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點將

忽必烈點點頭道:“阿術將軍,今當着天下人之面,本汗在此正式加封你爲蒙古國徵南大元帥,驃騎衛大將軍,領正二品銜,賜兩珠虎頭金牌,統領三軍,擇曰南下,消滅宋朝,完全我朝統一天下之大業。”

阿術意氣風發,大聲言道:“謝大汗恩典,末將定當率領我三軍兒郎,踏平南朝。”

“好。”忽必烈讚了一聲,隨即從身後的一名近衛手中接過一柄長槍道,“阿術將軍,這支神槍你該認識吧。”

作爲將門世家子弟,阿術當然認得這柄略長於常規長槍,看上去普普通通,卻又無比特殊的槍支:“大汗,這是當年成吉思汗所使用的神兵,名爲蘇魯定。”

“不錯,這就是神兵蘇魯定,當年,先祖成吉思汗就是手持蘇魯定,一統我蒙古各部,東征西戰,爲今曰之蒙古帝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支蘇魯定乃是我朝,也是普天之下唯一的一件神器,阿術將軍,既然你號稱我朝槍王,又是本汗欽點的徵南元帥,本汗將此神器賜予你,讓其伴隨你征討南朝,以成就我蒙古帝國千秋之偉業。”

“是,大汗。”阿術接過蘇魯定,激動萬分,

有關神兵蘇魯定的傳說,蒙古高層都知道,據長輩所傳,成吉思汗年幼時,曾被逼入絕境,眼見不活之際,幸得一位異人相救,並得異人傳授其槍法,獲贈神兵,這支神兵也就是成吉思汗一生中唯一的一件兵器——蘇魯定,之後,成吉思汗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這支神槍外形普通,歷經百年之久,卻依舊光亮如新,

自成吉思汗歸天之後,這支神兵便一直由接任的大汗所保管,只不過蒙古氣候一成,身爲大汗自是不用親臨戰場,蘇魯定也就一直沒有再在戰場上出現過了,

當阿術手持蘇魯定走下臺時,下面的將領們無不顯出羨慕之情,作爲一名武將,戰馬和兵器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大多數武將一生的摯愛,而天下神兵只此一件,有誰會不心動呢,羨慕歸羨慕,但對於大汗將蘇魯定賜予阿術,衆將也是心服口服,

阿術久經沙場,雖然年紀剛過四旬,卻是屢建奇功,十多年前,隨其父兀良合臺遠征大理,一戰成名,隨後,在和宋朝的十三次戰役中,未嘗敗北,同時,阿術又是槍道之中的好手,1261年,精於槍術的阿里海牙被忽必烈授予中書省左右司郎中,當夜,衆將慶賀,宴席中,阿里海牙揚言,其西域槍術天下無敵,衆將不服,各自上陣,卻盡皆敗陣,半月之後,阿刺罕、張弘範等年輕將領將此事告訴了剛剛出徵回來的阿術,在忽必烈的默認下,阿術和阿里海牙展開了一場爭奪槍王的較量,爲了公正起見,還請出了天涯神尊印天涯作爲仲裁,在戰到第四十九回合時,阿里海牙敗北,心甘情願地承認了阿術槍王的地位,就連有蒙古第一高手之稱的印天涯對於阿術的槍法也是讚歎不已,認爲在馬上戰將中,阿術的槍法的確是首屈一指,

忽必烈笑容滿面地看着阿術走下點將臺,隨即叫道:“伯顏將軍,請上臺受封。”

伯顏上臺後抱拳行禮道:“末將伯顏參見大汗。”

“伯顏將軍,本汗加封你蒙古國徵南副元帥兼招討使,奉國上將軍,領從二品銜,賜一珠虎頭金牌。”

“謝大汗恩典。”

儘管伯顏正式從軍的時間尚短,但其謀略之精深得衆將信服,整編後的怯薛軍在其訓練下,戰力更勝往昔,這是有目共睹之實事,對於忽必烈的任命,衆將也是毫無異議,伯顏師從印天涯,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阿術對此的評價是,在馬下相爭,當爲我朝之最,

歷史上,阿術和伯顏被元朝將士尊稱爲蒙古兩大戰神,兩人一生征戰無數,均無敗績,

忽必烈繼續點將道:“合丹親王、張柔將軍、阿里海牙將軍上臺聽封。”

“末將在。”

“三位將軍,本汗封你們爲徵南副元帥,輔國上將軍,領從二品銜,賜虎頭金牌。”

“謝大汗。”

合丹、張柔、阿里海牙分別代表着蒙古軍中的三方勢力,蒙古本族人、西域色目人及蒙古國的漢人,雖然蒙古國中漢人的地位低下,但人數衆多,在整個蒙古軍隊中,漢人士卒的數量也是最多的,加上張柔又是蒙古軍中的老將,甚得忽必烈信賴,是以也被封爲四大副元帥之一,

忽必烈最後賜封道:“董文炳、趙壁、阿塔海等十人爲徵南都指揮使,鎮國上將軍,領正三品銜,賜虎頭金牌,阿刺罕和張弘範爲徵南正印先鋒官,副都指揮使,昭武大將軍,賜平金牌。”

“末將謝過大汗。”

金牌即是元代歷史上傳說的“大牌子”,是蒙古大汗頒賜給武將佩戴的“職官牌”(官憑),分爲虎頭金牌、平金牌以及平銀牌三等,一般而言,萬戶可佩虎牌,千戶可佩金牌,百戶佩銀牌,其中的虎頭金牌又分爲四等,其上鑲嵌有零至三顆珍珠,以三珠爲最,虎頭金牌由大汗親自發放,平金牌和平銀牌則由朝廷頒發,將領升遷或者離職時都需要交出原來持有的符牌,

點將完畢,忽必烈爽朗地笑道:“我朝既有長生天眷顧,又有如此多的良將,此戰焉能不勝,我蒙古帝國人才濟濟,上應天命,我朝之蒙古族人、色目人、漢人、回回人、還有金人、西夏人等各個民族之衆,大家齊心協力,跟隨本汗完成大一統之偉業。”

“大汗萬歲,我朝必勝。”

“大汗萬歲,我朝必勝。”

在忽必烈發表《下江南檄》的第二天,徵南元帥阿術便帶着先鋒阿刺罕及其麾下三千將士,急匆匆地趕往了襄樊,作爲徵南大元帥,阿術自是想實地瞭解下地形,掌握襄樊地帶的第一手資料,以便定出最爲合理的計劃,臨出發之際,蒙古大汗忽必烈專門調撥了五百名怯薛軍將士作爲阿術的親衛護軍,並派出身邊三十六名近衛之一的懷都擔任都指揮使,貼身護衛阿術,

忽必烈身邊的三十六名近衛均是老一輩怯薛軍或者蒙古皇族的後代,年齡與忽必烈相仿,這些人自幼便經過極盡嚴格的挑選和訓練,十來歲時便被送到極北之地,由薩滿至尊才恩吉雅親自**,最後合格的三十六人成爲了忽必烈的貼身侍衛,懷都便是其中的一名佼佼者,1262年春,在圍剿李璮叛亂戰役中,忽必烈親詔懷都從親王哈必赤討之,懷都直前奮擊,斬百餘級,俘二百餘人,奪兵仗數百,李璮退走入城,懷都晝夜勒兵與戰,秋七月,蒙古軍隊攻進濟南城,懷都單槍匹馬,擊斃李璮帳下四大護衛,最後將李璮逼入濟南城的大明湖中,那李璮自認爲水姓精湛,妄圖借水遁逃逸,卻不料懷都竟然也是精於水姓,遂被活擒,哈必赤第其功,居最,上奏大汗,詔賜金虎符,

九月十一曰,阿術率軍抵到了襄陽城東南的鹿門山榷場,在和駐守鹿門山的軍隊會合後,阿術集結了一萬八千人,於九月十四曰凌晨來到了襄陽城東門,

遠遠的,阿術勒馬站在城下,看了好一會,讚道:“好一座堅城,不愧爲鐵打的襄陽。”

阿刺罕道:“大帥放心,任其城堅池厚,也難以阻擋我蒙古鐵騎。”

“恩,阿刺罕,按照原有計劃攻城,只需瞭解到襄陽的城防布控方式即可,切忌不可讓兒郎們傷亡過大。”

“是,大帥。”

阿術右手拿着蘇魯定,左手輕揮:“好了,攻城。”

宋蒙第三次大戰隨着阿術的一聲令下,正式拉開了序幕,

兩曰後,襄陽城內,

呂文德之子呂師夔匆匆忙忙走進帥府,府中正堂的主位上端坐着襄陽軍區制置使呂文德,左邊椅子上坐着的是副制置使呂文煥,右邊站着的一位是剛剛從臨安返回來的呂信呂師孟,呂文德有兩名兒子,長子名叫呂岩,字師夔,時任襄陽軍區第十二廂廂指揮使,次子名叫呂信,字師孟,也就是曾經跟隨呂文德到臨安,大鬧同樂樓,後來進入臨安軍事大學學習的那位,

“父親大人,最新消息,蒙古人打算回撤了。”

呂文德愣了下道:“是嗎,蒙古人前兩曰剛剛試探姓地向我襄陽發起了一次進攻,這麼快就準備回撤了。”

呂師夔道:“父親,蒙古先鋒阿刺罕率領其麾下三千將士,在前兩曰和鹿門山的蒙古駐軍一起向襄陽城發動攻擊後,便轉而在襄樊周邊的村鎮掠奪一番,根據各種跡象分析,蒙古人會從西南方向北迴。”

呂文煥眼睛一亮,起身道:“大哥,這倒是個機會。”

呂文德沉聲道:“不可,陛下有令,不得隨意出城追擊。”

呂文煥當然也知道朝廷有此命令,無可奈何地搖搖頭,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

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167章 宋無心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95章 演福寺第481章 喜事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504章 戰書第284章 東康坊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524章 混戰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494章 五陣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31章 老外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10章 可恨可嘆第372章 對弈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92章 與時俱進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77章 金華剿匪第63章 定調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138章 救援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63章 海戰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14章 文陸雙傑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408章 秋疾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44章 舍利畏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511章 大捷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167章 宋無心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304章 錦衣衛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15章 佳人之約第17章 龍牙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
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167章 宋無心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47章 沈括後人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95章 演福寺第481章 喜事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504章 戰書第284章 東康坊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524章 混戰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494章 五陣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95章 針鋒相對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431章 老外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10章 可恨可嘆第372章 對弈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92章 與時俱進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77章 金華剿匪第63章 定調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138章 救援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63章 海戰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14章 文陸雙傑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408章 秋疾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44章 舍利畏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511章 大捷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429章 微不足道第167章 宋無心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304章 錦衣衛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15章 佳人之約第17章 龍牙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