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

大明政客sodu

(感謝帝國斜陽天下、斌斌琦琦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投出了寶貴的評價票,感謝斌斌琦琦的打賞,謝謝了。)

駐守黑山城池的邊軍來到義州,稟報有近十萬的韃子,直奔大淩河城去了,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祖大壽臉色發白,他一直都有些懷疑,大軍征伐過於的順利了,拿下黑山和義州,幾乎沒有消耗什麼兵力,也沒有遇見過於慘烈的廝殺,在遼東這麼多年,祖大壽本能的感覺到有些不對,後金韃子的戰鬥力是不用說的,嚴格說,邊軍儘管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單兵作戰的能力,還是不如後金韃子的。

雖然不知道陳新甲率領大軍在前方的戰鬥情況,但祖大壽已經感覺到事情不對了,前方有陳新甲率領的大軍,正在準備攻打廣寧,從時間上面看,戰鬥應該打響了,但後方卻有十萬韃子圍攻大淩河城,只要不是笨的出奇,就可以明白,這是後金韃子兩路夾擊的策略,目的是全殲出征的大明邊軍。

義州所處的位置有些偏遠,多爾袞率領大軍前往大淩河城的時候,根本就不會經過這裡,而且多爾袞也明白,拿下了大淩河城,或者是拿下了黑山城池,義州的明軍無路可走,除非是到蒙古去,通過蒙古借道回到大明,這是不可能的。

祖大壽接到稟報的時間,是五月十八日的戌時。

一場激烈的爭論,在他和錢謙益之間展開了。

駐守義州的兩萬邊軍,包括一些傷病員,最終還是要聽從錢謙益的命令,因爲這裡實際的負責人是錢謙益,祖大壽只是協助錢謙益。在有人攻打義州,或者蒙古部落從義州方向過來的時候,負責指揮軍士攔截斬殺,這是陳新甲離開義州的時候,專門做出來的佈置。

祖大壽的意見,兩萬多軍士馬上撤離義州。繞過黑山城池和大淩河城,馬上趕赴錦州,絕不能夠耽誤了,要不然就有被包圍的危險,祖大壽還分析了,後金韃子十萬大軍剛剛到大淩河城,主要的任務還是攻打大淩河城,包括回過頭攻打黑山城池,暫時不會注意到義州的駐軍。若是等到後金韃子騰出手來,義州的大軍就危險了。

錢謙益堅決不同意祖大壽的意見,因爲在錢謙益看來,他與陳新甲制定的戰略,曙光初現了,當初想到的就是後金韃子的主力,攻打大淩河城,包括錦州城。陳新甲帶領大軍,一舉拿下廣寧之後。直接威逼瀋陽,這樣能夠令後金韃子大亂,陳新甲率領的大軍取得最爲輝煌的勝利。至於說駐守在義州的兩萬軍士,就是大軍的後防保證,這個時候撤離了,大軍怎麼辦。戰術部署豈不是全盤泡湯了,這個戰術部署,錢謙益不好說出來,可就是不同意撤離義州。

祖大壽和錢謙益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眼看着時間過去。祖大壽心裡在滴血。

祖大壽毫不客氣的告誡錢謙益,若是駐守義州的兩萬大軍真的被後金韃子包圍,最終悉數殞命了,導致了這樣的大敗,自己一定要給皇上直接稟報,到時候錢謙益面臨的恐怕不僅僅是丟官罷爵那麼簡單了,恐怕家族也要跟着受影響了。

錢謙益被祖大壽的話語震撼了,他很清楚,祖大壽身經百戰,長期在遼東駐守,有些戰役部署,瞞過了祖大壽,最終萬一失敗了,自己可能真的無法交代了,要麼被後金韃子抓去處死,要麼被皇上直接砍了腦袋。

猶豫之中,錢謙益終於說實話了。

“祖總兵,其實後金韃子去攻打大淩河城,這在大帥和本官的預料之中,出現了這等的情況,是我大明的幸事啊。”

祖大壽一臉的震驚,看着錢謙益,說不出話來,想不到出現了這等危險的局面,錢謙益居然還能夠雲淡風輕,什麼當初就預料到了,這簡直是放屁,人家後金韃子十萬大軍,你拿什麼去應對,打不過人家,難道那關寧錦防線做賭注嗎。

想到這裡,祖大壽的身體顫抖了一下,臉色開始發白。

“錢大人,屬下不是很明白,還請錢大人解釋。”

看見錢謙益還在遲疑,祖大壽有些火了。

“大人,事關數萬將士的生命,大人如此遲疑,莫不是要等到出現大禍纔開口嗎。”

祖大壽的態度,令錢謙益不能夠繼續猶豫了。

“祖總兵,你不要着急,當初大帥制定作戰部署之時,就考慮到後金韃子會進攻大淩河城,包括攻打關寧錦防線,如此情況下,後金韃子在黑山、義州以及廣寧的兵力,必然出現不足,事實也是如此,大帥帶領大軍,攻下了廣寧之後,可以派遣精銳將士,渡過遼河,直接威脅後金韃子的都城瀋陽,如此就能夠給予後金韃子沉重的打擊了。。。”

錢謙益還在如此說的時候,祖大壽的臉色就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先是蒼白,接着是鐵青,他絕想不到,遼東如此大的戰役,十萬大軍出征,這絕不是小事情,想不到陳新甲和錢謙益竟然敢制定出來如此冒險的計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後金韃子早就偵查到了邊軍的作戰部署,精心策劃,做出來了有針對性的安排部署了。

看見祖大壽的臉色不好,錢謙益也有些惱火了。

“祖總兵,難道你覺得如此的安排不好嗎,這可是大帥思考了好長的時間,做出來的安排部署,本官看,後金韃子十萬人去攻打大淩河城,正是大帥的好機會。”

祖大壽恨不得直接給錢謙益一個耳光過去,到了這個時候,錢謙益還在做夢,可憐十萬大軍出征,讓陳新甲和錢謙益來指揮了。

“大人,我不客氣的說,大帥和你將是我大明的千古罪人,遼東危險了。”

錢謙益臉上的神情也變化了,作爲大儒,他最爲在乎的就是名聲,要是成爲了大明的千古罪人,以前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你這是危言聳聽,明明大帥的部署,已經產生效果了。”

祖大壽看着錢謙益,眼神裡面透露出來了憐憫。

“大人,屬下有幾件事情,不是很明白,想着問問大人,第一,既然我大軍想着吸引後金韃子的主力去攻打大淩河成,攻打關寧錦防線,趁着後金韃子後方空虛,給予後金韃子致命一擊,那麼我大軍出發之後,佔據了黑山義州,下一步準備去佔據廣寧了,依照大人做出的部署,後金韃子豈不是太厲害了,等候了這麼長的時間,只到我大軍佔據了黑山和義州,征戰開始了大半個月之後,纔開始派出十萬大軍,來攻打大淩河城,莫不是後金韃子知曉我大軍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第二,後金韃子一旦佔據了大淩河城,試問十萬大軍,改如何固守黑山、義州和廣寧,難道這麼多的將士,不需要吃飯,十萬大軍若是要退回來,能夠從什麼地方撤退。”

“第三,若是我大軍不能夠攻下廣寧,下一步該當如何,是撤回義州、黑山還是大淩河成,亦或趁着後金韃子瀋陽空虛,直接去進攻瀋陽。”

“最後一個問題,試問大人是否知曉,後金韃子究竟有多少的兵力。”

這四個問題,錢謙益自然是無法回答的,不過有關後金韃子的兵力,他還是勉強說了幾句話。

“後金韃子和滿八旗和漢八旗,滿打滿算,也就是十二萬人吧,再說了,後金貧瘠,能夠養活多少的軍隊。”

祖大壽也沒有想到錢謙益這樣回答,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大人,我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你,後金韃子擁有的兵力,至少超過三十萬人了。”

看見錢謙益張大的嘴,祖大壽冷冷的開口了。

“出動十萬邊軍,竟然想着能夠拿下後金的都城瀋陽,豈不是異想天開,拿着邊軍將士的性命,爲自己來鋪墊功勞,這是何等的可悲可憎,若是我來安排,分兩路出擊,一路安排十萬軍士,迎戰大軍,一路安排十萬軍士,攻打大淩河城,就算是不能夠拿下大淩河城,但進攻的十萬邊軍,還有活命的機會嗎,他們還能夠回到大淩河城嗎,還有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嗎,到了現在,大人還在做着美夢,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人,大帥的處境萬分危險,大軍恐怕遭遇不測了,接下來,後金韃子兩路大軍會和,直接攻打關寧錦防線,若是大淩河城、錦州、寧遠和山海關有失,大帥和你還想坐在這裡商議討論做夢嗎,你還想着家人能夠活命嗎。”

錢謙益臉色發白,他對征戰廝殺,根本就不熟悉,安排部署的時候,也是想當然,可惜這樣的兒戲,居然就真的在大明出現了。

祖大壽已經不願意繼續和錢謙益說下去了。

“大人,接下來還是屬下來指揮大軍,所有軍士,全部撤出義州,繞開黑山城池,繞開錦州,直接奔赴山海關,要用最快的速度到達山海關,否則就會出現大問題了,至於說大帥,自求多福吧,十萬邊軍啊,錢大人,你就等着向皇上謝罪吧。”

錢謙益臉色有些灰白,張了張嘴,沒有能夠說出來話語,他怎麼都不會想到,事情會這樣的嚴重,要是祖大壽說的是真的,他就不僅僅是丟官罷爵的問題了。(未完待續。。)

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18章 造勢第1280章 變化(1)第65章 現實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824章 準備(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82章 暗戰(3)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46章 慘敗(4)第728章 江湖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07章 授官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1章 收服第846章 慘敗(4)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144章 戰果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490章 近憂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793章 都不笨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29章 忠告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169章 昏頭了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9章 秦淮河(3)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6章 如願以償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2章 人市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9章 秦淮河(3)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60章 剿匪(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855章 旅順大捷(1)
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18章 造勢第1280章 變化(1)第65章 現實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824章 準備(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82章 暗戰(3)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46章 慘敗(4)第728章 江湖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07章 授官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1章 收服第846章 慘敗(4)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144章 戰果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490章 近憂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793章 都不笨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29章 忠告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169章 昏頭了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9章 秦淮河(3)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6章 如願以償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2章 人市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9章 秦淮河(3)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60章 剿匪(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855章 旅順大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