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

一直到閻應元離開,史可法也沒有采取什麼措施,一方面當然是因爲祖大壽的關係,另外一個方面,也是閻應元分析的情況,引起了史可法的共鳴,遼東的局勢,的確如同閻應元所說的那樣,或者說是大晉皇帝蘇天成分析的那樣,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動盪的局面,而這種動盪的局面,所造成的損失,恐怕會令任何一個做出來決定的人成爲千古罪人。

史可法陷入到了彷徨之中,無法做出來最終的決定,一直到朝廷的聖旨到來。

朝廷的聖旨,在巡撫衙門引發了極大的反響。

遼東邊軍總兵力不到三十萬,骨幹的兵力不足十萬人,若是按照聖旨的要求,抽調二十萬軍士去護衛京城,那就等於是將遼東拱手讓給了後金韃子,不足十萬的軍士,守衛偌大的遼東,還要面對虎視眈眈的代善和濟爾哈朗,後果是什麼,那是不用思考的。

祖大壽和祖大樂是極力反對的,他們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就算是放棄了廣寧和西平堡等地,守住關寧錦防線,依靠不足十萬的軍士,也是不大可能的,激動之餘的祖大樂,甚至把江寧營搬出來了,認爲若是十萬江寧營的將士,別說守住遼東,就是殺到瀋陽去,都是有可能的,但遼東邊軍新招募的軍士居多,戰鬥力不是特別的強悍,與後金韃子比較起來,是有差距的,更加重要的是,後金韃子以前不善於攻城拔寨,但之後配備了不少的火炮,攻城拔寨的能力大大增強了,可以說按照朝廷的聖旨辦理,遼東必然是全面丟失。

前來傳旨的內閣大學士張國維臉色蒼白,看見這樣的爭論,他很清楚。蘇天成的手已經伸到遼東來了,恐怕遼東的諸將不一定會完全按照聖旨的要求辦理了。

史可法陷入到兩難的境地了。

這個時候,他性格上面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在重大的問題上面,難以決斷,顯得優柔寡斷,立場不是特別的堅定。一邊是朝廷的聖旨,一邊是祖大壽和祖大樂等重要將領的反對,背後還有蘇天成的影子,不管如何的決斷,引發的後果,恐怕都是難以承擔的。

閻應元也知道了聖旨的內容。他實在有些不明白,其實在史可法面前說那些話的時候,閻應元還是想到了,或許大明朝廷裡面會有明白人,一眼就看出來了皇太極的計謀,不會上當的,肯定是抽調小部分的遼東邊軍去應付。要說完全不在乎也不可能,畢竟多爾袞率領的後金韃子,非常的驍勇,以防萬一的情況之下,也是應該抽調一部分遼東邊軍的。

聖旨來了,閻應元對大明朝廷徹底失望了,之所以有這樣的聖旨,大明朝廷之所以放棄遼東。還是因爲朝中的那些官吏,想到的就是自身的利益,只要能夠保住自家的性命和財富,遼東是不是有問題,不是他們關心的範疇,故而大批量的調動遼東邊軍,其實調動二十萬的遼東邊軍。與全部調走沒有太大的區別,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剩下的不足十萬的遼東邊軍,能夠拼死守住山海關。就算是阿彌陀佛了。

閻應元絕不會讓這樣的情況發生,再與祖大壽、祖大樂等人商議之後,他再次來到了巡撫衙門,進入了廂房。

這次史可法沒有感覺到奇怪,也沒有表現出來第一次那樣的態度,只是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也沒有主動開口說話,儘管史可法知道閻應元來是什麼事情,其實史可法也想聽聽閻應元是什麼態度,能不能說出來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

牽涉到遼東的安危,閻應元是非常主動的。

“史大人,在下已經知曉聖旨的內容,斗膽來見大人了,在下有些想法,是一定要說出來的,至於說如何的選擇,還請大人三思。”

史可法點點頭,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接到了朝廷的聖旨,大人應該是比較失望的,在下仔細想過了,大明朝廷裡面,未必沒有人能夠看出來皇太極的計謀,可惜他們慌神了,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了,一點都不在乎遼東的局勢,因爲遼東距離他們還有些遙遠,可多爾袞麾下的後金韃子,就在距離他們不遠的昌平,萬一京城被多爾袞拿下了,他們豈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性命都保不住了。”

“閻大人,這些牢騷的話語就不要說了,還是說說有什麼好的辦法吧。”

“在下給出的辦法很簡單,一個字,拖,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和架勢,大人首先可以大造聲勢,言遼東邊軍即將大規模的開赴京城,接下來調集部分的軍士,慢慢朝着京城開進,在下的意思,不超過十萬人的規模,若是朝廷追問了,大人的理由也是很簡單,一次性調動二十萬大軍,有着不少的困難,單單是糧草的準備,就是來不及的,故而第一批也只能夠調動這麼多,接下來的還需要幾日時間準備。”

“在下相信,一旦有遼東邊軍開赴京城了,駐紮在遼河以南的代善和濟爾哈朗,肯定會有動作了,到了那一步,大人根本不需要調動任何的軍隊了,在下也斷言,代善與濟爾哈朗開始進攻之後,多爾袞率領的後金韃子,肯定會離開昌平,朝着山海關的方向開進。”

史可法的臉色變化了,他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果然,閻應元也說到這一層了。

“多爾袞不會進攻京城,皇太極的目的是調動遼東邊軍,接下來代善、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在進攻山海關的同時,可以前後夾擊遼東邊軍,猝不及防的情況之下,遼東邊軍很有可能崩潰,到了那個時候,遼東失陷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弄得不好,京城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被後金韃子攻破。。。”

史可法終於再次開口了。

“閻大人的意思,本官明白了,也就是抽調不足十萬的大軍趕赴京城,而且行程不能夠太快,要隨時注意多爾袞率領的後金韃子的動向,一旦出現了可能被前後夾擊的局面,就必須要迅速趕回遼東,是這個意思嗎。”

“倒不一定非要回到遼東,就算是駐紮在永平府,對於後金韃子來說,也是很大的震懾,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後金韃子的所有安排,都沒有作用了。”

“那也不一定,抽調十萬左右的遼東邊軍,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甚至是黑山等地,不一定能夠守住了。”

閻應元臉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在下早就想過了,皇太極的胃口很大,恐怕沒有看着這些地方,看到的就是關寧錦防線,皇太極很清楚,不能夠拿下關寧錦防線,就算是拿下了廣寧、西平堡和義州這些地方,也不一定能夠守住,將兵力分散在這些地方,今後只能夠被逐漸的消滅,故而在下認爲,皇太極不會佔領這些地方,一旦他的目的沒有達到,這些地方很有可能出現千里無人煙的局面。”

史可法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閻應元一針見血的說出來了遼東面臨的後果,這其實也是他想到的可能性,後金韃子曾經在遼東損失慘重,特別是在西平堡,可以說這些教訓,皇太極是絕對不會忘記的,遼東邊軍無法剿滅後金韃子,但江寧營完全可以做到。

史可法也顧不得其他了,指着桌上的地圖對閻應元開口了。

“閻大人,本官的意見是,主動放棄廣寧、西平堡和義州,收縮兵力,穩固關寧錦防線,以大淩河城與山海關爲重點,部署重兵,具體的兵力部署情況爲,大淩河城駐紮五萬軍士,錦州駐紮三萬軍士,寧遠駐紮三萬軍士,山海關駐紮八萬軍士,此外以一萬兵力在黑山一帶機動,如此部署,可以確保關寧錦防線無恙了。”

閻應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按照這樣的部署,代善與濟爾哈朗沒有任何的機會,一旦他們領軍直接進攻山海關,將要面對背後十幾萬的大軍,這點他們不敢小覷,萬一陷入到遼東邊軍的重重包圍之中,他們也不敢保證能夠全身而退,此外多爾袞從關內展開進攻,因爲守衛山海關的遼東邊軍衆多,多爾袞也想不到好的辦法,甚至沒有機會與代善和濟爾哈朗會合,局面到了這等的情況,想必皇太極是要馬上收手的,只不過有一點是無法避免的,那就是黑山、義州、廣寧和西平堡等地,肯定是會遭遇到屠戮的。

史可法採納了閻應元的建議,決定派出不足十萬遼東邊軍,作爲支援京城的大軍,而且大軍的行動速度很慢,一點都不着急,派出的斥候,重點偵查多爾袞率領大軍的動靜,一旦發現多爾袞朝着山海關方向開進,大軍就將做出相應的部署和調整,堅守永平府城。

這樣的安排,可謂是徹底挫敗了皇太極的計謀。

皇太極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可以令大明朝廷驚慌起來,可以令遼東承受空前的壓力,但他無法想到,蘇天成的手早就伸到遼東來了,這隻無形的大手,穩定了遼東的局勢,讓他的計劃,幾乎全盤落空。(未完待續。。。)

第675章 計中計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8章 威信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84章 說情團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729章 恩怨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17章 秦淮河(1)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283章 太子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274章 奧妙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85章 對決(7)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53章 預判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83章 廷辯(1)第482章 大禮第647章 夜襲(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7章 下狠手(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章 馬市賣馬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915章 朝貢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029章 救贖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630章 山海關第1167章 迅雷(2)第132章 人心難測
第675章 計中計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8章 威信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384章 說情團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729章 恩怨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17章 秦淮河(1)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283章 太子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274章 奧妙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85章 對決(7)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653章 預判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83章 廷辯(1)第482章 大禮第647章 夜襲(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7章 下狠手(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章 馬市賣馬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915章 朝貢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029章 救贖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630章 山海關第1167章 迅雷(2)第132章 人心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