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江寧營

(感謝大麻子的寶貴月票,感謝Bread84的評價票,感謝宜樺的打賞,謝謝了。)

有關紫金樑以及紫金樑骨幹的處置辦法,很快定下來了,全部斬首。

朱由檢下旨的時候,臉上有不忍的神色,看見了這種情況,蘇天成暗暗下定了決心,今後和流寇鏖戰,絕不手軟了,遇見那些首領,包括他們的骨幹,不要想着什麼獻俘了,直接斬殺,看樣子,朱由檢還是心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赦免了這些流寇了。

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經不起這些折騰了。

接下來,自然是獎賞的事情了。

這牽涉到了敏感的話題,吏部尚書和左都御史,一直都沒有確定下來,如果僅僅是江寧縣巡檢司的軍士,立下了功勞,這還好說一些,但南京兩大營,包括安慶衛的軍士,也立下戰功了,有功必然要獎賞,何況是這麼大的功勞。

商議到獎賞的事情,蘇天成有些嘀咕了,自己是不想到京城來的,而且也不想離開江寧縣,好不容易在那裡開頭了,要是這個時候離開,等同於釜底抽薪,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微妙的局勢,從一開始就出現了。

朱由檢直接提出來了,南京兵部尚書、直浙總督、參贊軍務唐世濟,剿滅流寇有功,出任左都御史。

南京兵部尚書,和左都御史,品秩是一樣的,都是正二品的大員。看上去好像是平調,而且南京兵部尚書。是南直隸的一把手,但這裡面的懸殊,是很大的。

京城的六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進入了權力的核心層了,而且下一步的發展,就是進入內閣,但南京的兵部尚書。沒有這樣的可能,南京遠離北京,已經被排斥在覈心權力層外面了。南京的六部和都察院,說起來好聽,實際上是將一些失意的官員,安排過去的。嚴格說,南京兵部尚書。雖然是南直隸的一把手,和各省的巡撫,沒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說,這樣的安排,等於是讓唐世濟,直接進入了核心權力層了。

這是朱由檢直接提出來的。沒有聽取周延儒和溫體仁的意見。

曾經擔任工部尚書的李長庚,提名出任吏部尚書。

這兩個關鍵的職位,很快確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南京兵部尚書的人選了。

依舊是朱由檢直接提名,原兵部左侍郎範景文。因父喪守制,守制期滿。出任南京兵部尚書、直浙總督,參贊軍務。

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周延儒都沒有發表意見,更沒有表示反對。

這一切,顯得不是很正常,周延儒是內閣首輔,有着絕對的發言權,可朱由檢沒有徵求他的意見,直接提出來人選,這隻能說明,朱由檢不完全相信這位內閣首輔了。

周延儒內閣首輔的位置,出現危險了。

上層官員的任命,蘇天成等人,絕對沒有資格發言,他們連旁聽的資格都沒有的,只是這次的商議,牽涉到他們了,所以說,站在大殿靠近門口處,權當是擺設。

蘇天成就是再狂妄,也不會開口說話的。

南京守備勳臣張泰寧,升授金吾將軍,等於說俸祿多了一些了。

終於說到江寧縣了。

周延儒首先開口了。

“皇上,江寧縣知縣蘇天成,志慮忠純,臣建議,出任翰林院侍講學士。”

周延儒的這個建議,引發了大家的議論,翰林院的侍講學士,表面上看,主要是負責爲皇上講課的,品秩爲從五品,可這個職位,非常關鍵,長時間和皇上直接接觸,能夠說出來不少的意見建議,說得不客氣一些,只要是受到了皇上的注意,進入內閣,是遲早的事情。試想一下,狀元陳於泰,不過是從六品的修撰,榜眼卻成爲了從五品的侍講學士,這裡面的優劣,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大家的議論,主要還是覺得,蘇天成確實厲害,這一手以退爲進的計策,發揮了巨大作用,當初要是留在翰林院,不過是七品的編修,九個月左右的時間,還要老老實實的學習,哪裡可能成爲從五品的侍讀學士。

蘇天成剛剛二十歲啊,前途遠大。

“皇上,臣建議,蘇天成出任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

溫體仁提出來的建議,引發了更多的議論。

兵部武選清吏司,掌管武官的品級、選授、升調、功賞之事,是兵部最爲重要的職能部門之一,郎中是正五品的品秩,蘇天成不過二十歲,就出任如此重要的職位,豈不是說,過幾年的時間,就可以成爲封疆大吏了。

兩人的提議,令蘇天成開始出粗氣了。

他根本不想到京城來,先前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都對他的提議,表示支持,很有可能是爲後面做鋪墊的,也就是說,兩人都在爭取他了。

這絕不是好消息。

陷入到黨爭裡面,最終是傷痕累累,而且,陷入到這種無聊的險惡的政治鬥爭中間,極大消耗時間和精力,令自己無法做正事。

他曾經和朱由檢有過約定,短時間之內,不想到京城來。

可週延儒和溫體仁提出來建議,是合情合理的,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當然是應該得到獎賞的。

蘇天成擡起頭,看向了金鑾上面的朱由檢,眼神裡面,帶有乞求的意思。

想不到朱由檢也看着他。

目光相遇的一剎那,蘇天成低下頭,他知道,朱由檢肯定是明白意思了。

“蘇愛卿,周愛卿和溫愛卿都提出來了建議,你是怎麼想的啊?”

蘇天成連忙出列,走到了前面。

“皇上,臣到江寧縣的時間不長,尚不足一年,貿然提拔,恐不能服衆,臣願意繼續在江寧縣,懇請皇上恩准。”

大殿裡面非常安靜,看向蘇天成的眼神,各有不同了。

衆人的看法,蘇天成明顯是在和稀泥,也難怪,內閣首輔和次輔,提出來的意見是不一樣的,蘇天成無法選擇,還不如自己提出來,留在江寧縣,等候皇上的決斷,這可真的是聰明啊,有着不一般的見識。

周延儒和溫體仁的臉上,都沒有什麼表情。

“蘇愛卿,你立下了如此的大功,朝廷總是要獎勵的,否則朝廷就賞罰不公了。”

“皇上,此次的英山大捷,唐大人、張將軍和秦公公居功至偉,臣不過是執行兵部敕令,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臣的微薄功勞,不值得當此獎勵。”

“哦,朕倒是頭一次看見這樣的情況啊,那你說說,朕應該怎麼獎賞你啊。”

“皇上,江寧縣巡檢司的將士,浴血奮戰,不畏強敵,臣懇請皇上,賜予江寧縣巡檢司江寧營的稱號,臣感激涕零。”

朱由檢楞了一下,很快明白意思了。

他微微點頭,這個蘇天成,看來真的是有心計啊,此役之後,江寧縣巡檢司將士,威名遠揚,說不定什麼時候,各級的官吏,就要眼紅了,就要抽調了,蘇天成是無法阻止的,可自己賜名江寧營了,就沒有誰敢隨便抽調了,而且江寧營可以大張旗鼓的擴充。

大殿裡面的衆人,也是明白這一層道理的,可大家不好反對。

蘇天成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到頭來,要求得到的獎賞,不過是御賜江寧營三個字,人家爲的是江寧縣巡檢司的所有將士,不是爲了自己。

表面堂皇的理由,很好的掩蓋了真實的想法,一舉兩得。

“朕準了,江寧縣巡檢司的將士,立下了奇功,不愧江寧營三個字。”

“臣領旨謝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激動之下的蘇天成,趕緊跪下了。

熊子健和劉鐵漢得到的封賞,是很不錯的,熊子健的身份不同了,熊廷弼的兒子,欽封五軍都督府都事,從七品的朝廷官員了,而且是京官,算是子承父業了。

劉鐵漢生擒紫金樑,居功至偉,賜予從六品的試百戶,依舊留在江寧營。

鄧輝賜予舉人身份,入國子監讀書,兩年之後,直接參加會試。

孫元坤賜予正五品的千戶,劉實亮、羅昌賜予從五品的副千戶,依舊在江寧營效力。

蘇天成的心裡,明鏡似的,他非常感激朱由檢,這樣的封賞,在大明的歷史上,都是少見的,這也是想所有官吏說明了,皇上是非常看重江寧營的,其餘官吏,不要覬覦,更不要想着隨意調動江寧營的將士。

至於說將士的多少,那都是掩人耳目的,既然是江寧營了,一萬人可以爲一營,五萬人也可以爲一營,沒有誰規定了,一營必須是多少人。

只是這江寧營,沒有得到皇上的金銀賞賜。

這些都不重要了,想到得到的東西,他完全都得到了。

早朝結束,蘇天成跟隨衆人,慢慢從午門離開了紫禁城。

他已經成爲了衆人議論的焦點,這個時候,還是早點離開京城的好,免得耽誤時間,回到江寧縣之後,正好開始春耕生產。

不過,熊子健、鄧輝兩人留在了京城,衆人還是要聚一聚的,至於自己的大哥蘇天浩,已經從國子監畢業,回到太原去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日子正好,時間也不晚,就在今天聚會,身邊的人,能夠慢慢的散開,肯定是好事情,只要到處都有人了,遙相呼應,辦事情就方便很多了。

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774章 海戰(4)第20章 雪中送炭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54章 遼東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710章 囑託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811章 詫異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09章 刺激(1)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2章 會試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57章 下狠手(2)第614章 剪不斷第168章 血戰(2)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83章 對決(5)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56章 出發第614章 剪不斷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60章 變通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47章 榮耀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054章 遼東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15章 誤判?(4)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04章 敵情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509章 刺激(1)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774章 海戰(4)第1034章 聖旨第92章 會試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
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774章 海戰(4)第20章 雪中送炭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54章 遼東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710章 囑託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811章 詫異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09章 刺激(1)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92章 會試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57章 下狠手(2)第614章 剪不斷第168章 血戰(2)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83章 對決(5)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56章 出發第614章 剪不斷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60章 變通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347章 榮耀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054章 遼東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015章 誤判?(4)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04章 敵情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509章 刺激(1)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774章 海戰(4)第1034章 聖旨第92章 會試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