恨欲狂 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嘆惜 更無語 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 人北望

人北望 草青黃 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歌聲震天動地!連遠在十里之外的人們也跟隨唱起!

義勇軍的將士再也忍俊不住,俱是熱淚盈眶!

路仲達袖子一挽擦拭着臉龐上的淚水,嘴上低聲的罵罵咧咧:“直娘賊!當真是丟死人,在這麼多人面前落淚,以後還不要被人笑話死?”

不知不覺間,二百多義勇將士也跟着歌聲大聲唱起來。他們雖只有二百人,可這戰場上險死還生的戰士唱出的歌聲與百姓們唱得並不一樣,歌聲之中更多的是烈士餘悲、英雄豪邁!

百姓們的歌聲漸漸低落下去,唯獨義勇戰士的歌聲更加高亢起來!儘管衣襟落滿淚水,戰士們還照樣挺直脊樑,引吭高歌!

兩百人的聲音,照樣能夠響徹天地!

歌聲中,戰士們走上了御道,面對着煌煌大宋權利最高的象徵——皇城,昂首挺胸的前進着。

徽宗皇帝和朝中衆臣早早便在宣德門城樓上等候,看着無數的百姓在沿街自發迎接,徽宗心裡充滿自得之意。

這百年未創的功績,自己手上已經有了。等到明年,再徵調大軍北上幽雲,收復漢家河山,自己便是立朝以後武功最盛的一代帝王,定能與秦皇漢武同列!

第十節 聰明的王大人十八節 蛛絲馬跡五四節 禍起蕭牆二五節 馬場十三節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五九節 致命一劍三十節 公審大會第五節 原來是他二二節 一拍即合二七節 五回嶺第四節 奇怪的圍城十九節 劍名霜雪四九節 萬貫家財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第七節 爭先恐後二九節 水泊梁山第二節 計劃天成四九節 萬貫家財二十節 一團和氣七二節 周侗十四節 姐弟相見十一節 反客爲主八六節 二世爲人三七節 即見分曉一零二 歸國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第三節 意外之患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五二節 定局十八節 廟算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第三節 收兵十八節 廟算七一節 突圍二十節 反省自己三三節 暗變五四節 懷仁城二六節 漫天要價第三節 有人見你十七節 痛並快樂着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二十節 攻還是守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五九節 仇!二十節 一團和氣四五節 秀州之戰(十二)七九節 殺人不留情六三節 談判四七節 殺將令七一節 突圍七五節 獻俘(下)四四節 秀州之戰(十一)五九節 智信仁勇不要嚴五八節 韓世忠十五節 雙姝認主四二節 大事件七六節 笑談燕京城四九節 局勢四四節 餘音嫋嫋二一節 荒唐鬧劇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六三節 淮南盜平三十節 疑雲重重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五九節 致命一劍四三節 秀州之戰(十)十一節 幸運六三節 淮南盜平三二節 整裝出發十二節 笑裡藏刀十八節 意外五二節 定局四九節 儈子手二十節 攻還是守第八節 安安被陷害了十三節 迎難而上第三節 收兵十一節 情非得已五六節 埋伏六二節 杏林堂裡六七節 爾虞我詐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一零一 勸留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八二節 縱敵三三節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二節 生擒遼主七六節 提前的計劃第八節 安安被陷害了二三節 誘敵六三節 淮南盜平二七節 五回嶺二五節 殲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第六節 奇襲安平十五節 我們是勇士第十節 來討債的四八節 大事不好六三節 嫁女做妾
第十節 聰明的王大人十八節 蛛絲馬跡五四節 禍起蕭牆二五節 馬場十三節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五九節 致命一劍三十節 公審大會第五節 原來是他二二節 一拍即合二七節 五回嶺第四節 奇怪的圍城十九節 劍名霜雪四九節 萬貫家財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第七節 爭先恐後二九節 水泊梁山第二節 計劃天成四九節 萬貫家財二十節 一團和氣七二節 周侗十四節 姐弟相見十一節 反客爲主八六節 二世爲人三七節 即見分曉一零二 歸國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第三節 意外之患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五二節 定局十八節 廟算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第三節 收兵十八節 廟算七一節 突圍二十節 反省自己三三節 暗變五四節 懷仁城二六節 漫天要價第三節 有人見你十七節 痛並快樂着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二十節 攻還是守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五九節 仇!二十節 一團和氣四五節 秀州之戰(十二)七九節 殺人不留情六三節 談判四七節 殺將令七一節 突圍七五節 獻俘(下)四四節 秀州之戰(十一)五九節 智信仁勇不要嚴五八節 韓世忠十五節 雙姝認主四二節 大事件七六節 笑談燕京城四九節 局勢四四節 餘音嫋嫋二一節 荒唐鬧劇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六三節 淮南盜平三十節 疑雲重重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五九節 致命一劍四三節 秀州之戰(十)十一節 幸運六三節 淮南盜平三二節 整裝出發十二節 笑裡藏刀十八節 意外五二節 定局四九節 儈子手二十節 攻還是守第八節 安安被陷害了十三節 迎難而上第三節 收兵十一節 情非得已五六節 埋伏六二節 杏林堂裡六七節 爾虞我詐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一零一 勸留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八二節 縱敵三三節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二節 生擒遼主七六節 提前的計劃第八節 安安被陷害了二三節 誘敵六三節 淮南盜平二七節 五回嶺二五節 殲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第六節 奇襲安平十五節 我們是勇士第十節 來討債的四八節 大事不好六三節 嫁女做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