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算壽

慈寧宮內,香菸繚繞,木魚聲聲。

一大清早起來,得到消息後的李太后便直奔佛堂,儘管早課時間末到,便已先給菩薩上了三柱高香,一張臉上有欣慰也有憂慮,轉頭望着剛剛打聽消息回報的竹息,壓下心中激動:“鄭氏現在如何?”

竹息不苟言笑,臉色一如平常:“鄭氏被皇上下命自殘雙眼,被送到永和宮,與三皇子同住。”

若論鄭氏之罪,賜死是意料之中的事,如今只自戧雙眼,還能與兒子同住,這個消息讓李太后難免有些驚詫,難道皇帝對鄭氏到此時尚有舊情?驀然發現竹息說到這裡時聲音頓了一頓,語氣變得有些遲疑。

李太后敏感的擡起眼來:“怎麼了?”

竹息聲音有些放低:“……雖然同住,卻是另室看管。”

李太后明顯有些愣神,一時之間沒想明白其中的意思,竹息心底嘆了口氣,接着道:“同住卻不許見面,聽說皇上下了嚴旨,她若敢和皇三子說一句話,就立時將皇三子送往洛陽,死生不赦。”

太后手中一直沒有停過的念珠在這一刻忽然停了下來,眼底閃過一道意義不明的光……

母子連心,同居一殿,眼睛看不見罷了,但是幸而有耳能聽,有口能言,可皇帝這樣一道聖旨,瞬間將一個活生生的人逼成瞎子、聾子、啞巴,用心既狠且毒,更是冷徹心肺的殘忍,皇帝行事古怪莫測,看着好象越來越叫人摸不着頭腦,但是每一個想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全都不寒而慄。

竹息是明白人,李太后更是明白人,澀聲開口道:“可知看管太監是誰?”

竹息目光閃動:“是原來在乾清宮管膳食的張禮。”

一聽是張禮這個出了名的笑臉虎,李太后低聲唸了幾句佛,心下已是一片瞭然,皇帝若不是真正將鄭貴妃恨成了刻骨銘心,也不能做出這樣的事來,可想而知今後的每一天,對於鄭貴妃來說,都是生不如死的煎熬。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良久之後,太后難看的臉上閃過一絲玩味神色:“看來咱們皇帝現在就是入惑不能自拔了,只盼着他不要由惑入魔就是萬幸。”

竹息垂手站在一旁,不知說什麼的時候還是閉上嘴不說最好。

李太后忽然又問道:“除了這些,皇上還做了些什麼?”

“儲秀宮二門以內所有太監宮女全部杖斃,三門外全部發往邊疆爲奴。至於前朝,奴婢不敢打聽。”

李太后點了點頭,這就是竹息穩妥精明的地方,該知道一樣不少,不該知道的堅決不碰。

自家兒子娘知道,皇帝是不是平庸之輩,李太后心裡最清楚,外頭這些年流言紛紛,朝野上下都在暗誹當今昏庸無道,都說他是不上朝的糊塗皇帝。皇帝不上朝是事實,可是誰知道這個不上朝的皇帝卻能將所有朝臣緊緊握在手心,讓他們不敢有異心,更不敢有異動,這等手段,又怎能用糊塗二字一言蔽之!

有這樣的皇帝兒子,李太后心情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猛然間觸動心事,李太后回首佇望竹息:“竹息,哀家真的後悔,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皇帝今天這個樣子,都是哀家之過啊……”

眼前浮現出十幾年前那雙滿含淚水的眼,想起她跪在自已腳下苦苦哀求的樣子……李太后心頭忽然涌上些微恐懼,瞬間老了十幾歲,疲倦之極的閉上了眼,不管承認不承認……自已終究是敗在她的手上。

做爲當年爲數不多的知情者,眼看太后此刻錐心後悔,竹息除了感概,想要勸解卻是有心無力,只能低頭不語,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殿中一片寂靜,主僕二人相對無言,忽然想起一件事,李太后臉上現出一絲急色。

“竹息,去寶華殿請宋神醫來一趟,這幾日哀家看着皇五子這幾日眼神、臉色都不太好,眼下皇嗣凋零,可不能再出什麼意外了,他醫術神妙,請他來望上一望。”

竹息忽然笑道:“太后天天見阿蠻少爺,讓他捎個話比什麼強。”

提起阿蠻,太后陰鬱的臉上終於現出一絲笑容,“皇帝這次能夠康復,宋神醫厥功至偉,哀家卻是好好謝上一謝,你去後庫中,選幾件雅而不俗的物件,送去寶華殿表表哀家的心意。”

竹息恍然大悟,淺笑道:“太后做事滴水不漏,是奴婢粗心大意。”

李太后苦笑道:“罷啦,哀家只能算得個末雨綢繆,只求從此六宮寧靜,後宮靜前朝安,就是萬幸。”

等竹息帶人捧了禮物到了寶華殿的時候,卻沒有如願見到宋一指。

在門口就被小福子攔下來了,被告知宋神醫已被請到乾清宮爲皇上請脈去了。

竹息不敢多待,將東西交付到小福子手上,又將太后吩咐的話交待了一遍,塞給小福子大大一錠銀子後回慈寧宮去了。

乾清宮中,光線幽暗,地心中間鶴首香爐伸着長長的脖子,噴出悠遠深長的香菸。宋一指進來的時候,見到就是萬曆躺在榻上,自窗櫺處透進的幾縷陽光灑在他蒼白皮膚上,有些刺眼的蒼白。再度擁有主人的乾清宮,沒有因爲萬曆的迴歸添出幾多生氣,一切一如往常的悄然靜謐,安靜的沒有半點生氣。

將宮裡的太監們都趕到門外伺候,宋一指臉色肅穆,伸出一指切在萬曆脈上,閉目凝神,一言不發。

與寶華殿初醒時相比,萬曆的氣色明顯好了很多,可醒來後的這具身體表現出的種種不對勁,只有他自已知道。自從醒來之後,只覺昏昏欲睡,不但手腳沒有一絲力氣,心口處更是時不時突突亂跳,一切的表現都讓他惶恐不安,只得將希望全都落在宋一指身上,熱切的盯着他的臉,滿滿的全是忐忑驚悚。

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宋一指已經睜開了眼,臉上神情變化莫測。見他不說話,萬曆心中惴惴,沉不住氣開口問道:“先生,朕的情況怎麼樣?”

對於這位九五至尊的問話,宋一指並沒有回答,反而皺起了眉,沉着臉不說話。

被甩了臉子的萬曆沒有一絲半點的不高興,要依着萬曆以前的脾氣,不拖出砍頭,也得拖出去打板子。可是他這一套對上宋一指全然無效,一生沉浸醫道的宋一指,眼裡心裡完全沒有帝王將相的概念,在他的眼裡,只有病人和健康人。

萬曆從第一次瞪開眼睛見到的宋一指就是這一副爹孃不親,姥舅不愛的樣子,一來二去,萬曆居然習以爲常,對於宋一指的愛搭不理,萬曆反倒覺得可信可親之極。

這事讓不久後回來伺候的黃錦發現,很是大大的吃了一驚,瞭解情況後,頓時大發感嘆:人的毛病果然都是慣出來的。

“你的身子久虛已空,底子全無,說句不客氣的話,五癆七傷有點過,已成朽木卻是真的。”

面對這直白簡單毫不客氣的一針見血,萬曆難得的老臉一紅,忽然想起那篇猶記腦海中的雒於仁上的那道酒色財氣疏,不由得大爲沮喪,只聽宋一指接着說道:“後來又中這奇毒,雖然……服了老夫的解藥,奈何骨衰筋敗導致餘毒纏綿骨髓,已是驅之不盡。”

萬曆臉色變得灰暗,良久開聲:“依先生看,朕還有幾年之壽?”

宋一指微微閉上了眼,鐵口直斷:“若是象這樣操心朝政,三年便是盡頭,若是修心養性,多了不敢說,五年以上之壽可期。”

少則三年,多則五年,這兩個答案無論那一個對於萬曆來說,都是不願聽到的答案,從小到大聽了多少年的萬歲萬歲萬萬歲,到頭來只剩下這麼幾年的光陰?

看出他的灰心喪氣,也不知打那來的火氣,宋一指冷哼一聲:“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當日你中毒就此撒手西去,上那來這幾年光陰?現在下的你,多活一天都是賺得,還有什麼不滿意!”

這一句話如同當頭棒喝,眼前重重迷霧,如同遇上烈日大風,豁然散去後眼前盡數開朗,萬曆陰沉的臉上瞬間明媚燦爛,整個人精神一振,忽然大笑道:“先生罵得好,是朕糊塗了!管他三年五年,朕有子成人,承統有繼,還有何憾?”

“先生是朕的救命恩人,大恩不言謝,只是朕有一事相求……”

宋一指皺起了眉頭:“你不必說啦,今天的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說不說我不管,反正我是不會說出去的。”

君子一諾,千金難換,萬曆大喜之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執禮極恭,其意甚誠。

——

‘斷石分金剛勝,青霜難斷,心裡恨綿綿,心似絮還亂,恩似滅還現。萬般得失,萬般愛惡,盡在今日了斷。’這首小詞字裡行間悽婉哀恨,更有毅然決然的不悔。

從寶華殿回到慈慶宮,朱常洛一路上心神不寧,頗有感嘆……想想吟出這首詞的主人,那位昔日顯赫囂張、縱橫六宮的鄭貴妃,那些圍繞在她身上的炫目光環,在這一刻全都變成了曾經。

鄭貴妃的遭遇不可謂不慘,但朱常洛對她沒有絲毫的同情,他不是東郭先生和農夫,對於狼和蛇自然不會有什麼好印象。自已造業,自已承擔,對於鄭貴妃的下場,朱常洛只能送給她兩個字:活該!

真正讓他詫異的是萬曆奇蹟般的甦醒,讓他既高興又擔憂,想到鄭貴妃再度給他服下紅丸,朱常洛心情漸漸變得沉重。回到慈慶宮時,細心的魏朝發現一夜末歸的太子殿下,眼角眉梢全是濃濃得化不開的疲憊,不由得有點心疼:“太子爺,這一夜熬得眼都佝僂了,奴才先伺候你歇息罷。”

一直到躺在牀上,感受到遍體沒有一個地方不酸,周身所有的毛孔全都在抗議着要求休息,眼皮象浸過醋沉沉的漸漸下落,將合末合之際,忽然腦海中靈光一閃,似有一道霹靂從天靈重重劈下,一瞬間整個人僵硬如石。

“魏朝,快去請宋神醫來。”

第68章 詔獄第205章 同毀第157章 痛悟第42章 人質第227章 招安第129章 動作第86章 選擇第118章 離別第28章 會面第199章 傷心第117章 舊事第106章 低眉第131章 設伏第232章 作死第99章 鐵血第215章 論毒第250章 探病第243章 剖析第284章 救星第88章 霸道第4章 立威第135章 心術第5章 傳信第282章 脊樑第127章 瘋狂第223章 改變第51章 請辭第90章 秦風第29章 勾心第295章 海戰第50章 剖心第121章 蠢貨第47章 蠻子第293章 信件第57章 辭別第67章 搜宮第294章 求和第69章 待援第154章 賜宮第300章 託孤第88章 霸道第5章 傳信第57章 辭別第220章 剖心第31章 締盟第146章 絕望第303章 瘋子第12章 初捷第214章 算壽第269章 誠服第11章 設局第52章 引火第143章 夜襲第89章 脅迫第203章 鈞命第243章 剖析第46章 綢繆第92章 虎賁第14章 首輔第182章 黨患第271章 提醒第185章 瘟神第120章 高調第1章 初始第268章 正事第126章 難爲第122章 算計第195章 結案第233章 人才第300章 託孤第220章 剖心第35章 遇險第165章 審婢第297章 何去第103章 報應第171章 黑鍋第257章 大事第120章 高調第160章 孤注第58章 歸京第100章 進京第107章 選妃第61章 舞弊第93章 遇險第275章 報應第31章 締盟第58章 歸京第57章 辭別第59章 進宮第224章 見人第212章 賜死第150章 逼宮第14章 首輔第172章 廷議第67章 搜宮第274章 隱瞞第270章 鬩牆第64章 申危第89章 脅迫
第68章 詔獄第205章 同毀第157章 痛悟第42章 人質第227章 招安第129章 動作第86章 選擇第118章 離別第28章 會面第199章 傷心第117章 舊事第106章 低眉第131章 設伏第232章 作死第99章 鐵血第215章 論毒第250章 探病第243章 剖析第284章 救星第88章 霸道第4章 立威第135章 心術第5章 傳信第282章 脊樑第127章 瘋狂第223章 改變第51章 請辭第90章 秦風第29章 勾心第295章 海戰第50章 剖心第121章 蠢貨第47章 蠻子第293章 信件第57章 辭別第67章 搜宮第294章 求和第69章 待援第154章 賜宮第300章 託孤第88章 霸道第5章 傳信第57章 辭別第220章 剖心第31章 締盟第146章 絕望第303章 瘋子第12章 初捷第214章 算壽第269章 誠服第11章 設局第52章 引火第143章 夜襲第89章 脅迫第203章 鈞命第243章 剖析第46章 綢繆第92章 虎賁第14章 首輔第182章 黨患第271章 提醒第185章 瘟神第120章 高調第1章 初始第268章 正事第126章 難爲第122章 算計第195章 結案第233章 人才第300章 託孤第220章 剖心第35章 遇險第165章 審婢第297章 何去第103章 報應第171章 黑鍋第257章 大事第120章 高調第160章 孤注第58章 歸京第100章 進京第107章 選妃第61章 舞弊第93章 遇險第275章 報應第31章 締盟第58章 歸京第57章 辭別第59章 進宮第224章 見人第212章 賜死第150章 逼宮第14章 首輔第172章 廷議第67章 搜宮第274章 隱瞞第270章 鬩牆第64章 申危第89章 脅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