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

盛京城有八道城門,整個城內有八條街,每條街道對應每道城門,而在城的正中央則是滿清在盛京的皇城,有汗王宮和王府和六部衙門以及廟宇等。

近衛軍第二軍十五萬兵馬抵達盛京城附近的虎皮驛時正好是崇禎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氣溫開始有所回升,雨水又開始勤了起來,再加上積雪的融化,使得整個盛京城附近皆是泥濘一片。

大軍便只得在白塔鋪停留了四五天,待天晴了三四日後纔開始往盛京城方向合圍。

其中,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沿着官道準備渡渾河進抵瀋陽城,而第二兵團則沿着官道準備走奉集堡,截住盛京的清軍守軍會退回赫圖阿拉的退路。

整個盛京城是在原大明的瀋陽中衛建造起來的,以前的瀋陽中衛在撫順所以南的區域內有四座防禦城堡和兩個關卡,分別是東州堡、馬根單堡、散羊峪堡與清河堡和鴉鶻關與撫順關。

出撫順關沿着渾河走便直接可以抵達薩爾滸。

而出鴉鶻關過竈突山便是赫圖阿拉。

但大軍行進爲保證水源充足基本上是依河而行,當年萬曆年間大明徵伐建虜是沿着撫順到薩爾滸這條路走的,因爲這一帶是渾河與蘇子河的流經處,如今也依舊是清軍防衛赫圖阿拉的重要據點。

盛京總管即梅勒額真章京葉克書儘管爲保盛京也沒有把撫順所和撫順關以及薩爾滸到赫圖阿拉沿着蘇子河上的清軍給調離入盛京城。

甚至除了撫順所和撫順關外,東州堡、馬根單堡、散羊峪堡與清河堡和鴉鶻關也依舊還有清軍駐守。

但無論是這四堡兩關有多少清軍防守,要支援盛京就得由官道走奉集堡,由白塔鋪方向過渾河進入瀋陽,因而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需要先佔據奉集堡,且進而襲擾其他防禦城以達到阻止這些地方清軍盛京的支援,再由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負責進攻盛京。

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則沿着官道進攻盛京城需得過橋渡渾河。

而現在天氣已經回暖,渾河也就沒有被凍住,同時清軍還拆毀了渾河上的石橋,使得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渡河時發生了困難,偏偏又因爲雪水融化,使得渾河正處於汛期,給渡河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便只得沿着渾河河流一路東進,在水流較緩處,由步兵先泅渡過去。

近衛軍大多爲南方兵,游泳技能自然是不差的,只是到底如今還是春暖乍寒的時節,河水還是很刺骨的。

近衛軍第二軍的步兵們幾乎一下水沒多久就能被凍僵,但也只能咬牙渡過去。

炮兵則時刻向對岸放炮,以阻止清軍出現在對岸,阻擊近衛軍步兵上岸。

也有近衛軍步兵帶着砍伐的木頭在刺骨的河水中開始搭建浮橋,畢竟火炮與戰馬以及輜重等是不能涉水渡河的。

這樣一來,近衛軍第二軍第一兵團光是渡河就花了許多時間,於二月初三日後纔來到盛京城下。

而此時,盛京總管葉克書則早已將長遼海衛、鐵嶺衛等清軍也召集到了盛京城內,外加地主武裝,盛京城內的清軍已有八萬。

盛京總管葉克書見此鬆了一口氣,但他得知只有數萬明軍過河時,再一想到自己盛京城乃城高牆厚之地,即便是紅衣大炮也無法攻克自己厚達近一丈的城牆,便也稍減了些對明軍可能會攻破自己盛京城的恐懼。

崇禎十七年的時候,清廷遷都北京,便在盛京城內設立總管一職,同時留八旗守八門,每旗在盛京城內有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協領、驍騎校、佐領等官。

如今葉克書也將城內的十二萬守軍分配給了這八旗各旗副都統統領,負責守衛盛京八城。

盛京城畢竟是建虜的留都,除了有留守的八旗和六部等官員外,甚至也還有許多製造軍械的工匠,也還有駐防盛京城的滿洲各旗甲兵即所謂滿洲最強的披甲兵。

其中,滿洲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各有披甲兵九十名,配備有鐵匠各四名;正紅旗、鑲白旗各有披甲兵九十名,鐵匠配備各兩名。

一共七百二十名披甲兵負責城防。

除此之外,盛京內務府還有三旗佐領負責守衛盛京宮殿,每個佐領有二百三十名披甲兵。

另外,還有守福陵的披甲兵八十名和守昭陵的披甲兵八十名。

也就是說,如今的盛京城內共有一千一百名披甲兵,即所謂的滿清最強悍的精銳,而其餘的則皆是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以及地主武裝組成的綠營兵。

盛京總管葉克書將這些披甲兵也全都召集了起來,其中一千名披甲兵平均分配到了八座城門,負責督戰,而他自己則親自帶着一百甲兵在城中策應各處。

葉克書面色凝重地看着盛京城內的己方守軍,暗自喟嘆起來:“這是我大清在遼東最後的兵馬了,如此再敗,我葉克書無顏面見太祖之靈,也愧對當今聖上之隆恩啊。”

本來,在得知高第的一萬漢軍騎兵被明軍全殲時,葉克書還沒有太過震撼,最多認爲可能是因爲明軍數量太多,而加上高第素來狂傲輕敵才導致大敗,但等他自己親自率領一萬滿洲鐵騎伏擊明軍且也全軍覆沒後,他才意識到明軍的強大已經超過自己的想象。

“昔日我大清一萬鐵騎已足以蕩平遼東,問鼎天下,何曾想如今本已佔據地利優勢卻還是被全殲,明軍所用之火器到底爲何物,緣何能如此殺人,若城牆不能御之又如何是好?”

葉克書最終還是升起了一絲隱憂,而此時,葉克書的麾下一名副都統阿哈尼已過來稟道:“大人,明軍來了!”

“吩咐下去,加強戒備,先隱蔽好,待敵人炮火轟擊後再上城樓!把抓捕起來的漢人全都趕到城牆上去!”

葉克書吩咐道。

現在,他唯一想到的是便是利用漢人來充當肉盾或人質給明軍進攻盛京城製造麻煩。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章 疑陣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請個假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十章 帝后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章 疑陣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請個假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十章 帝后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