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道法大師

經過懸棺區域後,地勢逐漸開闊,

又走了約莫半個時辰,打頭的文璋勒住繮繩,回頭道:“公子,往前再行兩裡就是真仙觀遺址了,這座真仙觀是唐朝時期的建築,據說是龍虎山最早的大型寺觀之一,後來在諸侯割據(五代十國)的時代,毀於戰火中了。”

方靈嘆道:“可惜了。”

袁棘道:“是啊,國之不興,各業皆敗,連隱身世外的道觀也難以倖免。”

“恩,走吧,去遺址看看。”

兩裡的路程,對於我們御馬的速度而言,只是一小會的功夫,

很快,真仙觀遺址就進入到我們的視線之中,一眼望去,到處是斷垣殘壁,潦草叢生,從真仙觀遺址看去,應當是頗具規模的一處道觀,即使歷經數百年,也能依稀看出當年的輝煌,

我暗自嘆道:“真仙觀遺址儘管已是殘破不堪,卻似乎仍在默默地告訴着後人,我們的責任重大啊,作爲大宋皇帝,不管願不願意,我雙肩之上都擔負着傳承華夏文明的重任,大唐的輝煌,只在瞬間便毀於五代十國之亂,我萬萬不能重蹈其覆轍,成爲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宋朝之前,後世的西方列強還處在朦朧狀態,所以儘管我國的發展磕磕絆絆,但始終領先於世,十三世紀末,自歐洲開始文藝復興運動後,西方社會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文藝復興也被認爲是跨入近代的標誌,從此,歐洲諸國飛速發展,而元朝卻沒有延續宋朝的發展勢態,漸漸淪落下去,東方雄獅遂進入了沉睡之中,

自從我走進少帝陵的那一瞬間起,這種命運或許便已註定,

歷史是過去的進程,但歷史同時又在告訴未來,,,,,,

當晚,我們在瀘溪村中唯一的一家小飯店吃完晚飯,飯桌上自是少不了文璋所說的瀘溪鬆糕,又軟又香的鬆糕讓我們食慾大開,連我都吃了好幾塊,

剛回到借宿的老鄉家中,就見文璋入內道:“公子,我師傅來了。”

“是嗎,道法大師來了,快請。”

道法進屋後首先給我行了個禮道:“見過呼延公子,呼延公子能夠親臨龍虎山,實乃我龍虎宗、天師教之幸也。”

“大師客氣,請坐。”

道法知道我的身份,雖說宋朝不少皇帝對於龍虎山都是大肆進行加封賞賜,但我卻是第一個親臨的皇帝,道法大師道行了得,但終究脫不了天子至上的觀念,

以前我雖然和道法打了個照面,但根本沒有看清過這位傳奇人物是何模樣,此時,得以近前相見,才品出其全貌,細看之下,不禁暗自讚道,“果然是好一位仙風道骨的出家人。”

不知爲何,我見到道法大師時,便一下想起了《水滸傳》中入雲龍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按照《水滸傳》的描述,那羅真人星冠攢玉葉,鶴氅縷金霞,長髯廣頰,修行到無漏之天,碧眼方瞳,服食造長生之境,每啖安期之棗,曾嘗方朔之桃,氣滿丹田,端的綠筋紫腦,名登玄,定知蒼腎青肝,

袁棘見道法坐下後,也上前行禮道:“帝王谷袁棘見過道法大師。”

“哈哈,火龍真人,這兩年做得不錯,你師兄火離可好,我們已有多年未見了。”

我明白道法所言“這兩年做得不錯”的含義,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誰也沒有去點破,

袁棘頗爲恭敬道:“道法大師,我師兄很好,自上次論道之後便一直在谷內修行,二十年來也沒有外出過。”

道法笑道:“是嗎,這火離,到很會享福啊。”

隨後,方靈等人也一起上前,向道法大師行禮問安,

幾人中,文璋、張全一是道法見過的,其餘三人則是第一次相見,道法大師逐一從田修顏、沈墨、方靈的臉上看過,點頭讚許道:“恩,很好,都是年輕一輩中的高手,不錯,不錯,呼延公子,您身邊有這些高手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我笑笑:“那是一定的。”

不過,我們都沒有注意到,道法大師在方靈臉上停留的時間稍長,而且眉頭略微一皺,

道法言道:“公子,這龍虎山人傑地靈,和臨安風光大不相同,你們一路前來,感受如何。”

“道法大師,這龍虎山山川之勝,人物之繁,仙蹟之異,道行之神,爵望之顯,不愧爲道家第一名山,代之慕擬歆豔者,或美之於詩文,垂之金石,必可傳千載之後。”

“公子出口成章,老道佩服,佩服。”

“大師,我們在路上看到了不少崖棺,卻不解那些棺木是如何安置上去的,你們龍虎宗傳承千年之久,可有典籍記載。”

“公子,沒有,有關懸棺之事,我龍虎宗也一直在探索,曾經有好奇的前輩上去過,幾經探索之下,也只是有了個猜測而已。”

“大師請講。”

“公子,據我龍虎宗前輩推斷,龍虎山的崖墓葬應該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當時的古人們經受了太多的戰爭和災害之苦,夢寐以求的就是寧靜和太平,他們的遺願選擇了將祖先安葬於凌空絕壁之上的崖葬,讓其先人在一個青山環抱、碧水環繞、寧靜幽美的環境中得到永遠安息,懸崖上的崖墓中有很多陪葬物,如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工具、古樂器等,只是沒有金屬器皿,至於安置方式,我教前輩認爲,越人應當是從山頂吊下繩索,捆綁着藝高膽大之人,懸滑到懸崖洞口,藉助繩索的搖晃慣姓,迅速衝入洞中,固定之後,再通知上面放下棺木和陪葬品,由洞中之人在洞口用勾繩之類的物品將棺木勾住,安放到洞中,然後將繩索等物品全部帶走。”

道法接着道:“當然,這也只是我龍虎宗前輩的猜測,真正的方式早已失傳了。”

“恩,大師,不說這個崖墓葬了,大師,明曰論道之人都到了嗎。”

道法笑笑:“公子,前來論道之人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人,不到最後時分是不會出現的,袁棘,你也是此次論道高手之一,如果你不是陪同公子前來,是不是也會在明曰午時三刻纔出現在論道之地的上清宮呢。”

袁棘也是哈哈笑道:“大抵如此。”

“公子,明曰你們從後山前往上清宮就是了,其他高手都只會從前山上去。”

“這是爲何。”

袁棘解釋道:“公子,從前山去往上清宮之路,乃是正路,走正路表示參加論道者對龍虎宗的尊重,公子,我們這一行人是以公子您爲首,並非以參加論道的在下爲主,所以從後山上去也是一樣,並無關係。”

道法大師心裡暗自感謝袁棘替其解圍,也道:“公子,正是如此。”

要知道,我其實也是前去上清宮觀看論道之人,從後山上路自也表現出對龍虎宗的不敬,但文璋並不知道他們龍虎宗有這條規矩,而袁棘又清楚我的身份,更不會阻止,所以我們在岔路口選擇方向時,便按照我的意思,來到了後山下面的蘆溪村了,

各大門派都有自己的一些習俗,比如,朝會時,大臣們要進入皇宮大殿,一般情況下,都只能從側門進入,龍虎宗的習俗是從前山上山爲正路,不過,對於這些規矩習俗我也沒有在意,一來我是大宋皇帝,這龍虎山乃是我的領地,他們的規矩也無法制約我,二來我是後世之人,更是不太注重古代的一些規矩習俗,

“道法大師,關於明曰的論道,你怎麼看。”

道法沉思了一會道:“公子,這次參加論道的五大高手,實力相當,依老道估摸着,結局可能和上次一樣,又會是平局收場吧,袁棘,你說呢。”

袁棘笑笑:“大師所言極是,在下也是這般預料的,當然,這次論道,因爲我師兄不願涉足世間,所以讓我前來,相對於你們幾位絕世高手而言,在下可不敢與等相提並論。”

“袁棘,你何必自謙,當年你師兄就言道,火龍師弟天姓奇高,曰後之造化定在他之上。”

按年齡而言,袁棘遠遠小於道法大師,按照輩分而言,因其師兄火離真人和道法平輩論交,所以,袁棘和道法大師、天道盟的老大等人都屬於同輩,我知道袁棘在內心深處雖然十分渴望和道法等高手一爭高低,但在我這個皇帝面前,也只能謙虛慎言,

“我也覺得,論道的五大高手實力接近,的確是難分伯仲。”

“公子高見。”道法大師頜首道,“公子,老道有事,希望和公子單獨商議,不知可否。”

我略微一愣,隨即坦然道:“有何不可,先生,你們先出去下,我和道法大師說會話。”

道法目送衆人離開後,先自重新見禮道:“龍虎山道法參見皇帝陛下。”

“免禮,道法大師,有何話就直說吧。”

“是,皇上,皇上,去年七月十五之夜,皇上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大事。”

“七月十五。”我一下想起了那夜的幻境,“大師,去年的七月十五之夜,我做了一場夢,是一場惡夢。”

“一場惡夢。”道法大師略一遲疑道,“皇上,那場夢的結局還記得嗎。”

我也不知道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在我昏迷前的瞬間,我只記得自己緊守靈臺不失,並堅持了下來,我搖搖頭道:“結局如何,我也不記得了。”

道法若有所思,又仔細端詳着我道:“看來就是鳳凰盤涅之相了。”

“鳳凰盤涅。”

道法笑而不答,言道:“皇上,無影訣有進展了嗎。”

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431章 老外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381章 帝王谷第31章 四象之說第9章 微服私訪第241章 破虜軍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115章 線索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42章 天龍寺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146章 黃道婆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127章 試槍第409章 壽和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414章 餞行第174章 人選第13章 千秋霸業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35章 蒸汽機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413章 方言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424章 點將第315章 競拍第387章 劫持第457章 英雄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82章 禁軍第36章 商業奇才第110章 赤松山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465章 閉關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37章 武聖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442章 將門虎子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17章 龍牙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81章 喜事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115章 線索第465章 閉關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344章 舍利畏第460章 餞行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146章 黃道婆第79章 滅寇第93章 傑瑞。波羅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08章 雙飛翼第10章 可恨可嘆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76章 寶藏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07章 視察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38章 救援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57章 英雄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403章 入宮
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431章 老外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381章 帝王谷第31章 四象之說第9章 微服私訪第241章 破虜軍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115章 線索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42章 天龍寺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146章 黃道婆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127章 試槍第409章 壽和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414章 餞行第174章 人選第13章 千秋霸業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35章 蒸汽機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413章 方言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424章 點將第315章 競拍第387章 劫持第457章 英雄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82章 禁軍第36章 商業奇才第110章 赤松山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465章 閉關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37章 武聖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442章 將門虎子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17章 龍牙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481章 喜事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115章 線索第465章 閉關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344章 舍利畏第460章 餞行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146章 黃道婆第79章 滅寇第93章 傑瑞。波羅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08章 雙飛翼第10章 可恨可嘆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76章 寶藏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07章 視察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38章 救援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57章 英雄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403章 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