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

陳新甲可不是吃素的,準備了這麼長的時間,既然動手了,就要發揮自身最大的能力,畢竟遼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己如果不能夠很好的掌控遼東的局勢,一味的依靠皇上和內閣的支持,也會被遼東的官吏將士看不起的。

錢謙益上任之後,徐爾一離開了遼東,陳新甲召集了督師府、巡撫衙門的官員,以及遼東總兵官以上的軍官,召開了一次會議,在這次的會議上,他宣佈了錢謙益負責遼東民生方面的事宜,包括軍隊糧餉等方面的開支,遼東土地管轄等諸多方面,同時宣佈了,洪承疇直接負責江寧營的調遣事宜。

這個決定,引發了一陣子小小的波動,洪承疇身爲兵部尚書、都督同知、江寧營都指揮使,其實負責整個遼東的局勢部署的事宜,實際管轄着江寧營、邊軍和榆林營將士,但陳新甲的調整,標誌着洪承疇只能夠負責江寧營的事宜了,突出了洪承疇江寧營都指揮使的官職。

沒有調整的有秦三德的職權,根據蘇天成離開遼東時候的安排,秦三德不僅僅是江寧營的監軍,更可以直接負責監督邊軍和榆林營的事宜,陳新甲默許了這樣的安排。

遼東的官吏和軍官,都明白這裡面的意思了,這宣佈陳新甲開始果斷出手,掌握遼東的全面局面了,要知道,做出來這樣的調整,一定意義上說,需要得到蘇天成的准許。畢竟蘇天成還是薊遼督師,聖旨上面對陳新甲的要求。還是協助蘇天成管轄遼東的事宜。陳新甲能夠直接做出來這樣的決定,能夠將徐爾一送回京城,說明皇上和朝廷是支持陳新甲的,說明遼東的事情,從此就是陳新甲直接管轄了。

陳新甲接手開始管轄邊軍和榆林營,唯獨沒有馬上開始管轄江寧營,表面上看起來,是對蘇天成和洪承疇等人的尊重。實際上,是讓蘇天成和洪承疇沒有辯駁的餘地,這一手作的是很漂亮的,在大家看來,陳新甲管轄身處遼東的江寧營將士,是遲早的事情。

陳新甲在遼東的地位,還不是特別的牢固。想要在部隊中間,樹立起來絕對的威信,那就要帶領部隊打勝仗,這樣才能夠得到將士的真心佩服和擁護。

這方面,陳新甲無法和蘇天成比較。

在江寧營將士的心目中,蘇天成是絕對的統帥。無人可以撼動蘇天成的地位,洪承疇都不行,相對來說,在邊軍和榆林營軍士的內心,對蘇天成是一種崇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擁護,蘇天成在遼東的時間不是很長。可以說還在磨合的過程中,而且蘇天成下手狠狠整治了邊軍,這種整治帶來的好處,需要時間慢慢體會出來。

陳新甲利用了這樣的機會,蘇天成整治邊軍,陳新甲得到了實際的好處,來到遼東之後,陳新甲很滿意遼東軍隊的素質,令行禁止,聽從指揮,這樣的軍隊,打戰是不用說的,一定是士氣高漲,所以在軍隊的建設方面,他是不需要操心的。

不過蘇天成也不是神仙,遼東軍隊的建設之中,也存在不足,最大的問題,就是軍餉的問題,江寧營將士的軍餉,普遍高於邊軍,蘇天成來到遼東之後,下決心整頓邊軍,大量的裁減軍士,大力發展農桑,也就是想着在適當的時候,提高邊軍將士的軍餉,可動輒就是十餘萬人,想要提高軍餉,可不是嘴上說說的事情,還在操作的過程中,登州和萊州出事了,變故也隨之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沒有來得及着手提高邊軍的軍餉。

蘇天成爲了提高邊軍軍士的軍餉,所做的一切努力,好處同樣被陳新甲得到了。

秋收之後,督師府收穫了不少的賦稅,包括農戶上繳的一部分糧食,朝廷沒有在遼東征收任何的賦稅,所以說,糧食賦稅以及商業賦稅,都是督師府直接徵收,這一大筆的糧餉,直接歸陳新甲調配,加上朝廷沒有削減遼東的軍餉,可以說,陳新甲手裡是有糧食和銀子的。

遼東有了這樣的基礎,不少的商賈,穿梭於大明與後金之間,冒着生命危險進行貿易,這種貿易屬於暴利的行業,這些商賈,上繳督師府大量的銀子,尋求保護,也被准許進行商貿交易,這是一筆固定的來源,同時還有錦州、寧遠城內的商賈,上繳的賦稅,蘇天成對遼東的商業賦稅,進行了改革,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農業賦稅從無到有,同樣歸督師府支配,有了這樣的基礎,陳新甲當然有所動作了。

十月,遼東傳出來了消息,陳新甲和錢謙益做出來了決定,增加邊軍和榆林營將士的軍餉,崇禎十四年元月開始執行。

這個決定,引發了巨大的波瀾,很短的時間之內,邊軍和榆林營將士,都表示了對陳新甲和錢謙益的擁護。

陳新甲主政遼東之後,邊軍已經有所波動,他們的軍餉與江寧營將士不同,短時間之內邊軍是能夠接受的,畢竟江寧營的驍勇,他們親眼所見,人家剿滅了流寇,收回了大淩河城,打的後金韃子不敢囂張,這樣的戰功,邊軍根本不敢想象,論軍功江寧營將士的待遇應該要高一些的,但隨着蘇天成離開遼東,諸多的邊軍開始私下裡埋怨了,爲什麼都是在遼東效命,拿到的軍餉卻不一樣,這也太不公平了,也曾經有邊軍的軍官,給陳新甲和錢謙益直接反映了這樣的問題,陳新甲和錢謙益都是做工作,要求邊軍穩定,巡撫衙門會想辦法解決的。

也有人看着,這樣的問題很是棘手,弄得不好遼東會出現不穩定的局面,如今的情況下,陳新甲和錢謙益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引發遼東的波動,導致出現不利的局面,這樣的問題鬧到朝廷裡面去了,蘇天成也有可能吃虧的,譬如說到遼東不久的唐海泰,就很是關注這個問題,私下裡也和一些軍官交換看法的。

想不到陳新甲和錢謙益做出來了這樣的決定,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平息了這樣的波動,而且得到了邊軍和榆林營將士的支持,大大穩固了自身在遼東的地位。

唐海泰很是佩服,從陳新甲採取的措施方面,他感覺到自己學習到了不少的東西,畢竟在京城這幾年的時間,唐世濟言傳身教,唐海泰還是有一些進步的,在揣摩人心方面,有了一些領悟,在唐海泰看來,陳新甲來到遼東,出任遼東巡撫,不可能在蘇天成的盛名之下做事情的,這樣做事情了,所有的功勞,依舊是蘇天成的,陳新甲必須有自己的亮點。

唐海泰可不會那麼好心,來到遼東之後,他也暫時安心了,反正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離開遼東的,索性老老實實呆着,該做什麼事情,盡力去做,陳新甲和錢謙益對他都是很不錯的,這就可以了,能夠在遼東混一些資歷,憑什麼不行,同時,他也觀察到了,陳新甲表面上對蘇天成推崇備至,實際上不是這樣,這從平日裡面做事情,就體現出來了,欣喜若狂的唐海泰,想着在適當的時候,在陳新甲面前詆譭蘇天成,至少要令陳新甲和蘇天成產生一些矛盾,做這樣的事情,他是手到擒來了。

江寧營將士和邊軍的軍餉差異,唐海泰早就注意到了,在督查工作的時候就聽見這樣的反應了,趁着稟報工作的機會,唐海泰不露聲色的說到了這樣的問題,而且是從拔高江寧營的驍勇方面出發的,他果然察覺到,陳新甲不滿意這件事情。

原來以爲陳新甲會向朝廷告狀的,想不到陳新甲採用了提高邊軍和榆林營將士的軍餉,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一手太高明瞭。

通過這樣的舉措,陳新甲獲得了支持,至少邊軍和榆林營軍士是擁護和支持的,這也從側面敲打了江寧營,令洪承疇不是滋味,更大的好處是,在遼東慢慢消除了蘇天成的影響,降低了蘇天成的影響,提高了自身的威信。

這就是殺人不見血的辦法,令蘇天成有苦難言,比較起來那些正面的碰撞,這樣的辦法,效果好了很多,不會出現直接的衝突,可警告了對手。

理解到了這些道理,唐海泰感覺到了伯父的苦心,終於覺得自己到遼東來,不一定是什麼壞事情。

登州的蘇天成,接到了這個情報之後,看着手中的情報,好長時間沒有說話,他終於明白了,陳新甲有能力,而且有着很強的能力,做事情頭腦清晰,張弛有度,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尋到突破口,迅速把握局勢。

這樣的官員到遼東去,本來是好事情的,只要能夠領悟遼東的大局勢,做出來正確的選擇,可惜蘇天成清楚,陳新甲到遼東去,不可能安分,如此的情況下,精明能幹的陳新甲到了遼東,就是災難了,一旦在決策方面,做出來失誤的指揮,整個的遼東將面臨巨大的損失,或許會葬送以前的所有好的局面。

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321章 聖旨下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15章 在路上(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28章 上任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792章 偶遇(3)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645章 部署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247章 協調會(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74章 海戰(4)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321章 聖旨下第57章 下狠手(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15章 誤判?(4)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章 殺良冒功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57章 下狠手(2)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56章 下狠手(1)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645章 部署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2章 善後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0章 殿試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44章 戰果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48章 夜襲(3)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239章 鉅變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210章 滄州血戰(4)
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321章 聖旨下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15章 在路上(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28章 上任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792章 偶遇(3)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270章 預料之中(1)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645章 部署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247章 協調會(1)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74章 海戰(4)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321章 聖旨下第57章 下狠手(2)第492章 宿命論(1)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15章 誤判?(4)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章 殺良冒功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57章 下狠手(2)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56章 下狠手(1)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645章 部署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2章 善後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0章 殿試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44章 戰果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48章 夜襲(3)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239章 鉅變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210章 滄州血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