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惠州陸路

除了嘎溜外,議事廳中還有兩人,一個是坐在角落裡書案後面的書記員,另外一個是個中年書生,相貌清癯,蔡士文道:“潘商主染恙,無法到會,所以委託了柳大掌櫃來,代理同和行的參議。”

那位柳大掌櫃吳承鑑也認得,知道他爲人雖然低調,但在同和行地位甚高,就是整個西關各大家族也都要賣他幾分面子。

柳大掌櫃微微屈了屈身,他並未在椅子上坐下,只站在椅子後面,以示與各大商主身份有別。

這屋子裡頭的人走出去個個富甲一方,這時笑過之後,卻沒人願意多說一句話。

————————

西關吳家大宅。

吳二兩趕來回報:“老顧回來了。”

吳國英一聽忙說:“快讓進來,快讓進來!”

吳二兩和老顧,乃是吳國英創業時的左膀右臂,吳二兩內外兼顧,而老顧偏向外務。他兩人比吳國英年輕了約莫十歲,到吳承鈞接管宜和行後,吳二兩仍然鞍前馬後地爲吳家奔波,而老顧在幹了幾年將吳承鈞扶上馬後,終於也在兩年前逐漸隱退了。

不過他人雖然退了,畢竟只有兩年,功夫和老關係還沒全冷下去,這次惠州出了事情,吳國英便又將他請了出來——惠州那條線,當初老顧也是經手人之一。而老顧聽說此事後也更無二話,接了差使就走,直到今天才回。

一個五十歲出頭的老者跨進門來,放下了手中斗笠,露出一張皺紋斑駁的臉,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還大不少,似乎是個操勞過度的糟老頭,但他手長腳長、肌肉壯健,則比壯年也絲毫不遜色。

吳國英扶着椅子站起來迎他,老顧道:“大哥,跟我客氣什麼,快坐下快坐下。”

楊姨娘按老規矩,給老顧上了兩大碗茶水就退下了。老顧一口氣先喝了一碗,嘖道:“還是廣州的水好啊,沒有那股鹹味。”

吳國英道:“惠州的水就有鹹味了?”

老顧道:“碣石衛離海那麼近,就算原本不鹹,被帶鹽的海風吹久了,也得變味了。”

這句話話裡有話,吳國英眼皮向下垂了垂,兩人是老哥弟,也就不用再兜圈子了,直接問:“段龍江真的出了問題?”

段龍江就是碣石總兵。過去幾年宜和行能安穩發達,他是關鍵之一;這一次惠州茶葉出事,他也是關鍵之一。

吳家在福建的茶葉,從福建下海,用沙船走近海海運,按照吳國英父子與福建宗親的協議,茶葉若在福建境內出事,福建那邊要承擔所有損失,但過了東山島進入廣東海域,那就是宜和行的責任了。

茶葉進入粵海以後,主要得經過兩府兩衛的海域——潮州府的南澳和惠州府的碣石。在惠州登岸後,轉陸路運往廣州。這管轄兩府海域的總兵,吳家都下了大本錢,而其中潮州府南澳總兵又是段龍江牽的線,兩府沿海海盜勢力也是宜和行出錢、段龍江出面擺平,登陸後在惠州府境內的陸路,也有一半是由段龍江直接負責。

這一條運茶路線,避免了從福建全程走陸路的顛簸,也避開了閩南粵東遍地的毛賊,路線形成以來,幾年間從沒出過差錯,不料偏偏今年就出了事:茶船從惠州登岸,段龍江那邊保了一程後,交給了吳承鈞派去接應的人馬,隊伍走出沒多遠,就在博羅縣遇到了山賊,偌大一批茶葉,全給劫了。

“劫匪動手的地方,剛好就在湖鎮、羅水兩哨之間,那是官兵力量最薄弱的地方。”老顧說道:“當時護送茶葉的,老大是杜鐵壽,老二是胡普林。杜鐵壽是老手了,經過那裡時都是小心又小心,每一次都會臨時變換啓程時間。但這一回,還是落入了劫匪的全套。”

吳國英就明白了,如果是狹路相逢,還有抵抗的餘地,但落入圈套,那便是任人宰割——怪不得這次的茶葉丟得徹底。這條運茶的路線,不但吳承鈞親自走過全程,吳國英也走過廣東境內的陸路,一聽就知道劫匪埋伏的地方在哪裡。

“他們是在圈窪中了埋伏?”

“是,對方有兩倍人手,又佔了地形,甚至還有十幾條火槍,所以老杜他們就不敢動。”

吳國英更驚訝了,火槍是大清嚴禁之物,杜鐵壽做的是正當買賣,自然是不敢私藏的,而對手竟然有火槍,要麼就是不憚造反的大賊,要麼就是有官兵暗中撐腰——甚至就是官兵冒充。

“老杜見了這個形勢,就知道抗拒了定沒有好下場,當場就決定投降,他想着,小賊可能胡鬧,大賊都有規矩,大家都是爲利而來,回頭也就是找到山頭拜,破上一大筆錢罷了,如果當場鬧翻,不但沒有勝算,而且茶葉萬一落了水,反而人財兩失。”

吳國英點頭:“老杜的做法沒問題,換了是我,也是這麼辦。不過圈窪那個地方,雖然正當兩哨交界,但離博羅還是很近啊,我記得當年每隔兩個時辰就會有湖鎮哨的水兵兵船巡到,難道這規矩改了?”

“規矩沒改,我問得清楚,如今仍然是兩個時辰一巡,夜間可能偷懶,白天卻仍如此。”

“如今是太平盛世,廣東的毛賊可不敢跟官兵正面對着幹。敢跟官兵對着幹的那是反賊,惠州府近在省城咫尺,若出現這樣的反賊早就鬧通天了,不可能無聲無息。”吳國英道:“圈窪這個地方,有兵船定期巡檢,那麼多的賊人不可能長期蹲點,可對方居然還能在那裡設下埋伏,除非…除非對方不但知道我們的路線,還算好了老杜到達的時間。”

老顧點頭了,低聲說:“老哥,這一劫如果過得去,宜和行可得清理清理了,甚至這西關大宅也是。這裡頭一定有內應。”

“先說惠州那邊吧。”吳國英長長嘆了一口氣,能夠知曉這條運茶路線細節的,不是宜和行的高層,就是西關大宅裡的親信,他卻實在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懷疑這個家族的股肱與親人:“段龍江是怎麼說?”

“他推了個一乾二淨!”老顧一臉的惱火:“運茶的路線,多半是廣州這邊泄露,但就算是我們,也不可能知道杜鐵壽接了茶葉之後什麼時候走,若差個一日半日功夫,這個圈套就不成了,而要算計好動手的時間,老杜的手下可能有問題,但段龍江他也脫不了干係!”

“三十年的交情了啊!”吳國英朝天吁嘆,其實段龍江的態度就已經可以看出問題,若真的還是老朋友,真的還站在同一條戰線,這事就不會推卸,他只會比吳國英更着急,因爲找不回茶葉,就意味着彼此合作要崩壞,段龍江將失去一筆很大的年度財源:“他能坐到今時今日的位置,這上面花了我們宜和行多少錢…他自己算不清楚麼!”

“人往高處走啊。他多半是找到另外的大財主了。”老顧道:“我在惠州還打聽到,他可能要高升了,至少再上一個臺階。”

“唉,也是我不好!”吳國英道:“早在兩年前,昊官就跟我提過,讓我設法打通香港仔、新安這條線,把茶葉直接運到白鵝潭來。承鈞其實也有這個意思,都是我拉不下和段龍江的交情,覺得舊路既然走順了就沒必要改變,這事才耽擱下了。唉,都是我的錯啊!”

宜和行之所以讓茶船抵達惠州之後轉陸路,而不是直走珠江口,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廣東海域的海盜以大星澳(在今天大亞灣灣口)爲界,以東是潮州海盜的天下,以西則是香江海盜的地盤,在沒有炮艦護航的情況下,宜和行的沙船要繞過香港仔、從珠江口直入廣州,這條路線想要走得平安無事,必須擺平的不只是一兩個總兵,而是包括香江海盜羣在內的整個珠江口海域錯綜複雜的勢力與關係。

在這條茶道籌建之初,要打通整條海路,吳家是力有不及,所以纔會選擇這樣半海半陸的路線,但近兩年宜和行蒸蒸日上,其實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但要新闢路線,總要付出新的代價——這代價既包括給大星澳以西黑白兩道的買路錢,也包括得安撫段龍江因之產生的不滿,而新道路的打通,除了讓茶船走得更加順利,卻未必能帶來更大的利益,所以吳國英當時在經過通盤計算之後,便在父子三人的小規模茶談中,反對吳承鑑的這個提議,覺得老路既然還順利就無須改變了。吳承鈞雖然更傾向於吳承鑑的想法,卻也覺得可以再過幾年、等宜和行的實力更加夯實了再說。

不料才過了兩年,惠州這條路就出事了。

老顧聽了吳國英的話,倒是呆了呆:“昊官還有這等見識啊?”

“他的眼睛,其實看得比誰都遠,”一提起小兒子,吳國英就恨鐵不成鋼:“就是可恨,這臭小子不學好!不肯做事。”

“閒話慢提。”老顧道:“老哥,這次的事情,你可得小心了!內能收買家中奸細,外能勾結段龍江,再要悄沒聲息地調動能壓制杜鐵壽的人手,對方的手段,可不是等閒啊。而這等人物,要麼不動手,既然動手了,就不會只是讓宜和行折了一筆茶貨賠款——打蛇不死要遭害!這個道理,對方不會不懂。”

吳國英道:“你是說,對方的目的不只是這批茶葉,他還要我吳家死盡死絕麼?”

第一百七十四章 奪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蔡家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九十章 萬寶行倒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一百九十六章 舊緣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一百一十七章潘有節請客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珪回京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生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件件來,不急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墮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七十六章提款第一百三十四章再換新娘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八十一章火脅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三十一章絕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十一章初佈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家都是鴻毛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三十七章後路第二百零一章 和解第一百二十九章闖園第二十九章這個貴人是誰?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話別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豬肉第四十四章連夜求人第五十九章換玦第二百零九章 英國東侵第二百零六章 小病攻心第六十二章承攬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二百零六章 小病攻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五十六章葉家之姝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八十七章葉家的危機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一百零六章投靠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清首富第三十九章拒絕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二百四十三章 罰銀議罪第八十一章火脅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一百九十章 萬寶行倒了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六章重病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一百二十七章米爾頓來訪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七十章逼債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一百二十三章紅貨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三十六章攔路第二十章佛山陳第一章紈絝第九十八章光兒回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三十三章一路哭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吳國英的野望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六章重病第二十四章吳二少的密謀第一百零四章驚聞內禪
第一百七十四章 奪船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蔡家第二百四十八章 重酬重酬重重酬第二百一十九章 家變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九十章 萬寶行倒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斷第一百九十六章 舊緣第二十一章借勢第五十八章有魚第一百一十七章潘有節請客第一百四十二章三禮第二百一十四章 英軍抵澳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珪回京第一百二十章 和好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七十三章來時霸道威風,去時春水無痕第一百五十六章 孰重孰輕第六十六章依仗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守財犬與守權犬第二百四十五章 小生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件件來,不急第二百四十一章 折墮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七十六章提款第一百三十四章再換新娘第二百四十章 傳訊第八十一章火脅第四十二章誰去頂缸第一百三十一章絕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十一章初佈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家都是鴻毛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你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雨已來第一百七十章 破執第九十七章相見非時第三十七章後路第二百零一章 和解第一百二十九章闖園第二十九章這個貴人是誰?第二百一十六章 巴掌第二百三十章 大雨話別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四十七章保侄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豬肉第四十四章連夜求人第五十九章換玦第二百零九章 英國東侵第二百零六章 小病攻心第六十二章承攬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二百零六章 小病攻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聲第五十六章葉家之姝第二百一十七章 跪祠堂第八十七章葉家的危機第五十二章老薑毒眼第一百零六章投靠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交心第八十三章劉全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清首富第三十九章拒絕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纔是魚第二百四十三章 罰銀議罪第八十一章火脅第一百八十七章 保商會議再啓第五十三章抓內奸第一百九十章 萬寶行倒了第一百三十六章洞房第六章重病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撫第一百二十七章米爾頓來訪第一百零三章紅顏知己第七十章逼債第一百零九章議親第二百三十九章 啓官教子第一百二十三章紅貨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七十七章分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京的勢,廣州的錢第一百一十四章你也不爲光兒想想嗎?第三十六章攔路第二十章佛山陳第一章紈絝第九十八章光兒回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三十三章一路哭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個提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吳國英的野望第六十一章第二次投籌第六章重病第二十四章吳二少的密謀第一百零四章驚聞內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