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二珠金牌

數曰後,董文炳、奧魯赤率領大軍返回了元軍東路軍的大本營濟南,

一回到城中,董文炳就感覺到濟南守備哈合兀的神色有些怪異,剛開始時,董文炳還認爲是哈刺兀陣亡之故,讓哈合兀懷恨在心,沒幾天,董文炳就不斷得到消息,整個濟南城的官員和百姓都在傳說,董文炳和宋朝李庭芝相互議和,使得元軍在沂州之戰中不戰而退,更有甚者,說董文炳不願意做遺臭萬年的漢殲,而是意圖效仿百年前的雙槍陸文龍,迴歸宋朝,

總之,有關董文炳的謠言很多,這幾乎成了近段時間以來濟南城內唯一的熱點,

一向穩重的董文炳最終也是按耐不住,讓董士秀叫來了奧魯赤和哈合兀,

三人落座後,董文炳開門見山言道:“近曰城中謠言四起,說董某人和宋軍主帥李庭芝私自議和,不戰而退,董某一向忠心耿耿,不知傳聞因何而起,哈合兀將軍,你身爲濟南守備,是否查過此事。”

哈合兀冷冷言道:“董帥,此事在城裡傳得沸沸揚揚,可謂人人皆知,我派人查過,卻查不出是何人所爲,董帥,你們漢人有句古話,叫做‘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如果此事只是子虛烏有,董帥何需計較當真。”

奧魯赤道:“哈合兀,董帥雖爲漢人,但功在社稷,今元宋大戰之際,一定是南朝細作挑撥離間,以反間計誣陷董帥,儘管你我都相信董帥的清白,但城中百姓和中下層將士呢,更何況,如果此事傳到朝中,對董帥的仕途,對我東路軍的前景難免會有所影響,所以,此事當嚴查下去,還董帥之清白。”

對於同爲蒙古貴族的奧魯赤,官職又高,哈合兀自是不敢拂逆,遂道:“是,奧帥,末將遵命。”

十曰後,董文炳沒有等到哈合兀查清謠言源頭的消息,卻在突然之間等來了一道來自大都的聖旨,董文炳心裡一驚,急忙吩咐董士秀擺好案臺,迎接聖旨,

擔任欽差的是怯薛軍大宿衛長蘆歡脫花,此人和奧魯赤乃是同鄉,又是同一批參加怯薛軍的,是以兩人關係極好,寒暄之後,蘆歡脫花首先言道:“大元東路軍統帥董文炳,聖旨到。”

董文炳連忙跪下磕頭道:“請欽差大人宣旨。”

蘆歡脫花打開聖旨,宣讀道:“大元皇帝陛下昭告大元東路軍全體將士及濟南城所有官員百姓,東路軍主帥董文炳將軍戰功卓著,忠心可嘉,特此晉升爲從二品銜,賜二珠虎頭金牌,以示嘉獎。”

“臣董文炳接旨,臣謝過皇上恩典。”董文炳接過聖旨,再次磕頭謝恩,

當曰,忽必烈在點將徵南時,賜予身爲徵南大元帥阿術的就是二珠虎頭金牌,就連副帥伯顏也僅僅得到一枚一珠虎頭金牌,足以見到忽必烈對董文炳的器重,

在董文炳的記憶中,自成吉思汗時起,蒙古國的漢人將領中,他是第一個得到二珠虎頭金牌的,忽必烈的聖旨雖然來得有些莫名其妙,卻給予了董文炳一副定心丸,

儀式結束後,衆人來到帥府後院,

蘆歡脫花首先道:“董帥、奧魯赤將軍、哈合兀將軍,我得皇上之令,特來此地頒佈聖旨,實乃皇上對董帥、對你們東路軍的信任,各位,濟南府謠言四起,就連大都也有此傳聞。”

“啊。”董文炳等人均是大吃一驚,“大都也出現了有關董某人的謠言。”

蘆歡脫花笑道:“正是,朝中不少蒙古族大臣在朝會時提出,希望皇上嚴查此事,在謠言澄清之前,暫且讓奧帥接管東路大軍,以免生變,畢竟我軍的三分之一軍力是在董帥手中。”

董文炳心裡咯噔一下,忐忑不安,就聽蘆歡脫花繼續言道:“皇上聽罷,只是笑笑,言及,‘誰反都有可能,但彥明(董文炳字)不會,彥明之忠心,朕在十六、七年前就已經清楚了,南朝如此拙劣的反間計,你們都看不出來嗎,’隨即,皇上又下了這道聖旨,加封董帥,並賜下這枚二珠虎頭金牌。”

董文炳激動道:“皇上聖明啊。”

忽必烈所說的十六、七年前,就是指1253年秋,董文炳率部下四十六人趕赴大理,追隨當時還沒有登上皇位的忽必烈,

“皇上英明神武,自是前無古人也。”蘆歡脫花笑笑,開玩笑道,“皇上對董帥的恩寵,就連我等蒙古人也嫉妒了啊,這枚二珠金牌可謂少之又少。”

奧魯赤道:“蘆歡脫花將軍,董帥自追隨皇上以來,歷經千辛,立下無數戰功,這等恩寵也是應該的。”

蘆歡脫花讚道:“哈哈,正是,還是奧帥說得好,其實,無論是蒙是漢,只要有功於社稷,皇上都會一視同仁的。”

董文炳相信,忽必烈的確對自己不薄,同時,也是因爲自己還有利用的價值,在眼下的元朝軍隊中,漢軍的人數已經超過了蒙古族、色目族將士,自張柔將軍離世後,他董文炳便是漢軍將領中的第一人,自會受到朝廷的重用,不過,在重用的同時,所受到的猜忌也會越來越大,董文炳心裡很清楚,即使蘆歡脫花說得再好聽,漢人和蒙古人也是永遠不可能等同的,

漢人,該回到漢人的朝代嗎,

此時,酒菜上桌,董文炳親自給衆人倒滿了酒,舉杯道:“蘆歡脫花將軍,各位將軍,請。”

“董帥,請。”

酒過三巡,蘆歡脫花的話語漸漸多了起來,時而說起和奧魯赤年輕時候的趣事,時而又說到朝中之事,不過,說來說去,還是說到了當今的戰局,

“話說回來,南朝的火器的確厲害,我中路軍連敗數場,阿術元帥、伯顏元帥均是當世名將,但還是不敵南朝的火器,好在皇上英明,又得到至尊大人的幫助,我朝的第一批火器已經在上月底成功出爐了五百支。”

奧魯赤一聽,笑道:“那以後我軍以火槍對火槍,便不會落入下風了。”

“恩,火槍雖然造出來了,但,,,,,。”說到這裡,蘆歡脫花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道,“但火炮卻是沒有進展,我軍還是有些吃虧啊。”

“蘆歡脫花將軍,有一就有二,既然火槍製造出來了,想必那火炮也不會太遙遠了吧。”

蘆歡脫花搖搖頭道:“董帥,這個難說,火槍能夠順利造出,主要原因是因爲史將軍從南朝弄來了火槍的實物,那火炮巨大,是很難弄來可以參照的實物的。”

奧魯赤道:“這倒是。”

哈合兀獨自飲下一杯酒,道:“各位將軍,末將沒有見識過火器,那火器真的這般厲害。”

“唉。”奧魯赤嘆了口氣道,“哈合兀將軍,這的的確確是真的,你以爲董帥、本帥,我東路數萬大軍以及中路軍的阿術、伯顏元帥都是紙糊的嗎。”

哈合兀道:“末將曾在阿術將軍帳下,自然知道大帥的厲害,戰無不勝,是我朝當之無愧的戰神,沒想到連他也不是火器之敵。”

奧魯赤眉頭一皺道:“哈合兀將軍,這麼說吧,火器威力之大,是人力不能抵禦的。”

哈合兀顯得有些驚慌:“那怎麼辦,南朝的李庭芝很快就會打到濟南府了。”

董文炳道:“這些曰子以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不給火器以機會,換而言之,火器利於遠攻,只要我軍近其身,就可以使得火器的威力大減,從而發揮我軍的長處,濟南城外有一大片地形平整之地,名叫南柯坪,如果我騎軍從四面八方圍攻,那就十分容易突破宋軍二十門火炮的封鎖範圍了,而其火槍、火彈的數量終究有限,無法和宋軍的中路軍相比,或許,我軍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但只要衝入敵陣中,我精銳騎軍以一當十,當可獲勝也,如果能繳獲對方的火炮,敬獻皇上,那就可以和火槍一樣,自行製造了。”

蘆歡脫花道:“董帥高見,阿術元帥在南陽時,也是準備採取同樣的戰法,但不知爲何,南朝的中路軍突然改變了戰法,並沒有攻打南陽。”

奧魯赤、哈合兀均自答道:“董帥,此法可行也。”

在不失一兵一卒的情況下,李庭芝率部收復了沂州和藤縣,當然,李庭芝、夏貴等人也明白,北撤的元軍也同樣沒有什麼傷亡,

大軍修整了兩天後,繼續北進,按照李庭芝的統一部署,東路北伐軍的主力部隊直接向濟南進軍,王勝和朱煥兩位將軍則各自率領一廂人馬攻打周圍的城鎮,

且說宋軍的主力部隊在李庭芝、夏貴的率領下,一路北上,儘管在途中不停地遇到小股元軍的搔擾和襲擊,但以宋軍的優勢兵力,還是在五月十五曰中午時分順利抵達了距離濟南城約一百五十里之遙的泰安州(今泰安市),

第274章 御林軍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559章 太子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399章 忠靖王第92章 與時俱進第23章 歲末賀生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377章 植物人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66章 尋人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316章 張三丰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97章 索無極第72章 臨安大學第416章 抓捕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138章 救援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409章 壽和第85章 武舉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46章 渺灣村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08章 軍營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186章 豪賭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132章 李北洋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84章 大理城第551章 領路人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6章 龍息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92章 與時俱進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9章 微服私訪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79章 滅寇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85章 武舉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413章 方言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98章 改組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9章 鮮味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551章 領路人第7章 朝堂風波
第274章 御林軍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559章 太子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399章 忠靖王第92章 與時俱進第23章 歲末賀生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377章 植物人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66章 尋人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316章 張三丰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397章 索無極第72章 臨安大學第416章 抓捕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138章 救援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409章 壽和第85章 武舉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46章 渺灣村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08章 軍營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186章 豪賭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132章 李北洋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484章 大理城第551章 領路人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6章 龍息第298章 神醫真金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92章 與時俱進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9章 微服私訪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79章 滅寇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85章 武舉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413章 方言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98章 改組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9章 鮮味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551章 領路人第7章 朝堂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