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節 獻俘(上)

今天對於汴京人來說,是個大日子。不光是汴京,對於整個大宋來說,都是個大日子。因爲大宋朝立國以來最大的敵人,北面的遼國皇帝被義勇軍抓住,今天就要押送到東京汴梁!

遼國皇帝!

這個名詞給大宋百姓的印象是那麼的神秘,一個高高在上遠在雲端的人物。

百多年來,宋遼之間戰事不斷,雖說自打檀淵之盟後兩國之間並沒有大的戰事,可是北面的這個龐然大物時時刻刻都壓在大宋人民的心頭,上至官家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對北面的世仇心底都有着深深的懼怕!更不用說年年都有小股遼軍入宋境來打草谷,沿邊各州的百姓困苦不堪。

本朝的邊軍向來只能防禦,只知道守城不出,任由遼軍在境內肆虐。現在,終於有一支大宋軍馬殺出了國門,去遼境打草谷去了,還打了一網最大的,將他們的皇帝都打了回來!

義勇軍、宋江!這兩個名字是這幾天宋人唸叨着最多的名字。特別是在一個不好的消息傳出之後,街頭巷尾都是議論紛紛的人們。

義勇軍在抓獲遼主之後,還攻下遼國西京重地懷仁要塞,距離我大宋代州邊境不過一百多裡,咱們朝廷卻不發一兵一卒前去營救,更不想收復漢唐故土,而坐視這些英雄們自生自滅!

整個汴京城一片譁然,這樣不是寒了報國英傑的心麼?

更有幾個讀過詩書的不第士子在研究圖冊之後四處宣稱,這懷仁城是軍機重地,奪下懷仁便截斷了遼國應州朔州與西京的通道,正好趁着這個機會可以收復失地!可憐義勇軍爲國盡忠,妄自流血犧牲,都被朝中的一幫奸臣給害了,把這麼大好的良機白白拋棄!

這個說法一經傳出,東京汴梁城變得洛陽紙貴,所有遼國西京道地理圖冊銷售一空,無數人在看過地圖後都是概然長嘆,繼而大罵不已。也不知道是誰泄露出去的,那日宣德殿中的情形,幾方的論戰都被詳詳細細的傳了出來,甚至宋江的軍報都被原原本本抄錄出來,市井上隨處有售!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前天大早,太學的數百學子高舉着這條白布爲底的巨幅,在皇城宣德門外叩闕求見!

要朝廷除佞臣、發援兵,收復漢唐故土。這個佞臣直指童貫、王黺、侯蒙等人,這幾人中,被人最爲詬病的竟然是侯蒙!被人指爲趨炎附勢,賣友求榮!

雖是經官家親自登樓問話,解釋其中道理,後被太學教諭們前來領了回去,可是這場風波是愈演愈烈。當日下朝之時,宣德門外聚集了數千的百姓。當朝太師蔡京走出朝門,迎面而來的是百姓的歡呼之聲,待到童貫出門,卻變成一片罵聲。還險險的被一枚不知從哪飛出的雞蛋砸中,幸虧他常年領軍,身手還算敏捷躲了過去。這百姓人堆裡飛出的東西,誰也不敢上前去追查,連一旁的禁軍都是假裝沒看到別國臉去,被罵的只有自認倒黴加快腳步倉惶而去。

最慘的是侯蒙,在下朝的途中,官轎被幾個士子堵在了大街之上。一衆人等指着他的鼻子痛罵,正想要調頭而去之時,又被蜂擁而來的百姓團團圍住,足足被困了兩個時辰。要不是開封府聞詢趕到,用上百差人開道,估計是到晚上也未必走得脫。這還不算完,當天夜裡,他家的宅院,時不時從院外會飛進來石塊爛瓦。

等到了第二天大早,一件更加荒唐的事情發生了,幾個力阻發兵北上大臣家的大門上臭不可聞,被人連夜潑了不少垢污。

爲了此事,官家已經罷了朝會,放了幾位重臣的假,讓他們這幾日不必赴朝,特准在家辦公就好。

這事情能鬧到如此沸沸揚揚,實在是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包括蔡太師,也包括遠在遼國的宋江。

其實這事情便是宋江一手策劃,得蔡京首允,由蔡絛親手操辦的。宋江策劃此事,目的甚多,而蔡京首肯此事更是目標明確,就是針對他的死敵童貫等人。

果然一招見血,這幾日看着童貫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蔡太師是心花怒放,另外對宋江又高看了幾分。不過說到這宣傳造勢,從二十一世紀返回千年前的宋江,的確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誦來也會吟,看過無數這類案例耳薰目染的現代人,這麼簡單的事情還不是信手拈來?

得了消息,今天大早天色剛亮,東京汴梁的百姓就已經萬人空巷,齊齊聚集到萬勝門外,沿着直道外西邊去數十里都早是人山人海。從汴梁城內十里踊路街一直到御街轉至宣德門外,大路兩旁都是站滿了黑壓壓的人羣。就連房頂樹上也有不少,等着就是遼主進京的那一刻到來。

萬勝門外,十里長亭之處,朝中也已有人在此等候。爲首的是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黃裳,率領着禮部大小官員準備迎接。耶律延禧現在雖是階下之囚,但也是一國帝王,自是不能輕待。除了禮部諸多官員之外,兵部也有不少人到場,有兵部侍郎爲首,這是來迎接南歸的英雄們的。

其實此次,按常例來說,樞密使童貫也該親來迎接。但是由於前幾日汴京城內發生的事情,徽宗皇帝特意命他在皇城宣德門外準備儀式,不必再出城守候。

禮部尚書黃裳在辰時就已出行,到現在已時已經等候一個多時辰了。雖然時間過去許久,不過他還是不慌不忙。昨天夜裡義勇軍攜帶遼國戰俘就已經到了鄭縣,陛下的宮使和禮部人等已經昨日出發在那邊等候了,他並不擔心會出什麼差錯。要是有什麼岔子,早便有信使回報了,算算時間,也就是這時候該到了。

他正想着,遠處奔馳過來一匹健馬,馬上正是他派出去的禮部信使。

信使一邊疾馳,一面大聲呼喝:“所有人等靠邊迎候,義勇軍攜戰俘即刻就到!”說話間奔到長亭之外,甩鞍下馬施禮道:“尚書大人,義勇軍正在前方五里之處,即刻就到!”

黃裳站起身來,幾步出得長亭,站在大路中間向遠處望去。

遠遠直道的盡頭,一面紅旗招展隨風飄揚,看似一支軍馬往這邊進發。

黃裳擺一擺手,旁邊隨從人等立刻搬出案几,置酒杯酒壺之類陳之於上。

早就等候在旁的殿前司騎軍,見義勇軍已到,紛紛策馬前行,遠遠的迎接上去。與遠處軍馬交匯一處,在前方給義勇軍開道。

四五節 早到的援兵三八節 市井傳言第六節 方略五二節 變故三五節 秀州之戰(二)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四十節 秀州之戰(七)二九節 驚天的財富四二節 笑漸不聞四三節 陰謀四二節 生擒遼主三十節 毀滅六一節 意想不到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十九節 規矩初立一百節 斡離不和金兀朮十八節 蛛絲馬跡四八節 沒到時候三四節 涿鹿山七十節 可憐無定河邊骨五八節 神秘軍隊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五八節 無奈十三節 六月之志十八節 蛛絲馬跡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二四節 營國之商三二節 老了七一節 突圍六五節 封賞的難題四七節 未卜前路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九七節 逆轉二九節 驚天的財富第九節 邊帥之怒二九節 水泊梁山四九節 一觸即發六八節 萬般糾結六四節 性命之危五五節 鄆王府邸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三二節 老了十四節 風波惡(一)四十節 有我無敵十五節 雙姝認主二二節 戰蘇州(一)三九節 輕鬆取勝六二節 杏林堂裡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十九節 人非草木五四節 懷仁城第一節 盟主呂方第四節 爲何不反三八節 先聲奪人三三節 鄆王之約三四節 湟州十二節 男兒何不帶吳鉤八六節 二世爲人四二節 大事件三七節 即見分曉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第四節 爲何不反七二節 南歸十八節 機密大事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四三節 蕭奉先的動機七九節 殺人不留情二一節 蘇州石生二十節 一團和氣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三一 殘酷的攻城四三節 蕭奉先的動機五八節 神秘軍隊三五節 金牌使者四四節 秀州之戰(十一)五三節 死七七節 進城十三節 訪客不斷五九節 智信仁勇不要嚴二九節 計算中的失敗四二節 大事件六三節 淮南盜平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十七節 生存之戰十三節 大戰略三三節 河湟第一美人一零一 勸留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二七節 人神共憤十三節 訪客不斷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十三節 大戰略四十節 比比誰不要命四三節 蕭奉先的動機十八節 廟算
四五節 早到的援兵三八節 市井傳言第六節 方略五二節 變故三五節 秀州之戰(二)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四十節 秀州之戰(七)二九節 驚天的財富四二節 笑漸不聞四三節 陰謀四二節 生擒遼主三十節 毀滅六一節 意想不到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十九節 規矩初立一百節 斡離不和金兀朮十八節 蛛絲馬跡四八節 沒到時候三四節 涿鹿山七十節 可憐無定河邊骨五八節 神秘軍隊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五八節 無奈十三節 六月之志十八節 蛛絲馬跡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二四節 營國之商三二節 老了七一節 突圍六五節 封賞的難題四七節 未卜前路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九七節 逆轉二九節 驚天的財富第九節 邊帥之怒二九節 水泊梁山四九節 一觸即發六八節 萬般糾結六四節 性命之危五五節 鄆王府邸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三二節 老了十四節 風波惡(一)四十節 有我無敵十五節 雙姝認主二二節 戰蘇州(一)三九節 輕鬆取勝六二節 杏林堂裡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十九節 人非草木五四節 懷仁城第一節 盟主呂方第四節 爲何不反三八節 先聲奪人三三節 鄆王之約三四節 湟州十二節 男兒何不帶吳鉤八六節 二世爲人四二節 大事件三七節 即見分曉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第四節 爲何不反七二節 南歸十八節 機密大事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四三節 蕭奉先的動機七九節 殺人不留情二一節 蘇州石生二十節 一團和氣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三一 殘酷的攻城四三節 蕭奉先的動機五八節 神秘軍隊三五節 金牌使者四四節 秀州之戰(十一)五三節 死七七節 進城十三節 訪客不斷五九節 智信仁勇不要嚴二九節 計算中的失敗四二節 大事件六三節 淮南盜平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十七節 生存之戰十三節 大戰略三三節 河湟第一美人一零一 勸留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二七節 人神共憤十三節 訪客不斷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十三節 大戰略四十節 比比誰不要命四三節 蕭奉先的動機十八節 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