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

官文能抵擋住左宗棠不光錢鼎銘不相信實際上李鴻章也是有些懷疑。可事實上不管他們相不相信官文確是將左宗棠的十萬大軍擋在了太原城外。

陰雨綿綿寒風裹脅着冰冷的雨點朝每一個角落撲去。

多日雨水讓小店堡西邊的汾水在接納了東邊澗河河水後不再平靜攜帶了大量泥沙泛黃的河水咆哮着南下河水拍打着兩岸出隆隆雷鳴般巨響。

披着蓑衣的左宗棠如同一具塑像站在河邊望着北方烏沉沉的天際彷彿能透過雨幕望見遙遠的城垣。

“司令員外面雨涼還是到屋裡先避避吧!”

這已經不知是警衛員第幾次催促左宗棠暫時先避避雨了可是以前警衛員說的話左宗棠當了耳旁風這次也不例外。

戰鬥不順原本以爲有戰鬥力的清軍在襄樊戰役被殲之後北方不再會有什麼有組織的抵抗第三集團軍進入山西開始也是極爲順利可靠近太原府後部隊前進阻力驟然增大。

太原府周圍冒出無數團練這些團練武器裝備不算很好但都是地頭蛇熟悉地形神出鬼沒兇狠狡猾這個山頭打兩槍那個山頭放一炮雖說每次都無法給第三集團軍造成多大傷亡可積少成多也不是左宗棠可以承受的。

消滅他們嗎?他們不跟你正面交手大軍沿途過去看看都是老百姓可要是人少了那些老百姓又突然變成練勇給你抽空子打冷槍或者不知從什麼地方變魔術一樣大刀長矛對着你就招呼過來了。

你總不能看到田間山頭站着百姓有殺無赦吧?解放百姓的軍隊卻對被解放者進行屠殺聽起來這也太諷刺了。部隊若是原地停留對周圍村莊進行宣傳自然可以將這情況扭轉過來。但左宗棠現在想的是儘快拿下太原活捉官文(他已經知道官文進了太原府)自己的部隊第一個打進京師埋葬清廷。哪有太多工夫和那些百姓套近乎?

如何分辨百姓和團練這讓左宗棠極爲撓頭。既然不能將那些多如牛毛的團練徹底消滅邱明只能讓軍隊組成幾支大兵團人多了一般團練也不敢招惹如有誰膽敢捋老虎鬍鬚大軍一個包抄可以將他們迅兜住以雷霆之勢徹底消滅搗亂者。

靠人多可以避免與團練的大規模接觸可太原府這裡不光有團練還有清廷的新軍。

清廷的八旗、綠營在與太平軍、解放軍作戰中數量雖然龐大但戰鬥力卻極爲低下。

這也不能責怪清廷實際上自唐朝以來歷代皇朝傳統軍事制度追求的都不是軍隊戰鬥力而是如何讓軍隊完全聽從皇帝旨意(唐朝的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算是讓朝廷吃盡了苦頭)不至於成爲社會不安定因素威脅到皇帝寶座同時又能充當維護皇帝統治的工具。

大清軍制雖然是在原滿洲八旗兵制的基礎上展起來的但入關收編了明朝降軍將他們改編成綠營后皇帝一在北京定都他也明顯繼承了宋、明建軍精神把軍隊的穩定作爲第一要求以滿制漢、以文制武、化整爲散、差操兼顧……這些都是以犧牲清軍戰鬥力爲代價換來的是軍隊不至於威脅到皇帝安全。

軍隊這樣展好處自然有這樣的軍隊不會威脅到中央集權的大清皇朝但害處卻是軍隊不受重視人們恥於當兵吃糧到道光年間清軍火器居然還不如兩百年前的明軍英國人洋槍洋炮過來沒有戰鬥力的軍隊自然只有落花流水的份了。

洋人縱然可惡他們距離大清還遠着呢!無法動搖大清根基。等英國人一退大清那些軍隊還是以前怎麼做現在還是怎麼做。死氣沉沉毫無生氣。

太平天國突然冒起這給了暮氣沉重的清廷一定警覺。不過太平天國的北伐軍讓清軍在連鎮、馮官屯殲滅京師安定下來戰事在長江兩岸進行紫禁城裡的官僚又覺得天下還算太平軍隊還可使用。

一八六零年(咸豐十年)五月以綠營爲主體的清軍江南大營被太平軍再次擊敗四萬清軍死傷逃遁;同年十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十萬清軍一觸即潰(抗爭的也有蒙八旗在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率領下新河一戰三千蒙古精騎人馬相依朝英法聯軍起進攻。結果不言而喻蒙古精騎成了衆矢之的“如牆之隤紛紛由馬上顛隕。”三千多精騎最後只有七人倖免於難。八里橋之戰中僧格林沁再敗八旗禁軍指揮勝保紅頂黃掛騁而督戰結果面部中彈當場跌下馬來於是清軍大潰。)咸豐皇帝在八里橋之戰第二天就出狩木蘭如不是臨近冬天英法士兵難以承受北方的寒冷希望儘快簽約英法聯軍就要攻打北京了。就是如此圓明園也讓英法聯軍放了一把火燒燬。

這兩次軍事上的嚴重失敗讓皇帝和滿朝文武大驚失色他們看到清軍雖多卻臃腫龐雜八旗與綠營在戰爭中以證明不可再用。南方湘勇雖然有戰鬥力但它是個人招募屬於兵爲將有不軌朝廷直接統轄朝廷對這些勇營自然也不會太信任如何建設一支能鎮壓內部動亂抵禦外敵入侵的軍隊成了擺在皇帝和滿朝文武面前最現實問題。

原本朝廷想用湘勇和後來起來的淮勇鎮壓太平天國以八旗、綠營牽制湘、淮勇營平衡內外力量。爲此八旗與綠營要有所改動練軍就是這個改動的產物。

可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南方突然又冒出一支解放軍湘、淮勇營不是解放軍的對手連英法聯軍也大敗虧輸能打仗的僧格林沁蒙古騎兵讓人家打的不敢作戰。練軍雖然裝備半數火器卻因出自綠營先天不足後天又能又有多大作爲?不過濫竽充數而已一交手馬上被人家打了個稀里嘩啦。練軍也難當重任。

八旗、綠營、湘、淮勇營、練軍均不足依靠而解放軍勢力卻一日強於一日以前縱然不重視軍隊現在爲了身家性命着想也不能不對軍隊有所變革不然等解放軍攻入京師萬事休矣。

在戰爭中滿朝文武也看出來英法聯軍雖然戰場不利可他的軍制卻比自己八旗、綠營要厲害多了所以失利不外乎遠道而伐勢單力孤不熟悉中國地形、氣候深入匪區後糧草彈藥補給出現問題。

爲了避免禍至臨頭悔之晚矣。掌握實權的內臣恭親王認爲“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爲要練兵又以制器爲先。叛匪起事以來大炮之精純子藥之細巧器械之鮮明隊伍之雄整實非我大清所能及。”

外臣李鴻章走的還要遠他以爲“……竊以爲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中國士大夫沉浸於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有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至所用非所學所學非所用。無事則嗤外國之利器爲奇技淫巧以爲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爲變怪神奇以爲不能學不知洋人視火器爲身心性命之學已數百年……鴻章以爲中國欲滅匪則莫如學外國之利器欲學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人……欲覓制器之器與制器之人則或專設一科取士。”

內外重臣都認爲必須改變縱然有些腐儒大夫還在說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國家經制之兵垂二百餘年不敢輕議紛更惟期實力整頓”、戰場之敗是因爲“用人不明與軍制無涉。”可他們這些話已經不是主流了。

腦袋要緊爲了保護自己腦袋又鑑於舊式軍隊已不可依清廷在江南解放軍還在與法軍打得不可開交時下令各省嚴汰八旗、綠營、練軍十分之二三挑選其中強壯者另立若干營“分爲常備、續備、巡警等軍一律操習洋槍洋炮認真編練以成勁旅”。

一八六五年(同治三年)清廷在京師設立“練兵處”練兵處是考察和督練新軍的總機關由恭親王負責。

和舊軍(八旗、綠營、湘淮勇營、練軍)相比在編練指導思想、編練體制、兵役制度、軍官制度、訓練制度上新軍是完全不同的。

新軍編練沒有參照中國古代軍事制度而是完全學習和仿效西方軍隊的經驗在制度上受俄國影響猶爲深遠。在軍隊中大量聘用俄國與英法國人擔任教習訓練各部(一八六六年後英、法國人大量離開了新編6軍)。

新的制度規定清朝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放棄以前採用的募兵制改用徵兵制。

新軍編組諸兵種合成部隊(步隊、炮隊、馬隊、長夫——也就是工程隊數種合之成一軍)學習南方的解放軍在朝廷裡設置參謀本部(由原來軍機處展而成)。軍制方面改變了原來的標、協、營、汛完全學習西人(實際上是南方解放軍)將常備軍按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序列編制。說起來這種制度是“依照周制”實際上完全換了湯藥。

讓清廷有些着急的是軍官培養和任用上按照西方制度軍官應該從軍校產生可清廷現在沒有軍校新建也來不及了現在還暫時無法擯棄廕襲制只能採用湘淮勇營的以戰功選拔制度所以軍是新軍軍官卻還是舊人。這也沒什麼辦法只能期待以後再調整。

訓練中“訓以開其智實固其心性;練以精其技藝增其材力。”訓要求“勵忠義、敬長官、守營規、勤操練、奮果敢”。練在西人幫助下要操練步槍、火炮埋設地雷架橋修壘地圖測繪戰術配合、諸兵種配合上也極爲講究。

新軍操練分兩個階段士兵進入軍營後先進行三個月新兵操練學習列隊、步法及槍械使用知識三個月後按照步、馬、炮、長夫轉入專業技術操練和戰術操練步兵戰術操練以營、連兩級爲主演練進攻和防禦各種西方戰法。

自一八六五年開始草創新軍到一八六六年一年的時間清廷訓練了六個師新軍。這時法軍戰敗解放軍拒絕了清廷求和乞求開始全力北伐而這些新軍雖然剛剛有個規模朝廷也不得不將這些無數銀兩堆積起來的寶貝投入到戰場去。

建設他們就是爲了能揮作用總不能等人家滅了大清這些軍隊還窩在後面當縮頭烏龜。

新軍一離開京師馬上在直隸總督官文率領下轉入對京師威脅最大的太原戰場:表裡山河要是丟失了平原上的京師實在不知道應該如何防範那些從山上涌下來的解放軍。

左宗棠算是第一個品嚐到新軍滋味的解放軍將領。

左宗棠指揮的第三集團軍自從渡過長江後一路北上雖然有淮軍阻截又與僧格林沁數次交手可那些軍隊根本無法對第三集團軍行動構成太大威脅到最後連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也跟個莽夫一樣揮舞着腰刀讓解放軍機槍打死。雖然打死僧格林沁的是第四集團軍模範軍部隊可第三集團軍是第一個衝進襄樊的部隊兩軍配合下僧格林沁死在誰手裡並不重要。

消滅了僧格林沁集團左宗棠率領他的第三集團軍稍時休整很快躍進山西將如秋風掃落葉將山西的八旗、綠營打的丟魂喪膽一直到接近太原左宗棠進軍都很順利可現在他的軍隊卻在太原外圍受阻寸步難行不得不停下來調整部署以利再次起進攻。

阻擋住第三集團軍的就是清廷新軍。

左宗棠書讀了不少他明白做爲兵家必爭之地太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城東、城西均有高山做爲屏障登上山頭可以俯瞰全城。而直隸總督官文同樣明白這些。

四個師的新軍與山西練軍、綠營一起佔領了太原外圍各個重要山頭與村落罕山、鄭村、石千峰和周家山成了太原外圍陣地。

受到清廷長期矇騙的平遙、祁縣、太谷商人還在解放軍與法軍作戰之時即紛紛離開老家進入太原。這些商人帶有大量銀兩龔自珍說過:“山西號稱海內最富”而之所以海內最富就因爲這些商人在中國到處做生意家裡積蓄了富可敵國的家產。

這些商人原本就對太平天國心懷不滿認爲太平天國起事斷了他們的財路現在從太平軍展而來的解放軍有奪取天下之勢朝廷說了這些“叛匪”對與朝廷合作之士“燒殺搶掠”把田地分給奴僕富人成了乞丐。商人們自然不會對解放軍有什麼好印象。

這些商人之所以富起來經營手段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們與上面的那些官員沆瀣一氣實際上都是官商與朝廷有着千絲萬縷關係自然不希望清廷垮臺。

進了太原的不光有道光三年成立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還有協同慶、長盛蔚、蔚泰厚、太谷的曹家、祁縣何家、祁縣渠家(渠家在祁縣的家園有“渠半城”之稱)、祁縣喬家、榆次的常家(喬家一個院常家二條街。當然這個是後話了。)……

衆多的商人不光將家產帶進太原爲了自己在城裡免遭刀兵之災他們還與城裡清廷官員合作開辦了太原洋炮局。大量生產仿製俄國的洋槍、洋炮。而這些洋槍、洋炮質量不怎麼樣用來防守卻也讓解放軍的第三集團軍頭痛不已。

警衛員看着站在雨中的左宗棠心焦不已任憑他怎麼說也無法讓司令員回去。雖然是九月可這裡不比江南天已經很冷了站的時間一長給雨這麼一淋很可能就要着涼。政委在去大同之前已經交代過他要好好照顧司令員可現在司令員卻不讓他照料這讓警衛員十分頭痛。

正在心煩身後傳來急促的馬蹄聲警衛員警惕地掏出左輪手槍轉身望着身後幾匹駿馬在雨霧中朝小店堡方向飛馳過來。

“司令員馬軍長來了!”

左宗棠一個轉身飛馳過來戰馬上的騎手越來越近。左宗棠舒了口氣馬上騎手他認識是他過了長江後劃歸他指揮的第五軍軍長馬鼎南。

距離左宗棠還有一段距離兩邊躥出幾個戰士將騎手攔截下來。

馬軍長跳下戰馬將繮繩遞給身後上來的戰士與突然出來的戰士交談兩句筆直地朝左宗棠站着的地方快步走了過來。

“司令員……第五軍軍長馬鼎南奉命前來報到!”

左宗棠上下打量一番馬鼎南經過長途趕路馬鼎南渾身上下都溼透了雨水沿着面龐不停朝下淌落。

顧不得說什麼場面話左宗棠直入主題:“你的部隊現在到什麼地方了?”

“應師長的第九師已經佔領交城高師長的第十師現在抵達徐溝、東陽鎮一帶。司令員是否輪到我們軍上了?”馬鼎南有些激動地詢問道。

自從和第三集團軍主力會合後馬鼎南的第五軍就算失去了用武之地。有什麼戰鬥可打左宗棠先想到的是劉松山的第十三師如十三師力量不足需要增援支援上去的必然是王德榜的第十二師接着是程學啓的第十一師馬鼎南的第五軍成了第三集團軍總預備隊。

馬鼎南曾經爲了這事找左宗棠埋怨過可左宗棠卻告訴他第五軍乃第三集團軍精銳刀子要用到刀刃上對付一些無能之輩第五軍這樣優秀軍隊何必上去?還是讓沒怎麼打過仗的十三師上去鍛鍊鍛鍊吧第五軍還是留在該用的時候再用。

這樣的話左宗棠從湖北說到河南又從河南說到山西結果一路**第十三師立下赫赫戰功而第五軍卻默默無聞好象被遺棄了這讓馬鼎南很不舒服。

這次過來馬鼎南事先已經知道第十三師攻打鄭村不下而王德榜的第十二師進攻西山聶家山又告失利程學啓的十一師進攻東山也不順利攻下東山石咀就無法繼續前進了。

左宗棠的三個師都進展不順馬鼎南自然認爲自己應該有了用武之地。

左宗棠默默點點頭算是肯定了馬鼎南說法。

讓馬鼎南的第五軍上來左宗棠也是迫不得已。

左宗棠認爲在擊敗了法軍之後清朝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是必然的了大軍北上根本是橫掃千軍如卷席。存了點私心的左宗棠自然很樂意看到自己的老部隊劉松山的十三師、王德榜的十二師可以在這樣戰爭中撈取一定資本。不是沒辦法他纔不想讓馬鼎南這個解放軍的老底子部隊上來摘果子呢!

可現在三個師(包括程學啓的十一師)卻紛紛受阻太原外圍左宗棠縱然不樂意他也不得不讓馬鼎南軍上來了。

誰叫他左宗棠曾經在楊滬生面前誇下海口說什麼只要自己北上拿下京師不在話下?現在京師還沒拿下自己卻在太原城外無所作爲左宗棠如何能夠容忍這樣事情繼續?

“前方現今戰事不利東山、西山、鄭村三個方向沒有一個拿下來這樣局勢繼續下去我軍何年何月才能進入太原?”

馬鼎南滿面紅光很是急切說道:“說吧!司令員打算讓我們軍攻打什麼地方?我保證!只要我們第五軍上去就沒有什麼地方是不能拿下來的實在拿不下我們砸也要把他給砸碎!”

左宗棠回頭看了眼太原府方向陰冷地說道:“我打算讓你部佔領東山、西山外圍監視守軍不讓他們突圍出去。調十一師監視鄭村之敵同時將北上的騎兵軍調回來與十二、三師一起剿滅太原府周圍團練武裝!”

第2章 三第九章 第四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二十七章 第13章 天台戰役第2章 二第十五章 第六十一章 第29章 錢途難測第六十一章 第22章 和平時間第五章 第7章 洪塘整編第18章 收買洋人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二第10章 領軍南下第16章 陷入絕境第50章 霹靂弦驚(上)第五十四章 第六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36章 成功計劃(二)第一章 第九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一章 第1章 四第4章 一第十九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二)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第6章 第四節第五十六章 第29章 拉塔基亞(三)第十九章 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四十四章 第27章 溫州會議第42章 一鞭直渡(二)第3章 加入義軍第47章 最高利益(一)第15章 北路危機第六十六章 第44章 完第44章 完第39章 錦襜突騎(二)讀者問卷調查第十章 第十七章 第六章 第1章 六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一第1章 三第十八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五第十七章 第十五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第4章 五第四十三章 第28章 主力南下第五章 第二十章 第十八章 第7章 洪塘整編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六網友hunterchun奇思錄2第3章 四第九章 潛流序章第十六章 第48章 雲山千疊(三)第37章 蒼茫煙水(三)第3章 一第18章 收買洋人第3章 四第35章 歐根親王(二)第42章 一鞭直渡(一)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二第3章 三四十四章 原結尾第9章 有過無功第31章 聯絡參謀(三)第五章 第14章 攻克溫州第46章 熙熙攘攘(三)第八章 第十八章 第四十一章 第十六章 第4章 五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
第2章 三第九章 第四十二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二十七章 第13章 天台戰役第2章 二第十五章 第六十一章 第29章 錢途難測第六十一章 第22章 和平時間第五章 第7章 洪塘整編第18章 收買洋人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二第10章 領軍南下第16章 陷入絕境第50章 霹靂弦驚(上)第五十四章 第六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36章 成功計劃(二)第一章 第九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五章 第二十一章 第1章 四第4章 一第十九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五章 第八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二)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第6章 第四節第五十六章 第29章 拉塔基亞(三)第十九章 第33章 空中霸王(二)第四十四章 第27章 溫州會議第42章 一鞭直渡(二)第3章 加入義軍第47章 最高利益(一)第15章 北路危機第六十六章 第44章 完第44章 完第39章 錦襜突騎(二)讀者問卷調查第十章 第十七章 第六章 第1章 六諜影第一部分危機一第1章 三第十八章 諜影第二部分混亂五第十七章 第十五章 第43章 一鞭直渡下(三)第4章 五第四十三章 第28章 主力南下第五章 第二十章 第十八章 第7章 洪塘整編諜影第四部分摧毀十六網友hunterchun奇思錄2第3章 四第九章 潛流序章第十六章 第48章 雲山千疊(三)第37章 蒼茫煙水(三)第3章 一第18章 收買洋人第3章 四第35章 歐根親王(二)第42章 一鞭直渡(一)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二第3章 三四十四章 原結尾第9章 有過無功第31章 聯絡參謀(三)第五章 第14章 攻克溫州第46章 熙熙攘攘(三)第八章 第十八章 第四十一章 第十六章 第4章 五諜影第三部分打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