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

(感謝浪漫大大、中旅小竺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拜謝了,再次懇請讀者大大,)

“轟”“轟”“轟”。。。

巨大的火炮聲音,令多鐸有些發矇,看着炮彈落到隊伍的中間,看着一些將士被炸到了半空中,戰馬甚至來不及悲鳴,就倒在了地上,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簡直沒有絲毫的預兆,先頭部隊不是偵查過嗎,一切都是正常的,也正是因爲這樣,大軍才加快行軍步伐的。

畢竟是多年征伐,多鐸很快清醒下來,江寧營的火炮厲害,據說有專門的炮兵營,故而軍隊就專門做過這方面的訓練,在遭遇火炮攻擊的時候,儘量的散開,儘量的減少損失,做好迎戰的準備,一般來說,火炮攻擊之後,就是衝鋒了。

多鐸也攜帶有幾十門的火炮,這些火炮是準備攻城的時候用的,可這個時候,他攜帶的火炮,無法發揮威力,對手在什麼地方,尚且不知道,總不能夠漫無目的的發射。

到了這個時候,多鐸清醒了一些,隱約感覺到,對方恐怕不是小股的江寧營,而且人家也沒有逃跑,設下了另外的一個伏擊圈,等待自己率領的大軍進入的。

瞬間,多鐸有些驚恐,難不成江寧營有這麼大的胃口,自己率領的可是三萬左右的將士,就算是蘇天成親自指揮作戰,想要徹底剿滅三萬人的大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呼嘯而來的炮彈非常的刁鑽,總是朝着人多的地方落霞。每一發炮彈的爆炸,都會有一批將士倒下,身邊的親兵簇擁着多鐸,準備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至於說行進的大軍,自有各級的軍官去指揮撤退的。

多鐸的眼紅了,他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要是自己率領的三萬大軍。遭遇江寧營的包圍,甚至是被大部分的殲滅了,自己承擔不起那麼大的罪責,況且這次的進攻,是自己單獨做出來的決定,沒有請示濟爾哈朗,更不要說向皇太極和豪格稟報了。

多鐸推開了身邊的親兵。開始怒吼了,要求衆多的將士,儘量的散開,避免集中在一起,儘量的減少傷亡,火炮轟擊的時間有限。雖然能夠造成不小的傷亡,但只要躲避得當,不會傷了大軍的元氣,相反,若是將士被火炮震暈了。不知所措了,那纔是最大的危險。

多鐸的鎮定。不懼怕火炮的攻擊,一定程度上面,穩住了大軍。

多鐸身邊的親兵,冒着炮火的危險,開始躍馬傳達多鐸的命令,要求諸多的將士,儘量的散開,不要集中在一起,同時命令神機營,做好反擊的準備。

江寧營的炮彈是充足的,第一輪的炮擊,足足持續了一刻鐘的時間。

隆隆的炮火聲中,多鐸開始感覺到後怕了,儘管說將士做好了準備,儘量的散開了,但損失還是在增加,炮彈不長眼睛,每一發炮彈落地,總是會有將士倒下,這個時候,多鐸的腦海裡面,突然冒出了代善的身影,當初在宣州,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將士,可能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江寧營全殲的,就連代善本人,都沒有能夠逃脫被生擒的結局。

炮火總算是稀落下來了,江寧營的進攻景象,沒有出現。

這短暫的空隙時間,多鐸毫不猶豫的做出來了決斷,不管對面的江寧營人多人少,大軍必須要全速撤退了,繼續進攻的可能性是不大了,就算是能夠追擊到江寧營,可對方犀利的火炮,自己是無法抗衡的,除非是帶領更多的將士,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才能夠再次組織進攻的,至於說先頭部隊,只能夠自求多福了。

撤退的命令迅速傳達下去,後隊變爲了前隊,前隊變爲了後隊,將士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集中,準備要撤退了,他們甚至來不及去打掃戰場,埋葬那些已經捐軀的兄弟,只能夠帶走受傷的兄弟了。

有一點多鐸不是很明白,江寧營軍士爲什麼沒有發起衝鋒,若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起衝鋒,能夠取得的戰果是更大的。

大軍剛剛集中,朝着李家莊方向撤退的時候,多鐸的臉色突然慘白了,他用盡全力疾呼,要求重新集中的大軍散開,可惜多鐸的醒悟太遲了。

第二輪的炮擊開始了。

這一輪的炮火,更加的猛烈,也更加的集中,剛剛集中的將士,猝不及防,成片成片的將士,在炮彈爆炸的過程之中,永遠的倒在了地上。

多鐸的眼睛再次紅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完全相信了,自己面對的是江寧營的主力部隊,三萬大軍陷入到江寧營的包圍之中,人家的目的,恐怕是全殲自己帶領的大軍。

這麼說來,皇太極的判斷出現了錯誤,明軍進攻的重點方向,不是在遼東,而是在海州的方向,要是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那自己所遭遇的就是滅頂之災了,現在考慮的不是什麼進攻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大規模的撤退,至少要退到蓋州城。

多鐸來不及後悔了,這一刻他想到了先頭部隊,不知道金礪是怎麼偵查的,爲什麼會出現如此重大的失誤,正是因爲先頭部隊沒有能夠仔細的偵查,導致大軍陷入巨大的被動之中。

在猛烈的炮火襲擊之下,大軍是不可能從容撤退的,需要自保,需要儘量的減少損失,但撤退的命令,必須要全面貫徹下去,在避免損失的同時,儘可能的組織好撤退的部署。

多鐸開始親自部署撤退的事宜了,他很清楚,這一輪的炮火之後,江寧營軍士的進攻肯定就開始了,被炮火炸得不知所措的將士,必須要清醒,越是在不利的條件之下,越是要頑強,什麼是驍勇的軍隊,就是在不利的條件之下,依舊能夠頑強堅持的軍隊。

撤退不是敗逃,不是潰散,要是出現那樣的情況,那就是大軍的滅頂之災,畢竟江寧營軍士虎視眈眈,早就做好了進攻的準備。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保存實力的時間了。

多鐸咬牙做出來了安排,鑲白旗的將士,必須要做好準備,從正面迎擊江寧營軍士的衝鋒,不管有多大的損失,都要盯住,爲大軍撤退爭取時間,漢八旗將士,在有序撤退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應對來自左右的攻擊,至於說撤退道路上,可能遇見的阻擊,那就需要拼命去撕破對方部署的阻擊了。

隆隆的鼓聲,伴隨着炮聲出現了。

多鐸的臉色,再一次出現了變化,他沒有想到,江寧營的進攻,在火炮攻擊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開始了,這樣的佈置,再一次增加了大軍撤退的難度。

大軍的前後左右,都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江寧營軍士,這些軍士騎着戰馬,快速的衝鋒了。

密密麻麻的箭雨和密集的槍聲同時出現了。

鑲白旗的將士,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們箭術嫺熟,在江寧營將士發起衝鋒的時候,毫不猶豫射出了手裡的弓箭,弓箭帶着呼嘯的聲音,朝着衝過來的江寧營軍士飛去,可迎接他們的,是速度更快的燧發槍的子彈。

雙方的軍士還沒有開始交手,箭雨和子彈首先發揮威力了。

血腥的一幕開始出現了,雙方不斷有軍士倒下,相對比較起來,後金韃子的損失更大,比較燧發槍的威力更大,而且來自前後左右的子彈,令他們難以找到躲避的地方,而且子彈的速度,遠遠快於弓箭,也不需要那麼多的準備。

炮彈依舊落在後金韃子的隊伍裡面,儘管江寧營軍士發起了衝鋒,但炮火沒有停下來。

看着眼前的一幕,多鐸有些麻木了,他不知道這是誰佈置的,難道說江寧營軍士是鐵做的,不害怕炮彈嗎,既然開始進攻了,那就需要停止火炮的攻擊,改由軍士之間的廝殺,可江寧營軍士同樣是頂着火炮攻擊,這種攻擊的威力是巨大的。

防禦的鑲白旗將士,需要注意躲開呼嘯而來的炮彈,需要躲開飛過來的子彈,還要儘可能的殺傷衝鋒的江寧營軍士,這樣的任務,看起來是那麼的艱鉅,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準備親自衝到前面的多鐸,被身邊的親兵擋住了,只到這個時候,多鐸才痛苦的承認,憑藉自身的力量,想要衝出去,難度會很大,這個時候,必須要派出身邊的親兵,趕赴海州求援了,懇請濟爾哈朗救援,自己率領大軍,不要想着首先撤退,做好防禦,拼死與江寧營的軍士廝殺,要是還堅持撤退,可能在撤退的過程之中,遭遇被殲滅的命運。

多鐸總算是下達了最爲正確的命令,大軍放棄撤退的部署,開始轉爲全力的防禦,迎戰江寧營軍士的衝鋒,拼盡全力廝殺。

火炮的進攻終於停止了,在江寧營軍士與鑲白旗軍士碰撞的剎那。

巨大的撞擊聲,很遠都能夠聽見,伴隨着慘叫聲,雙方終於開始了面對面的廝殺了。

多鐸無法上去廝殺,他是大軍的主帥,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問題,否則對於大軍來說,就真正的是毀滅性的打擊了,多鐸自己也清楚,不到萬不得已,他不能夠衝鋒陷陣,這個時候,需要考慮到全局性的問題,考慮大軍如何能夠最大限度保存實力,考慮大軍如何堅持,不至於被江寧營徹底殲滅。

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5章 在路上(2)第176章 升堂第581章 尊嚴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2章 屠城第811章 詫異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419章 賀瘋子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94章 宿命論(3)第406章 募捐(2)第793章 都不笨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81章 暗戰(2)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06章 自作孽(2)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273章 麻煩事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823章 準備(2)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11章 江寧營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96章 內訌(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章 老乞丐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38章 威信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83章 抉擇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371章 探究第648章 夜襲(3)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915章 朝貢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
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115章 在路上(2)第176章 升堂第581章 尊嚴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82章 屠城第811章 詫異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419章 賀瘋子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94章 宿命論(3)第406章 募捐(2)第793章 都不笨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81章 暗戰(2)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106章 自作孽(2)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273章 麻煩事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823章 準備(2)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211章 江寧營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96章 內訌(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章 老乞丐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38章 威信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83章 抉擇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371章 探究第648章 夜襲(3)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915章 朝貢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