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

濟爾哈朗帶領大軍從瀋陽出發的時候,還是有些鬱悶的,就是因爲代善的自尊心,他這次帶領鑲藍旗出征,顯得不明不白,這對於大軍的士氣是有着不小的影響的,其實大軍就是奔赴宣州,對付駐守在宣州的江寧營將士的,這是規規矩矩的戰鬥任務,鑲藍旗的軍士從瀋陽出發,經過遼陽、甜水站,直插岫巖,從正面想駐守宣州的江寧營發起攻擊,承擔着主要的作戰任務,從平壤出發的代善,帶領正紅旗的將士,經過須彌島方向,從側面向江寧營發動進攻,兩路夾擊駐守宣州的江寧營,這是皇太極確定下來的任務,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只有兩萬人,四萬大軍對付兩萬人,可謂是勝券在握。

濟爾哈朗一貫都是以大局爲重,也因爲自己身份特殊,濟爾哈朗顧全大局,有些事情寧願自己吃虧,代善是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是皇太極的哥哥,崇德元年大清國成立的時候,也是被敕封爲排名第一的親王,濟爾哈朗是不會和代善去爭論長短的,反正大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打敗駐守宣州的江寧營,有可能的情況下,更多的剿滅江寧營的有生力量,不過困難也是很大的,關鍵是江寧營的水師厲害,大清國沒有了水師,一旦江寧營軍士逃竄到海上,他們就沒有絲毫辦法了。

皇太極派出范文程隨軍行動,這令濟爾哈朗更加的惱火。

長期在瀋陽,朝廷裡面發生的一切事情,濟爾哈朗都是看在眼裡的,他很清楚范文程的想法,也知道範文程是一心爲了大清國。但范文程的有些觀念和做法,與滿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滿人看重親情,雖然皇太極是皇上,但在有些時候,代善、多爾袞等人。在皇太極的面前是比較隨便的,想到了什麼也是敢說的,不管相互之間有着什麼不同的認識,可大家都是爲了大清國,爲了大清國能夠打敗大明王朝,入主中原,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氛圍,大清國的發展是迅猛的。

當然,濟爾哈朗也明白。若是有人的動作威脅到了皇太極的權威,甚至是威脅到皇權了,那皇太極也不會客氣的,前面有不少例子了,包括自己的父親和兄弟,都是在這樣的事情上面栽跟頭,濟爾哈朗在這方面很是注意,努力維護皇太極的威信。做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夠觸及到皇權。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努力,濟爾哈朗得到了皇太極的重視。

不過最近兩年時間,皇太極的心思略有轉變了,可能是受到了范文程的影響,雖說皇太極和滿人權貴看上去還是親密無間的,大家有機會在一起吃飯。一道喝酒,一起商討大清國的重大決策,但皇太極開始慢慢注意對子女的培養了,慢慢開始樹立豪格、葉布舒等人的權勢,這恐怕是未雨綢繆。爲了大清國下一任的皇帝做準備了。

在大清國,皇太極的威信依舊是不可動搖的,一些滿人權貴因爲自身的利益,可能有一些抱怨,皇太極也在想方設法的保持平衡,一方面努力提高漢人的地位,限制滿人的權貴,一方面也在重用滿人,其實朝廷裡面的重要大臣,手握實際權力的大臣,基本都是滿人,范文程儘管受到了皇太極的高度信任,但在朝廷裡面的權力還是有限的,主要還是在決策方面,對皇太極產生影響。

大清國有如此的局面,是很不簡單的事情,經歷了諸多的努力,努爾哈赤與皇太極,一代接這一代,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同漢人比較起來,滿人是很少的,人數上面是微不足道的,要是滿人不能夠空前的團結,不可能與龐大的漢人相抗衡。

多年的觀察,濟爾哈朗也注意到了,漢人的人數雖然衆多,但基本是一盤散沙,都是爲了各自的利益,皇太極曾經總結過,從個人的素質上來說,漢人明顯要強一些的,知書達理,學識不錯,但漢人不團結,都是爲了自身的利益,做出來的事情,更是令人不敢恭維,爲了自身的利益,可以拋卻國家的利益,眼看着大明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可朝廷裡面的那些漢人權貴,還是爲自身考慮,根本就沒有想過,一旦大明王朝滅亡了,他們該怎麼辦。或許有些人和范文程的看法一樣,投降大清國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夠保住自身的榮華富貴。

皇太極早就掌握了漢人的這個特性,多年以來,皇太極利用了范文程,多次離間漢人之間的關係,讓一些漢人投靠了大清國,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死心塌地的投靠了大清國,而且皇太極對於投靠大清國的漢人,是非常關照的,之所以做出來這樣的姿態,目的就是讓更多的漢人能夠投靠大清國。

實話實說,濟爾哈朗跟着皇太極,還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的。

至少這次帶着范文程出征,濟爾哈朗會特別注意,不管怎麼說,范文程還是有能力的,而且范文程掌握着大清國的情報網,能夠根據情報,分析出來諸多的情況,上一次在遼東獲得了巨大的勝利,情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滿人權貴之中,無人願意專門從事情報工作,也不合適做這樣的事情,諸多的滿人權貴,想到的就是在戰場上作戰,想到的就是面對面殺敵,再說了,從事情報工作,需要坐得住,需要耗費極大的腦力,這恐怕也不是那些滿人權貴的特長。

大軍抵達遼陽,在遼陽城外安頓下來之後,濟爾哈朗與多鐸進入了遼陽。

遼陽的官吏早就安排好了府邸,不過兩人是不會入住的,他們和自己的軍隊在一起,翌日兩人就要朝着不同的方向行軍,多鐸前往海州的方向,濟爾哈朗前往甜水站的方向。

進入酒樓,剛剛坐下,多鐸就開口了。

“鄭親王,爲何沒有邀約範大人前來啊。”

濟爾哈朗有些吃驚,他壓根沒有這樣的意識,范文程是皇太極最爲信任的漢臣,在今後的作戰之中,濟爾哈朗會不自覺的迴避,至於說范文程提出來的一些意見建議,他會根據實際情況,明確是不是採納,皇太極相信的漢臣,自己不能夠太過於的親近,否則皇太極會怎麼看,長期在瀋陽,濟爾哈朗早就注意到這些情況了。

濟爾哈朗一直都很謹慎,和諸多滿人權貴的關係一般,從來不搞那些拉幫結夥的事情,面對代善、多爾袞、多鐸、阿濟格等人的時候,更是特別注意。多鐸突然說出來這樣的話,他不清楚是什麼用意。

“豫親王說笑了,範大人很是忙碌,一路行軍之時,都是不斷的分析情報,爲了大軍能夠順利的征伐,範大人是廢寢忘食啊,我倒是輕鬆很多了,可以和豫親王一起來吃飯飲酒,若是有機會,我還準備請範大人給豫親王出出主意啊。”

多鐸臉上帶着微笑。

“鄭親王這話說的,其實我已經感覺到了,宣州纔是皇上關注的重點,鄭親王和禮親王聯手進攻宣州,駐守宣州的江寧營軍士,不過兩萬人,豈能抵擋我四萬大軍,我這邊進攻復州,主要任務還是穩住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令他們無法去增援宣州,一旦鄭親王和禮親王獲得了勝利,三路大軍夾擊駐守復州的江寧營軍士,令他們無法立足。”

濟爾哈朗點點頭,皇太極的這種安排,他也注意到了,這可能就是皇太極要求范文程跟隨自己到宣州的原因吧,很有可能翌日范文程也會說到這些事情的。

“豫親王說的是啊,此次征伐,你我任務都不輕,皇上一直都強調,江寧營乃是我大清國最大的對手,此次你我都要直面江寧營軍士,還是不能夠疏忽,若是能夠取得完勝,那再好不過,若是不能夠完勝,至少需要攆走他們。”

濟爾哈朗說出來這句話,多鐸也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鄭親王,不瞞你說,在京城的這段時間,見識不少啊,以前駐紮在朝鮮,腦子裡想到的就是那邊的事情,也不需要操心那麼多的事情,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就說這江寧營,若是不能夠剿滅江寧營的有生力量,他們駐紮在登州,皇上豈能安寧啊,他們時時刻刻都可以跨海作戰,覆蓋的範圍廣闊,令我大清國防不勝防,故而我認爲,皇上這次的要求,還是要剿滅江寧營的有生力量,要不然也不會派出十萬大軍了。”

濟爾哈朗看了看多鐸,沒有繼續說到征伐的事宜,轉移了話題,他不清楚,爲什麼多鐸會明白這麼多的事情,會想到那麼遠的事情,這是很少有的情況,若是說多爾袞想到這些,那不算什麼稀奇的,畢竟多爾袞的見識,是遠遠強於多鐸的。

濟爾哈朗不想繼續說這些事情,幾天之後,他和多鐸都要開始惡戰了,大戰之前,重在調節自身的情緒,不要顯得那麼緊張。(未完待續……)

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185章 行動(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081章 暗戰(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95章 問責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95章 畢懋康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06章 禮儀第1084章 廷辯(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843章 慘敗(1)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791章 偶遇(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87章 禮部第480章 內耗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2章 青樓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317章 大比武(2)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188章 行動(5)第623章 行刺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485章 計劃
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185章 行動(2)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081章 暗戰(2)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95章 問責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95章 畢懋康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06章 禮儀第1084章 廷辯(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843章 慘敗(1)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22章 什麼是醒悟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791章 偶遇(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87章 禮部第480章 內耗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2章 青樓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317章 大比武(2)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188章 行動(5)第623章 行刺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485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