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再戰樊城

在元軍攻佔了樊城外城後,阿術及時地將阿里海牙所部的空缺補足,加上新增援的五千人,圍攻樊城的元軍將士達到了三萬五千名,是樊城守軍的一倍,

在兩千多名蒙古弓箭手的掩護下,大約六千五百名元軍將士在徵南都指揮使孔元的指揮下,向樊城北門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雖然守城的宋軍弓箭手奮力反擊,但無論是速度還是精準度都略遜於敵軍射手,沒隔多久,就被對方的陣陣箭雨壓制住,

當元軍的先頭部隊攻到城下時,拋石機停止了發射,並向後回撤了一百多步,拋石機的精準度很低,很難保證不將石料射到自己的軍陣中,但又處於對方火炮的射程內,只能後退,

同時,元軍的弓箭手也減緩了放箭的速度,除了約莫五百名神箭手還在繼續射擊外,大多數弓箭手都停止了射擊,功力不夠,是很容易誤傷己方士卒的,即便是神射手,也變得謹慎起來,畢竟前軍士卒已經靠近城牆,稍微拿捏得不好,就極有可能射到同伴身上,

躲在掩體裡的北門守軍主將,第十九廂指揮使範天順抖了抖身上的灰塵,下令道:“衆將士,準備戰鬥。”

面對元軍的攻城雲梯,守城將士還以羽箭、滾木、礌石以及滾燙的沸水等,爬上雲梯的元軍士卒一手持盾,一手揮舞着飛鉤或者戰刀,向城牆邊沿上衝,飛鉤是一種將一鐵鉤栓於繩索之上,用於攻城的武器,作爲攻城武器的歷史幾乎和自身的歷史一樣久遠,

頑強的元軍士卒鍥而不捨,倒下一批,又衝來一批,

督戰的孔元冷靜地下令道:“五百神射手聽令,前行三十步,繼續射擊;弓箭營一至四隊弓箭手登上攻城塔,其餘的留在原地,每過一刻輪換一批。”

攻城塔和雲梯都是攻城時的輔助器械,其高度和普通城牆的高度接近,遠程射手可以站在其上進行射擊,像襄陽城牆的高大,攻城塔毫無作用,但對於相對低矮的樊城城牆而言,則是大有作爲,

近三百名弓箭手登上了十多座簡易的攻城塔,對着樊城北城牆平射起來,這些平射出去的羽箭和神射手拋射出去的羽箭相互配合着,就見一陣陣箭雨準確地落在了北門的城牆上,不少在城沿邊的守城軍士倒在了地上,其餘的將士只好不停地揮舞兵器撥打着羽箭,如此一來,元軍攀爬的速度大大加快,

終於,一名百夫長攻上了城牆,此人身材雖然不高,但極爲壯實,其身材和樊城守備牛富倒是有得一比,這名百夫長揮舞着手中特製的飛鉤,一下將近前的宋軍掃開,乘此機會,隨其身後又陸續爬上了好名元軍,

守衛這段城牆的正是四十六軍之二二八營,新上任的營指揮使魏國虎的弟弟魏國忠急忙組織隊伍反擊,魏國忠的武藝雖然不如魏國虎,卻頗爲機靈,只見魏國忠從身旁一位士兵手中接過一柄戰刀,然後突然倒在地上,向元軍百夫長滾去,百夫長的飛鉤揮舞,三米之內無人可以靠近,但卻護不住下三路,被魏國忠這麼一衝,頓時手忙腳亂,周圍的宋軍急忙靠近,與其近身搏殺起來,

魏國忠並不糾纏,直接滾到城牆邊,奮起神勇,也不管身後之敵,接連數刀向前劈出,將正在攀城的元軍砍殺,隨即猛地使勁,將雲梯向外推去,

原本已經停止向此處射擊的攻城塔上的弓箭手無奈之下,也不管是否會射到同伴身上,只將一支支羽箭對準魏國忠所在的方向射來,魏國忠雙臂用力,將雲梯推開,卻無法躲開元軍的羽箭,連中五、六箭,倒在了城沿邊,

正在四處巡視的黑炭團的一個小隊看見了此處的險情,急忙一擁而上,與正在同元軍激戰的二二八營將士一起,將那名蒙古百夫長及攀爬上來的十多名元軍士卒斬殺,

黑炭團戰士將魏國忠扶起,撤到了城牆後面的一處掩體中,並將他身上的鎧甲退去,二二八營的衛生員飛快地看了看魏國忠的傷口,因其中一箭的入口太深,又是在心臟附近,自是不敢拔出這支羽箭,衛生員取出棉球和醫用酒精,消毒止血後,纏上醫用紗布,吩咐一旁的團防成員,趕緊將魏國忠送到城內的戰地醫院,

站在一座攻城塔上的孔元見城牆上的宋軍完全被己方的弓箭手壓制,對一旁的傳令兵道:“傳令下去,第二隊上,換下第一隊。”

就在此時,軍區制置使呂文德親自率領讀力師第一旅跨過了連接襄樊之間的浮橋,進入了樊城,

在城內的樊城守備牛富急忙迎了上來:“見過大帥。”

“恩,牛將軍,戰事如何。”

“回大帥,今曰一早,蒙古人從北門、西門同時發起攻擊,目前北門的戰事最爲激烈,我軍第十九廂四個軍的兵力已經全部上城防守,末將正準備將最後一個軍的兵力也派往北門。”

“不用。”呂文德指着其身邊的一位年輕將軍道,“牛將軍,這位是我朝御林軍火槍總教頭兼讀力師師長李隆將軍,受陛下之命前來協助襄樊兩城的防禦,讀力師轄兩旅將士,其中的第一旅負責協防樊城。”

牛富大喜,雙手抱拳,忙道:“見過李將軍。”

李隆還禮道:“見過牛將軍。”

“閒話少說,牛將軍,直接去北門。”

“是,大帥,“

元軍第二隊的將士中有一半是來自西域的色目將士,其戰鬥力比起漢金混合的第一隊更爲強大,元軍這一輪的攻擊更加猛烈,十九廂四個軍近萬人已經全部上城防禦,就連範天順及十九廂的主要將領也是全部投入到最前沿的戰鬥中,在北門的四百名黑炭團將士則分爲十隊,分別巡視在各段城牆上,哪裡有危險,就出現在那裡,

在範天順的指揮下,守城宋軍頑強地頂住了元軍的攻擊,在連續打退元軍的兩輪進攻後,樊城守軍的傷亡率開始直線上升,範天順粗粗估算了下,對親衛隊長範永道:“速報牛將軍,讓其將作爲預備隊的五十一軍調來。”

“是,將軍。”

範永剛剛跑下城牆就見牛富及一大批身着不同軍服的將士極速走來,

“參見牛將軍。”

牛富認出眼前這位滿臉灰塵的士卒乃是範天順的親衛:“範永,何事匆匆。”

“牛將軍,小的奉範將軍之命前去找您,,,,,。”

牛富打斷道:“是調援軍吧。”

“正是。”

“不用去了,援軍已至,你上去告訴範將軍,說大帥到了。”

在襄陽軍中,能被稱爲大帥的,也只有襄陽軍區制置使呂文德,

不一會,範天順來到城牆下,抱拳道:“末將見過大帥。”

“範將軍,戰時無需多禮。”呂文德一指身旁的李隆道,“這位是御林軍讀力師師長李隆,後面這支隊伍乃是李將軍麾下的第一旅將士。”

“李將軍。”

李隆衝着範天順點點頭道:“範將軍,戰事要緊,我們上去再議。”

“好,牛將軍,你陪大帥在此稍歇,我和李將軍先上城牆。”

第一旅的一千五百名將士隨着範天順、李隆上到城牆,李隆四處瞄了一眼,見城牆上面碎石滿地,隨即吩咐道:“各位將士,立即尋找好射擊點,注意敵人的弓箭。”

範天順看了看城外的情況,對李隆道:“李將軍,這應該是蒙古人發動的第三輪進攻了,只不過,元軍一定想象不到,我樊城也有火槍手,你們這一次當好好教訓下阿里海牙。”

“範將軍放心。”李隆點點頭,對第一旅旅長吳信道,“傳令下去,刀盾手掩護,防止敵軍的弓箭,火槍手準備點火,按三段式射擊方法開火,另外,告訴狙擊手,目標,正前方攻城塔上的敵軍弓箭手。”

“是,師長。”

隨着李隆一聲令下,一千多名火槍手輪番扣動了扳機,剎那間,震耳欲聾的槍聲在城牆上響起,硝煙四散,聽到火槍發出的槍聲,阿里海牙頓時覺得心裡一沉,一股突如其來的恐懼之心油然而生,早一步從攻城塔上撤下的孔元也同時暗罵道:“他奶奶的,樊城也有火槍手。”

儘管讀力師的將士沒有御林軍士兵的槍法嫺熟,但在近距離射擊時,命中率也是相當高,

李隆身邊有兩名士卒專門爲其點燃火繩,幾乎沒有停頓,每扣動一次扳機,就見對面攻城塔上的元軍必有一人倒下,作爲火槍手中的頭號射手,用彈無虛發來形容李隆的槍法毫不爲過,

數輪過後,攻城塔上的元軍弓箭手被消滅得乾乾淨淨,“狙擊手,目標,遠處的元軍弓箭手。”李隆再次下令道,稍遠處的神射手雖然及時地躲在了殘破的房屋之後,但也只能躲避,無法繼續射擊,

至於攻城的元軍士兵,既沒有神力軍的重型盾牌,又是第一次面對火槍,一時之間,不知所措,紛紛中彈倒地,

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98章 改組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460章 餞行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55章 日有食之第8章 御書房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32章 李北洋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559章 太子第153章 劍痕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132章 李北洋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363章 特區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88章 賈府會議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74章 騷亂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530章 入城第350章 震天雷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82章 禁軍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67章 寧缺母濫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52章 蕭天加盟第174章 人選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61章 開源節流第7章 朝堂風波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229章 顯文閣第292章 聖公洞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555章 談心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68章 以剿代練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85章 狙擊手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49章 張世傑?第538章 神君第116章 嫌疑人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398章 改組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08章 軍營第16章 雪中情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16章 雪中情第458章 火攻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
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98章 改組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460章 餞行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55章 日有食之第8章 御書房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12章 雙星輝耀第132章 李北洋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559章 太子第153章 劍痕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132章 李北洋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363章 特區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88章 賈府會議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74章 騷亂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530章 入城第350章 震天雷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82章 禁軍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67章 寧缺母濫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52章 蕭天加盟第174章 人選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61章 開源節流第7章 朝堂風波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229章 顯文閣第292章 聖公洞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555章 談心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68章 以剿代練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85章 狙擊手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49章 張世傑?第538章 神君第116章 嫌疑人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398章 改組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08章 軍營第16章 雪中情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16章 雪中情第458章 火攻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