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亂作一團

六月一日到三日,三天的時間,大量的奏摺到了兵部和內閣。

阿濟格率領十萬後金韃子,從喜峰口入關,開始攻打居庸關和昌平府,劍鋒所指,赫然就是京師了,一時間,內閣和兵部亂作一團,有人建議調集大同邊軍,迎戰後金韃子,有人建議調集山海關一帶的邊軍,阻擋後金韃子,當然,也有建議調集江寧營的聲音,這個聲音微弱一些,關鍵是江寧營距離京師的距離太遠了。

楊嗣昌的腸子都要悔青了。

當初蘇天成的預測,他還是聽進去了,但沒有想到,後金拿出這麼大的架勢來,十萬韃子,這哪裡是一般軍隊能夠抗衡的。自己根本就沒有想到,也沒有上奏朝廷,如今面臨這樣的局勢,他都有些茫然失措了。

匆匆趕到了內閣,一路上,他都在思考,如何回答內閣首輔溫體仁的問話。

果然,溫體仁見到他之後,沒有寒暄。

“楊大人,後金韃子十萬人,從喜峰口進入關內,距離京師不過五百餘里的距離,崇禎二年的事宜,歷歷在目,不能夠出現那樣的情況,你看該如何應對啊。”

“大人,下官這裡有張大人的奏摺,張大人建議調遣江寧營,護衛京師,抵抗後金韃子,下官以爲,這個建議還是可以採納的。”

“後金韃子進入喜峰口已經有三天時間了,內閣得到的奏報,韃子正在攻打居庸關和昌平府,拿下這兩個地方,只是時間問題,昌平府距離京師。不過一百餘里地,如此的情況下,兵部準備如何的應付啊。”

楊嗣昌臉色發白,他最爲擔心的,就是這個問題。寧錦防線和大同一帶,都是重兵雲集,唯獨從喜峰口到京師這段距離,沒有多少的軍士,延慶衛的軍力,他是清楚的。想着抵抗韃子的進攻,基本沒有多大的可能性。

看見楊嗣昌沒有說話,溫體仁嘆了一口氣。

“本官知道,你剛剛上任,驟然遇見這樣的大事情,一時間難以有好的應對辦法。不過皇上依舊很是着急了,兵部要儘快拿出來方案,調遣江寧營的事宜,內閣還是認可的,時間上面,不能夠耽誤了,你這就隨着本官去覲見皇上。”

養心殿。

朱由檢臉色發白。

御案上面。對着一大疊的奏摺,都是後金韃子從喜峰口入關的奏摺,朱由檢心裡有些發慌,帶領韃子進攻的是阿濟格,這人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自小就跟着打戰,很是用猛,這一次,韃子十萬大軍入侵關內,難道是想着攻打京城嗎。

喜峰口到京城這段距離之內。沒有多少的軍士,大都是一些地方上的衛所部隊,這些軍士的抵抗能力有限,不可能抗擊後金韃子,就算是大同邊軍。寧錦防線的邊軍,也只能夠守在城池裡面,真正的想着野戰對付後金韃子,可能性也是不大的。

所有的辦法都想過了,似乎只有調動江寧營這一條出路了。

可是江寧營距離京師接近兩千裡地,就算是接到了朝廷的旨意,稍稍準備一下,趕到京師,至少是半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京師大營是不敢調動的,必須要護衛京師的安全。

溫體仁和楊嗣昌等人進入了養心殿。

朱由檢的臉色稍微好了一些。

“溫愛卿,楊愛卿,可曾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溫體仁和楊嗣昌當然是明白的,到了這個時候,說其他的話語,都是多餘的。

溫體仁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護衛京師的安全,是最爲重要的職責,臣建議,調集京營五萬將士,悉數進入京城,從明日開始,京師戒嚴,關閉城門,嚴查進入京師的人員,有京營五萬將士護衛,想必京師暫時不存在危險,同時嚴令大同總督樑廷棟,調集大軍,火速趕往昌平守衛,居庸關、昌平、延慶駐地的所有軍士,俱要全力抗擊後金韃子。”

朱由檢的臉上沒有笑容,這樣的安排,早在他的想象裡面了,如今的關鍵,不是擔心後金韃子攻打京城,而是諸多的京畿之地,若是再次被後金騷擾劫掠,對朝廷將形成重大的打擊,光是護衛好京城,能夠有多大的作用。

溫體仁說完之後,楊嗣昌開口了。

“皇上,臣身爲兵部尚書,不能夠預測後金的攻勢,不能夠及時做出來部署,臣有罪,請皇上責罰。”

“好了,這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楊愛卿有什麼好的建議,速速說出來。”

“臣以爲,調集江寧營,趕赴昌平,抗擊後金韃子。”

朱由檢的眉頭皺了一下。

“哦,調集江寧營,時間上來得及嗎?”

“臣以爲,軍情緊急,江寧營十日之內,能夠抵達京師。”

“好,內閣馬上擬出條陳,朕今日就批了,迅速調集江寧營,抵抗後金韃子。”

養心殿裡面,剩下朱由檢和王承恩。

“公公,朕聽聞,後金侵襲我大明,蘇天成早有預料,只是朕沒有注意到,這是朕後悔的地方啊。”

“皇上,奴婢以爲,蘇大人預測是很準確的,只是可能也沒有想到,後金會派出如此衆多的韃子,蘇大人手握錦衣衛暗線,肯定已經得知後金侵襲我大明的情報,奴婢估計,江寧營可能做好準備了,若是迅速下旨,想必江寧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趕赴京城的。”

“嗯,你說的有道理,只是江寧營該承擔什麼任務,是護衛京師,還是抗擊後金韃子,朕很是猶豫啊,我大明精兵不多啊,江寧營首屈一指,若是這次抗擊後金韃子,遭遇重大損失了,朕真的心痛啊。”

“皇上可讓蘇大人自行選擇啊。”

“嗯,想來能夠和韃子直接對抗的,唯有江寧營了。”

沒有人會想到,盧象升帶領七千軍士,居然守住了居庸關三天時間了。

後金軍士在延慶會和之後,兵分兩路,一路攻打居庸關,一路朝着天壽山而去,天壽山乃是明熹宗的寢陵所在,守衛天壽山的三千軍士,全軍覆沒,其餘各路明軍,根本不敢去馳援,眼看着後金韃子焚燬了明熹宗的寢陵。

阿濟格親自帶着一路軍士,攻打居庸關,在他看來,拿下居庸關,是眨眼睛的事情,可他沒有想到,居庸關這個骨頭,居然那麼的難啃。

盧象升豁出去了。

憑藉着居庸關的城牆和險要的地形,盧象升將七千軍士,分爲兩個批次,四千人守衛在城牆上面,三千人作爲預備隊。

最爲關鍵的是,盧象升以身作則,總是站在最前面,不管後金韃子的攻擊多麼的猛烈,他都不撤下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遼東巡撫都站在最前面,親自殺敵了,其餘人還有什麼話說,王樸本來想着,虛晃一槍就撤下來的,趕緊回到昌平府城,那裡相對安全一些,想不到盧象升如此的厲害,根本不準撤退,沒有辦法之下,他也豁出命來了,督促軍士玩命守衛。

阿濟格帶領的絕大部分都是騎兵,騎兵攻城,效果不是很好。

再說了,居庸關上面,布有好幾門大將軍炮,騎兵最爲害怕這玩意。

連續三天的攻打,居庸關上下都成爲了一片血海,阿濟格眼睛紅了,狂暴不已,想不到小小的一個居庸關,三天時間都沒有能夠拿下來。

第四天的清晨,他發佈命令,今日必須拿下居庸關,否則負責進攻的軍官,斬首示衆。

黑壓壓的軍士往前衝的時候,居庸關上面很是安靜,幾乎沒有動靜。

負責進攻的軍官,以爲遇見什麼陣法了,很不明白,不過,軍令狀已經簽了,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發起進攻的。

軍士一直到了居庸關的下面,也沒有見到弓弩和火炮的發動,軍官突然明白了什麼,發瘋般的要求軍士全線進攻。

阿濟格站在居庸關上面,氣得眼睛發綠。

想不到居庸關的守軍,一夜之間全部撤離了,多年以來,他帶兵攻打明軍,都是去的輝煌勝利的,這一次居然遭遇了敗績,他不甘心,這股氣,一定要找回來。

盧象升接到了張鳳翼的命令,火速撤離居庸關,趕赴昌平府,雖然他不想撤離,可軍令如山倒,另外一路後金韃子,已經突破天壽山,從後面包圍昌平府了,這樣的情況下,明軍必須要收縮所有的兵力,保衛昌平府。

昌平府輕易不能夠丟,否則京師就在眼前了。

這樣的時候,必須以大局爲重。

盧象升也清楚,其實他已經守不住居庸關了,三天的鏖戰下來,七千軍士,損失三千多人,剩下不到四千人,能夠守衛多長時間,誰也不知道,關鍵是暫時沒有援軍的消息,軍士的士氣越來越低迷,明明知道沒有希望的事情,誰會時刻保持激昂的鬥志,要不是自己一直堅守在最前沿,隊伍早就垮了。

昌平府能夠守多久,他內心也沒有把握。

阿濟格這次帶領的後金韃子,是精銳部隊,悍不畏死,攻城拔寨知道避免損失,三天鏖戰下來,韃子的損失不會超過千人,面對着這樣的韃子,恐怕只有調遣江寧營了。

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256章 悲愴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551章 辯解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704章 隱患第648章 夜襲(3)第181章 幕僚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811章 詫異第485章 計劃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368章 碰撞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885章 對決(7)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17章 大比武(2)第729章 恩怨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39章 官田第476章 啓動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504章 平衡術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704章 隱患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67章 歸屬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16章 大比武(1)第823章 準備(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676章 分析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
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256章 悲愴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551章 辯解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704章 隱患第648章 夜襲(3)第181章 幕僚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811章 詫異第485章 計劃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368章 碰撞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885章 對決(7)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17章 大比武(2)第729章 恩怨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39章 官田第476章 啓動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504章 平衡術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704章 隱患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67章 歸屬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16章 大比武(1)第823章 準備(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4章 太原府城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676章 分析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