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

朱由檢瞪了周氏一眼,順手把汝窯聯珠瓶往地上一摔:“對,朕很滿意!”

周氏木然呆了一會兒,看着崇禎帝朱由檢半晌說不出話來,氣得"shuxiong"晃動,嘴脣青紫:

“皇兒他有何罪過,陛下你竟要廢他,我大明立國兩百餘載,從無廢太子一說!陛下此舉豈不有意毀了列祖列宗的規矩!”

“後宮不得干政也是列祖列宗的規矩,你作爲朱慈烺的母親,你反應如此激動,朕能理解,但廢太子一事,不容任何有半點異議,包括你這位皇后,若是再有半句言語,別怪朕不客氣!”

朱由檢說完就手掌一拍拍在了茶几之上。

茶几上的茶杯陡然摔落在地,粉碎當場,地毯上灑滿了白色渣滓。

宮娥們不敢低頭撿拾,都戰慄不已地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唯獨陳圓圓還有些膽量,忙要去撿拾,卻被周氏遷怒直接推開,一巴掌扇了過去:

“你走開!秦淮河畔的風塵女,都是你挑唆的陛下成了如今這幅模樣,好好的乾清宮成了你們的幽會之所,禍國殃民的就是你!”

啪!

朱由檢一巴掌扇在了周氏臉上。

朱由檢打完就有些後悔,心裡不由得咯噔一下,但嘴上依舊也保持着帝王的嚴厲:

“你有完沒完,這事和她有什麼關係,什麼乾清宮是我們的幽會之所,有你這麼做皇后的嗎,怎麼,你也覺得朕是無道昏君,是眷念楊貴妃的唐明皇,是夜會李師師的宋徽宗!”

周氏捂着臉,只覺臉上火辣辣的疼,淚珠如穿針引線般下落。

作爲皇后,她素來是極爲有涵養的,這一次還是第一次如此激動地朱由檢爭執,但也在此刻,她才又恢復了意識,意識到眼前這個人不僅僅是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還是大明的皇帝。

自己方纔的話已足可以被視作大逆不道。

周氏現在既惶恐也傷心,惶恐的是朱由檢會不會不念夫妻之情藉此也將她給廢了,傷心的是昔日愛自己的丈夫竟如此無情!無情到爲了一風塵女打自己。

“好了!”

朱由檢也不想把和周氏之間的矛盾搞大,與這位豐盈如雪的成熟貴婦在一起,他既有後世人對她的敬重也有對她身體的貪婪還有日積月累的感情。

但他沒有想到的素來成熟穩重體貼賢惠堪稱古代模範妻子的皇后周氏今日竟表現的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激動。

“朕知道你傷心,但這事不是朕一時起意,朱慈烺他的確不適合做大明的皇帝,未來大明的江山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他太過寬厚且無遠智易受他人引誘,自己的東宮屬臣如此悖逆竟然不查,還要爲他們求情,朕豈能不廢,永王定王皆是你的子嗣,爲何不能給他們機會。”

朱由檢握住皇后周氏一雙柔荑。

皇后周氏知道朱由檢是在給自己臺階下也不好再撒潑,只說道:“可是立嫡立長,大臣都這麼說。”

“大臣們,大臣們,這大明的江山是他們大臣的還是朕的!憑什麼朕的江山還要他們說了算,立嫡立長,說來也是可笑”,朱由檢的確感到好笑起來,素來講究儒家秩序的東林黨在原本南明歷史上不就搞了個“立賢”的呼號?

“陛下,臣妾斗膽直言,他們可都是你的皇兒啊,你忍心讓他們將來兄弟相殘嗎,臣妾雖出身小門小戶,但也讀過些史書,素來皇室奪嫡皆是血雨腥風,你讓我這做母親的如何能忍心看見他們兄弟同室操戈!臣妾的心在滴血呀,難道陛下您這做父親就真的於心能忍嗎?”

周氏再次激動地抽泣起來,撫着起伏不定的"shuxiong"。

“於心不忍又能怎麼辦,大明皇室自成化後屢屢被文官壓制,便是因爲皇子們的生活太過安逸平穩,世宗因起於藩邸纔有把控百官之能,血雨腥風是皇室子孫的宿命,平常百姓家的安逸是對他們最大的毒害,瞧瞧這幾年被各地流賊殺害的藩王,都是些什麼廢物!成祖、仁宗宣宗哪個不是起於奪嫡成就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無鬥爭何來強者居上!”

朱由檢其實是於心能忍的,對於讓皇族相殘他沒有心理壓力。

他此刻不像是個朱家的主人而像是朱家的上帝,他要的不是朱家內部的和睦而是要讓朱家內部也保持競爭關係,沒有競爭就做不到優勝劣汰。

對於什麼天倫之樂家庭和睦,他自然不關心,反正自己不過是後來者。

周氏自然不一樣,她更多的是出於母親的角度:“陛下的大道理臣妾不明白也不想明白,臣妾只想問問陛下,陛下還是他們的父親嗎,還是臣妾的丈夫嗎,陛下心裡還有皇兒們嗎,還有臣妾嗎?”

周氏說着便靠在了朱由檢肩上,如同當年新婚過後靠在自己丈夫肩上一般,露出少女般的嬌羞與依賴。

朱由檢也是第一次發現周氏原來也可以如此小女人,也不得不違心地說:“有”,然後又道:

“但朕心裡更有的是大明的百姓,我漢家的五千年文明,朕得先不負了這江山才能再不負了卿,若二者選其一,朕只能先顧念這江山社稷。”

“所以,陛下南遷之時賜死臣妾之父,如今又廢皇兒之位,逼他們兄弟相殘?陛下你真的要這麼無情?”

周氏梨花帶雨地看着朱由檢,彷彿是在審判他一樣,朱由檢不敢看她,只站了起來,揹着她:“沒錯,朕就是無情,當日大明危在旦夕,你父親未講翁婿之情,朕憑什麼要顧念他,而今朱慈烺只念着皇位卻全然不顧朕這個父親的尊嚴,朕爲何要給他比別的皇子不一樣的特權!

皇后,你醒醒吧,以前那個國泰民安,溫馨和諧的大明皇室和朝堂不復存在了。

皇室與朝堂註定要有一番爭鬥才能優勝劣汰,這世界本就是如此!

追求大同的大明只能走向覆滅!那是虛假的,是不可能長存的,你明不明白!”

朱由檢說了一大堆話,周氏聽得半懂不懂。

但她也知道自己是已經無法挽回朱由檢的決定,無論她以什麼方式,朱由檢有朱由檢的堅持,她也有她的決絕。

因而,周氏直接跪了下來:“臣妾請求陛下廢了臣妾,允許臣妾出家爲尼!”

“不準!”

朱由檢丟下了一句話,轉過了頭:“你現在是大明的皇后,將來也是,一輩子都是,朕的江山可以廢太子但不能廢后,你的命運就是如此,不容更改!

現在,你要打起精神,保持微笑,繼續做一個賢惠的國母,把這場戲演下去,告訴全天下的百姓,大明皇家很和諧!”

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
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