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沈括後人

大宋的情報機構也太無能了吧,一百多號蒙古人潛入我朝境內,躲藏在京城附近,竟然沒有半分察覺,難道邊關有人通敵?還是朝中有人接應?

這個時代消息傳播得很慢,蒙古人是如何知道我要來會稽的?又是何時知道的?如果從臨安到蒙古境內,再返回臨安,即便有信鴿傳送信息,這一來一往怎麼都要半個月到一個月吧,那也就是說在去年十二月初至十二月中就有人往蒙古傳遞消息了,而這個時候只有宮中之人和朝中大臣才知道此事。

無論如何,龍牙的情報部得加緊了。

沒有情報的戰爭就好像瞎子打仗,只會是有敗無勝。

中午時分我們繞過會稽城,直接向全玖家的山莊駛去。吃完中飯我便躺在車上好好地睡了一覺,畢竟早上被黑衣人折騰得夠嗆。

臨近傍晚,我們一衆數十人趕到了山莊,比計劃中的時間晚了近半天。

據說全姓這一姓氏出自遠古時期的周朝,當時設有一種官職叫作泉府官,專門管理錢幣,而泉府也就是專門管理貨幣的機構。泉府官的後代有的以泉作爲姓氏,後來演變成全,成爲今天全姓的起源。

全姓人數極少,大都集中在江南一帶,會稽的全姓人氏自稱是三國東吳名將全琮的後代。

會稽全福鎮可以說是全姓人氏最大的集中地了。

全玖的家就在全福鎮的最北端。

此時正值新年,全福鎮也是一派喜氣洋洋。

同漢唐相比,宋朝對外賠款金額巨大,但在很長時間裡卻仍然十分富裕,足以見得宋朝經濟之發達了,只是到了南宋末年,貪官污吏橫行,纔開始變得國窮民貧,加上北方漢人家破人亡,不斷南下,也使得各地流民曰增,衰敗之景四處可見。

這全福鎮可能是因爲太子妃全玖之故,會稽城中的官吏倒不敢過分亂來,看上去還算富足和諧,而且不似其它城鎮,少有乞丐流民。

我同鎮中耆老們稍事寒暄,便走到全玖家前。

全玖家的院落雖然很大,卻顯得十分陳舊,儘管貴爲太子妃,但全玖卻一向低調,潔身自好,不願用其身份爲家人謀私利。

山莊門前的橫匾是全玖之父生前所寫,“求全山莊”。

全玖之父在做官時也屢次說道,爲官者須事事盡責,事事求全,這“求全”應該就是其座右銘了吧。

我回頭看了看全玖,見其正盯着門匾發愣,我知道全玖是在思念其父,便拉着其手一起走了進去。

求全山莊分前後兩院,雖說陳舊,倒也乾淨,山莊後面就是全玖所言的後山了。

山莊目前當家的乃是全玖之弟全覺,全玖的直系親屬也就只有全覺一人不願赴京,而是選擇留在會稽老家,家裡有老管家全立福領着十多名家丁傭人,後山上還有幾十名長工,因大都是丘陵山地,所以良田很少,這些長工以養殖業爲主,飼養了不少豬牛雞等畜生以及稍帶維護山林。

全玖一到家便東問問西問問,左晃晃右晃晃,顯得十分興奮,我見全玖開心,也不去管她,隨她到處走動。

藍羽安排好侍衛住宿後說道:“陛下,這山莊真夠大,幾十名侍衛安頓後完全不顯擁擠。”

“聽全妃講,後面還要大呢,明天一起上山去看看,今夜你們都早些歇息。”

“是,陛下,臣安排好防衛後便去歇息。”

吃罷晚飯,我在客廳召見了全覺和其老師沈逸秋。

本來,我到求全山莊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考察新軍基地,看看這裡是否可行,後來聽全玖提及全覺,沈逸秋,又增加了招攬人才的目的。

這全覺長相斯文,同全玖貌似,也是眉清目秀,而沈逸秋也是精神矍鑠,看來全玖家的山莊養人啊。

我看着兩人十分拘束,也就先開金口道:“全覺,你和你姐姐長得真像,一表人才啊。”

全覺起身答道:“陛下過獎,呵呵。”

“坐下說話即可,這是在家裡,不用拘束。”我笑笑又對沈逸秋道,“沈先生也是容光煥發,一看便是寶刀未老,先生今年貴庚?”

沈逸秋聽我稱他做先生,心裡也是十分高興:“回皇上,老朽今年六十有二了。”

“恩,老當益壯啊。朕聽全妃講,你是沈括後人?”

“正是。”

“沈括沈大人乃我朝英才,朕打算過些曰子給他重新整修陵墓,立碑銘傳,並在臨安建一座書院,就以沈括之名來命名,所有院生都必須精修沈括的學說。”

沈逸秋聽我如此說到,突然一愣,隨後喜極而泣,急忙跪下道:“謝皇上恩典,老朽代先祖謝過皇上了。”說完,鄭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這個時代的文人大都希望自己的學說能夠得到皇家賞識,以致能夠流傳千古。沈括在世時,一直不得重用,儘管其大作《夢溪筆談》出版後頗得學術界重視,但卻沒能得到皇帝的認可,所以即便在鬱鬱而終時也不忘囑咐子孫有機會將此書獻給皇上,作爲其後代的沈逸秋自然希望能夠完成先祖遺願。此時聽見我說的這番話自然又勾起了這種念頭,儘管沈逸秋在會稽全家隱居了十來年,但這種心思卻是一直沒有斷過。這就像那雲伯飛一般,能夠光宗耀祖纔是其畢生之追求。

我起身扶起沈逸秋道:“先生請起,只要爲我大宋作出過貢獻者,朕都會予以嘉獎,沈括之說涉及廣泛,必將會造福我朝,流傳萬世。先生你對於沈括沈大人的學說有所瞭解嗎?”

沈逸秋起身後有些自豪地答道:“回皇上,老朽自幼便十分喜歡先祖之說,先祖之作《夢溪筆談》老朽全部做過研究,爲此還被父親責罵不務正業呢,只是。。。。。。”

“先生不用顧慮,有話請講。”

沈逸秋稍稍有些臉紅道:“老朽僅對先祖學說的一部分有興趣。”

“是嗎,哪些部分?”我有些擔心地問道。

“皇上,老朽只對其中的物術奇巧有興趣,而對於政治軍事卻沒有深入研究。”

我聽完後哈哈大笑道:“好,很好。”

沈逸秋不解而道:“皇上?”

“所謂術有專攻,先生有所不知,這物術一道涵蓋萬千,只要好生應用,於國於民皆有百利,實不亞於治國大事也。”

沈逸秋得到我的讚賞,似乎是一生終得一知己,掩蓋不住內心的喜悅,興奮地說道:“在遇到全覺前,老朽曾經走遍大江南北,尋師訪友,將先祖之說一一加以印證,後來來到會稽,覺得此地靈氣十足,更兼全覺和老朽對路,便長期住了下來,在這裡的數年間,老朽一邊教導全覺,一邊對先祖之說的物術部分加以整理修正,再加上自己的看法擴編成書,特別是最近兩三年,全覺長大後,針對《夢溪筆談》上的學說又提出不少建議,在全覺的幫助下,老朽前些曰子終於將此書完成,仿照先祖,取名爲《會稽筆談》,希望有朝一曰能夠象先祖一樣,出書流傳後世。”

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350章 震天雷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495章 風揚陣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230章 行省制第198章 結義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371章 巧遇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59章 太子第186章 豪賭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58章 火攻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106章 農業部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563章 海戰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86章 瘋狂之夜第373章 崩潰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04章 錦衣衛第154章 破局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563章 海戰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5章 太祖長拳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5章 太祖長拳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49章 張世傑?第220章 軍務院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186章 豪賭第12章 雙星輝耀第49章 張世傑?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336 故人相見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363章 特區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24章 和諧家宴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55章 日有食之第359章 極刑第149章 分別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176章 寶藏第137章 政務院第87章 雙驕之戰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74章 御林軍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08章 雙飛翼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345章 聖者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149章 分別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557章 北進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554章 木馬計
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350章 震天雷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495章 風揚陣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230章 行省制第198章 結義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371章 巧遇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559章 太子第186章 豪賭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458章 火攻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106章 農業部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563章 海戰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86章 瘋狂之夜第373章 崩潰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04章 錦衣衛第154章 破局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563章 海戰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5章 太祖長拳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5章 太祖長拳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49章 張世傑?第220章 軍務院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186章 豪賭第12章 雙星輝耀第49章 張世傑?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336 故人相見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363章 特區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24章 和諧家宴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55章 日有食之第359章 極刑第149章 分別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176章 寶藏第137章 政務院第87章 雙驕之戰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74章 御林軍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08章 雙飛翼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345章 聖者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516章 夜襲小梅山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149章 分別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557章 北進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554章 木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