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記住承諾

正月出發,大明各地都還沉浸在春節的氣息之中,從寧遠出發,進入山海關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大明各地,除開登州、萊州以及山東受到影響,其餘各地的情況,基本是穩定的,穩定下來之後,老百姓就想着能夠好好過春節了,一年到頭,能夠清閒一下的,也就是春節了。

蘇天成是理解這種感受的,老百姓的生活過得不好,唯獨在春節的時候,捨得奢侈一下,能夠吃肉喝酒,親戚朋友之間能夠相互拜訪,而且春節在老百姓的心裡特別重要,超過了所有其他的節日,這個時候,是親人團聚的時刻,至於說平時其他的好多節日,慢慢成爲了讀書人或者是士紳富戶慶賀的節日了,譬如說中秋節,老百姓這個時間,是沒有時間慶賀的,爲了生計,還要不停的操勞。

一路上,蘇天成沒有追求速度,慢慢趕到登州就可以了。

宋思軍招募的軍士,達到了一萬兩千人,招募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軍士,進展很是順利,半個月的時間,招募了兩千人,其餘的軍士,還在考覈的過程中,報名的人是不少的,江寧營在兩個部落中間,威名是不一般的,蒙古族部落的年輕人,和關內的不一樣,因爲生存條件的惡劣,他們從小就爲了生存戰鬥,不僅僅是與其他的部落戰鬥,也要與惡劣的環境拼搏,早就養成了好鬥的習慣,聽說江寧營要招募軍士。衆人當然是踊躍報名了。

已經招募到的一萬兩千人,正月初十就出發了。直接趕到登州去,駐守在登州和萊州的江寧營將士,負責收納這些新的軍士。

雖說是組建水師,但蘇天成沒有打算用新兵來組建水師,水師屬於江寧營的一部分,主要的軍士,還是有江寧營的將士組成,這些招募的軍士。重點還是訓練成爲奇兵和步卒的,特別是從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招募的軍士,肯定是作爲奇兵培養的。

水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將來還要能夠控制海上的企圖軍隊,包括鄭芝龍,也是蘇天成潛在的對手,蘇天成組建的水師。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水師,他會想辦法將火炮裝備到戰船上面去的,而且火炮的威力不一般,這方面江寧營有着先天的優勢,畢懋康一直都在安寧堡一帶研製火炮,爲水師研製火炮。已經成爲了主要任務。

蘇天成對水師的要求是很高的,福建的鄭芝龍,擁有了強大的水師,自己組建的水師,若是不能夠做到高起點。很難立足的,人家鄭芝龍是海盜出身。可沒有那麼客氣的,派出水師來騷擾,你只能夠幹看着,再說了,海盜習慣在海上的生活,你在陸地上面,拿人家沒轍,再說了,蘇天成也知道,西方的水師是很發達的,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就能夠橫行天下。

守衛城池依靠的是騎兵和步卒,但開闊疆土,還是需要水師的,大明是不是能夠真正的強大起來,將來還是要依靠水師的。

穿越之後,蘇天成真正的願望,是令大明獨霸天下,要達成這個目標,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了,嚴格說起來,蘇天成組建水師,絕非是想着對付小小的後金的。

離開山海關,大隊人馬進入了北直隸。

蘇天成首先要到保定府的高陽縣,他要去拜祭孫承宗,此外,也要兌現自己的承諾,雖說孫承宗的兒孫,還需要在高陽縣守靈,但自己可以提前做好安排,時間到了之後,孫承宗的兒孫可以直接到登州去的。

進入高陽縣,蘇天成察覺到,這裡的氣氛很是不好,雖然是正月二十二了,但依舊在正月,按說應該是有着很濃的節日氣氛的。

跟隨在蘇天成身邊的,只有十來人,王大治和劉鐵漢都沒有在身邊,但這些人是長期跟着蘇天成的,每個人都有着萬夫不當之勇,隊伍已經沒有那麼多人了,其中的一千五百人,護送春屏和蘇明玥,首先到登州去了,蘇天成的身邊,留下了五百人。

進入高陽縣的時候,蘇天成不想引發什麼麻煩,他也是藉着到登州去的路途中間,專門去拜祭孫承宗的,所以說大隊人馬都在城外找地方住下來了。

很快,通過和大街上的老百姓交談,蘇天成知道了高陽縣氣氛不好的原因,原來是因爲孫承宗的去世。

這令蘇天成有些吃驚了,想不到孫承宗在高陽縣的影響有這麼大,尋常的百姓都爲他的去世感覺到悲傷,這就很了不起了,高陽縣能夠出一任的內閣首輔,這是縣裡的光榮,但內閣首輔不一定受到老百姓的愛戴。

接下來交談的時候,蘇天成才知道,原來孫承宗罷官在家的時候,爲縣裡的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情,包括爲老百姓的利益呼籲,在縣裡有着非常高的威望的,縣衙的官吏,非常的尊敬孫承宗,遇到什麼大事情了,也是主動來商議的。

老百姓記得孫承宗的好處,孫承宗去世的消息傳到了高陽縣,很多人失聲痛哭,靈柩回到高陽縣的時候,數不清的老百姓出城好遠去迎接。

孫承宗的老家,距離縣城不遠,孫承宗的墓地,距離老家的府邸不遠。

蘇天成趕到的時候,孫銓帶着所有人,跪地迎接蘇天成。

孫承宗在臨終前的教誨,孫家大小都清楚的,雖然說蘇天成年輕,但和孫承宗是莫逆之交,蘇天成是孫承宗最爲讚賞的朝廷官員,孫家的子孫,除開老大孫銓和老二孫鉁,還有最小的兒子孫沛之外,其餘的都是跟着蘇天成做事情的。

蘇天成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孫銓,示意其餘人都站起來,孫銓是接近六十歲的人了,比蘇天成父親的年紀都要大一些的,跪在自己的面前,蘇天成是很不好意思的,儘管說這是必須要進行的禮儀。

蘇天成本是可以直接去祭拜孫承宗的,但他堅持按照晚輩的禮儀,披麻戴孝之後,跟隨孫銓等人,來到了墓地之前。

蘇天成跪下磕頭上香,孫銓代表家人,陪着跪在一邊。

祭拜很快結束,蘇天成接着去專門拜訪了孫承宗的遺孀。

回到了屋裡之後,蘇天成想着,有些事情,自己需要好好交代一下了,要不然離開了高陽縣之後,孫玥等人要尋找很長時間的。

按照朝廷的規矩,父母病逝之後,兒子是需要丁憂的,這個時間不能夠做官,也不能夠在朝廷裡面做事情,要專門守靈,時間一般都是三年,雖然說這樣的規矩,蘇天成不是很贊成,但他也感覺到,這是對孝道的一種敬仰,這是禮儀之邦必須要注重的東西。

孫思明和孫思宗也在高陽縣,兩人暫時沒有在蘇天成的身邊,他們被准予了一段時間的假期,專門回家奔喪,他們是不需要丁憂的,畢竟隔開了一層了,兩人很快就要分別回到陝西和河南府去了。

畢竟是孫思明和孫思宗見過世面,坐下之後,孫思明首先開口了。

“晚輩聽聞,大人是要到登州去的,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啊。”

蘇天成點點頭,沒有說話,他也在思考,怎麼將該說的話,悉數都說出來,若是拖延三年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可不等三年的時間,孫家的子孫有違孝道的。

“大人到登州去,晚輩有何請求,不知道該不該說啊。”

“想到了什麼事情,儘管說就是了。”

“晚輩和弟弟孫思明,都想着到登州去,跟隨在大人身邊的。”

蘇天成搖了搖頭,孫承宗臨終前,沒有做出來這樣的佈置,這其實是煞費苦心的,孫承宗的後人,不能夠完全跟隨在自己的身邊,將來的發展是說不準的,跟隨在自己的身邊,肯定是有危險的,而且不要多少年的時間,自己就要和後金展開大規模的廝殺,那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慘烈的程度,根本無法預計的,還有朝廷裡面的鬥爭,殺人不見血。

“你們還是安心在陝西和河南府做事情,暫時不要有其他的想法,太師大人去了,他老人家臨終之前,要求你們做到的事情,你們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

說完這些話,蘇天成對着孫銓開口了。

“孫銓大哥,老大人臨終之前的託付,我一直都是記着的,不過守靈之事,是最大的事情,萬不能有所怠慢的,我是這樣考慮的,孫銓大哥和孫鉁二哥可以在高陽縣守靈,孫鈐三哥可以到青州府去做事情的,至於說孫鋡四哥和孫玥五哥,兩人可以到江寧營去磨礪,還有孫之沆,也跟隨到江寧營去,你們首先需要適應環境,等候一段時間,我再來考慮其餘的安排,孫沛到京城去讀書,若是有什麼困難,儘管找到我,只要我能夠盡力的,一定會幫助的。”

這一夜,蘇天成住在了孫承宗的老屋裡面,他沒有到縣城的客棧去。

馬上就要面臨一個新的未來了,穿越十年,蘇天成的心思慢慢開始變化,這也是實際情況所迫,必須要出現改變的,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能夠很好的把握,在最低損失的前提下,讓大明朝着繁榮富強的道路上發展。

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83章 對決(5)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22章 準備(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084章 廷辯(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3章 離去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30章 妥協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080章 暗戰(1)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27章 密旨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280章 變化(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704章 隱患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7章 歸屬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186章 行動(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44章 戰果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8章 威信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239章 故人來(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395章 畢懋康第107章 授官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21章 周密安排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616章 理還亂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6章 鄉試第504章 平衡術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10章 囑託
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83章 對決(5)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22章 準備(1)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084章 廷辯(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3章 離去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030章 妥協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080章 暗戰(1)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27章 密旨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280章 變化(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704章 隱患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7章 歸屬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186章 行動(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44章 戰果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8章 威信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239章 故人來(1)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395章 畢懋康第107章 授官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21章 周密安排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616章 理還亂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6章 鄉試第504章 平衡術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10章 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