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

張慎言喬裝成賣菜的農夫,硬是從水門潛逃了出來,而跟在他身後的則還有覺悟法師。

兩人一路狼狽地跑到了江浦,張慎言還想帶着懷寧侯孫維誠的三千騎兵一起奔赴湖廣,以此等到了左良玉麾下,好有個憑仗。

但等到張慎言到了應天衛只發現這裡已經沒有了任何人煙。

“這是怎麼回事?”

這時候,副總兵楊逢春從一破船裡探出了頭:“您是張閣老吧?”

張慎言在南京待的比較久,與孫維誠比較熟稔,因而他的麾下將領也大都認識張慎言。

對於楊逢春這種副總兵級的武官,張慎言自然也認識,便立即跑了過來:“楊逢春,這是怎麼回事,應天衛的三千騎兵呢?”

“閣老啊,哪裡有三千騎兵啊,數日前,便有近衛軍的一營人馬闖入了應天衛,將這裡面的人全殺光了,還說是清剿叛軍,一個不留,我因那日正巧外出回來,躲了起來,才逃過一劫,朝廷明顯已經知道了我們已經暗中聯合左良玉的事啊!”

這楊逢春這麼一說。

“閣老肯定又是高弘圖告的密,只有他和我們知道懷寧侯孫維誠是我們的人!”覺悟法師說道。

張慎言又是一口老血吐了出來,不由得仰天長吼起來:“高弘圖,有生之年,我張慎言不啖其肉,寢其皮,我張慎言誓不爲人!”

“閣老,現在東廠的人正在四處通緝您,事不宜遲,我們還是趕緊逃吧!”

覺悟法師這時候忙說了一句,就與楊逢春商量兩人一起搖船送張慎言去湖廣。

兩人便帶着張慎言上了楊逢春的小船。

張慎言狼狽的逃亡了湖廣。

而他的府邸則被憤怒的民衆抄了個底朝天,張慎言的家人也被拘押進了詔獄,留待三法師審決。

朱由檢回到了宮裡,大戰之前的時候總是出奇的安靜。

朱由檢也有了閒暇問問恩科會試的事。

高弘圖和史可法以及劉宗周黃宗羲等人被朱由檢在平臺上召見。

“從此以後,通過蠱惑民衆來抵抗官府的行爲將很難再有成效,官民同心救國,扶華夏於危難,天下何愁不興,此次事件中,諸位可謂是居功至偉,站穩了立場,這纔是學者官員該有的風範,引導風氣,但不搞亂風氣。”

朱由檢正說着,東廠提督王承恩走了進來:“陛下,潛逃的禮部右侍郎的馬紹愉已經抓獲,懷寧侯孫維誠已經自縊,家產已經籍沒,唯獨張慎言此人還沒抓獲,據訪問得知,有可能巧然坐船出逃。”

“告訴劉孔昭,嚴鎖江面,仔細搜查!”

朱由檢倒沒想到張慎言還能有如此運氣,居然能從自己東廠的手裡跑掉,而且整個南京城還在自己的東廠、近衛軍的嚴密把控之下。

內心稍有不悅的朱由檢倒也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繼續對禮部尚書劉宗周說道:

“江南以後的朝局已穩,國內基本不會有大的動盪,恩科以後普及教學之業得提上日程,你是禮部尚書,統管天下禮教,重心得放在這方面,朕給你定個目標,在你劉宗周有生之年必須保證天下每一個適齡孩童都接受到三年以上的啓蒙教育,你能辦到嗎?”

“讓天下每一個適齡孩童都受到啓蒙教育?”

劉宗周倒是沒想到陛下朱由檢會有如此宏偉的目標,但他也知道,這件事實行起來很難,不過在他看來,難得的是陛下如此重視學業,而且這個的確是很偉大的事業,便點了點頭:“微臣定當竭力!”

“在這個追名逐利的時代,人心不古,道德淪喪,你我作爲統御萬民的君臣,不能閉門讀書,當倡導教化之道,讓大明子民皆有知可識,有理可循,萬不可再一味愚民欺民,致使官民不和,天下生亂。”

朱由檢說後,在場的高弘圖等便點了點頭,各自發表着如何提倡教化之道的看法。

唯獨在勸學這方面,士大夫們是比較重視與支持朱由檢的,因而君臣之間也比較契合,整個平臺召見的氛圍也是其樂融融。

這一日,朱由檢來到了鐘山之上,祭祀孝陵。

如今正值二月,春意盎然,花香四溢,老樹結新芽之時,朱由檢走在御道上倒也頗覺得神清氣爽。

留在南京城的二品以上文武高官都跟隨朱由檢來了這裡。

君臣一同祭祀大明太祖朱元璋與開國皇后馬氏。

華夏注重家國,也就更重禮儀傳承,尊祖敬宗,朱由檢雖然作爲後世人,但和當今的大明人一樣對每逢重要節日或大事發生前必祭祀祖先的禮儀很尊崇。

這種思想可謂是根深蒂固,也正因爲此,才能成爲一個集體,變成一個國家和民族。

對於朱元璋,朱由檢並不討厭,雖說他殺功臣如麻,心狠手辣,但愛民與勤政卻是無人可貶。

畢竟開國之初,權貴不除何以安黎庶?杯酒釋兵權雖然同樣穩定了統治,但沒了兵權的權貴還是可以奪民之利,朱元璋的手段明顯更徹底。

不過也正因爲此,也促成了文官集團的崛起。

朱由檢現在作爲大明江山的執掌者,自然不會再去算朱元璋的舊賬,只能把他不停的捧高,以此證明自己的合法性與正統性,而且該上香的還是得上香,該行禮的時候還是得行禮。

不過,就在朱由檢剛結束了對孝陵的祭祀,站在紫金山之巔時,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來到了朱由檢身邊:

“陛下,剛剛得知消息,左良玉已於初四日殺武昌知府鄢德林,宣告起兵,發六十萬大軍進軍江南,對外號稱百萬之師,且打出的是‘清君側’旗號,揚言要三月之內打下江南!”

朱由檢身旁的史可法神色凝重起來,忙道:“陛下,看來左良玉還是反了!”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

朱由檢轉身對着眼前的官員喊了起來:“諸位愛卿,剛剛得到消息,逆賊左良玉起兵造反,現已經兵發六十萬來攻,眼下我們都成了他口中的昏君奸臣,你們說,我們能讓他的野心得逞嗎?不能!”

在場的不少官員還是驚呼了一聲,雖然都早已知道左良玉有謀反跡象,但此刻聽到消息後都還是有些惴惴不安。

“左良玉六十萬大軍啊,朝廷能抵擋得住嗎?”

“誰知道呢,現在最害怕的是,要是建奴也趁機南下,我大明內憂外患,可就難辦了。”

……

“慌什麼!這是御前,也敢胡言亂語,且聽陛下如何說,左軍還沒來呢,就亂陣腳,諸位皆是朝廷重臣,越是遇到大事越是要沉穩纔是!”

首輔範景文低聲喝叱了一聲,羣臣才安靜了下來,都朝朱由檢行了一禮:“請陛下示下!”

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十一章 南撤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
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十一章 南撤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四百章 疑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五十八章 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