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

離開京城之後,蘇天成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寧遠,有不少的事情,需要他來安排,如何對山海關、寧遠、錦州和大淩河城做出來妥善的安排,穩住遼東,還包括大同和寧夏等地方,這是必須要正視的問題,皇太極提出來了握手言和的主張,這裡面是有着很深的陰謀的,大明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廝殺,肯定是想着能夠安穩的,不要說皇上,恐怕朝廷裡面,很多的大臣,也是這樣的看法,連年的廝殺,令大明朝不堪重負,老百姓已經到了承受的極限了,若是繼續這樣下去,說不定再一次爆發造反的高潮。

但後金虎視眈眈,邊關是絕不能夠鬆懈的,若是朝廷裡面有了鬆懈的態度,下面就更不要說能夠有昂揚的鬥志了,上下若是都出現鬆懈了,軍備必然出現漏洞,前些年,這樣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大明衛所軍隊,已經不算是軍隊,不堪一擊了。

蘇天成愈發的佩服皇太極了,有些時候,他甚至想着,若說皇太極這樣的人物,擔任了大明朝的皇帝,將是什麼樣的結局,不過這也就是設想,大凡立國的初期,君主都是英明睿智的,只是往後面發展之後,不能夠逃脫衰敗的宿命。

回到寧遠有一個星期時間了,眼看着春節就要臨近了,蘇天成所做出來的調整,也在一一落實,最爲主要的還是有關大淩河城、錦州城和寧遠城的佈防,山海關是最後的一道防線。承受的壓力相對小一些的,特別是鞏固了大淩河城的防禦之後。山海關更是悠閒。

不管怎麼安排,最終牽涉到的,還是人員的調整。

江寧營的將士,相對好安排一些,關鍵是邊軍,特別是那些邊軍的將領。

孫承宗老大人去世了,朝廷裡面是不是會出現改變,蘇天成沒有把握。這樣的情況下,他必須加強對邊軍的控制,雖然過去這麼長的時間了,但邊軍的一些惡習,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糾正,兵痞、兵霸依舊是存在的。

渠清澤進入廂房的時候,蘇天成早就在等候了。

“老渠。對邊軍的調查情況如何了,說說看。”

渠清澤一臉的鬱悶。

“大人,下官做了好久的調查,山海關、寧遠、錦州和大淩河城的邊軍,情況各有不同,情況最好的是駐守在大淩河城的邊軍。最差的是山海關的邊軍,核心的問題,還是出現在軍官的身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想法混亂,邊軍之中的軍官。絕大部分都是世襲的,甚至有些軍官。從來就沒有上過戰場廝殺,總是躲在後面指揮,他們的想法多種多樣,真正想着保家衛國的不多。”

“第二是軍紀敗壞,隨意欺凌百姓的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對從遼東回來的漢人,更是不假顏色,任意打罵,甚至是搜刮錢財。”

“第三是軍容不整,駐守大淩河城、錦州和寧遠的邊軍,因爲江寧營的帶動,每日裡加強訓練,情況好了很多,可駐守在山海關的邊軍,依舊是老樣子,上一次的調防,大人爲安排江寧營將士進駐山海關,軍士的情況,依舊沒有多少的改變。”

蘇天成皺着眉頭,渠清澤說話的時候,語氣很是柔和了,但這裡面存在的問題,肯定是嚴重的,渠清澤說到的三個方面,都是很致命的,自己來到遼東之後,重點關心了邊軍的裁撤問題,對於軍容軍紀方面,還沒有來得及下手進行整治,現在自己要離開遼東,到登州去發展了,這個問題,就成爲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老渠,你的意見,該怎麼處理。”

“下官以爲,必須要徹底整頓,否則遼東難以安寧,攻打黑山之後,基本沒有什麼戰事了,邊軍就顯得鬆懈了,毛病和問題都出來了,若是縱容這些問題,恐怕會引發大問題的,下官的意思,殺一儆百。”

蘇天成點頭同意。

“好,就按照你的調查結果,對於那些不聽從指揮、爲所欲爲的軍官,殺掉一批,才能夠震懾到其他人,這件事情,春節之前落實,不管這些軍官是什麼身份,也不管他背後的家族有多強大,若是遇見那等不識貨的家族,連着家族給我一鍋端掉。”

有了蘇天成這樣的態度,渠清澤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執行就是了。

就在渠清澤準備離開廂房的時候,蘇天成再次開口了。

“老渠,這件事情,稍微慎重一些,波及面不要太大了,重點針對那些無可救藥的軍官,擬好名單之後,迅速採取措施,將這些人控制起來,至於說哪些該殺、哪些該懲罰,我們還需要商議的。”

“下官知道了。”

渠清澤離開之後,徐爾一很快過來了。

“徐大人,督師府的諸多事宜,辛苦你了。”

“大人,這都是下官的職責。”

“徐大人是我的老師,我說話就很直接了,春節之後,我可能離開遼東,趕到登州去的,可能會留在登州,關注水師的建設,遼東的事情,就要擺脫徐大人了。”

徐爾一有些吃驚,蘇天成是薊遼督師,按說應該以遼東爲重點的,若是長期呆在登州,是不是會遭受到非議。

“大人,如此的安排,恐怕有些不妥當啊,我大明防禦的重點,還是在遼東的,雖說後金有了戰船,但組建水師,不是短時間能夠見效的事宜,派人到登州和萊州督促就可以了,大人完全沒有必要,駐守在登州的,遼東這邊,離不開大人啊。”

“徐大人,這件事情,我已經決定了,剛纔我和渠大人商議了,駐守遼東的邊軍,存在一些軍紀方面的問題,春節之前,準備對那些敗壞軍紀的軍官,進行一次全面的整頓,我大明的邊關,不僅僅是遼東,還包括有大同、寧夏、登州、萊州、天津等地,如此龐大的地方,僅僅由我來統領,還是有些吃不消的,恐怕要多麻煩徐大人了。”

“既然大人決定了,下官也不好多說了,登州和萊州,遭遇後金的屠戮,確實需要花費一番心思整治的,大人到那邊去也好,遼東的局勢,暫時是穩定的,下官聽說了,皇太極準備要握手言和了,不知道是不是有這件事情啊。”

“的確有這件事情,不知道徐大人是怎麼看的。”

“實話實說,若是沒有到遼東來,還在朝廷的事情,下官可能在內心裡面,贊同握手言和,至少不要繼續廝殺,但在遼東這段時間,下官看到了很多的事情,也明白,後金皇太極的心思,可沒有那麼簡單,所以這握手言和的事情,下官是不贊同的。”

“徐大人可否預測一下,朝廷裡面,會是什麼態度。”

“要是下官預計不錯,這個建議,初期是得不到支持的,朝中的文武大臣,會一致反對餓,但時間長了,就說不定了,最多半年,朝廷裡面的態度,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蘇天成的心裡咯噔了一下,他也有這樣的想法。

“徐大人認爲,朝廷若是同意和後金握手言和,遼東是否會受到影響啊。”

徐爾一的神色有些凝重了。

“大人,下官反對言和,正是看到遼東和邊關的局勢,若是朝廷答應言和,遼東和邊關,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言和的下一步,就意味着互市,若是皇太極沒有那麼多的心思,這言和還好說一些,不過皇太極既然建立了大清國,不實現抱負,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雙方言和,邊關的防禦一旦鬆懈下來,想要再一次的加強,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徐大人的意思,若要言和,也是可以的,但後金必須要做出來承諾,朝廷不能夠放鬆遼東和邊關的防禦。”

渠清澤搖搖頭。

“下官不是這個意思,下官想到的,主要還是剿滅後金,這個目的,目前是達不到的,但這個目標不能夠放鬆,絕不能夠因爲皇太極要求言和,就放鬆了對遼東和邊關的關注,那樣就真的中了皇太極的奸計了,可惜能夠看透這裡面厲害關係的人不多啊,朝廷裡面,真正知道邊關局勢的,也沒有多少人。”

說到這裡,渠清澤嘆了一口氣。

“孫老大人的離世,真的是我大明的巨大損失啊,孫老大人熟悉遼東的局勢,知道邊關的形勢,若是老大人還在,一定會堅持加強遼東和邊關的防禦的,皇上也能夠時時刻刻關注的,可惜老大人駕鶴西去了。”

徐爾一離開之後,蘇天成陷入到了沉思之中,皇太極寫信要求握手言和的事情,肯定是會很快傳出去的,這樣的事情,替大明朝廷掙足面子,肯定是有人專門透露出來的,顯示大明強大,後金心虛求饒,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徐爾一說的非常中肯,朝廷裡面,恐怕有不少人想着言和的,享受一下和平安寧的生活,他們到不一定從大明的未來出發,能夠將目前的日子過安穩了,就萬事大吉了。

第123章 唐海泰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66章 兩重天第1014章 誤判?(3)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915章 朝貢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55章 識趣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41章 收服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48章 協調會(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22章 眉姑娘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993章 整合(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84章 行動(1)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58章 籌謀第39章 廟會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420章 頭疼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6章 鄉試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29章 恩怨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88章 行動(5)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414章 傷情第347章 榮耀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844章 慘敗(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95章 整合(3)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10章 預料之中
第123章 唐海泰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866章 兩重天第1014章 誤判?(3)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915章 朝貢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155章 識趣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41章 收服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48章 協調會(2)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122章 眉姑娘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993章 整合(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84章 行動(1)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58章 籌謀第39章 廟會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420章 頭疼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6章 鄉試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29章 恩怨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88章 行動(5)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414章 傷情第347章 榮耀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844章 慘敗(2)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9章 收穫季節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95章 整合(3)第81章 未雨綢繆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10章 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