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

“陛下,我們好不容易把清軍主力洪承疇部包圍在了李家莊一帶,而且陛下您也說過只要全殲了這股清軍,可保江南五十年太平,如今好不容易將其圍困住了,也斷了其糧道,不能就這麼放掉他們,畢竟我們爲困住這數十萬清軍也死了不少弟兄啊!”

劉芳亮是不希望就這麼放棄全殲清軍主力洪承疇部的機會的。

畢竟他的第三軍在圍困清軍主力中付出的代價最大。

第一兵團以七萬人阻擊清軍三十餘萬大軍不說,即便是第二兵團在連續行軍數日後進佔祥符和殲滅李國翰部五萬清軍精銳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而近衛軍第三軍所堅持的信念便是能犧牲自己一小部分人來全殲清軍實現黃河以南數十年太平和爲他日北伐奠定基礎的目的。

可如今若是放棄全殲洪承疇部,而回師江南,劉芳亮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向近衛軍第三軍的官兵解釋。

此時,秦良玉壓了壓手:

“諸位先彆着急,我們或許可以調一部分大軍即刻回師江南,不過這樣的話,會造成我總攻兵力減少,雖說清軍已無戰力,但爲求活命四處突圍逃竄起來,只有部分軍力只怕難以保證全殲;

或許乾脆也還是全部回師江南,畢竟我們不知道響應潞王和福王的是多少人馬,爲確保江南無礙,所有大軍回援自然更爲妥當;至於是打還是不打,此時還是由陛下決斷吧。”

“請陛下決斷!”

秦良玉先單膝跪了下來。

“請陛下決斷!”

何新也單膝跪了下來。

“請陛下決斷!”

劉芳亮見此也只得跟着單膝跪了下來。

在場的其他官員皆是如此。

朱由檢擡起眼眸來看着衆人,突然一拍桌子,怒吼起來:

“打,怎麼不打,到嘴裡的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朱由檢雖然還不清楚潞王和福王爲何會在這個時候謀反,但他不用問也能猜到肯定是因爲這些藩王和士紳集團以爲清軍南下時會是顛覆自己政權的最好時機。

甚至這些人未嘗沒有想讓自己和滿清鷸蚌相爭,而他們來個漁翁得利的意思。

更何況還有個張獻忠在西南生事,這些不願失去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反動集團自然會更加大膽了。

說白了,滿清清軍如今的戰略進攻態勢是這些反動者心又不軌敢於冒險的源泉。

如果此時洪承疇部的清軍主力不滅,不把滿清打得再無回手之力。

誰能保證下次還會不會出現一個桂王謀反或者唐王謀反什麼的?

所以,朱由檢覺得自己現在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這次全殲清軍之機會的。

不但洪承疇部的清軍不能放掉,何洛會部和譚泰部甚至也不能放掉,他要讓滿清再也無南下之力甚至無抵禦自己北伐之力!

至於南京還有松江上海的改革與現今的近代化的確是朱由檢苦心孤詣的成果。

他也不願意讓這些地方毀於一旦,但現在他也只能取其一。

只要讓清軍無南下之力,即便南京沒了,松江沒了,朱由檢覺得自己還能帶着近衛軍在河南和江北崛起。

而且以近衛軍如今的實力,打回江南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

“全殲清軍主力洪承疇部的計劃照常進行,劉芳亮、何新、李邦華、吳孟明,你們繼續全力配合秦良玉之調配,務必在預定計劃內全殲清軍主力,務必不能放過一個不該放走的清軍官兵!另外,能提前就儘量提前。”

朱由檢這麼一說,秦良玉等將領自然明白崇禎帝朱由檢還是選擇繼續全殲清軍主力洪承疇部。

秦良玉等將領也不再說什麼,只領命稱是。

“馬吉翔,還有兵部的那位官員,以及盧九德,你們隨朕來!”

將全殲清軍主力洪承疇之任務交於秦良玉後,朱由檢便將東廠中統指揮使馬吉翔叫到了自己的寢居之處,細問起潞王朱常淓和福王朱由菘謀反的事來。

待馬吉翔與這兵部官員又把潞王朱常淓和福王朱由菘如何謀反戰事如何,兵部與內閣以及東廠如何應對的事告知給朱由檢後,朱由檢就又問向了盧九德:“現在南京還有多少留守兵力?”

“回稟陛下,有守衛紫禁城的近衛軍張同敞的一個步兵營以及守衛大明軍械所等的夏允彝的一個步兵營和駐於大明陸軍軍事學堂的教導營,該營指揮使是陳子龍,然後便是李若璉的錦衣衛和東廠的人,以及兵部五城兵馬司的官兵。”

作爲大元帥府總裝備處的盧九德也同時負責與兵部對接,因而對於南京城防也很是清楚。

朱由檢在問了盧九德後一開始沒有說話,在沉思片刻後,才吩咐道:

“傳旨給阮大鉞,着他全權負責南京城防指揮,內閣與六部務必全力配合,但要告訴阮大鉞,就說是朕的話,無論如何,也要把大明軍械所給朕守住,他寧可給朕丟了皇宮,也要把大明軍械所給朕守住,不然朕要他的腦袋!近衛軍守在軍械所的步兵營不能調動,還得把教導營也調過去支援!”

對於南京的罈罈罐罐,朱由檢現在最要緊的便是大明軍械所,因爲這是他的軍工基地,是他的心血,也是大明乃至整個華夏領先世界的財富,裡面的人和實驗資料皆是當今世界最寶貴的。

正因爲此,朱由檢寧願丟了皇宮也不願讓大明軍械所受到損壞。

“近衛軍全殲清軍主力的勝利很快就要到來,最遲不過十日,告訴阮大鉞,務必要堅持到二月一日之前,只要堅持到二月一日之前,朕將親自帶大軍回師江南,犁庭掃穴,將這些魑魅魍魎全部剷除乾淨!”

朱由檢咬牙說道。

此時他的心情很是不爽,不爽這些藩王們作爲朱家的子孫卻毫無大局之念,自己這麼盡心盡力地爲朱家王朝的統治權操心着,而這些朱家的子孫們卻只想着爭權奪利和趁火打劫!

馬吉翔和那名兵部官員帶着朱由檢的囑託連夜離開了杏花營。

而朱由檢也將在次日清晨隨着近衛軍第二兵團主力繼續北上,參與對全殲清軍主力洪承疇部的總決戰。

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
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一十章 帝王暴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