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後記

(揚風魅影 後記)

亨利二世生活的十二世紀的英國很動盪,他祖父亨利一世去世後,王位就被一世的外甥(我搞不清楚他和亨利二世什麼關係)佔有了二十年,亨利只能呆在國外。亨利長大以後,用了各種外交手段,獲得了法國的支持,他帶領軍隊返回英國,在21歲的時候,他加冕成爲英國國王。

亨利是個很有趣的國王,他富於文學修養,能流利地講許多門外語,與牧師和學者從容地辯論。他會充分考慮大臣們的利益,甚至會因爲自己的過失賠償大臣的損失。但他發脾氣的時候很可怕,對損害王室利益的行爲的懲罰也非常嚴厲。

在亨利的統治下,英國逐漸興旺起來,被人們稱爲“快樂的英格蘭”。亨利打擊了那些與王室做對的貴族,還準備重新得到威爾士和蘇格蘭的統治權。他的成功與他的顧問們有很大關係,其中中書令托馬斯?貝克特功不可沒。

貝克特當時還只是一個牧師,他出身卑微,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爲國王的得力助手。他一沉着機智聞名,很得亨利的信任和喜愛,國王還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他家裡接受教育。由於貝克特非常喜歡奢華的生活環境,他的住宅和宴會甚至比亨利的還要豪華,但是亨利一點兒也不嫉妒。貝克特常常不打招呼就到亨利的王宮裡去,和國王一起用餐。當正餐結束後,國王開始狂飲、和其他貴婦人**或者做些不符合基督教規矩的事情的時候,貝克特就悄悄地退出去。

後來,當時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去世了,亨利馬上提名貝克特繼任大主教,他希望貝克特可以一面當中書令,一面當大主教,這樣就能磨合他與教會的矛盾,當時亨利的立法和涉及到教會的權力。但是貝克特意識到如果擔任了大主教,他就一定會和國王產生摩擦,爲了保持和國王的友誼,他一開始拒絕了任命。不過最終國王說服了他。

後來事情果然如貝克特所料,他擔任大主教後就放棄了以前那種豪華的生活,過起了教士的清貧的日子,他花大量時間研究聖經,同時辭去了中書令的職位,全身心地投入維護教會在英國的利益中去。

貝克特和亨利的矛盾逐漸激化了,亨利曾經試圖挽回他們間的關係,有一次在一處開闊的田野裡,他對貝克特說:“把你從貧窮和卑微提升到榮譽與身份頂峰的不是我嗎?可你現在不僅不感恩圖報還處處與我做對。”貝克特回答說:“我們應該服從上帝,而不是服從人。”

他們兩個人的鬥爭愈演愈烈,有人形容他們是一個揮舞着劍一個揮舞着十字架在戰鬥。國王傳喚大主教到法庭上接受對他擔任中書令時的財政問題的審察(這有點兒卑鄙,因爲那時貝克特常常拿出自己的錢補貼亨利國庫的虧空),大主教拒絕了,亨利指責他藐視國王法庭,貝克特則以大十字架護身出席國王的會議,宣稱這可以保護他免遭危害。最後經過國王的貴族和貝克特手下的牧師們的緊張磋商,亨利同意將大主教傳訊到羅馬。但是貝克特不服從,他質問亨利:“你打算審判我嗎?我絕不服從你的判決。”最後他被國王驅逐出王宮了。

貝克特很瞭解亨利的暴躁脾氣,他於是悄悄地離開英國,到了歐洲大陸。即使流亡在外,他也堅持與亨利的鬥爭,他與歐洲有影響的人聯繫,尋求支持,終於將部分支持國王的人革除教籍,雖然教皇並不同意他對亨利的譴責。

亨利的日子也不好過,他的小兒子與他爭權,他只好爲兒子舉行了加冕禮(弄不懂加冕成什麼,是國王還是太子?)。本來這個加冕禮都是由坎特伯雷大主教舉行的,結果因爲貝克特流亡在外,就由約克大主教執行。可能亨利也覺得對不住貝克特,他的立場軟化了,與貝克特達成了一次和解。

當貝克特返回英國時,亨利親自前去迎接。他們又一次在空曠的田野裡見面,遠離那些他們爭鬥了許多年的宮廷和城堡。國王跳下馬來幫助貝克特下馬,他對大主教說:“過來,我的大主教,讓我們重新開始我們曾有過的相互愛戴吧,讓我們相互展現我們能展現的一切美好的東西吧。”

但是這次和解非常短暫。過了不久,貝克特將參加小國王加冕的主教革除教籍,亨利知道後勃然大怒,他對身邊的大臣們說:“我養了一羣如此碌碌無爲的庸才,居然沒有一個人爲我向這個暴發的牧師雪恥。”

這句在盛怒下說的話決定了貝克特的命運。

就在當天,國王的四個騎士悄悄趕往坎特伯雷去爲國王“雪恥”,他們在教堂裡見到了正在晚禱告的貝克特。大主教非常鎮靜,請他們如果要動手的話就在教堂裡。但是騎士們將他拖出教堂去,在教堂外的甬道上,貝克特被這四位騎士亂劍砍死了。

大主教之死令歐洲震驚,亨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指責,他意識到是自己的言論導致貝克特的死亡,他脫下王袍,把自己關在寢室裡幾天幾夜都不出來。後來,他去了愛爾蘭,又到了法國,靠嚴厲的懲罰——鞭笞——而得到了教會的原諒。不過即使教會寬恕了他,亨利也沒有原諒自己。第二年他親自前往坎伯特雷,國王身穿粗麻衣服,赤足步行三公里來到貝克特的墓前,那一路上都佈滿了亨利腳底的血跡。在墓前,亨利失聲痛苦,再一次接受了主教和神父的鞭笞之刑。

也許通過這麼嚴厲的自我懲罰,亨利達成了他與貝克特在內心中的和解,但他再也無法從這場打擊中恢復過來了。他的一個兒子從馬上掉下來身亡,小國王在征討自己父親的戰爭中死於痢疾,而亨利還要與次子進行爭奪王位的戰鬥。在他臨死前,他頒發了赦免所有謀反貴族的名單,其中第一位就是他的另一個兒子,也是他最寵愛的約翰伯爵。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