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宏

看着朱常洛從袖子取出兩張紙,然後捧過來放在面前案上,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自已,不得不說,這個兒子自從引起他注意的那一天開始,已經帶給他太多的驚喜,以至於現在萬曆只要跟他說一會話,就有一種快要掉坑的感覺,所以萬曆沒急着看,警覺道:“……這是什麼?”

朱常洛也不說話,先將其中一幅拿了出來靜靜展開,擡起的臉上一派開朗陽光:“父皇,一看就知。”

萬曆眼尖,只看了一眼已禁不住叫聲來:“大明混一圖。”

大明混一圖,取統一天下,混而爲一之意,以大明王朝版圖爲中心,東起日本,西達歐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全圖沒有明顯的疆域界限,僅以地名條塊的不同顏色,來區別內外所屬。圖中除了着重描繪明朝各級治所、山脈、河流的相對位置外,更將海外一些地方描匯的相當清楚。

當朱常洛看到這幅大明混一圖的時候,可想而知他的心情是非常震驚的,這幅大明混一圖作者和年代不詳,但是依據圖上兩個關鍵地名“廣元縣”和“龍洲”,由此推定此圖繪於明洪武二十二年。這幅圖對於大明任何一個人看來估計都沒有朱常洛這種感覺,畢竟那時的人還在覺得天是方的地是圓的,自個是天朝,別人都是蠻夷,自個家地圖畫好就成了,海外那些沒開化的野人之地,與我等天朝上邦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是大多數人的看法,從市井百姓到至尊皇上不外如是,可是做爲唯一的另類者朱常洛知道,地圖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文明,在明朝初期能繪製出這樣的地圖,足見當時的文明程度已非同一般,而圖中記錄的沿海地形準確程度,更加說明了昔日大明王朝在航海上的探索與成就。

昔日強盛輝煌已極的大明,似乎只有這張圖可以證明往昔的風光顯赫,但朱常洛今天來顯然不是緬古懷今,眼下的大明能不能恢復元氣,朱常洛還想用這張圖來打開一個突破口。

明顯萬曆皇帝對大明混一圖的興趣缺缺,但對於朱常洛拿這圖來的意思卻是極爲好奇,打量他一眼,沉聲道:“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眼看着萬曆的眼眉又有豎起之勢,朱常洛不敢再賣關子,連忙伸出纖長手指,在混一圖幾個位置上了點了下:“兒臣聽說,皇爺隆慶六年的時候,曾經下旨開了漳州、廣州、萊州三處海禁,准許商人憑文引出海貿易。”

聽他提起先皇舊事,萬曆凝着的眉頭略有放鬆,神情舒緩:“嗯,你說是隆慶開海,月港開關麼?不過也有細分,象萊州、漳州兩地開禁,准許商人出海貿易,卻不準外國商船入口;外國商人如果也想來咱們大明來貿易,只能通過廣州一地。”說到這裡不免想起被佛朗機人強行佔領的濠境,臉色便有些難看。

擡起眼,忽然發現對面朱常洛正帶着一臉明晃晃的驚訝之色盯着自已看,萬曆先是一怔隨即明白過來,心裡瞬間有氣上涌,擡起手照着他的頭就給了一下,笑罵道:“朕是一國之君,你當朕當真什麼都不知道麼?”

頭上傳來的力道比之搔癢尚且不及,而眼神則更見柔和溫情,知道萬曆並沒有真心惱了自已,朱常洛眉舒目展的笑了笑,由心而外的奉承:“是兒臣見識淺,被父皇浩如煙海學問所驚,這才走了神。”

萬曆橫了他一眼,毫不客氣打斷了他滿口胡噴:“小小年紀,跟誰學不好偏要跟黃錦學,有什麼話快點說罷。”

守在門外的黃錦耳朵根一陣發熱,半閉着的眼睜了開來,警覺的四下打量一番,開聲道:“兩個小兔崽子,聽到什麼動靜沒有?”王安和魏朝一邊一個正在給他捶腿,聞言一齊大力搖頭表示沒聽到,黃錦這才放下心來,唉了一聲:“好好捶,不許偷懶。”

乾清宮內,凝視着眼前那幅大明混一圖,萬曆轉頭問朱常洛:“你拿這幅圖來,是想和朕商量要重開海禁麼?”

這句話說完,朱常洛一時之間沒有答話,殿內氣氛變得有些冷了下來。

“兒臣聽說,海禁初開之時,先不說漳州、廣州兩個大港,就單以最小的萊州來講,每年得到的引稅和陸餉都有十幾萬兩之多,更別說其他兩港了。海洋巨大,通行便利,海貿利潤之豐,實是利國利民的大好法門。兒臣以爲,海界無限寬廣,處處都是黃金,父皇難道不想重現當日大明船隊七下西洋,王旗所指,羣夷來朝的雄風麼?”

不得不說,朱常洛這番話煸動性極強。身爲一代帝王,誰不想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總得有點拿出來鎮住人的東西,其實萬曆沒事的時候也常思考這個問題,自思這一生,除了打死不上朝之外,還真的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功勞來。

儘管有些慚愧,不能否認萬曆對朱常洛描繪的這美好宏圖極爲神往,但是萬曆畢竟已經過了做夢的年紀,微微一哂:“你到底還是稚嫩!海禁多開,羣狼環伺,不但如此,據朕所知,象月港一地,就不知有多少走私大小船隻,一處也就罷了,若是處處如此,必成大患!身爲人君者,眼界宜寬宜高,海貿利潤豐厚與邊界靖安比起,卻是微不足道。”

朱常洛一拍手,“父皇聖明,說的對極了!”

萬曆橫了他一眼:“看來這些你也都想明白了,那還敢跑朕面前亂說一通?”

朱常洛慧黠一笑:“兒臣斗膽試着猜一下,父皇憂慮這一切,不過是東有倭寇,西有佛朗機人,不知對不對?”

本來意興蕭蕭的萬曆驚訝的瞪大了眼,正視着這個怎麼看也只是個少年的少年,“接着說!”

“想當初成祖時期,咱們大明共有戰艦三千五百餘艘,橫掃東南海域,所向披靡;其間三寶太監鄭和率兩百多艘寶船,隨員兩萬七千餘人,七次下西洋,滿載而歸!而咱們大明水師,曾將日本倭寇追擊得無路可逃,更別說從所羅門羣島入海,揚我大明國威,羣夷聞風喪膽。”

目光靜靜凝視對面正在慷慨激昂少年的臉上,時光在這一刻倏然流轉,曾幾何時,自已也象他一般熱血,也想着做一代承先啓後的至功帝王,可是事實上呢……想到這裡,萬曆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來。

朱常洛驚訝停住話頭,見萬曆笑得越發不可遏制,直到眼底都快有了淚才停住:“很不錯,人當有志,才能成大器。你身爲太子,以振興國家爲已任,父皇很是欣慰,可是……”萬曆的話鋒一轉,聲音低沉:“大明自建國立極以來,傳至朕已是第十三代,你可以去市舶司察下還有幾艘海船?去兵部察下還有幾個海軍?自嘉靖年間起東南沿海一帶被倭寇騷亂幾十年,直到前些年才被朕起用的戚繼光徹底驅逐!”

對於萬曆牢騷滿腹的陳述,朱常洛垂手靜靜聆聽沒有反駁,一直到萬曆說到有些口渴,端起手邊茶杯喝了口的功夫,朱常洛悄不聲來了句:“……父皇錯了,倭寇只是暫時擊退,隱患並沒有消除,狼子野心不但沒有消亡,已經卷土重來。”

萬曆剛喝進口的一口茶猛的就噴到地上,氣得也不喝了,伸手指着他,又惱又怒:“放肆,這事也是亂說的?”

朱常洛忽然站起身來,低聲道:“父皇,如今的大明朝現在是什麼情況,您心裡比我清楚的多,就好象一個人得了病,一味諱疾避醫,總歸不是辦法。”說着取出大明混一圖下邊壓着另外一張紙,雙手遞給萬曆。

驅逐倭寇這件功績,一直以來是萬曆御極以來唯一可以自誇的政績,本想在兒子面前炫耀一下,由此證明一下自已雖然不上朝,但也不是那麼乏善可陳。可是沒有想到,就這麼件可以自傲的功績,被這個兒子眼下一句話輕輕破滅,萬曆的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狠狠的劈手奪過朱常洛遞過來的那張紙,這一看,臉色瞬間大變!

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沉吟片刻,又看了一遍,“這是誰的奏疏,這上邊記得事是從何而來?”

相比於萬曆的色變,朱常洛顯得平靜而淡然:“萬曆十九年八月,福建巡撫趙參魯奏報:根據琉球使節反映,近日突然出現上百來歷不明者,前往琉球朝鮮一帶收購海圖以及船隻草圖,並大量收購木材火藥,用途不明。兩個月後,浙江巡撫方之洞奏報:近日獲報確知,倭酋平秀吉於北九州肥前國荒野之上修築城池,規模甚大,餘情待報。”

已經完全黑了臉的萬曆怒哼一聲,一掌拍到案上:“該死的沈一貫!”

再度看看了這張信紙,臉色沉凝厚重,“明日可將此明發內閣,讓申時行和王錫爵召戶部、兵部擬個摺子上來,朕要御覽。”

朱常洛躬身領命,口中稱是,嘴角處卻帶着一絲不以爲然的笑。

就是這一絲不以爲然,敏感的落入萬曆的眼中,頓時引起他的一絲好奇。

萬曆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雖然暴戾自專,但不代表他糊塗不明。不知不覺的重新審視朱常洛,頓時覺得很多地方不對勁,首先是大明混一圖,而後是福建浙江巡撫的摺子抄本,這個古怪精靈的太子到底想幹什麼呢?目光變得深遂,直覺告訴他,今天這些圖也好,抄本也好,一切都只是個引子,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

萬曆的心思朱常洛懂,而且朱常洛也沒打算賣什麼玄虛,所以,他決定攤牌了。

“恕兒臣說句犯上的話,就算父皇召集內閣六部,議論上三天三夜,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本意以爲萬曆聽了這句話必定暴怒而起,可誰知等了又等看了又看,萬曆的臉不但沒有半分怒色,反倒是一派平靜,“接着說。”

“日本侵犯朝鮮,是看準了朝鮮勢弱,一擊便潰。其實朝鮮地瘠物貧日本是不稀罕的,他們取下朝鮮只有一個目的!”隨着話音一落,手指乾淨利落的戳向大明混一圖上一處地方,狠狠的點了下去,萬曆很清楚的看到,點的那個地方,正是遼東。

“他們的目的,就是以此爲端,徹底洞穿我們大明的大門。”

萬曆半晌沒有做聲,甚至有一刻還輕輕的眯了會眼。

朱常洛沒有再說話,因爲他相信,沒有一個帝王願意做亡國之君。

沉默片刻後,萬曆終於開聲,“說吧,你到底在想些什麼或是想做什麼?如果可行,朕會同意。”

朱常洛終於笑了起來,因爲他知道,終於到了可以說出今天來乾清宮的目的的時候了……

“啓奏父皇,請賜兒臣特權,兒臣要重建大明海師!”

第69章 待援第58章 歸京第121章 蠢貨第301章 天意第23章 葉赫第299章 決裂第143章 夜襲第146章 絕望第189章 異物第169章 名人第27章 心動第113章 亂象第142章 生變第257章 大事第128章 發兵第125章 驚秘第185章 瘟神第108章 心碎第243章 剖析第289章 躊躇第122章 算計第201章 喜信第20章 紅丸第57章 辭別第88章 霸道第54章 斷案第178章 太子第8章 心機第97章 問心第219章 春風第69章 待援第223章 改變第214章 算壽第289章 躊躇第207章 闖宮第206章 魏朝第17章 煽情第148章 解決第203章 鈞命第125章 驚秘第269章 誠服第200章 嫉妒第47章 蠻子第285章 對壘第223章 改變第125章 驚秘第284章 救星第210章 自戧第103章 報應第15章 國本第141章 捎信第56章 謁仙第133章 全殲第87章 決定第219章 春風第52章 引火第27章 心動第260章 授權第128章 發兵第274章 隱瞞第180章 妖書第90章 秦風第259章 堅辭第59章 進宮第76章 暗流第296章 談判第42章 人質第246章 反目第13章 籌謀第96章 大志第259章 堅辭第205章 同毀第108章 心碎第237章 宏第27章 心動第171章 黑鍋第305章 舊事第115章 條件第232章 作死第164章 古怪第122章 算計第165章 審婢第115章 條件第180章 妖書第284章 救星第134章 亂心第184章 敲打第249章 忽悠第150章 逼宮第115章 條件第58章 歸京第280章 表白第213章 戮目第72章 奴才第186章 逼問第21章 危機第120章 高調第73章 預立第44章 歸去
第69章 待援第58章 歸京第121章 蠢貨第301章 天意第23章 葉赫第299章 決裂第143章 夜襲第146章 絕望第189章 異物第169章 名人第27章 心動第113章 亂象第142章 生變第257章 大事第128章 發兵第125章 驚秘第185章 瘟神第108章 心碎第243章 剖析第289章 躊躇第122章 算計第201章 喜信第20章 紅丸第57章 辭別第88章 霸道第54章 斷案第178章 太子第8章 心機第97章 問心第219章 春風第69章 待援第223章 改變第214章 算壽第289章 躊躇第207章 闖宮第206章 魏朝第17章 煽情第148章 解決第203章 鈞命第125章 驚秘第269章 誠服第200章 嫉妒第47章 蠻子第285章 對壘第223章 改變第125章 驚秘第284章 救星第210章 自戧第103章 報應第15章 國本第141章 捎信第56章 謁仙第133章 全殲第87章 決定第219章 春風第52章 引火第27章 心動第260章 授權第128章 發兵第274章 隱瞞第180章 妖書第90章 秦風第259章 堅辭第59章 進宮第76章 暗流第296章 談判第42章 人質第246章 反目第13章 籌謀第96章 大志第259章 堅辭第205章 同毀第108章 心碎第237章 宏第27章 心動第171章 黑鍋第305章 舊事第115章 條件第232章 作死第164章 古怪第122章 算計第165章 審婢第115章 條件第180章 妖書第284章 救星第134章 亂心第184章 敲打第249章 忽悠第150章 逼宮第115章 條件第58章 歸京第280章 表白第213章 戮目第72章 奴才第186章 逼問第21章 危機第120章 高調第73章 預立第44章 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