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

(感謝我在青藏高原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劉澤清已經是手忙腳亂了,他根本沒有想到,僅僅一天的時間,江寧營佔領了海寧衛駐地,軍士沒有歇息,直接發動了進攻,迅速佔領了海鹽縣,朝着嘉興府城所在的地方而來了,這些動作看起來是一氣呵成,中途沒有絲毫的停滯。

身爲總兵,劉澤清很清楚,大軍行進,沒有絲毫的停滯,一邊戰鬥還能夠一邊快速行軍,想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這說明了江寧營是真正有戰鬥力的,而且人家的決心是明確的,就是衝着他率領的大軍前來的。

長時間處於和平狀態之下,劉澤清有些鬆弛了,軍士更加的鬆弛,這一次出去徵繳糧餉,要不是有收入的刺激,還說不清楚會是什麼情況,這些劉澤清都是清楚的。

大軍駐紮在距離嘉興府城五里地的軍營裡面,這座軍營,是劉澤清來到浙江之後,專門修建的,軍營很大,尋常的百姓是不準靠近這裡的,以前朝廷撥付的軍餉,實在可憐,崇禎九年之後,情況才稍微有所好轉,隨着在嘉興府駐紮的時間長了,劉澤清也想到了一些辦法,當然首要的辦法,還是從田地上面下功夫的,十萬大軍,需要的官田是不少的,劉澤清曾經多次找到了浙江巡撫,之後在朝廷的督促之下,好不容易落實了官田,一共有五萬公頃的耕地,也就是每一個軍士頭上有五畝左右的耕地,這麼多的耕地,想着完全由嘉興府來解決。不是很現實,故而大軍擁有的耕地,分佈在了嘉興、湖州等地。

劉澤清率領的大軍,不同於衛所的軍隊,雖然其中也有屯兵,但比例不是很高。所以說,距離軍營很遠的耕地,一般都是直接租賃出去了,譬如說遠在湖州的一萬多公頃的耕地,就是不可能直接派兵過去耕種的。

皇上下旨要求劉澤清率領大軍抵抗江寧營,其實劉澤清馬上就可以行動,這些年以來,大軍也積累了不少的財富。

軍情緊急,劉澤清下令在杭州和湖州的軍士。迅速返回,不得有絲毫的耽誤,他已經清楚了,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軍士,一共也就是四萬人,從人數上面來說,自己率領的大軍,佔有絕對的優勢。而且熟悉這裡的地形,按照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來說。至少天時地利是完全佔據的,至於人和,江寧營同樣沒有這方面的優勢。

留在軍營裡面的有五萬大軍,另外的五萬大軍,三萬在湖州徵繳糧餉,一萬在杭州徵繳糧餉。一萬分布在嘉興府所屬的州縣徵繳軍餉,在嘉興府州縣的軍士,已經得知了消息,開始陸續回到軍營,但湖州方向和杭州方向的軍士。還要一段時間,纔有可能全部都回到軍營裡面。

這也是劉澤清最爲擔心的,若是軍士不能夠及時的歸隊,那麼大軍人數上面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就算是分散在嘉興府州縣的軍士全部歸隊,也不過是六萬人,面對四萬江寧營將士,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

劉澤清壓根沒有想過前後夾擊江寧營的戰術佈置,他想到的是大軍全部進入到嘉興府城,依靠堅固的城牆堅守,所以這個時候,大軍正在努力搬運糧草,嘉興城內,開始清理住戶,爲大軍駐紮清理出來地方。

看似最笨的戰術部署,其實是最有效的戰術部署。劉澤清是清楚這一點的,大軍死守嘉興城,比什麼戰術都管用,只要有充足的糧草,就能夠長期維持,更加有利的是,能夠保證實力不受到太多的損失。

僅僅半天的時間,四萬大軍進駐了嘉興府城。

府城裡面已經是雞飛狗跳了,這麼多的大軍進駐,總不能夠呆在露天之下,必須要有房屋住的,所以府城的衙役和巡檢司的軍士,開始徵繳百姓的房屋,至於說百姓被攆出來之後,住在什麼地方,那就不需要操心了。

進入府城之後,劉澤清開始考慮了,不管蘇天成如何氣勢洶洶的來進攻,他與蘇天成之間,沒有直接的矛盾,可能的情況之下,雙方還是議和,不要面對面廝殺了,不過做這樣的事情,需要保密,好在劉澤清以前就思考過這方面的問題,早就秘密安排心腹做準備了,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劉澤清沒有猶豫,立即叫來了心腹,商議一番之後,命令心腹出城去,直接找到蘇天成,雙方坐下來談判。

就算是談判不能夠成功,至少可以拖延時間的。

劉澤清在加緊行動,蘇天成更是沒有閒着。

進攻的方式早就明確了,目的就是剿滅劉澤清率領的十萬大軍,至於說這些軍士的戰鬥力,蘇天成內心有數了,比較起來後金韃子,差的太遠了,不過比衛所軍隊,還是要強一些的,面對這樣的軍隊,戰鬥不會特別的激烈,恐怕破城的時候,絕大部分的軍士,第一選擇就是投降的。

可惜蘇天成不會招募這些軍士,全部斬殺也不現實,但作惡多端、劫掠百姓太過的軍官和軍士,肯定是難以活命的

劉鐵漢親自帶領斥候營,早就偵查到準確的消息了,劉澤清率領的十萬大軍,其中接近一半的軍士,還在外面徵繳軍餉,其中三萬人在湖州,一萬人在杭州,另外的一萬人分佈在嘉興府所屬的州縣,江寧營攻下了海鹽縣,抓到的軍士不足千人,絕大部分的都提前跑了。

這也是教訓,江寧營將士在浙江,遇見了與以前完全不同的戰鬥,對手一點都不強悍,也不會想着拼命,但對手逃命的本事是不小的,這就要求江寧營的將士,必須要比對手的動作更快,必須阻止對手逃跑。

得到了劉鐵漢的稟報之後,蘇天成略微改變了直接攻打嘉興府城的決定。

他要採取圍城打援的戰役部署了,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

渠清澤、劉鐵漢、秦睿、賀人龍、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等人,都在中軍帳裡面,包括吳偉業,站在一邊看着,他已經被任命爲行軍參謀,直接協助蘇天成處理日常事務。

蘇天成看着衆人,指着桌上的沙盤開口了。

“我的考慮是,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佈置,具體的操作辦法就是,劉鐵漢率領一萬將士,圍住嘉興府城,但暫時不要進攻,賀人龍和艾能奇率領兩萬將士,直插秀水方向,迎戰從湖州回來的三萬人,劉文秀和李定國率領一萬將士,直插桐鄉和崇德方向,迎戰從杭州回來的一萬人,也就是說,我們的目的,首先是剿滅分散在外圍的四萬人。”

“這幾次的戰鬥,你們都有所體驗了,劉澤清率領的大軍,戰鬥力歲不怎麼樣,可絕大部分都是兵油子了,知道如何的逃命,戰局稍微不利,恐怕就崩潰了,四散逃開了,所以你們也要改變戰術佈置,我還是那句話,我們需要包餃子,不是趕鴨子,若是讓對手逃散了,你們的戰鬥就算是失敗了,這些逃散的敗兵,對於地方上是巨大的危險,他們可能什麼都不顧,肆無忌憚的劫掠百姓的。”

“賀人龍、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這次你們帶領大軍,單獨作戰,總體的戰鬥任務佈置了,如何的作戰,如何的獲取最大的勝利,如何的減少將士的傷亡,都是你們自行去安排了,炮兵營分爲三個部分,一半留下來,包圍嘉興府城,另外的一半,三分之二由賀人龍、艾能奇直接指揮,三分之一由劉文秀和李定國直接指揮。”

“圍剿湖州方向大軍,賀人龍爲總指揮,艾能奇爲副,圍剿杭州方向大軍,劉文秀爲總指揮,李定國爲副。”

“我希望諸位能夠齊心協力,漂亮的完成這次的戰鬥,一旦剿滅了劉澤清所屬的大軍,整個的浙江,我們就能夠完全拿下來了,後面基本不會有什麼戰鬥了,時間越快越好,接下來我們的任務還非常重,下一個目標是南直隸,駐紮在南直隸的朝廷軍隊是不少的,我們可能會遭遇到一些惡戰,所以我們要做好一切的準備。”

衆人臉上都帶着興奮的神情,軍人以作戰爲天職,接下來他們會面臨一系列的戰鬥,拿下了浙江之後,馬上就要轉戰南直隸,接着就是統一整個的中原了。

安排佈置完畢一切之後,蘇天成加重了語氣。

“劉澤清麾下軍士的行爲,你們都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爲,比土匪都不如,這樣的軍隊,老百姓怎麼可能擁護,朝廷豈會不知道,下面的軍隊成爲了什麼樣子了,可朝廷都做了一些什麼,這樣的朝廷,我是絕對不會擁護的。我們的軍隊,決不允許出現這樣的行爲,否則不管牽涉到誰,都是必須要嚴懲的,有一個觀點,我時常與你們交流,這裡需要再次的強調,你們跟隨我南征北戰,乃至於統一整個中原大地,榮華富貴少不了你們的,但若是有誰想着從此能夠胡作非爲,能夠魚肉百姓了,休怪我不客氣。”(未完待續。。)

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12章 誤判?(1)第240章 故人來(2)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283章 太子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58章 籌謀第614章 剪不斷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210章 廷議第1166章 迅雷(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6章 老乞丐第268章 敵情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406章 募捐(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11章 江寧營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494章 宿命論(3)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485章 計劃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280章 變化(1)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179章 幫倒忙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648章 夜襲(3)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3章 誤判?(2)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5章 現實第413章 羣英會第1115章 老頑固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49章 從容應對
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12章 誤判?(1)第240章 故人來(2)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283章 太子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58章 籌謀第614章 剪不斷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210章 廷議第1166章 迅雷(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6章 老乞丐第268章 敵情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406章 募捐(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211章 江寧營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3章 些須情況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494章 宿命論(3)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485章 計劃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280章 變化(1)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179章 幫倒忙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648章 夜襲(3)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3章 誤判?(2)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65章 現實第413章 羣英會第1115章 老頑固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49章 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