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

(?)????(感謝john01b的打賞,謝謝了。)

秦良玉下達軍令、整治衛所軍隊的同時,馬祥麟則開始重新組建白桿兵。

蘇天成也重點關注白桿兵重新組建的事宜,江寧營需要擴充,目前有七萬多將士,進入四川的有六萬餘人,目標是擴充到十萬人左右,主要還是爲對抗滿洲八旗做好準備。

江寧營的名氣很大了,想着進入江寧營的人還是不少的,正是因爲名氣大了,所以江寧營招募軍士的要求,更加的嚴格了,可以算是嚴酷了,擔任陝西巡撫的時候,蘇天成本來是想着,能夠在邊軍中間招募一些軍士,畢竟經歷過血與火洗禮的軍士,和普通人還是有所不同的,但這個目的沒有達到。

進入四川的時候,蘇天成還在想着這個問題,留給江寧營喘息的時間不多,剿滅流寇之後,肯定是要直接進入遼東,甚至沒有時間休整,之所以時間這麼緊急,是這次白桿兵的遭遇,引發了蘇天成的高度關注。

流寇居然有了弗朗機炮和虎蹲炮,還有火繩槍,白桿兵在火器的面前,損失慘重,幾乎只有捱打的份,這大大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

就在掌握了這個情況之後,蘇天成馬上要求渠清澤深入調查,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宋思軍是絕不敢直接和流寇進行軍火交易的。

這個答案很快出來了,宋思軍沒有和流寇做過任何的交易。

當初做軍火交易的時候,蘇天成就預防到今後可能會出現問題的,爲了能夠掌握每一批軍火的去向,凡是經過宋思軍的手,交易出去的槍支和火炮。都有編號,這個編號刻在槍管後方,這些編號,畢懋康都有着詳細的記錄,宋思軍也會記錄,交易出去之後。記錄要再一次的核對,明確軍火的走向。

洪承疇帶着江寧營將士,驅趕流寇的時候,繳獲了少量的火繩槍,這些火繩槍的編號,迅速被抄錄出來,開始了一系列的核對工作。

根據宋思軍和畢懋康的記錄,這一批的火繩槍,是交易給後金的。

但宋思軍絕沒有和後金做火炮的交易。這說明,流寇手裡的火炮,很有可能是後金另外提供的。

這個情報,令蘇天成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

要說李自成和皇太極之間有勾結,這個情報,打死蘇天成都不會相信,在這方面,李自成恩怨分明。絕不會直接和後金勾搭的,但這不能夠排除。後金通過其他的渠道,暗地裡給流寇提供了軍火,這樣做的目的,太明確了,希望流寇能夠壯大起來,在大明各地騷擾。讓皇上和朝廷疲於奔命,讓大明的國力衰微下去,後金埋頭於建設,此消彼長,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情況。就不用多說了。

蘇天成再一次感覺到了,皇太極的確不簡單。

後金的目的達到了。

白桿兵遭遇如此慘重的打擊,火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要說白桿兵,當初護衛京師的時候,阿濟格率領的滿洲八旗兵,在火器面前,也是吃了大虧的。

蘇天成不是擔心流寇手裡有火器,畢竟火繩槍是江寧營徹底淘汰的槍支,弗朗機炮和虎蹲炮的炮彈,控制在江寧營的手裡,如果流寇用以前的實行彈,沒有多大的威力,這些對江寧營構不成多大的威脅。

危險還是來自於後金,來自於皇太極。

皇太極出錢出火器,讓流寇肆掠,與大明的軍隊死磕,這就應驗了一句話,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纔是危險的所在。

如果剿滅流寇的時間拖得太長,後金會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的,一方面給予流寇火器的支援,一方面發展壯大自身的力量,甚至會在江寧營與流寇展開決戰之際,突然出兵威脅京城。

後金的目的,就是需要流寇的存在,就是要阻止大明的強大。

不得不說,皇太極確實有着不一般的眼光。

這個情況,蘇天成在密摺裡面,專門稟報了,只不過隱去了火器的出處,只是提到了後金可能在援助流寇,太子朱慈烺也是知道這個消息的。

朱由檢看到這個奏摺之後,勃然大怒,用很少見的嚴厲語氣回覆了,要求江寧營必須要徹底剿滅流寇,不要有絲毫的猶豫,再次准予蘇天成臨機專斷的權力。

事態的發展,促使蘇天成開始關注江寧營招募軍士的事情。

他相信,只要公告出去了,想着進入江寧營的人,數不勝數,但他不會這樣做,江寧營需要的是鐵血將士,進入軍隊之後,就可以直接作戰的,訓練投入的成本太大了,以前江寧營奉行的頂尖軍士的訓練,才能夠打造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現在沒有這麼多時間了。

所以白桿兵進入了他的視線。

白桿兵的戰鬥力是很不錯的,進入到江寧營之後,肯定是能夠直接上戰場的,不需要太多的訓練,至於說白桿兵進入江寧營的可能性,蘇天成有着充足的信心。

他不斷提升秦良玉的威信,其實就是在埋下伏筆,秦良玉名義上是四川總兵官,但實際沒有這樣的權力,從一定的程度上看,這個總兵官,是虛職,蘇天成需要做的,就是讓這個總兵官坐實,下一步,秦良玉還需要兼任四川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這樣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的,至於衛所軍隊改革之後的安排,那還需要一段時間。

土司的存在,蘇天成的內心是頗有異議的,這樣的做法,表面上是尊重少數民族,實際上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土司能夠決定管轄範圍內的事情,掌握了生殺大權,這本身就不合適,而且土司還擁有獨立的軍隊,兼任都指揮使,軍事上也是相對獨立的,這對於朝廷統一指揮,是不利的。

另外的一種情況是,土司長期以來,都受到歧視,各級的官吏,對土司一點都不尊敬,曾經有過好多的這種事例了,因爲各級官吏對土司的輕視甚至是歧視,對少數民族的蔑視,導致土司反叛的事情,所以在蘇天成看來,土司的制度需要廢除。

清朝曾經實行改土歸流,基本解決了土司存在的情況。

蘇天成的想法,通過改革衛所軍隊,改變軍隊的組建方式,一步步收回土司的權力,土司和朝廷官員一樣,也需要入朝爲官,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土司也要參加科舉考試,其地位慢慢喝族長差不多了。

當然,這樣的改變,需要時間。

基於這樣的目的和考慮,白桿兵需要進入江寧營。

馬祥麟到底是讀書人,也見識了江寧營將士的氣勢和勇猛,所以在準備重新組建白桿兵的過程中,時常請示蘇天成,蘇天成也沒有客氣,要求白桿兵的總人數,控制在一萬五千人人以內,這樣能夠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白桿兵悉數由少數民族的人組成,少數民族百姓的生活,是非常艱苦的,大凡土司控制的地方,基本都是這樣,有些地方甚至過着原始生活,土司在經濟建設方面,大都是缺乏能力的,熱衷於組建軍隊,熱衷於有一支強悍的軍隊,包括秦良玉,在這方面也不例外。

就說白桿兵,朝廷撥付的軍餉,少得可憐,白桿兵的大部分供給,還是需要當地百姓來支撐,白桿兵自身也要參加勞動,否則就不可能維持,這樣的做法,只能夠令當地的百姓更加的窮苦,自己都吃不飽飯,還要養活軍隊。

組建一萬五千人的白桿兵,難度不是很大,白桿兵還剩下接近一萬軍士,招募五千人,造成的影響不是很大。

在後面的征戰之中,白桿兵還會有損失,蘇天成的考慮,能夠有一萬白桿兵進入到江寧營,就算是很不錯了。

江寧營給馬祥麟提供了不少的銀兩和糧草,幫助白桿兵重新組建。

蘇天成的要求也很是明確,重新組建的白桿兵,將成爲專業的軍隊,基本不參與農業生產,軍餉是固定的,便於軍士能夠養家餬口,一個白桿兵的軍士,基本能夠養活一家人。

馬祥麟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若是白桿兵不參與勞動了,那他們的部族,就難以爲繼了,青壯的男人都加入白桿兵了,家裡剩下的基本是老弱,生活無法維持,可江寧營提供了大量的銀兩和糧食,這使得白桿兵招募軍士的工作,變得異常火爆,成爲了白桿兵軍士,就能夠養活家人,這樣的條件,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能夠吸引大批人投軍的。

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一萬五千白桿兵組建完成。

一支全新的白桿兵誕生了。

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重新組建的白桿兵,沒有留在忠縣,而是直接跟隨江寧營行動,隸屬於江寧營都指揮使洪承疇直接指揮。

秦良玉和馬祥麟都清楚,這預示着什麼,但兩人都沒有意見,不僅僅是他們,白桿兵的軍士也是很高興的,能夠加入到江寧營,他們求之不得。

兩件大事情,都做的很好,蘇天成很是高興,他看見了希望,應該說,有了如此良好的基礎,剿滅流寇只是時間問題了。(未完待續。。

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369章 算計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78章 補償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581章 尊嚴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187章 行動(4)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274章 奧妙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73章 驚奇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771章 海戰(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5章 現實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90章 大場景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493章 宿命論(2)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15章 在路上(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94章 宿命論(3)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01章 軍心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030章 妥協第915章 朝貢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章 殺良冒功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4章 在路上(1)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90章 大場景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2章 授官風波(1)
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369章 算計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78章 補償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581章 尊嚴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187章 行動(4)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274章 奧妙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73章 驚奇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771章 海戰(1)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65章 現實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90章 大場景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493章 宿命論(2)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15章 在路上(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94章 宿命論(3)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01章 軍心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030章 妥協第915章 朝貢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章 殺良冒功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4章 在路上(1)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90章 大場景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2章 授官風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