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準備(2)

大明政客sodu

(感謝安靜的青春、羽飛001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這段時間,范文程忙得雙腳不沾地了,只要是有關遼東的情報,不管是牽涉到什麼方面的,他都是要仔細分析的,甚至包括了遼東的糧食、食鹽等的價格,都是要認真分析的,通過這些情報,他不斷的調整自身的想法,最近一段時間收到的有關遼東邊軍調動的情報,是他特別注意的,雖然說提供情報的人,不可能說出來兵力調動的多少,但范文程自然有辦法,他綜合多方面的情報,包括調動軍士之後,大淩河城周邊的物品消耗、錦州城的消耗等等,終於分析出來了遼東這次調動的軍士多少。

這些情報,都要及時稟報給皇太極。

至於說皇太極,早就專注於這一次的戰役之中了,除開代善回到了朝鮮,漢八旗的軍官回到了黑山,其餘的都留下來了,每天就做一件事情,專門討論如何應對邊軍的這次進攻,要說討論一般的作戰部署,不需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可這一次皇太極的想法不同了,他的胃口很大,目的就是全數剿滅來犯的邊軍。

范文程分析的情報,這次參與進攻的邊軍,至少在十萬人以上,得到了這個數字之後,皇太極抑制不住興奮的神情,即刻要求所有人都來到了崇政殿。

崇政殿的外面,嚴密守衛,沒有得到允許,一隻蚊子都不要想着飛進去的。

“文程,說說你分析的情報。”

“是,奴才根據從遼東過來的情報。分析這次參與進攻我大清的明軍,人數在十萬人以上,明軍進攻的時間,大約在五月初,明軍將從大淩河城,直接對黑山發動進攻。第一步是想着佔據黑山,接下來將要進攻義州和廣寧,奴才有一件事情,一直都沒有弄明白,那就是明軍好像沒有特別強調對大淩河城、錦州城的守衛事宜,按說大淩河城、錦州城乃是明軍的後方基地,需要重兵守衛的,從錦州和大淩河城來的情報,顯示這兩個地方。留下的明軍不是很多,寧遠和山海關,守衛的明軍不少,具體多少的明軍守衛這些地方,奴才還在繼續蒐集情報。。。”

范文程分析情況的過程中,大殿裡面非常的安靜,衆人都沒有說話,面對明軍的主動進攻。到底採取什麼辦法迎戰,意見一直都沒有統一。幾天的爭論下來,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爲,應該正面迎擊,在野外給予明軍毀滅性的打擊,另外一種意見認爲。應該引誘明軍,到設伏的地方,趁機殲滅明軍。兩種分析都是有道理的,雙方誰都不能夠說服誰,所以說。范文程提供的情報,就至關重要了。

范文程說完之後,皇太極開口了。

“文程,朕要謝謝你啊,這次的戰役,你勞苦功高,雖然不能夠親臨前線,但你的功勞,不亞於任何一個上陣廝殺的將軍,諸位,文程分析的情況,你們都聽見了,你們提出來的兩套作戰方案,朕也清楚了,如今情況逐漸清晰了,你們有什麼想法,豪格,你是堅持正面迎敵的,濟爾哈朗,你是堅持設伏的,多爾袞,你一直都明確表態,今日朕要聽你們說說,其餘人暫時不要說了,等到他們三人說完之後,看看是不是有什麼補充的。”

皇太極說完之後,隨意看了一下阿濟格,他不得不這樣強調,要不然阿濟格又該要放炮了,張嘴瞎說一番。

豪格首先開口。

“父皇,兒臣以爲,還是應該正面迎擊明軍,藉此展現我大清國勇士的威猛,兒臣和明軍交手多次了,他們一觸即潰,根本就不是我大清國勇士的對手,這一次,明軍出動十萬軍士,正是我大清國的機會,能夠一舉殲滅十萬明軍,兒臣以爲,甚至能夠攻下大淩河城、錦州城和寧遠,直逼山海關了。。。”

豪格說完之後,皇太極看向了濟爾哈朗。

“皇上,臣以爲,還是應該設伏,我大清國的勇士,好些年沒有和明軍交手了,明軍是不是有變化,臣不是很清楚,如此的情況下,採用設伏的辦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殲滅明軍,若是正面對決,就算是明軍失敗了,他們可以徑直退回大淩河城或者是錦州城,將會增加我大清國勇士攻擊的難度。。。”

沒有等到多爾袞開口,皇太極首先開口了。

“豪格,朕來問你,若是明軍一觸即潰,退回大淩河城,你該當如何。”

“兒臣想過了,兵分兩路,在明軍離開大淩河城之後,在距離大淩河城五十里左右的地方,設下埋伏,截斷明軍的退路,如此前後夾擊,明軍絕無生還的道路了。”

“看着有些道理,不過若是大淩河城、錦州城的明軍前來救援,該當如何?”

“擋住他們就是了,明軍有什麼能力啊。”

“你再說說,進攻需要部署多少兵力,設伏需要部署多少兵力。”

“最爲保險的辦法,進攻十萬人,設伏五萬人,這樣可以保證完勝。”

“混賬,你身爲副帥,怎麼能夠說出來這番話,若是江寧營前來攻擊,埋伏的軍士抵擋不住,怎麼辦,難道設伏的軍士,遭遇明軍的前後夾擊嗎,這樣我們的部署,豈不是要被徹底打亂,再說了,你怎麼知道明軍沒有絲毫的戰鬥力,明軍敢於主動發動進攻,難道不會考慮到這等前後夾擊的辦法,十萬大軍,你以爲是嘴上說說那麼輕巧的,調動十五萬大軍,你以爲明軍的主帥是瞎子嗎,什麼都看不見嗎,駐守遼東的明軍,幾十萬,若是他們看破了我們的佈置,傾巢出動,那個時候,誰被殲滅,你能夠知道嗎,距離大淩河城五十里的地方設伏,你算過沒有,騎兵多少時間能夠達到,半個時辰左右就夠了,駐守遼東的明軍,都是傻子嗎,好了,你再不要說了,仔細聽聽別人的意見。”

豪格有些悻悻然。

“鄭親王,朕問你,你認爲設伏的地點,在什麼地方最好。”

“臣以爲,在廣寧附近是最好的。”

“按照你的意思,我們必須要讓出黑山、義州兩地城池了,你能夠說說爲什麼這樣安排。”

濟爾哈朗不慌不滿的開口了。

“選擇放棄黑山和義州,這是爲了讓明軍產生輕敵冒進的思想,明軍很多年都沒有主動進攻了,臣記得,上一次還是薩爾滸之戰,這麼多年過去,明軍能夠主動進攻我大清國了,明朝的崇禎一定是寄予厚望的,也是指望能夠獲取巨大勝利的,若是在黑山設伏,距離大淩河城太近,明軍增援,將要增加設伏的難度,同時,明軍的士氣一定不弱,在黑山設伏,明軍勢必會拼死抵抗,孰勝孰敗,還不一定,明軍佔據了黑山和義州之後,肯定是士氣大振,覺得我大清國的勇士不過如此,繼續進攻,而且廣寧距離大淩河城,距離遙遠,又是我大清國長期控制的地域,在這裡完全可以前後夾擊,令明軍無法增援,也沒有逃脫的可能性,施展這個戰術,還有一點,那就是必須要在明軍佔領義州之後,出奇兵控制黑山、義州前往廣寧的要道,防止明軍增援。。。”

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微笑,頻頻點頭。

“十二弟,你是什麼看法。”

“臣弟贊同鄭親王的戰術佈置,不過臣弟還有補充,伏擊明軍的同時,可以考慮進攻大淩河城與錦州城,若能夠取勝,收穫頗豐,若是不能夠取勝,也令明軍無法增援,可以雙管齊下,最爲主要的是把握好時機,在明軍佔據義州之後,就可以採取行動了,如此的好處是,佔據義州和黑山的明軍,都將無法逃脫被殲滅的命運。”

皇太極仰頭哈哈大笑了。

“很好,朕覺得很好,不過有一點,你們沒有仔細考慮,爲什麼大淩河城、錦州城的防守力量薄弱,若要殲滅十萬明軍,?大清國需要大量調動兵力,恐怕有人認爲,朕的眼光,會盯住大淩河城、錦州城,如此好的機會,傾巢出動,佔據大淩河城、錦州城,進而圖謀寧遠和山海關,甚至是劍指京師,暫時不管不顧這十萬明軍,到那時,瀋陽必定空虛啊,若是明軍能夠進攻瀋陽,豈不是表明他們講獲得全勝啊,我大清國豈不是亂套了。”

衆人都愣住了,沒有人想到這一點。

皇太極收斂了笑容。

“正因爲如此,朕讓你們仔細討論,如此好的機會,朕豈能失去,大明用盛宴來款待我大清國的勇士,卻之不恭啊。”

衆人都笑了,這的確是絕佳的機會,皇太極分析到了這一點,肯定也想好了應對的措施,相應的戰術部署,也是有着明確的針對性了。

“朕帶兵親征,瀋陽的防禦,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鐸負責,要絕對保證瀋陽的安全,多爾袞、豪格、阿濟格隨朕出征,這一次,我們不僅要全殲十萬明軍,還要拿下大淩河城、錦州城,明軍的主帥是陳新甲,這個陳新甲,不是好大喜功嗎,那就讓他好好的立功。”(未完待續。。)

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81章 未雨綢繆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章 交易第703章 遠見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184章 行動(1)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0章 先手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96章 怪異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88章 拜訪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387章 小手腕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248章 協調會(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88章 行動(5)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53章 吳三桂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231章 大婚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58章 後續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630章 山海關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821章 廷議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93章 都不笨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6章 老乞丐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3章 離去第176章 升堂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
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81章 未雨綢繆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8章 交易第703章 遠見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184章 行動(1)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90章 先手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96章 怪異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88章 拜訪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387章 小手腕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248章 協調會(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1188章 行動(5)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72章 初見端倪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153章 吳三桂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231章 大婚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58章 後續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630章 山海關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33章 精心策劃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821章 廷議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793章 都不笨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6章 老乞丐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13章 離去第176章 升堂第118章 秦淮河(2)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