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

大明政客sodu

(感謝中旅小竺投出了寶貴的月票,謝謝了。)

代善、豪格與范文程同時接到了皇太極的信函,要求他們迅速返回瀋陽,有重大的事情商議,代善與豪格簡單商議之後,決定帶領大軍回到瀋陽,根據偵查到的情報,江寧營已經回到河套草原去了,短時間之內,草原勉強算是平定下來了,不過代善也有些奇怪,他臨走的時候,皇太極曾經吩咐,一旦戰事緩和下來,就要帶着豪格去見一見諸多部落的首領,清楚皇太極心意的代善認爲,這也是很大的事情了,難道說還有比這件事情還重要的事情。

代善已經下定決定,支持皇太極做出的任何決定了,大清國的情況,他還是清楚的,皇太極依靠着卓絕的能力,將大清國建設的鐵桶一般,但這個鐵桶,也會遭遇到腐蝕,一旦皇太極龍御歸天,問題就可能集中爆發出來的。

皇太極做出來決定,用黑山、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來交換他,這樣的恩典,代善不會忘記,不管皇太極是怎麼想的,做出來這樣的決定,就很不簡單了。

從大明京城回到瀋陽之後,代善就很是注意豪格了,要說豪格作戰是不用說的,頗有自己年輕時候的風範,但豪格的確沒有多少的心機,做事情還是粗糙了一些。嚴格說來,豪格不是最好的繼承人,比不上多爾袞。

但皇太極絕沒有想着讓多爾袞繼承皇位。

代善、豪格與范文程三人,速度要快一些,先於大軍回到了瀋陽。

進入瀋陽城的時候,豪格建議首先回到府邸去整理一下,代善卻說首先到崇政殿,向皇太極稟報。他們已經回到了瀋陽。

三人來到了皇宮外面,很快有侍衛來通報了,請代善首先到崇政殿,豪格與范文程在外面稍微等候。

代善進入到崇政殿,偌大的崇政殿裡面,只有皇太極一個人。

代善正好行禮。皇太極開口了。

“二哥不要多禮了,這次到草原去征伐,一路辛苦,這麼快又要回到瀋陽。”

“皇上,此次草原征伐,未能取得勝利,臣有愧啊。”

“二哥不要這麼說了,江寧營的兇悍,朕是清楚的。正藍旗和鑲紅旗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損失,這就是勝利,朕想過了,接下來,就要傾盡全力去對付這個蘇天成了。”

皇太極的臉色有些蒼白,代善看見了,其實代善的年紀比皇太極大很多的,只不過代善沒有操心那麼多的事情。有些需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去想那麼多。身體反而好了很多。

“皇上臉色不是很好,一定要保重身體啊,大清國離不開皇上的操持啊。”

“二哥,人吃五穀雜糧,哪裡可能不生病啊,朕已經感覺到了。最近一段時間,身體越來越虛弱了,恐怕大限的時間也不遠了。”

代善的臉上出現了痛苦的表情,作爲滿人權貴,而且是其中的頂尖者。代善清楚大清國的一切情況,知道一個睿智的皇帝,對於大清國的重要,若是皇太極龍御歸天了,對於大清國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大明是慢慢的恢復了,變得極其難以對付了,這樣的關鍵時刻,皇太極必須要撐住。

“皇上,臣以爲,有很多的事情,皇上就不用想那麼多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保住了身體,一切都好說啊。”

代善沒有說什麼奉承的話語,而是明確表現出來了擔心,這是真正關心的體現。

“朕也知道,這幾年的事情太多了,時常感覺到喘不過氣來,總想着清閒一下,可總是沒有機會啊,朕最擔心的,還是我大清國的未來,若是不能夠團結漢人,充分利用漢人的聰明才智,我大清國難以實現壯大的目標啊。”

代善點點頭。

“皇上說的極是,臣也感觸到了,儘管說漢人之間,習慣於內部的爭鬥,可他們的才智還是突出的,我大清國的滿人不多,要做好很多的事情,要達到目的,的確需要漢人的幫助。”

皇太極看了看代善,滿意的點頭,自己的這個二哥,變化很大,特別是被江寧營打敗之後,好像明白了很多的事情,沒有了以前的固執。

“二哥,朕這次叫你們回來,就是因爲身體不適啊。”

代善的神情很是平靜,換做一般人,皇太極說出來這樣的話語,臉色早就發生變化了,皇上在大臣的面前說出來這樣的話,意思就是要安排身後的事情了,這是絕對信任的表示。代善早就預料到這種可能了,進入崇政殿,看見皇太極的臉色,他就明白了。

“皇上但有什麼吩咐,臣一定竭力支持,完全擁護的。”

皇太極努力扶着椅子的把手,站起來了。

看見皇太極兩鬢的白髮,瘦弱的身軀,蒼白的面容,代善一時間感慨萬千,皇太極曾經是生龍活虎,親率大軍征伐,這才幾年的時間,就變成了這個樣子,看樣子當皇帝,也的確不是什麼享受的事情。

皇太極走下御輦的時候,代善伸出手,扶住了皇太極。

皇太極看着代善苦笑。

“二哥,你比朕大很多啊,朕這幅身板,自己都想不到啊。”

“皇上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臣不能夠比較啊。”

被代善扶着走了幾步路,皇太極好了很多,臉上也出現了紅潤的表情,他和代善之間的每一次對話和交談,都感覺到很是舒心,兩人之間既是君臣,又是兄弟,不過代善每一次都將兄弟之情帶進了談話裡面。

皇太極可以明確的感受到,代善是沒有稱帝思想的,而且時時刻刻考慮到大清國的未來,從大明京師回來之後,一切都是以大清國的利益爲重,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代善沒有爲了個人的前途着想,交談的過程中,態度自然是真誠平和的。

“二哥,朕這些時間,也想明白了,父皇開創了後金,一生打了那麼多的勝仗,可最終還是故去了,小的時候,朕從來都沒有想到過,父皇會離我們遠去,陰陽相隔,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人都喊皇帝萬歲,誰有可能活到萬歲啊,有些事情,朕必須要考慮了。”

代善點點頭,很自然的開口了。

“皇上說的是,立皇太子的事情,的確要進行了。”

皇太極扭頭看着代善,好半天的時間。

代善沒有迴避皇太極的眼神,兩人就這麼看着。

沉默了一會,皇太極笑了。

“二哥看來早就想到這件事情了,也罷,二哥能否給朕提出來一些建議啊。”

代善的神情也變得嚴肅了。

“皇上說到了這件事情,臣也就實話實說了,臣不敢說提出來什麼建議,只能夠說說自身的感覺,臣以爲,豫親王豪格是最佳的人選,從年紀上面來說,豫親王過了而立之年,有着足夠的經驗和認識,從功勞方面來說,豫親王於大清國是有着巨大戰功的,豫親王熟悉我大清國的所有事宜,也是能夠很好的協助皇上管理大清國的。”

代善說的很是流利,說出來的道理,也是無懈可擊的。

但皇太極想到聽到的,不是這樣的話語。

“二哥,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二哥年歲比朕大很多,經歷豐富,能否說說,豪格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者說是不足的地方,甚至是缺陷。”

代善出現了猶豫的神情,皇太極的心思,他是明白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豪格成爲皇太子,不會有什麼問題的,豪格的確存在不足,這也是很多人都知曉的,皇太極更是清楚的,要求自己開口說出來,沒有這個必要。

代善稍微思索了一下,緩緩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人無完人,豫親王是不能夠和皇上比較的,不過這也是因爲豫親王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大清國重大的事宜,都是按照皇上的要求來辦事的,一旦豫親王身處高位,就一定會從全面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了,加之皇上的言傳身教,一定是能夠很好輔佐皇上的。”

皇太極微微點頭,輕輕嘆了一口氣。

“朕知道,豪格有很多的不足,尚需磨礪,可大清國面臨的局面很是緊迫,朕很難做出來決定啊。”

皇太極的眼神裡面,充滿了焦慮,看見這一切的代善,內心也不是滋味,因爲江寧營的崛起,因爲大明出了一個蘇天成,導致大清國遭遇了危局,這樣的情況下,大清國確實需要皇太極這等睿智的皇上來把握,做出正確的決策。

ωωω▪ttκΛ n▪¢ 〇

可皇帝的位置,不是人人都能夠坐的。

好一會,皇太極恢復了平靜。

“二哥回到了瀋陽,好好歇息幾日,朕已經召集在外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都回到瀋陽了,確立皇太子的事宜,的確不能夠耽誤了。”

代善離開崇政殿的時候,額頭上出現了汗珠。

確立皇太子人選的事宜,的確是大清國最大的事情了,可從大清國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旦確立了皇太子,多爾袞等人,會是什麼想法,會不會服從豪格的領導,這是皇太極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牽涉到大清國穩定的最大事情,皇太極早就應該確立皇太子人選,留在皇宮,開始處理大清國的重大事宜,在皇太極的幫助之下,確立威信,便於將來領導整個的大清國。至於說面臨的問題,就需要一步一步來化解了。(未完待續。。)

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68章 血戰(2)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28章 上任第476章 啓動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90章 近憂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29章 巡視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824章 準備(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6章 下狠手(1)第1083章 廷辯(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238章 變故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09章 刺激(1)第682章 屠城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69章 算計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273章 驚奇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章 馬市驚魂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55章 識趣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8章 落地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6章 如願以償第629章 巡視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173章 歹毒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8章 落地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15章 誤判?(4)
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68章 血戰(2)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28章 上任第476章 啓動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90章 近憂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29章 巡視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824章 準備(3)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56章 下狠手(1)第1083章 廷辯(1)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238章 變故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09章 刺激(1)第682章 屠城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369章 算計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1273章 驚奇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章 馬市驚魂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155章 識趣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8章 落地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6章 如願以償第629章 巡視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173章 歹毒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8章 落地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015章 誤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