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分家

便聽六叔公道:“國英啊,當初承鈞病糊塗了,纔會在那種情況下把家業交給他三弟,當時你就不該心軟,放任承鈞私心行事。”

蔡巧珠一聽這話涉及丈夫,當下冷冷插口道:“六叔公,我們承鈞病是病着,卻怎麼糊塗了?又怎麼私心行事了?這種罪名可別亂扣。”

六叔公本來想吼她一句“婦道人家怎麼亂插嘴”,但想想日間薄四友的待遇,就忍了下來,說:“他們三兄弟,明顯承構年紀大些,爲人沉穩些,行裡行外的事情

也更熟悉些,可承鈞這個做大哥的卻不考慮這些,只因爲不是一母同胞,就硬是把家業交給了吊兒郎當、不務正業的三弟,這不是私心行事是什麼?”

蔡巧珠一股氣涌上來,正要說話,吳國英已經道:“六叔的意思,是應該將宜和行交託給承構?”

“沒錯!”六叔公道:“他們兄弟生母不同,所以親疏有別,但是國英啊,對你來說,那卻都是你的骨肉,都是一樣的。我們是生意人,不像讀書人那般講究什麼嫡庶,只要是自己的骨血,又有出息,那就行了。”

吳國英點了點頭,說:“六叔是覺得,我家老二更有出息?”

六叔公看吳國英點頭,便認爲是他也認同自己的看法,說道:“承構肯定是不如承鈞的,但至少比昊官好得多。”

吳國英又問其餘族人:“你們都是這樣想的?”

衆族人都點頭,只有十五叔公在旁邊冷笑。

吳國英轉頭問吳承構:“你怎麼說?”

吳承構訥訥道:“這是叔公、叔伯們擡舉我了。”

卻沒有推讓,這句話反而像在謙虛。

吳國英呵呵兩聲,道:“那好,如果現在我做主,把家業交給你,你打算這麼做?”

吳承構“呃”了一聲,嘴角一抽,說:“現在都到這個時候了,我哪裡還有辦法!”他可不想在這關鍵時節,代吳承鑑進粵海關監督府去送死。

蔡巧珠眼看這個二叔只想拿好處,卻不願意扛擔子,心中更是鄙夷。只是這時吳國英既把話接了過去,她也不好再插口了。

“宜和行搞到現在這個樣子,的確是難以迴天了。”六叔公嘆出一口氣:“別說承構了,就算承鈞現在忽然間病好了,他也挽不回這個局面。”

吳國英道:“那六叔的意思是?”

六叔公道:“如果昊官今晚進粵海關去,做一次像樣的一家之主,抗得起這個責任,那宜和行也不是沒有救。”

吳國英道:“這話,恕我耳拙,沒聽懂。”

“你一定要讓我將話說的這麼明白麼?也罷,這壞人就由我來做吧。”六叔公道:“國英啊,宜和行可以倒,但在西關的福建吳氏不能倒,昊官一個人可以出事,但滿西關的吳氏宗親,不能跟着陪葬啊。”

十五叔公冷冷道:“你這意思,是打算讓昊官進監督府,把債務全扛起來,然後讓吳氏全身而退麼?”

“全身而退,只怕是不可能的。”六叔公道:“但如果今天晚上,在昊官進監督府之前,把家業分割清楚,保下一部分產業給大房、二房,那不但國英你的子孫可以東山再起,我們滿西關的吳氏宗親,將來也都還有指望。”

說到這裡,纔算是圖窮匕見了,蔡巧珠總算全聽明白了,道:“六叔公,你這是要讓我們家分家麼?”

“唉,勸人分家是惡事,我也知道,這個壞人不好做。”六叔公嘆出一聲,“可是現在不是尋常時節啊,到了這個田地,還有比這更好的辦法麼?分出去一個人,就保住了一個人,分出去一份家產,就保住了一份家產。國英你說是嗎?我這爲的還是你的子孫啊。”

六叔公說着,老眼就有些見溼,也不知道是眼淚還是眼油,另外桌子上,一起來的吳氏宗親紛紛附和:“六叔說得對!”“六叔說得在理!”

吳國英沉默着,良久不說話,但蔡巧珠卻感到他呼吸似乎有些不穩,就在她擔心公公要生氣發作時,吳國英卻心平氣和地說:“老二,你怎麼說?你也想分家嗎?”

吳承構忙道:“沒有,我從沒動過這個心思。”

吳國英道:“那麼你是反對了?”

吳承構慌忙道:“這…六叔公說的,也有道理。兒子本不想分家,但現在我們吳家,能保住一個人是一個人,能保住一份錢是一份錢。如果把我們摘出去,我也就算了,主要是光兒那邊也能保住啊。”說着他轉頭問蔡巧珠:“大嫂,你說對嗎?”

他想着分家這事如果能成,不但自己能得利,大房那邊也能保全,大嫂一定會幫着自己說話。

不料蔡巧珠卻斷然道:“承鈞雖然病了,但他和昊官骨肉相連。我知道他的性子——從來只有他這個做哥哥的代弟弟的扛災擋難,斷沒有躲在後面讓弟弟的去送死的道理。”

這句話說出來,吳承構的臉就熱辣辣的,幾乎要掛不住了:“大嫂,你這說的算什麼話!”

“我說的是什麼話,你心裡很清楚!”蔡巧珠道:“總而言之,昊官今晚進監督府,如果平平安安最好,若有個萬一,承鈞病着走不了,我也是不會走的。有什麼災劫,我們兄弟叔嫂一起扛。”

吳國英道:“那大房是不打算分了,老二,那就你分出去吧。” шшш ¸ttκǎ n ¸C O

兄弟三人,只分出去一個,吳承構覺得這會子應了,傳出去實在不好聽,但爲了臉面而說一句不分,回頭出事就是死路一條,囁嚅着竟開不了這個口。

吳國英看着他的眼睛越來越冷,摸着胸口,說:“那你打算怎麼分?”

吳承構道:“我…我…阿爹,我真不是爲了分家產,只是覺得六叔公的話有道理。”

“別廢話了!”吳國英幾乎要壓不住自己的火氣了:“說吧,你打算怎麼分?要錢?要地?要宜和行?還是要福建的茶山?”

吳承構道:“咱們家的錢…都被封了,地都在縣衙有備案,宜和行…既然是大哥的安排,還是給老三吧。”

他不要的這些,眼看都是拿不到手的,至於要的…有些話,他實在不好說。

這時候六叔公道:“國英啊,我聽說,這些年承鈞除了十三行的買賣之外,還有一些生意產業佈置在了暗處,和十三行大買賣雖然沒法比,但勝在放在暗處,不如就把這些分給承構吧。”

吳國英冷冷道:“哪些產業?”

吳承構還有些厚不起臉,他老婆暗中扭了他一把,吳承構才從懷裡摸出一張紙來。

所謂“狡兔三窟”,吳家這麼大的產業,又清楚當十三行保商的巨大風險,豈能不留一兩條後路?所以一直以來都暗中佈置有一些產業,寄存了一些散錢,以備不時之需,這並不是從吳承鈞這裡纔開始。吳承鈞接管家業之後,新添置的暗產也沒瞞着父親,所以吳國英都很清楚。

這時他顫抖着手——也不知道是因爲怒還是因爲悲——接過看了一眼,就交給吳承鑑道:“你看看。”

吳承鑑微笑道:“大嫂先看。”

蔡巧珠接過看了一眼,上面寫的這些她也都知道,便說:“難爲二弟了。”仍然將單子交給吳承鑑,道:“昊官你是當家,你說了算。”

吳承鑑這才掃了一眼,對吳承構說:“二哥,這單子有一半是戴二掌櫃擬的吧?”

吳承構眼皮跳了跳,沒搭腔。

幸好吳承鑑也沒深究,只是說:“行,只要阿爹、大嫂沒意見,這些就都歸二哥了。往後我們兄弟仨就分開過,我和大哥這邊一起過,二哥你那邊自己過。不過有兩件事情我要說清楚。第一,這張紙上的東西,戴二掌櫃能知道,那些盯着我們的人興許也能知道,所以如果宜和行出事,這張紙上的產業能保住多少,那就要看造化了,二哥你得想明白了。”

吳承構道:“這個不用你說,我也明白。”

吳承鑑又道:“其二,茶山是吳家的,但也是宜和行的,又是放在明面的東西,二哥你想要,只怕吉山老爺那邊也不會答應,你拿不走的。”

“行行行!”吳承構雖然讓六叔公提了一嘴,旦也知道茶山事關重大,多半是拿不到的,所以就認了,相比於牽入逼捐破產事件而家破人亡,能保有那一部分暗產,已經足夠讓自己做個富翁了。

六叔公這時卻急了,道:“那不行,那樣咱們福建吳氏宗親還怎麼東山再起?”

吳承鑑笑道:“六叔公打算怎麼樣?”

六叔公道:“茶山歸宜和行的那份子股,多半官府會干涉,但茶山的經營線路,卻大可以交給承構,只要承構拿住這條路線好好幹,三五七年後,就能再撐起一個新的商行。那樣吳家就能東山再起了。”

他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連蔡巧珠都有些佩服了。要知道福建那些茶山西關吳家雖然佔了大頭,但茶山的種植經營卻全都是福建老吳家在做,外人就算侵佔了茶山的股份,但要想如同吳承鈞一般把這條茶道經營起來,福建老家那邊的族親未必就能答應,那樣吳承構就有很大的機會將茶山所產茶葉的經營權拿到手。

吳承鑑笑道:“行,只要福建老家那邊的族親答應了,這條茶道的經營,就都歸二哥你了。但如果他們不答應,那我們也沒辦法。”

“那當然,那當然。”六叔公心中卻想,怎麼可能不答應呢。福建人做生意最看重人情與熟人,廣州這邊若驟生大變,福建那邊也得惶惶,到時候吳承構出面承攬,福建的族親們自然不會放着姓吳的自家人不要,卻把茶山茶道的經營拱手讓給外姓人。

吳承鑑又道:“既然二哥都已經規劃好了,那麼諸位叔公、叔伯與宜和行掛鉤的生意,不如也一股腦都轉到二哥那邊去吧。”

六叔公等唯恐被這次事件牽連,正是求之不得,都是應好。唯有十五叔公道:“那份子錢,我就當不要了,我在西關和廣州城內還各有一個鋪面,日子雖然難過了些,但還活得下去,不用靠算計自家人來吮血吃肉。”

吳承構被譏諷得臉皮僵硬,幾乎就要吵架,難爲他最後還是忍住了。

吳承鑑道:“只是這產業過戶的文書、證明,一時半會弄不好,要不等我從監督府回來再…”

他還沒說完,吳承構就急忙摸出一堆東西來,說:“不能等,不能等!”

萬一等來的是監督府的查封令,那可怎麼辦!

衆人定眼細看,只見吳承構摸出來的不是轉讓文書,就是白契稿子。

吳承鑑笑道:“二哥做事果然周全,連這些都準備好了。”

既有準備妥帖的文書,又有宗族見證,當下花了不到一盞茶功夫,吳國英和吳承鑑父子就簽押畫定,吳承構拿到了這一沓文書,心頭大定。今天的這個結果,可比他預料的要順利得多。

“事情完結了。”吳承鑑笑了笑,對六叔公等道:“我還要梳洗梳洗,回頭好押銀子去監督府,各位叔公叔伯,好走不送。”竟是下了逐客令,

六叔公等已經達到了目的,紛紛告辭,十五叔公落在最後,道:“昊官…”

“十五叔你不用說了,我知道你跟他們不一樣。”吳承鑑笑道:“但也請十五叔公放心,我們福佬有句老話:天地補忠厚。十五叔公爲人忠厚,將來必有後福。”

所有人走了之後,吳承構還在擺弄他那一堆的文書,眼睛竟離不開了。吳國英也站了起來,楊姨娘要扶時,不提防被吳國英狠狠打了一個耳光,把她母子二人都打懵了。

卻見吳國英一手扶着吳二兩,另一隻手指着楊姨娘:“你給我生的好兒子!”

楊姨娘跌倒在地上,叫道:“老爺…”

“別叫我老爺!”吳國英道:“既然都已經分家了,以後你也不用在我跟前吧,跟着你的好兒子,過你的日子去吧!”

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一百一十六章日天居會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里押解第一百三十章換女出嫁第五章驚變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一百零六章投靠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四十六章跪求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第九十二章家風門風第八十七章葉家的危機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七十五章謝家倉庫第二十三章借錢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零四章驚聞內禪第四十九章護孤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一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生意第十三章作保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六十四章賣船第四十四章連夜求人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一百三十三章佳人嘉客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三十五章晉商伸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倉第四章封簾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威海貨第一百九十五章 紅白同作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五十章奸細第八十五章來自大英帝國的意志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第十四章永定河的水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紅白同作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回孃家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話別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一百四十八章 劉三爺失蹤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兵第七十四章最後的晚餐第六章重病第七十五章謝家倉庫第七十四章最後的晚餐第一百一十三章妯娌之勢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六十七章提前結款第二百三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四十六章報喜第七十八章攻陷倉庫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爆發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二百零一章 和解第六十三章圍飯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一百一十六章日天居會議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六十九章拜壽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五十九章換玦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呼塔布求救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命最不值錢第一百七十四章 奪船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蔡士羣的建議
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一百一十六章日天居會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里押解第一百三十章換女出嫁第五章驚變第二百零七章 兩全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一百零六章投靠第一百七十一章 交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剃頭換衣第四十六章跪求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第九十二章家風門風第八十七章葉家的危機第一百零二章協議婚姻第七十五章謝家倉庫第二十三章借錢第八十八章庶女的反抗第一百零四章驚聞內禪第四十九章護孤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第一百七十七章 攤牌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生意第十三章作保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六十四章賣船第四十四章連夜求人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一百三十三章佳人嘉客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三十五章晉商伸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倉第四章封簾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威海貨第一百九十五章 紅白同作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二百五十三章 雍和宮第五十章奸細第八十五章來自大英帝國的意志第二百一十一章 加官第十四章永定河的水第一百二十八章鴉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紅白同作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回孃家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話別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一百四十八章 劉三爺失蹤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印度公司的股權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二百零二章 道歉第九十三章酬功宴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一百五十一章 擠兌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二十一章再開保商會議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兵第七十四章最後的晚餐第六章重病第七十五章謝家倉庫第七十四章最後的晚餐第一百一十三章妯娌之勢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一百九十三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六十七章提前結款第二百三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四十六章報喜第七十八章攻陷倉庫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爆發第三十一章攤派第二百零一章 和解第六十三章圍飯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一百一十六章日天居會議第一百零七章好久不見第六十九章拜壽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五十九章換玦第二十五章首富們的初登場第一百八十九章 呼塔布求救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命最不值錢第一百七十四章 奪船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四十九章 籌錢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蔡士羣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