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節 秀州之戰(十二)

方臘今夜睡的並不算好,他和衆臣議事一直到深夜。衆多大臣之中起了分歧,呂將和楊八桶匠爲首一派的意見,三十萬大軍不能爲此秀州小城久留。應該只留小部人馬在此攻城,其餘大部直接北上取金陵城。

他們的擔憂是,一定要搶在朝廷大軍趕到江南之前,扼住長江之口,等攻下金陵之後,再分遣人馬平定南部各州,要是此計可行,則東南之事定矣!

另一派宗榮和方七佛卻是堅決要先破秀州城,再沿運河北上沿途攻取蘇州、常州,最後再下金陵。他們的理由,是擔憂宋江的義勇軍。義勇軍戰力非凡,要是自家只留十餘萬人馬,只怕拿不下秀州,要是其餘兵馬在金陵城下受阻不能破城,秀州之役再敗,大軍的退路都要被義勇軍斷絕。

方臘左右爲難,兩派說的都有些道理。三十四萬大軍圍困秀州小城,的確有些得不償失。秀州城方圓也不過七八里,幾十萬人光紮營最遠處都已經離開城牆近三十里處。另外大軍的輜重也成了問題,由於宋江提前做好了堅壁清野,方臘軍補充糧草最常用最直接的手段無處可用。要是在此處再多停留幾日,軍中將有斷糧的危機。

方臘軍自起事以來,軍中的將領都是平民出身,大多不懂得兵書戰略。他們作戰憑藉的除了人多,還有就是那股不怕死的精神,至於練兵之道幾近全無。甚至每次兵馬出征所帶後勤之兵都少得可憐,一般大軍行進糧餉都是依靠劫掠維持。使用劫掠的手段,一來就近補充軍需,不必分兵押運糧草;二來被劫掠過的百姓可以直接裹挾進軍中,也可壯大自己聲勢!別的不說,現在圍住秀州城的三十四萬人中,就有不少的健婦和孩童。都是一路進發杭州時編入軍中的,每次攻城首戰,這些人都是要第一批上前,以做炮灰之用。

衆多人等脣槍舌劍,各說各的道理,到後來爭執越來越大,方臘一時很難決斷下來,不能不折中處理,先看看明日攻打秀州城的情況,再決定自己大軍該如何行事。帶着一絲焦慮和擔心,方臘在牀榻上輾轉近一個時辰方纔睡着。

義勇軍就像一根魚刺,紮在他的咽喉,雖然人數不多對他威脅卻是巨大,實在是如鯁在喉!

就算夜色漸深,他依舊睡得很不踏實,昏昏沉沉的還在想着此事,明日是否能夠一戰下秀州,他心裡根本沒有底。本來一帆風順的起義,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麾下兵馬從十月初的數百,兩個多月就變成百萬之衆。這一切讓他猶如做夢一般,經常想起還感覺有些不真實的感覺。除了蒼天神佛保佑之外,他已經沒有其他的想法。

原本他起義的本意是活不下去了,不如起來放手一搏,至於其他的他並未想那麼多。到後來形勢好了起來,這纔打出誅除朱勔的旗號。在攻下杭州府時,他的心態再次發生轉變,已經起了割據江南的心思。

可是自從義勇軍南下一切都變了,先是受到消息蘇州摩尼教石生被殺,十萬人被殲滅。繼而秀州陸行兒的五萬大軍再敗,只有兩萬殘部逃到杭州。前幾日自己心腹大將,自家堂弟方百花又在宋江手下命喪黃泉,兩萬精兵全軍覆沒。另一員大將方七佛的七萬大軍也被幾千人馬逼得不敢上前,自己的十五萬兵馬也被幾千人嚇得原地駐留,遲遲不敢前行一步。

想到這些事情,方臘心中說不出的憤懣和惱恨之意,難道說義勇軍是我的剋星?他心中電轉而過一絲恐懼,這支人數不過幾千的軍隊,已經在十數天之內,擊敗他這邊衆多將領,折損二三十萬的兵力,再這樣下去,自己能有多少人可以敗這麼敗下去?

不知道怎麼,方臘心中一直有些隱隱的不安!東南朝廷的官軍俱是不堪一擊之輩,怎的義勇軍卻如此厲害,是不是北面的官軍比南面的厲害得多?這還只是幾千人南下,要將來十萬百萬大軍南下了,真的擋得住麼?

帶着一些疑慮,方臘緩緩的進入夢鄉,可就算是熟睡之後,他的眉頭依然是深蹙。就像老天爺喜歡和他作對一樣,在他好不容易睡着之後不久,就有來人急衝衝趕到他的帳外,惶急的叫喊親衛去將他從美夢中驚醒。

“聖公,我軍東營和南營出事了!兩面燃起大火喧囂震天,似乎是被人偷襲!”

匆忙來到稟報此事的是謀士呂將,跟隨軍中大臣其餘人等已經在行軍大帳等他了。方臘一下被此話從迷迷糊糊之狀中驚醒,草草披上衣袍就往大帳趕去。

方臘方一踏進大帳,衆臣已經在其中議論紛紛,見他來到大家急忙起身見禮。

“衆卿免禮,快些說說是怎麼回事?”方臘哪裡還顧得上什麼禮節,一屁股坐下便着急問道。

“聖公,具體情況如何還不知曉,不過哨探已經前去打探,想必很快便有消息傳回了。”楊八桶匠急忙見禮說道。

楊八桶匠尚未說完,就有一人搶步上前奏道:“聖公,咱們不能等哨探回來了,應該先點起兵馬前去增援,要是去晚了,那兩邊潰敗下來像前幾日那樣衝撞我營,該當如何是好?”說話的此人正是軍師汪公老佛。

“聖公,北營鄭魔王將軍那處,也該派人前去通知一聲!”宗榮也是不甘示弱般站起來大聲言道。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商量一會,就做出決定。現在不能就這麼等待哨探回報詳情了,應該立刻派人前往北營,令鄭魔王點起兵馬去救東營,而自己大營馬上出兵前去南營。決定一下,軍中信使馬上持着方臘的帥令出大帳,向北營奔去。

方臘則傳下帥令,命自己所在西營的將士,立刻去寨前集結起來,準備阻住亂取的去路,像上次那樣先挽住頹勢,再反擊敵軍。

軍令猶如流水般傳達下去,營地裡面立刻喧囂起來,無數的兵士一邊整備的衣裳,手中提着兵器涌到大寨之前集合列陣。方臘自己也帶着衆多臣子,一起登上寨中的帥臺,眺望着東面那亂糟糟的望不到盡頭星點火光。

那些密密麻麻的火光向着他的大營快速移動,眼見就要和他西營陣列兵士們撞到一起了。

第十節 有客到訪第五節 分派任務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三一節 勝之不武四九節 局勢四九節 儈子手十四節 折家名將第四節 驚嚇驚喜二八節 絕戶之計五二節 定局二九節 戰是不戰三九節 騎兵衝陣的氣勢四六節 轉機九九節 義勇軍解散五四節 懷仁城六十節 怨軍二五節 黃雀在後第四節 爲何不反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四七節 劍指淮南十八節 蛛絲馬跡第二節 計劃天成十三節 訪客不斷四七節 未卜前路二六節 神仙打架三六節 大宋義勇先鋒軍二九節 戰是不戰五五節 鄆王府邸二三節 可憐的李綱二八節 男兒心如鐵八二節 縱敵五十節 候蒙之約四四節 餘音嫋嫋八六節 二世爲人第一節 陽謀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三八節 神臂弓威武第八節 天大麻煩四八節 大事不好三七節 即見分曉二一節 濟州義勇二六節 神仙打架二三節 漫長等待三七節 即見分曉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三一 殘酷的攻城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二六節 漫天要價三七節 計劃外的變化第五節 女人多麻煩四六節 轉機六十節 束手無策二三節 童貫之怒第十節 聰明的王大人六一節 意想不到十七節 生存之戰第八節 天大麻煩二一節 北上十八節 廟算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第十節 討伐不臣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二三節 漫長等待三九節 輕鬆取勝三五節 情是何物六八節 萬般糾結二五節 新任府尹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二八節 男兒心如鐵五八節 韓世忠二四節 戰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二二節 一拍即合二十節 反省自己第九節 書房定策六八節 萬般糾結四五節 早到的援兵三九節 輕鬆取勝四一節 宋三郎的消息十六節 雨過天晴第五節 分派任務四八節 大事不好十八節 紕漏第九節 羣匪聚會第二節 不做英雄十七節 生存之戰十一節 太公之歿六九節 生性涼薄十九節 人非草木六八節 婚事四七節 殺將令十九節 大敗而逃第一節 陽謀三二節 整裝出發十一節 情非得已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四六節 染血標旗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
第十節 有客到訪第五節 分派任務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三一節 勝之不武四九節 局勢四九節 儈子手十四節 折家名將第四節 驚嚇驚喜二八節 絕戶之計五二節 定局二九節 戰是不戰三九節 騎兵衝陣的氣勢四六節 轉機九九節 義勇軍解散五四節 懷仁城六十節 怨軍二五節 黃雀在後第四節 爲何不反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四七節 劍指淮南十八節 蛛絲馬跡第二節 計劃天成十三節 訪客不斷四七節 未卜前路二六節 神仙打架三六節 大宋義勇先鋒軍二九節 戰是不戰五五節 鄆王府邸二三節 可憐的李綱二八節 男兒心如鐵八二節 縱敵五十節 候蒙之約四四節 餘音嫋嫋八六節 二世爲人第一節 陽謀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三八節 神臂弓威武第八節 天大麻煩四八節 大事不好三七節 即見分曉二一節 濟州義勇二六節 神仙打架二三節 漫長等待三七節 即見分曉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三一 殘酷的攻城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二六節 漫天要價三七節 計劃外的變化第五節 女人多麻煩四六節 轉機六十節 束手無策二三節 童貫之怒第十節 聰明的王大人六一節 意想不到十七節 生存之戰第八節 天大麻煩二一節 北上十八節 廟算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第十節 討伐不臣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二三節 漫長等待三九節 輕鬆取勝三五節 情是何物六八節 萬般糾結二五節 新任府尹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二八節 男兒心如鐵五八節 韓世忠二四節 戰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二二節 一拍即合二十節 反省自己第九節 書房定策六八節 萬般糾結四五節 早到的援兵三九節 輕鬆取勝四一節 宋三郎的消息十六節 雨過天晴第五節 分派任務四八節 大事不好十八節 紕漏第九節 羣匪聚會第二節 不做英雄十七節 生存之戰十一節 太公之歿六九節 生性涼薄十九節 人非草木六八節 婚事四七節 殺將令十九節 大敗而逃第一節 陽謀三二節 整裝出發十一節 情非得已第八節 雄鷹和麻雀四六節 染血標旗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