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

(新書《鐵血兵戈》六月一日起開始正式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繼續的支持,我一定會盡全力的,拜謝了。)

盧象升率領大軍渡過遼河,海州被江寧營包圍的消息,猶如重磅炸彈,讓瀋陽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了。儘管說滿人是很團結的,滿人權貴也想着誓死保衛瀋陽,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都沒有充足的信心了。

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和鑲紅旗,全軍覆沒,代善爲大清國捐軀了,大清國最爲驍勇的旗主、睿親王多爾袞,也被困在了海州,生死未卜,這令所有人清醒的認識到,保衛瀋陽的戰鬥,不會有美妙的結局了。

豪格兩次寫信,要求率領軍士護衛瀋陽,被皇太極嚴厲的訓斥,不准他回到瀋陽來,濟爾哈朗已經帶領滿八旗和漢八旗的軍士,在距離瀋陽五十餘里的地方,重點佈防,阻止江寧營軍士的進攻,皇太極親自指揮瀋陽城內的軍士,開始部署防禦的事宜。

皇太極也想着抽調兵力,增援海州的多爾袞,但目前的情況之下,抽調兵力是不可能的,蘇天成的計劃非常的詳盡,令皇太極無法抽調兵力,可若是海州、鞍山、遼陽都失守了,瀋陽就成爲了孤城,得不到任何的援助,大清國的滿人權貴,恐怕要做好回到黑山白水之中的準備了。

大清國終於到了生死存亡的邊沿了。

皇太極感覺到自己真的老了,曾經萬丈雄心,慢慢被打磨掉了。面對江寧營的進攻,他顯得有心無力,完全處於被動之中。

濟爾哈朗一再要求,皇太極撤出瀋陽。與豪格會合,駐守薩爾滸一帶,言下之意非常明確,一旦瀋陽失守了,就從鎮北關撤退,回到曾經戰鬥的地方去。

皇太極已經下了好幾份的聖旨。要求蒙八旗火速趕赴瀋陽。

可惜蒙八旗根本就沒有機會來到瀋陽。

鄭鴻逵和鄭成功率領的軍士,已經在草原掀起了風暴,草原的戰鬥,更加的順利,蒙八旗依靠的是騎兵的衝鋒,根本沒有城池可以固守,至於說火器方面,因爲河套府與烏魯木齊府的控制,他們根本就得不到。所以在戰鬥之中,依靠的是人力的衝鋒,在一次次的野戰之中,蒙八旗損失慘重,已經到了看見火炮就發抖的程度,好多的部落已經完全歸順和投降了,除開科爾沁等幾個爲數不多的大部落,但草原部落都清楚。這樣的時間不會持續很長了,大晉朝廷最終將要統一整個的草原。

皇太極下定了決心。與瀋陽共存亡。

至於說皇族的子弟,開始分批次的撤出瀋陽去,抵達豪格的身邊去,皇家的血脈還是要繼續延續下去的,不能夠悉數留在瀋陽,一旦瀋陽被攻陷。皇太極的血脈將不復存在了。

這種撤離是非常痛苦的,離開了條件很好的瀋陽,恐怕要繼續回到黑山白水之間去,那種艱苦的環境,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承受的。

對於滿人權貴的安排。皇太極也有了明確的意見。

這些滿人權貴的子女,可以撤出瀋陽去,追隨在豪格的身邊,但其餘人不準撤出瀋陽,必須要與江寧營廝殺,若是臨陣逃脫了,將成爲滿人之中的敗類。

從六月中旬開始,陸續有滿人撤離瀋陽,但這種行動都是暗地裡進行的,畢竟大張旗鼓的撤離,會影響到軍心。

濟爾哈朗也清楚皇太極的想法了,皇太極年紀大了,身爲大清國的皇帝,是不會離開瀋陽的,就好比是大明的那個皇帝崇禎一樣,所以他不在勸誡皇上,一門心思投入到與江寧營的廝殺之中去了,麾下能夠指揮的大軍,畢竟還有十幾萬人,進攻瀋陽的江寧營軍士,不超過十萬人,兵力上面還是有優勢的,若是能夠在決戰之中超常的發揮,說不定有擊敗江寧營的機會。

江寧營大軍渡過遼河之後,就地駐紮休整了,暫時沒有展開進攻,這是盧象升的命令,其實是皇上的意思。

洪承疇率領的大軍,在進攻耀州和海州的戰鬥之中,很是順利,這個消息,諸多的高級軍官都知曉了,皇上定下兩路進攻的目的,一是分散後金韃子的兵力,採取了各個擊破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剿滅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用盡可能多的兵力,來進攻瀋陽,畢竟兵力方面的優勢,也是至關重要的,瀋陽作爲後金韃子的京城,一定是用心經營的,攻打瀋陽,是需要非常慎重的。

盧象升與諸多的軍官一樣提出來了意見,建議皇上駐守在廣寧,不要渡過遼河,皇上御駕親征,拿下了廣寧之後,其實已經是起到了最大的鼓勵和激勵的作用了,若是繼續跟隨渡過遼河,諸多的將士內心總是有牽掛,若是後金韃子注意到了這個方面,發重兵進攻,估計盧象升首先考慮到的就不是進攻後金韃子,而是保護皇上的安全。

蘇天成沒有堅持,遵從了衆人的建議,留在了廣寧,他很想第一個走進瀋陽城,那該是多麼的愜意,但他不能夠拿着衆多將士的生命開玩笑,所謂的皇帝御駕親征,其實代表一種象徵意義,戰役初期能夠激勵將士的鬥志,但時間長了,反而成爲將士的負擔,這個時候皇帝若還是堅持己見,很有可能毀掉佔據的優勢局面。

盧象升率領大軍離開的時候,向蘇天成做出了承諾,一旦大軍突破了瀋陽外圍的防禦據點,包圍瀋陽之後,就將請皇上渡過遼河,親眼看着江寧營將士衝進瀋陽去,那一刻也就預示着後金韃子的命運進入了倒計時的時刻。

呆在廣寧,蘇天成也沒有閒着,給洪承疇寫去了信函,告知洪承疇,一旦拿下海州之後,大軍行動必須要迅速,不要停留,分出五萬將士攻打鞍山和遼陽,其餘大軍繞過兩處的城池,直撲薩爾滸等地,切斷瀋陽的退路。

收到皇上的信函,洪承疇正在指揮攻打海州的戰鬥。

戰鬥已經進入到尾聲,他的確沒有想到,兩天時間下來,大半部分的海州城池,已經被江寧營將士所佔據,後金韃子被壓縮到很小的一塊地方之內了,最多還需要半天的時間,江寧營就可以全殲駐守海州的後金韃子了,更加令洪承疇興奮的是,後金最爲驍勇的旗主多爾袞被包圍在海州,無法撤離,這位赫赫有名的將領,最終的命運已經註定了。

看完皇上的信函之後,洪承疇仔細進行了思索,毫不猶豫的開始調整部署,他明白了皇上的安排,隨着戰役的進程加快,皇上考慮到的已經是徹底摧毀後金政權了。

其實戰役是分爲兩個結算的,皇上曾經給出了時間計劃表,第一階段主要還是摧毀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第二個階段纔是徹底摧毀後金的政權基礎,但沒有想到的是,戰役進展的速度太快了,以至於第一個階段與第二個階段無法徹底分開了。

從努爾哈赤發表七大恨開始造反以來,近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這麼長的時間裡面,經過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努力,後金政權得到了極大的穩固,幾乎滲透到遼東的每一個角落,想要摧毀後金韃子的力量很難,但想要徹底摧毀後金的政權和影響,難度更大。

蘇天成從來不隱晦觀點,認爲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是了不起的人,甚至在言語之中透露出來了大明朝廷無人能夠與這兩人抗衡的觀點。

長期跟隨蘇天成,洪承疇也有自身的認識,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確是人才,但和蘇天成比較起來,還是有差距的,蘇天成能夠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就建立起來強盛的大晉王朝,若是沒有非同一般的本事,絕對做不到。

所以對於蘇天成來信的安排,洪承疇思考之後,不折不扣的執行。

wWW ⊙тт kǎn ⊙℃ O

他命令孫傳庭帶領八萬大軍,繞過鞍山與遼陽,直撲撫順、鐵嶺和薩爾滸一帶,駐紮在撫順和鐵嶺之間的,有豪格率領的後金韃子,孫傳庭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剿滅這股後金韃子,同時徹底封鎖瀋陽的後路,若是有可能的情況之下,在剿滅了豪格率領的後金韃子之後,朝着瀋陽的方向進攻,與盧象升率領的大軍,共同進攻瀋陽。

至於洪承疇自己,則是在拿下海州之後,帶領大軍,一鼓作氣的拿下鐵嶺和遼陽,若是時間上面來得及,也會直撲瀋陽,參與到隊瀋陽的進攻。

儘管海州城內的戰鬥還在進行,但命令被迅速執行了,孫傳庭、賀人龍等人,率領八萬大軍,離開了海州,開始朝着撫順的方向,大踏步前進了,他們的任務非常明確,排開一切的干擾,沿途不要戀戰,用三天的時間,抵達撫順關,迅速展開進攻。

誰都不會想到,這樣的安排,成爲了征伐後金韃子最爲關鍵也最爲精彩的一筆,正是因爲這樣的安排,讓猝不及防的後金韃子,真正陷入到徹底覆亡的命運之中了。(未完待續……)

第41章 收服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30章 山海關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684章 都會算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703章 遠見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23章 準備(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54章 遇險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33章 準備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630章 山海關第648章 夜襲(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391章 慘敗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96章 怪異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5章 小王爺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490章 近憂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675章 計中計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880章 對決(2)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5章 馬市賣馬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
第41章 收服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30章 山海關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684章 都會算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703章 遠見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23章 準備(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54章 遇險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33章 準備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630章 山海關第648章 夜襲(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391章 慘敗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596章 怪異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5章 小王爺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490章 近憂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675章 計中計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880章 對決(2)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5章 馬市賣馬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